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勇
(大連海事大學附屬學校,遼寧 大連 116023)
1.何為探究式教學
1906年,美國著名教育學家杜威首次提出要在學校教育中采用探究的方法,“探究”概念出現(xiàn),隨著教育思想的不斷深入,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探究開始作為一種教學方法逐步明確并開始推廣開來,后來,美國著名教育學家施瓦布提出了探究式教學概念。在他看來,在學習過程中,學生應該積極主動地發(fā)現(xiàn)問題并解決問題,進而能夠在此過程中獲取新知識。他認為:“如果要學生學習科學的方法,探究式的學習方法不可或缺?!惫P者認為:探究式教學就是在學生學習的過程中,老師通過一些現(xiàn)實問題和實例引入,讓學生通過自己的獨立觀察、思考、實驗、談論等進行探究,自己發(fā)現(xiàn)知識中存在的相關原理,把握事物的屬性,發(fā)現(xiàn)事物內部的聯(lián)系,進而形成自己的概念。
2.探究式教學的主要環(huán)節(jié)
首先,提出問題。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針對課程內容提出有針對性的問題,學生根據(jù)實際情況進行問題的搜集和整理,形成對問題的初步了解,把學生引入到科學探究中,讓學生體驗愉悅豐富的調研結果;其次,整理數(shù)據(jù)。在探究式教學思想的指引下,通過調研等形式,獲取對科學知識和現(xiàn)象的解釋,然后對搜集獲取的資料進行分析,最終獲得重要的信息;再次,形成解釋。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通過邏輯推理,找到問題所涉及的因果聯(lián)系,利用科學的方法產生新的知識;最后,形成結論。在探究式教學過程中,學生根據(jù)問題的具體情況通過參與對話比較各自的研究結果,或把他們的結果與教師或教材提出的結果相比較來評價各種可能的解釋。
探究式教學是一種新穎的教學方式,它使學生由被動接受知識變?yōu)橹鲃訉W習知識,由單純的課堂教學轉變?yōu)檎n內、外教學的統(tǒng)一,全面提高了學生的綜合能力。同時探究式教學也轉變了教師的教學理念和教學角色,掙脫了傳統(tǒng)教學觀念的束縛。采用探究式教學是培養(yǎng)新世紀人才的需要。隨著當前經濟的發(fā)展和科學技術的進步,社會對人才的質量要求越來越高,因此提高學生的探究能力尤為重要。
從學生方面來講,探究式教學的作用體現(xiàn)在四個方面:一是促進了學生的全面發(fā)展。該教學模式,弘揚了學生個性,培養(yǎng)了學生良好的心理品質。學生可以從教學中發(fā)現(xiàn)自己的價值,增強學習的自信心,提高審美能力、觀察能力、認識能力、自學能力等;改變了學生的思維模式,鼓勵學生活學活用,從慣性的學習中解放出來;培養(yǎng)了學生對社會和自然的責任感,學生開始學會留心觀察周圍事物,關注社會生活;培養(yǎng)了學生與人交往、合作學習的能力,他們學著與別人配合完成任務,學會包容和謙讓。二是探究式教學挖掘了學生的巨大潛力,學生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學習主人,為其能力的充分施展提供了寬松的環(huán)境。三是探究式教學促進了學生多元智能的發(fā)展。探究式學習過程中,學生各方面的能力都得到提升,具備了一定的藝術態(tài)度,視覺意識比較敏感,能夠自覺大膽地用美術表達自己的情感和觀念,追求較高的審美品位。四是探究式教學具有開放性,學生可以根據(jù)自己的喜好選擇學習內容,培養(yǎng)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樂趣。
從教師方面講,美術探究式教學促進了教師教育思想的轉變,鍛煉了學生,也對教師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探究式教學的引入為師生之間搭建了積極合理的平臺,加強了師生之間的交流與合作,師生之間互相學習、教學相長,促進了教師全方位地發(fā)展。探究式教學提高了美術教師參與課題的積極性,建立了研究體系。教師的積極性高漲,課題研究成果豐碩。
1.課前要求學生開展探究式學習
探究式教學強調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要求突出學生的主體性。因此,在課前一定要強化學生探究式學習。首先,要求學生對課本知識提前預習。老師可以給學生設置一些問題,讓學生根據(jù)問題對知識進行探究,及時發(fā)現(xiàn)文章的核心內容并做好記錄,及時發(fā)現(xiàn)預習中的困難并在老師講授過程中解決,不斷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其次,要求學生在課前搜集和課程相關的資料。課堂資料搜集對于探究式教學來說非常重要,老師可以給學生布置作業(yè),讓學生去完成。比如,在學習《流動的顏色》內容時,通過讓學生課前準備一些關于紅色、藍色、黃色的日常用品,在課上通過讓紅、黃、藍色彩的搭配組合,啟發(fā)學生發(fā)現(xiàn)色彩的調配規(guī)律,更好地加深學生對各種顏色的掌握程度,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再次,增強學生的動手能力。在美術教學中,動手能力非常重要。美術教育作為促進學生智力發(fā)展的重要手段,也是探究式教學的內在需求。比如,在學習剪紙的內容時,可以讓學生回家進行剪紙,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能力。
2.課堂上組織學生開展探究性學習
首先,課堂上,教師應該創(chuàng)設一定的情境,讓學生在特定的情境中探究和學習。沒有良好的環(huán)境,學生很難激發(fā)起學習熱情。探究式教學的出發(fā)點是設定需要解答的問題,這是進一步探究的起點。教師提出問題,讓學生調動思維思考解決辦法。比如,在學習投影的過程中,可以讓學生在陽光下觀看書本的影子,然后讓學生自己畫一下,這樣既能夠提高學生學習美術知識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又能夠加深內容學習的印象。通過帶著問題進行教學,鼓勵學生探究問題的解決辦法,在問題情境中開展教學,引導學生。
其次,改變教學方法,鼓勵學生探尋問題答案,使美術教學過程變?yōu)椴孪氪鸢?、驗證答案的過程,變?yōu)閲L試解決問題、發(fā)現(xiàn)新方法的過程。探究式教學側重學生的主體性特征,要求強化學生的主體作用。所以說,一方面要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環(huán)境中思考問題、研討問題解決方案,不斷地驗證答案。另一方面,在課堂上,可以讓學生嘗試著練習,從中發(fā)現(xiàn)存在的問題,討論解決的辦法,最后得出結論,獲得新知,了解更多新的知識。
再次,重視學生的實踐體驗,讓學生通過實踐去體驗學習,而不是一味地灌輸知識。如,讓小學生去感受春天的美麗,然后開動腦筋,選一個側面展現(xiàn)他們眼中的春天。在學習植物素描的內容時,可以組織學生去公園,讓小學生親自體驗、親自感受公園中的植物。學生在公園中觀察到很多植物,豐富了探究成果,達到了課堂所要求的情感目標和知識目標,學生獲得了較好的研究體驗,探究能力和探究意識得到了提升。
3.在課后鼓勵學生開展探究性學習
通過課上預留給學生問題,讓學生在課下尋找答案,進行學習探究。在上小學五年級美術《京劇臉譜》這一課時,我們可以先通過欣賞京劇臉譜,引導學生思考:為什么臉譜會有不同的顏色?臉譜上的花紋代表什么?課上不給學生答案,而是鼓勵他們課下向別人咨詢或者自己上網查詢獲得答案。下一節(jié)課時,讓同學們之間進行交流,利用圖片或者小論文的形式把自己的成果與其他同學分享,一節(jié)生機勃勃的臉譜美術課就這樣開始了,同學們根據(jù)自己的喜好制作出不同顏色的面具臉譜。課后延伸式的探究性學習形成于課堂之外,教師應該具備更高的職業(yè)機敏,明確自身定位,不再一味地灌輸知識,而是激發(fā)學生不斷地思考探索知識,所以教師必須付出更多的精力和時間思考和創(chuàng)造,才能真正上好這堂課。通過探究式的總結,一方面加深學生學習知識的印象,另一方面加強學生對美術理論知識的深入理解。
探究式教學是全面增強學生實際探究能力與創(chuàng)新性,培養(yǎng)新一代人才的一種教學方法。在小學美術教學中引入探究式教學,能夠在不斷激發(fā)學生學習美術熱情的同時,培養(yǎng)小學生良好的美術素養(yǎng)和學習習慣,使小學生快速、健康地成長。
[1]江麗華.在素質教育背景下開展小學美術教學工作[J].成功(教育),2010,03.
[2]周建芬.在小學美術教學中激發(fā)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教學策略[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0,25.
[3]莊麗娜.淺談評價在小學美術教學中的作用[J].中國校外教育,2011,07.
[4]劉銀丹.淺析小學美術教學中的名畫欣賞[J].學周刊,2011,09.
[5]鐘平.在小學美術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個性[J].現(xiàn)代中小學教育,20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