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銀川市西夏區(qū)第六小學 包吉琴
小學階段是學習寫作的起步階段,尤其是中低年級學生,一般對作文課缺乏了解,處于無意識無興趣的狀態(tài),他們的觀察思維,表達能力還較弱,而作文作為一種訓練方式,學生不管有無寫作的內容,有無表達的欲望,都得“奉命”而作,作文自然成了一種沉重的負擔,如何改變這種局面,使學生愿意寫作文呢?就這一問題談談個人觀點。
學生覺得作文難寫,在很大程度上是因為超出了他們的能力。剛學寫作文的學生,就要求他們寫有頭有尾的“文字”他們當然寫不出來,所以作文教學不能超速,要循序漸進把好階段關,教師不能用高年級的標準要求低中年級,以免造成學生的認識障礙。低中年級作文教學要圍繞每單元的“作文要求”有教師指導學生仿效每單元“閱讀課文”的寫作方法及技巧生動準確地把自己要表達的內容表達出來。為了完成作文教學這一內容,我在平時的語文教學中時時對學生滲透著作文方法的指導,教學中很注重讓學生從閱讀中吸取營養(yǎng),尤其是讀好課文,讀中學寫。
絕大多數學生怕作文,一見作文就頭疼,我認為主要原因是學生占有的素材少,寫作文時腦子空空的,無話可說,無東西可寫。低中年級對周圍發(fā)生的事不善于觀察也不善于思考。針對這種特點,我引導學生怎樣去留心觀察身邊的人和事,培養(yǎng)他們的觀察力,時間一長,學生則逐漸會觀察會思考了,寫作文時自然就有話可寫了。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認為:學生怕作文,究其原因這種“病”是老師傳染給他們的。試想我們語文老師寫字是一筆一筆的示范,教閱讀是一課一課地范讀。而作文卻很少拿出自己的范文,可見教師也怕作文。語文教師也要向美術老師一樣拿出自己的作品展示一下,對學生有所啟發(fā)??紤]到這方面,每次給學生布置一篇習作時,我總要用幻燈出示兩篇好的例文或自己所寫的范文展示給學生,通過對例文的分析讓學生先感受,重要的不是某一篇文章怎樣寫,而是教給他們表達的方法,作文的思路。記得我在教學生寫“記一次勞動”時,就要求學生自己親自參加一次家務勞動,同學們可以根據自己勞動經歷自己選擇內容、自己確定題目。然后我用幻燈出示自己寫的小作文《洗衣服》展示給學生看。在文中我特意用紅筆勾畫出描寫動作的詞和勞動時的心理感受。通過對范文的分析,使學生體會到習作要求的內涵,從而對寫作文的路子有了比較清晰的認識,然后要求學生把自己的勞動過程小聲的練習說一說,再在同桌之間、小組之間互相練習說一說,在說上下功夫,待說的符合要求后,再讓學生把說的話寫下來,通過這樣的訓練,這次習作大部分同學都能把勞動的過程寫清楚、寫具體、符合實際,使人感到真實可信。
小學語文新課程標準,對低中年級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的要求是能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對寫話有興趣;寫自己想說的話,寫出自己對周圍事物的認識和感想;能較完整地講述小故事,能簡要講述自己感興趣的見聞??啥鄶祵W生由于缺乏自信心,過分緊張造成語無倫次、沒開口說話心理先緊張,神經緊張便抑制了大腦的思維,因此,消除緊張情緒是把話說好的基礎,為了鍛煉他們的口語表達能力,我在布置每一篇習作時,要求同學們必須先用口頭說文的方式把自己的作文說一遍,為了說的流利準確,在說前先把要說的內容寫下來,時間允許也可以將原稿背下來,然后再說,經過老師和同學提出修改意見后,最后動筆寫,如前面例舉的“記一次勞動”就是這樣做的。經過每次這樣的訓練,我班的絕大部分學生克服了口頭語言與書面語言脫節(jié)的毛病,基本上做到怎么說就怎么寫,作文比過去寫的通順多了,有內容了,能表達出自己的真情實感的同學多了,空洞虛假的少了,同時班里的大部分學生打消了多作文的神秘感,逐漸喜歡作文了,有的學生經常把自己寫好的作文主動教給我修改,而且有十幾名學生的作文次次得“優(yōu)”。這樣的訓練在后來的作文競賽中得到了驗證,2009年在惠農區(qū)舉辦的中小學生作文競賽中我班的六名同學分別獲得一、二、三等獎,是全校獲獎人數最多的班級,同時,我也獲得了優(yōu)秀指導獎,接著他們當中有三名學生又在全區(qū)中小學生作文“小龍人”杯競賽中獲獎。這些足可以證明我的這種教學方法的可行性。
學生完成一篇習作,學生最關心的和最想看到的就是老師給了什么評語。好的批語可以給學生以信心,可以激發(fā)學生對作文的興趣。有了興趣,學生便會自覺地挖掘自身的作文潛力。如果學生作文比以前有進步,盡管還沒有達到優(yōu)秀水平,哪怕是點滴進步,都要及時地進行肯定,讓學生充分體會到成功的歡樂。同時在批語中切忌泛泛而談,這樣會給學生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的感覺,批改時應注意對每篇作文的實際情況評長論短,這可在眉批中批出什么地方不恰當,不通順,什么地方應略寫,什么地方應該詳寫等,學生見了這些針對性的評語才知道自己作文的長處和短處,并知道該什么地方,怎樣去改。
講評是作文教學的最后環(huán)節(jié),這對提高學生作文水平有著獨特的作用。我平時講評一般是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的。
根據每次習作的目的和要求,選擇一兩篇文章進行講評,著重解決一兩個帶有普遍性的問題或揭示大部分學生作文中存在的問題,以起到以點帶面的作用。
選兩篇文章進行對比講評,通過對比分析優(yōu)點是什么?缺點是什么?通過對比將內容充實的與內容空洞的,結構緊湊與松散的相比較。
作文在講評中,我力求發(fā)覺學生作文的閃光點,一個好句子、好詞兒、一個好的開頭或好的結尾我都一一公布,加以表揚。這樣使學生認識到自己的價值,提高了作文興趣,從而不斷提高寫作能力。
以上幾點方法是我在作文教學中的一點淺薄的經驗,我認為運用到作文教學中不僅使學生產生了寫作興趣,同時提高了寫作能力,作文的積極性、創(chuàng)造性自然就會顯現(xiàn)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