申家美(安圖縣第三中學,吉林 安圖 133600)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幾點思考
申家美
(安圖縣第三中學,吉林 安圖133600)
摘要:閱讀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閱讀不僅可以培養(yǎng)小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而且可以培養(yǎng)小學生的積極情感,豐富其語言、詞匯等素材,從而提高他們的語文素養(yǎng)。在閱讀教學中,要明確閱讀訓練的目標,加強閱讀方法的指導,注重閱讀情感的培養(yǎng)與體驗,從而提高閱讀教學的實效性。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教學思考
閱讀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閱讀不僅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而且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積極情感,提高他們的語文素養(yǎng)。在閱讀教學中,情感的激發(fā)是一個重要前提和必要因素。閱讀的過程,是對文章感知、聯(lián)想、想象、理解的過程,它無不伴隨著情感的活動。情感是人對客觀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而產(chǎn)生的體驗,如喜、怒、哀、樂、憎、懼等,它具有形成情趣和動機的強大力量。教師生動精練的語言,富有激情且和藹的教態(tài),深入淺出的講解與引導,既能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又能強化課堂教學效果。因此,新課程標準對閱讀教學提出了具體的要求,不僅要指導學生閱讀的方法,還要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豐富學生的閱讀情感,從而提高閱讀教學的實效性。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如何培養(yǎng)小學生的閱讀能力呢?下面我就此談談思考,與同仁交流分享。
閱讀,本意是指讀書或看報并領會其內容。也就是說閱讀的目的是領會內容,而不是“過目了之”。在課堂教學中所說的閱讀就是指讀懂一個字、一個詞或一段文章、一篇作品,而不能單純地看成是考卷上經(jīng)常出現(xiàn)的片段閱讀。其實,如果細心研究就可以發(fā)現(xiàn)試卷上的閱讀也體現(xiàn)了前面所談的內容。要想在閱讀教學中收到良好效果,教師不能片面地教學生把給定的文章或語段分個層次,寫出各段大意或解釋其中幾個加點的詞語就行了,而應當全面理解閱讀所包含的內容。我認為,閱讀就是對所讀的對象要實施讀生字、讀短語、讀語段、讀情感,讀詠味等。讀生字,就是要在初讀或通讀之前找出生字,認讀生字,為通讀全文掃清文字障礙;讀短語,就是要對所讀內容中的個別詞語的含義弄清,還要會找近義詞;讀語段,就是對所讀內容中的某一小部分進行分析,了解它的寫作技巧、修辭手法等;讀情感,就是要體會作者的感情色彩,以及作品所寄托的思想品質;讀詠味,就是要體會作者的心境和寫作藝術特色,從而達到寓教于樂的目的。
在閱讀中要有明確的目標。有了明確的培養(yǎng)目標以后,我們就能選擇適當?shù)氖侄?、不同的方法進行閱讀訓練。
如,用恰當?shù)年P聯(lián)詞語把“這片瓜清淡無味。我還是把它吃了?!边B成一句話,它的訓練目的就在于仿照文章中的格式,將一個承前省略的一對關聯(lián)詞補充出來,構成一個“雖然……但是……”的完整結構。再如選擇:“我得到了一種寶貴的東西”,這寶貴的東西是:(父子的情誼)。它的訓練目的就在于讓學生體會文中人物之間的感情交流。這就是我們所說的“情感閱讀”。通過對該文閱讀訓練的分析,讓學生運用已學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學會用關聯(lián)詞語造句,這就是通常所說的質量目標;選擇題的訓練目的在于培養(yǎng)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正確運用近義詞,深刻領會人物之間的感情交流不是用語言表達,而是用動作實現(xiàn),這一訓練實現(xiàn)了老師施教的情感目標。
1.講求速度,誘發(fā)學生的情感因素。
講求速度,就是說,讀書要快,要有效率??斓绞裁闯潭饶??《課程標準》中說:讀書要快,每分鐘不少于300字,即一個小時內要能閱讀將近20000字的文字材料,這就是速讀。默讀一般讀物時每分鐘也不少于300字。在閱讀過程中要提高語速,還要注重誘發(fā)學生的情感因素。誘發(fā)情感就是教師通過一定的語感教學手段,引起學生對閱讀產(chǎn)生的情感波動的力量,從而產(chǎn)生良好的閱讀動機。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因此,在閱讀教學中,我注意運用導語這塊“磁鐵”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誘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打開學生思維的閘門,使學生主動獲取知識[1]。如在教學《觀潮》文時,為了使學生認識錢塘江大潮這一天下奇觀,我用富有吸引力的導語,使學生帶著急切的心情想欣賞大潮的雄偉壯觀的景象,讓學生帶著好奇心閱讀文本,學習課文,欣賞課文,從而收到了良好的閱讀教學效果。
2.激發(fā)創(chuàng)造能力,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情感體驗。
《語文課程標準》要求學生“在閱讀揣摩文章的表達順序,體會作者的思想情感。在討論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斷”,“能借助于詞典閱讀,理解詞語在語言環(huán)境中的感情色彩,準確理解詞義”。教師只有針對這兩個要求設計閱讀訓練程序,才能實現(xiàn)閱讀訓練的目標,培養(yǎng)學生的情感體驗。情感體驗是學生閱讀文章時通過聯(lián)想、想象、理解字里行間的內涵而產(chǎn)生的一種情感。因此,閱讀教學中,每次朗讀我都安排有關重點段落讓學生練讀,要求他們讀書要富有表情,從讀中體驗情感,由景入情,由景到感。在學習《珍貴的教科書》一課時,當讀到指導員倒在血泊中這一部分時,我誘導學生,請同學們想一想此時此刻,指導員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通過想想,學生深入了解了人物的內心世界,體驗到英雄的高尚情懷。不少學生在朗讀指導員臨終的希望一段話時,感情真摯,讓人聽了催人淚下,顯示了學生在感知材料上升到理性認識過程中,他們的情感、意志、品質起了積極變化,受到了教育,得到了熏陶。
3.在閱讀教學中應注重引導學生進行聯(lián)想、豐富情感。
文章是情感的產(chǎn)物,是作者“情動于衷而形于言”。為了顯示作者在文章中感情活動的印記,觀文者就必須從披文人手,品詞析句,那么作者蘊含在字里行間的感情,就顯而易見了。古詩是學生很喜歡的一種文體,特別是對唐詩、宋詞的朗讀,他們特別感興趣,每學一首古詩,我都引導學生在熟讀、品讀的基礎上,引導學生想象,體會詩中的意境。在學習古詩《山行》一詩中,引導學生通過聯(lián)想擴展,豐富情感,先自己讀古詩,然后指名學生朗讀,通過表情朗讀和想象描繪,讓學生自己體會古詩的意境,再通過詩情畫意描述,美麗的晚秋中,詩人遠望,停車觀賞被霜染紅的楓葉,使學生體味到詩人熱愛祖國大自然的情懷,達到與詩人產(chǎn)生情感共鳴的教學效果。
4.在閱讀教學中要重視表達情感因素。
在閱讀教學中,要重視表達情感因素,在陶冶學生情感方面,特別注意結合描繪祖國的山河,把愛國心融入到教學中,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通過對課文的朗讀,生動形象的講解,撥動學生的心弦,讓學生受到情的感染、理的啟迪[2]。在學習《五彩池》一文時,我先帶著激情朗讀全文,激發(fā)學生的情感,讓他們欣賞五彩池神奇的景色,然后讓學生自讀、體會產(chǎn)生情感,最后配上動聽的樂曲,再次讓學生品讀全文,使學生進一步體會到祖國山水的壯美,從而激發(fā)學生熱愛祖國的情感。
閱讀是語文教學的重頭戲。隨著年級的提高,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有了新的要求?!墩Z文課程標準》提出:從五年級開始實施分類閱讀。語文教學中要唱好閱讀這出戲,就要按《語文課程標準》提出的要求,實施分類閱讀,才能適應社會發(fā)展需要。那么怎樣進行分類閱讀呢?這就是這個議題中要解決的主要問題。
分類閱讀,首先是按照文章體裁分類,指導學生閱讀,其次是用不同的方法讀不同文體的文章。
讀敘事性作品時,一是要基本讀懂文章的內容,了解事件的概況,能用簡單的語言,把文中的場景、人物、事件(事件的起因、經(jīng)過和結果)敘述出來,這就是閱讀的口述訓練,又叫表達能力的培養(yǎng);二是從閱讀中得到情感共鳴。
讀說明文時,一是要抓住要點,了解文中的科學知識和生活常識;二是要了解文章的說明對象是什么他采用了哪些說明方法。如教學《趙州橋》一文時,要讓學生充分了解列數(shù)字、作比較等的說明方法。
讀詩歌時,一是要把握詩意,想象詩歌中的意境,對個別學生還可以指導以詩為內容作畫。二是在閱讀中領會詩人的情感,受到詩人感情的熏陶。例如,教學生閱讀《回鄉(xiāng)偶書》時,要引導學生體會詩人那種懷舊思變的感情,培養(yǎng)學生熱愛家鄉(xiāng)、思念親人的情感。朗讀時可以一邊讓學生拍手,一邊朗讀,有條件的還可配上學生熟悉的樂曲進行吟唱,還可以作為童謠演唱。這樣更能激發(fā)學生讀書的熱情。
總之,在語文閱讀課堂教學中,要把“讀”貫穿于教學的始終,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通過閱讀加深對文本的理解和體驗,并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在閱讀教學中,教師還應適時創(chuàng)設動態(tài)、開放的教學情境,調動學生閱讀的學習積極性、主動性,讓他們主動參與到閱讀學習活動中,在閱讀實踐中學習和積累豐富的語言材料,展示自己的語言水平,提高語文表達能力,提升語文素養(yǎng)。因此,在語文閱讀教學要明確閱讀的目標,掌握正確的閱讀方法,才能發(fā)揮應有的效力。我們不僅要懂閱讀方法,還要有讀書的健康知識,這樣才能相得益彰,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參考文獻:
[1]劉玉.語文閱讀教學導語設計的方法淺談.作文與閱讀,2013(2):42
[2]馬艷茹.閱讀教學如何培養(yǎng)小學生的積極情感.吉林課改,2007(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