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夢玲
【摘 要】酸堿性是由溶液中c(H+)或c(OH-)相對大小決定的。為了方便表示溶液的酸堿性提出了pH,它的定義為氫離子濃度的負對數,即pH= - lgc(H+)。pH計算是近幾年高考的熱點問題,為幫助同學們更好地掌握關于pH的計算問題,現對此進行歸納。
【關鍵詞】酸堿性 ? ? 溶液 ? ? 溶液混合
整體思路:
1.溶液pH計算的核心是確定溶液中的c(H+)大小;
2.對溶液pH的定義進行引申,溶液的pOH= - lgc(OH-),則溶液pOH計算的核心是確定溶液中的c(OH-)大小,再根據pH+pOH= - lgKw得出pH。
一、單一溶液
若溶液是酸性溶液,必先確定c(H+),再進行pH的計算。若溶液是堿性溶液,必先確定c(OH-),可根據c(H+)·c(OH-)=Kw換算成c(H+),再求pH;或引用pH的定義,由c(OH-)直接計算pOH,再根據pH+pOH=PKw,換算出pH
例1.求室溫下0.5×10-3mol/L的Ba(OH)2溶液的pH。
解析:由題意c(OH-)=1×10-3mol/L,則c(H+)= Kw/ c(OH-)=1×10-11mol/L,pH=-lgc(H+)=-lg1×10-11=11。
或由題意c(OH-)=1×10-3mol/L,pOH=-lgc(OH-)=-lg1×10-3=3,pH+pOH=pKw,pH+3=14,pH=11。
二、溶液混合
兩溶液混合時,首先考慮是否發(fā)生化學反應,其次考慮溶液總體積變化,但通常是稀溶液混合,所以不考慮混合后溶液密度的變化,即其體積為兩溶液體積之和(除非有特殊說明)。
1.兩強酸混合
先計算混合后的c(H+)混=[ c(H+)1×V1+ c(H+)2×V2]/(V1+ V2),再直接求pH
例2.pH=4的硫酸和pH=2的硫酸等體積混合后,溶液的pH最接近于( )
A.2.0 ? ? ? ? ? ?B. 2.3 ? ? ? ? ? C. 3.5 ? ? ? ? ?D. 3.7
解析:由題意pH=4的硫酸,c(H+)1=1.0×10-4mol/L;pH=2的硫酸,c(H+)2=1.0×10-2mol/L。c(H+)混=(1.0×10-4mol/L×V +1.0×10-2mol/L×V)/2V=5.0×10-3mol/L,pH= 2.3。故應選B
2.兩強堿混合
先計算混合后的c(OH-)混=[ c(OH-)1×V1+ c(OH-)2×V2]/(V1+ V2),再計算c(H+)= Kw/ c(OH-)混,可計算出pH;或直接計算pOH=-lgc(OH-)混,然后再利用pH+pOH=pKw計算出pH
技巧歸納——0.3規(guī)則
若兩強酸溶液或兩強堿溶液等體積混合,且其pH相差2或2以上時,混合液的pH有如下近似規(guī)律:
兩強酸等體積混合時,混合液的pH=pH小+0.3
兩強堿等體積混合時,混合液的pH=pH大-0.3
如上述例4若用0.3規(guī)則,就可直接計算出混合液的pH= pH小+0.3=2+0.3= 2.3
3.強酸與強堿溶液混合
先根據n(H+)與n(OH-)的相對大小判斷酸、堿的過量情況。
⑴強酸與強堿恰好完全反應,n(H+)與n(OH-)相等時溶液呈中性,pH=7;
⑵若酸過量, n(H+)>n(OH-),溶液呈酸性,c(H+)混=[ n(H+)-n(OH-)]/V總;
⑶若堿過量, n(OH-)>n(H+),溶液呈堿性,c(OH-)混=[ n(OH-)-n(H+)]/V總。
例3.用0.1mol/LNaOH溶液滴定0.1mol/L鹽酸,如達到滴定的終點時不慎多加了1滴NaOH溶液(1滴溶液的體積約為0.05mL)。繼續(xù)加水至50mL,所得溶液的pH是( )。
A. 4 ? ? B. 7.2 ? ? C. 10 ? ? D. 11.3
解析:據題意知堿過量,c(OH-)=0.05×0.1/50=1×10-4mol/L,c(H+)=1×10-10mol/L,pH=10 故應選C
⑷若未標明酸堿的強弱,混合后溶液pH不定,應分析討論:
①若酸(pH1)和堿(pH2)等體積混合,pH1+ pH2=14,若為強酸與強堿,則恰好反應,pH=7;若為弱酸與強堿,則酸有剩余,pH<7;若為強酸與弱堿,則堿有剩余,pH>7。
②若強酸(pH1)和強堿(pH2)等體積混合,pH1+ pH2=14,則溶液呈中性,pH=7;pH1+ pH2>14,則堿過量, pH>7;pH1+ pH2<14,則酸過量, pH<7。
例4.在室溫下等體積的酸和堿的溶液,混合后pH一定小于7的是( ? )
A.pH=3的硝酸和pH=11的氫氧化鈉溶液
B.pH=3的鹽酸和pH=11的氨水
C.pH=3的硫酸和pH=11的氫氧化鈉溶液
D.pH=3的醋酸和pH=11的氫氧化鈉溶液
解析: 有題目可知酸堿等體積混合且兩溶液的pH1+ pH2=14。A、C兩選項為強酸與強堿的混合,則溶液呈中性,pH=7。B選項為強酸與弱堿的混合,則堿過量,pH>7。D選項為弱酸與強堿的混合,則酸過量,pH<7。故應選D
三、溶液稀釋
解題關鍵:據稀釋前后n(H+)或n(OH-)不變,求出稀釋后酸的c(H+)或堿的c(OH-)。注意:當酸、堿溶液的H+離子濃度接近水電離出的H+離子濃度1×10-7mol/L時,水電離出的H+離子濃度就不能忽略不計。
常用規(guī)律:
1.若為pH=a的酸:
(1)強酸,稀釋10n倍后,則pH=a+n;
(2)弱酸,稀釋10n倍后,則a (3)若酸的溶液無限稀釋,則無論酸的強弱,pH一律接近于7。 2.若為pH=b的堿: (1)強堿,稀釋10n倍后,則pH= b-n; (2)弱堿,稀釋10n倍后,則b-n (3)若堿的溶液無限稀釋,則無論堿的強弱,pH一律接近于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