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鳳華,李鳳義
奧硝唑(ornidazole,ONZ)是第三代硝基咪唑類廣譜抗厭氧菌及抗原蟲感染藥,與甲硝唑和替硝唑相比,具有療效高、作用持久、耐受性好、組織滲透性好、體內(nèi)分布廣等優(yōu)點。臨床上常與其它藥物配伍治療腹部感染、盆腔感染、口腔感染、外科感染、腦部感染及敗血癥、菌血癥等嚴(yán)重厭氧菌感染。本文主要考察奧硝唑氯化鈉注射液與氨茶堿注射液、鹽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硫酸阿米卡星注射液配伍的穩(wěn)定性,現(xiàn)報告如下。
1.1 儀器 752-C 型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上海第三分析儀器廠);PHS-2C 型酸度計(上海雷磁儀器廠);電光分析天平(常熟衡器廠)。
1.2 試藥 奧硝唑氯化鈉注射液(四川科倫藥業(yè)有限公司,批號S14071101,規(guī)格:100 ml:奧硝唑0.25 g+氯化鈉0.9 g);氨茶堿注射液(山西晉新雙鶴藥業(yè)有限責(zé)任公司,批號:201408231,規(guī)格:2 ml:0.25 g);鹽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揚(yáng)子江藥業(yè)集團(tuán)有限公司,批號:14070731,規(guī)格2 ml:0.2 g);硫酸阿米卡星注射液(山東方明藥業(yè)集團(tuán)股份有限公司,批號:1408017,規(guī)格2 ml:0.2 g)。
2.1 測定波長的選擇 取奧硝唑氯化鈉注射液、氨茶堿注射液、鹽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硫酸阿米卡星注射液適量,分別用蒸餾水稀釋成12.5 mg/L、10 mg/L、8 mg/L、10 mg/L 的溶液,以蒸餾水為空白,在200~400 nm 波長范圍內(nèi)進(jìn)行掃描。結(jié)果奧硝唑在319 nm 波長處有最大吸收,與文獻(xiàn)[1]報道基本一致,氨茶堿、硫酸阿米卡星在此波長處無吸收,鹽酸左氧氟沙星在此波長處有較小吸收,故選擇319 nm 為奧硝唑的測定波長,奧硝唑與鹽酸左氧氟沙星的配伍液,可以鹽酸左氧氟沙星液為空白,測定奧硝唑的吸收度。
2.2 模擬臨床配制配伍液 精密吸取50.00 ml 奧硝唑氯化
鈉注射液3 份于3 個100 ml 量瓶中,分別精密加入氨茶堿注射液1.00 ml、鹽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1.00 ml、硫酸阿米卡星注射液1.00 ml,然后加入蒸餾水稀釋至刻度,搖勻,于25℃放置,備用。
2.3 配伍液的外觀變化 于配伍后0、2、4、6、8 h 觀察上述配伍液的外觀,結(jié)果8 h 內(nèi)奧硝唑與氨茶堿、硫酸阿米卡星的配伍液均為無色澄明液體,奧硝唑與鹽酸左氧氟沙星的配伍液為淡黃色澄明液體,三種配伍液8 h 內(nèi)無顏色改變,無沉淀、氣體產(chǎn)生。
2.4 配伍液pH 值測定 于配伍后0、2、4、6、8 h 取上述配伍液照中國藥典2010年版二部附錄VIH 的pH 值測定法[2],測定各配伍液的pH 值,見表1。
表1 不同時間(h)各配伍液pH 值測定結(jié)果(25℃)
2.5 配伍液奧硝唑含量測定 分別于配伍后0、2、4、6、8 h 精密吸取上述配伍液1.00 ml 于100 ml 量瓶中,用蒸餾水稀釋成約含奧硝唑12.5 mg/L,的溶液,照中國藥典2010 版附錄IVA 的紫外-可見分光光度法[3],以319 nm 為檢測波長,以1 cm 的石英吸收池取上述稀釋液,以水為空白,測定奧硝唑與氨茶堿、硫酸阿米卡星配伍液中奧硝唑的的吸收度,以奧硝唑與鹽酸左氧氟沙星配伍稀釋液中同等含量的鹽酸左氧氟沙星液為空白,測定其配伍液中奧硝唑的吸收度,然后按照文獻(xiàn)[1]計算的奧硝唑E1%1cm均值為407,計算其奧硝唑的含量。以配伍初時奧硝唑的相對含量為100.00,計算各時間下配伍液中奧硝唑的相對含量。見表2。
表2 不同時間(h)各配伍液奧硝唑含量測定結(jié)果(25℃,%)
本實驗結(jié)果表明,奧硝唑氯化鈉注射液與氨茶堿注射液、鹽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硫酸卡米卡星注射液配伍后8 h 內(nèi)配伍液無顏色變化,無沉淀、氣體產(chǎn)生,pH 值變化很小,奧硝唑含量均為配伍初時的95%以上,因此,奧硝唑氯化鈉注射液與氨茶堿注射液、鹽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硫酸卡米卡星注射液在25℃時可配伍應(yīng)用。
[1]陳 瑤.注射用加替沙星及左氧氟沙星與奧硝唑葡萄糖注射液配伍穩(wěn)定性考察[J].中國醫(yī)院用藥評價與分析,2009,9(6):453-454.
[2]國家藥典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二部)[S].北京:中國醫(yī)藥科技出版社,2010:附錄VIH:44.
[3]國家藥典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二部)[S].北京:中國醫(yī)藥科技出版社,2010:附錄IVA: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