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松慶,曹培根
(常熟理工學院 a.圖書館;b.黨委組織部,江蘇 常熟 215500)
虞山藏書流派,是源遠流長的虞山畫派、詩派、琴派、印派、書派諸學術文化流派之一,它崛起于明嘉靖之際,明末清初以錢謙益為代表的諸多虞山藏書家真正形成了特色鮮明、具有一定輻射和影響力并在中國明清藏書史上享有獨特歷史地位的一個藏書流派。錢謙益(1582-1664),字受之,號牧齋,晚號蒙叟、東澗遺老,江蘇常熟人,明萬歷三十八年(1610)探花,官至禮部尚書,明末清初著名的文史學家、藏書家。作為一代藏書大家,學界普遍把錢謙益尊奉為虞山藏書派的代表人物,如當代學者黃裳在《書林漫話——與劉緒源對談錄》一文中談道:“藏書的確有流派,明清之際出現(xiàn)的虞山(常熟)派與浙東派的區(qū)別,就是一個值得注意而又恰恰為過去的研究者所忽略的問題。虞山派的代表是錢謙益,及他的族孫錢遵王,還有毛子晉和季滄葦,都是很有名的藏書家”[1]73。那么錢謙益和虞山藏書派究竟有何某種關聯(lián)?學界為什么會把他奉為虞山藏書派的代表人物?根據(jù)筆者查閱已有的相關文獻資料,以往的目錄學家、藏書史學家包括當代學者似乎對這些諸多疑惑鮮有深入的闡述,本文旨在通過對錢謙益藏書活動、藏書特色及其對虞山藏書派的影響和貢獻的闡釋和梳理,進一步彰顯錢謙益作為虞山藏書派代表人物的歷史地位。
錢謙益受家學影響,從小就酷愛讀書,博文好學,為讀書而藏書是他最初的動機所在??v觀錢氏一生的藏書活動,亦如他一生跌宕起伏的政治命運一樣,既有其藏書遞增的鼎盛時期,也有其藏書聚散流變的衰敗時期。如果把絳云樓火災作為其藏書規(guī)模的一個分界點,那么之前,是錢氏藏書活動的巔峰時期,之后,隨著其年事已高,藏書的逐漸散出,錢氏的藏書活動也開始走向了衰落期。
錢氏的藏書途徑主要有收購、借抄、受贈三種路徑。收購主要是從書商、書市那里購買自己喜歡的圖書,對于那些版本質量好的稀缺圖書,甚至不惜重金購買。如錢謙益《跋宋版前后漢書》云:“趙文敏家藏前后《漢書》,為宋槧本之冠,前有文敏公小像。太倉王司寇得之吳中陸太宰家。余以千金從徽人贖出,藏弆二十余年?!盵2]1780另外,錢謙益藏書增益還得益于明末清初常熟地區(qū)故家藏書的散出,他先后收購了邑人劉鳳、錢允治、楊儀、趙用賢四家散出的圖書,使其藏書規(guī)模得到了進一步的擴大。抄寫圖書也是錢氏圖書增益的重要途徑。對于那些自己喜愛的又買不到的書只能通過親自抄寫的辦法加以收藏。錢謙益早歲科名,中年又曾四度進京為官,常行走于內閣衙門之間,這使他有更多的機會接觸很多質量上乘的內府官藏本。如明天啟四年(1624年),錢謙益還朝,以太子諭德兼翰林院編修充經筵日講官,纂修《神宗實錄》,期間錢謙益利用史官職位之便,抄寫了不少罕見的珍貴的古籍?!坝嘤趦乳w鈔李燾《長編》,只卷初五大本,余不可得”[3]1514;“聞《清教錄》刻成,圣祖旋命庋藏其版,不令廣布。今從南京禮部庫中鈔得,內閣書籍中亦無之?!盵2]1803可見,錢氏一生抄寫了大量的稀有古籍珍本。錢謙益一生交游,朋友滿天下,藏書交換在朋友、藏書家間也為常事,特別是一些晚輩學者為了得到錢謙益的提攜與指教,投其所好,紛紛主動以書相贈。這樣,錢氏通過多種途徑,年復一年,日積月累,藏書規(guī)模不斷擴大,他的藏書場所也隨著藏書數(shù)量的不斷擴充和增加,從最初的榮木樓、拂水山莊、半野堂,直至后來的絳云樓,幾經變遷;到了絳云樓時期,其藏書規(guī)模已經達到了空前鼎盛時期,據(jù)何焯統(tǒng)計,絳云樓藏書多達三千九百多部,成為當時江南藏書首富??上Ц饚缀醢哑湟簧牟貢贌M,焚于火的具體數(shù)字已無從稽考,錢謙益在《宋本漢書跋》中痛心地說:“甲申之亂,古今書史圖籍一大劫也。庚寅之火,江左書史圖籍一小劫也”,足見其損失之慘重。絳云劫后,燼馀諸書逐漸散出,舉其大者,一歸其族孫錢曾所有,一歸松陵潘檉章所有。[4]169
大凡每個藏書家都有其特有的藏書旨趣和愛好,那么錢謙益的藏書旨趣和愛好又是什么呢?筆者把它歸結為“好古尊宋”,由此也形成了錢氏藏書的特色,即好宋元刻本、鈔本和稿本。葉德輝在《書林清話》卷九:“吳門書坊之盛衰”條中稱:“國朝藏書尚宋元板之風,始于虞山錢謙益絳云樓、毛晉汲古閣?!盵5]221錢謙益弟子曹溶在《絳云樓書目題詞》中稱:“所收必宋元版,不取近人所刻及抄本,雖蘇子美、葉石林、三沈集等,以非舊刻,不入目錄中?!盵6]2為搜求宋元舊本,其不惜一擲千金,如以“千二百金”購“一書失一莊”的宋刻《兩漢書》,以二十千購“如獲珍珠般”的高誘注《戰(zhàn)國策》等等,凡此種種,不勝枚舉[7]??梢婂X謙益對宋元刻本的喜好程度。此外,自宋元以來,世上流傳下來的一些鈔本、稿本已相當稀少,因為書寫端正、裝幀精美,其版本價值、文獻價值有的甚至比宋元刻本還高,這種難覓的傳世之寶自然也在錢謙益的收藏對象中。錢謙益為何如此珍視宋元舊刻舊鈔?一是書籍鏤版,精于兩宋,延于金元,幾經劫火,存者不多;二是明朝末年濫刻古詩文集和刻書者好以己見臆改刪削古籍已成風氣,重視宋元舊刻舊鈔的收藏,也是保全古書本來面貌的一個最好方法。
一種流派體現(xiàn)的是一種風格,一種特色。虞山藏書派在藏書行為方面自然也有其獨特而鮮明的風格和特色。從毛晉、錢曾、季滄葦、陳揆、張金吾等一大批虞山派藏書家,都“好古尊宋”,在藏書方面都表現(xiàn)出偏好宋元古本、鈔本和稿本的行為特征。錢謙益的族孫錢曾,從小就深受錢謙益的影響,簡秀娟在《錢謙益藏書研究》所述:“謙益影響了遵王自幼讀書之法、收藏觀念與聚書征集方向,遵王‘佞宋’、撰《讀書敏求記》開賞鑒書志之先河,與謙益精于辯識、亦未始淵源……謙益以長者之尊,起教導與實際作用,對遵王成就有莫大裨助”[8]345。錢曾在《述古堂藏書目》序中自述“生平所酷嗜者,宋槧本為最”。[14]1毛晉壯年從游于錢謙益,在藏書、刻書活動等方面也從絳云樓主人那里得益匪淺,毛氏曾高價計頁酬錢購求宋槧本和舊抄本;張金吾也重古本,他在《愛日精廬藏書志》中稱“止取宋元舊槧及抄帙之有關實學而世鮮傳本者?!盵9]4兩朝帝師翁同龢在《虹月歸來圖》題跋中敘述瞿氏鐵琴銅劍樓藏書特點為:“瞿氏三世聚書,所收必宋元舊槧,其精者尤在經部?!盵10]79應該說,虞山派的諸多藏書家的這種“好古尊宋”的思想和行為,或多或少地受錢謙益藏書旨趣和理念的影響,也正是這一獨具的鮮明特色,使虞山藏書派成為有別于以天一閣為代表的浙東藏書派,而成獨樹一幟的地方性藏書流派。
錢謙益對虞山藏書派的形成與發(fā)展做出了諸多貢獻,具體表現(xiàn)在以下四個方面:
1.開啟常熟一帶藏書之風氣
所謂“讀書者之藏書”,簡言之,就是為讀書而藏書。錢謙益作為“讀書者之藏書”的典型代表,引領和開啟了常熟一帶的藏書風氣。曹溶跋錢謙益《絳云樓書目》云:“自宗伯(錢謙益)倡為收書,虞山遂成風俗,馮氏、陸氏、葉氏皆相效尤,毛子晉、錢遵王最著,然皆不及宗伯”[6]109。錢謙益獨特的個人藏書行為,在常熟當?shù)厥浅隽嗣?,“書賈聞風奔走,捆扎無虛日,用時所積充牣,幾埒內府”[6]1,足見錢謙益的收藏行為在當?shù)夭貢缒酥習探绲膹V泛影響。錢曾不僅將錢謙益的藏書傳統(tǒng)發(fā)揚光大,其本身也是“讀書者之藏書”的忠實踐行者。錢曾除繼承了錢謙益絳云樓焚余之書,自己終身苦讀勤藏,藏書達四千一百八十多部,《也是園書目》《述古堂書目》《讀書敏求記》等著述是他一生勤讀善藏的成果。毛晉也十分重視圖書的收藏,不惜重金購善本,毛晉藏書多至八萬四千余冊,當時在常熟一帶流傳名諺:“三百六十行生意,不如鬻書于毛氏”。張金吾被黃丕烈稱為“此真讀書者之藏書也”。他強調“欲致力于學者必先讀書,欲讀書者必先藏書”[9]2,他的《愛日精廬藏書志》也是其藏而讀的成果。鐵琴銅劍樓主人瞿氏五代,也都是為讀書而藏書,季錫疇在《蔭棠先生檢書圖》題詞中稱瞿氏“非徒藏之,而能讀之,且義方有訓”[11]97。瞿氏數(shù)代惟好藏書,前后歷經二百多年,藏書規(guī)?;趾挲嫶螅洳貢鴺潜蛔u為清末四大藏書樓之翹楚。翁同龢也是為讀書而藏書,他為自家祠堂撰聯(lián):“綿世澤莫如為善,振家聲還靠讀書”[11]97。強調藏書、讀書與做端人正士的關系,他自己終身與書為伴,丹黃未曾離手??陀^地說,為讀書而藏書是使常熟一帶藏書成風尚的一個主要內在驅動力。這里我們無意過分夸大錢謙益?zhèn)€人對常熟地區(qū)藏書風氣的影響力,因為影響一個地區(qū)的藏書風氣的因素很多,其中包括安定祥和的社會環(huán)境、富庶寬裕的經濟基礎、崇文重教的良好風尚、商賈書市的繁榮興旺等等,但錢謙益的“讀書者之藏書”這種身體力行的收藏行為無疑對常熟一帶藏書風氣的形成和發(fā)展起到了至關重要的示范性作用。
2.帶動版本目錄學之盛
版本發(fā)源于雕版印刷技術的發(fā)明,南宋版本目錄學家尤袤在其自編的《遂書堂書目》中首提版本這個概念,也是中國最早的一部版本目錄。但幾經數(shù)世,未為發(fā)揚。到了明末清初,錢謙益、毛晉先后提倡宋元舊刻,之后這種重視藏書版本的風氣越來越盛。錢謙益一生十分重視對藏書版本的???,曹溶《絳云樓書目題詞》記錢謙益“每及一書,能言舊刻若何,新版若何,中間差別幾何,驗之纖悉不爽”[6]2。在收藏過程中憑借他自己廣博的知識和版本學方面扎實的功底,通過對同一種書不同版本間的鑒別、辨?zhèn)?、??钡纫幌盗锌甲C工作,選擇版本最精良、內容最完整的書籍作為自己收藏的對象。他的這種注重藏書版本的思想,對版本目錄學的研究與發(fā)展客觀上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錢謙益對藏書版本的精心甄別、細致考證的嚴謹態(tài)度,無疑也深深影響和感染著諸多虞山派藏書家。毛晉的“毛刻”在當時可謂名聞遐邇,他在剞刻圖書時不但重視原來圖書的底本,而且還十分重視圖書的校勘,毛晉友陳繼儒贊揚其“胸中有全書,故本末具脈絡,眼中有真鑒,故真贗不爽秋毫”[11]97。他的這種對圖書版本的高質量、嚴要求加上其雕刻工藝的精湛,使他的“毛刻”被業(yè)界所熱捧。錢曾的《讀書敏求記》,這部我國現(xiàn)存的第一部版本目錄學的專著,首創(chuàng)版本體提要目錄,它把我國版本目錄的發(fā)展推向到了一個新的高度,是一部在我國版本目錄學發(fā)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性質的目錄學著作,在古籍的著錄項目、古籍版本的鑒定方法、善本書目的編制體例等方面都做出了開拓性的貢獻,其影響極其深遠。錢曾的這部嘔心之作,雖然是屬于他個人在版本目錄學方面的學術成果,但他的創(chuàng)作靈感和學術思想無不受到其前輩錢謙益等人的熏陶和影響。再看瞿氏鐵琴銅劍樓的藏書質量,就版本價值而言,瞿氏多宋元珍本、孤本及世人未經見之罕見本,這無疑與清乾、嘉時重視版本和講究版本之風大盛有關。從《鐵琴銅劍樓藏書目錄》看,收錄1228種善本,其中經部165種,史部246種,子部43種,集部474種,著錄大多是宋元本,手稿孤本[10]80。瞿氏收藏的圖書版本質量之高可見一斑??梢哉f,錢謙益后的諸多虞山派藏書家如陳揆、張海鵬、張金吾、黃廷鑒、丁祖蔭、徐兆瑋等,都十分重視對藏書版本的考證與鑒別。正如嚴佐之先生在《近三百年古籍目錄舉要》一書中所說:“錢牧齋開清季虞山藏書風氣之先河,他藏書為讀書、藏書講究版本的特點,對虞山幾代藏書家的藏書乃至目錄、版本研究都有深刻影響?!盵12]5應該說,這種評價還是比較恰如其分的。
3.精抄流布,澤被后世
明清時期,我國的雕版印刷技術已是相當?shù)某墒?,印刷刊物也十分的普遍,但即使如此,一些文人雅士還習慣于手工抄書,把抄書作為其練習書法和讀書治學的重要方法,更有一些藏書家把收藏精美的手抄本作為一大嗜好。同時,精抄秘籍也是明清以來藏書家所普遍看重的一種增益藏本的方式。錢謙益不僅酷愛收藏宋鈔本和稿本,自己也喜歡抄書,特別是對一些版本比較好的、一時又難于購得的書,都親自抄寫。簡秀娟在《錢謙益藏書研究》中說:“謙益恒借抄錄,孜孜不倦,己身為表率,進而借書予人精抄細校,顯然地已帶動當時與影響了日后抄書風氣?!盵8]348曹溶在其《流通古書約云》云:“彼此藏書家,各就觀目錄,標出所缺,先經注、次史逸、次文集、次雜說,視所著門類同,時代先后同,卷帙多寡同,約定有無相易,則主人命門下之役,精工繕寫,校對無誤,一二月間,各齊所鈔互換?!盵8]348這段文字描述,給我們呈現(xiàn)出了當時藏書家們互相借閱、校對、傳抄的那種場景。錢謙益本人的“錢鈔”精美工整,在當時也很有影響,被葉德輝所著《書林清話》中列為明以來抄本最為藏書家所秘寶者之一,其抄本的眉心均有“絳云樓”三字做標記。在他的影響和帶動下,常熟一帶的藏書家抄寫成風,出現(xiàn)了一大批較有影響的抄本家,如馬弘道、何大成、毛扆、葉樹廉、葉奕、陳煌圖、孫潛、馮武、陸亮、陸琪、魚元傅、陳祖范、蔣侯、張光基、張蓉鏡、席鑒、黃廷鑒、瞿紹基、陳揆、張金吾、翁心存、王振聲、瞿庸、趙宗建、趙文、丁祖蔭、徐兆瑋等諸家。[13]46傳抄之風的盛行,促進了我國古籍文獻在一定范圍內的傳播與交流,特別是對一些具有較高學術性、思想性的古籍文獻資料起到了很好的傳承和保存作用,使我們這些后輩們得以重見幾百年甚至上千年以前的珍貴古籍文獻典籍,他們對古籍文獻的精抄流布,澤被后世,功在千秋。
4.藏書精神的光大發(fā)揚
錢謙益的藏書精神主要體現(xiàn)在愛書、惜書和對藏書事業(yè)的敬業(yè)上。錢氏酷愛讀書,一生以書為伴,枕席經史,沉湎青箱,與書結下了不解之緣。正是飽讀了大量的圖書,才成就了他明末清初東南文壇的霸主地位。為了讀書,他不惜斥巨資求購、廣購精求天下奇書,從收藏第一本圖書起,一本一本地積聚圖書,日積月累,以致他的藏書富甲一方,期間的個中辛苦,不是一般人所能體會的,沒有對藏書事業(yè)的癡迷和熱愛,要達到如此恢宏的藏書規(guī)模是難于想象的,所以他對自己的藏書分外的愛護和珍惜,對那些很有收藏價值的珍貴文獻,一般不輕易示人。當然站在藏與用的角度看,我們不贊同對自己的藏書秘不示人、束之高閣的藏書觀念和態(tài)度,但也不能一味地指責錢氏的這種惜借的做法,而應該站在歷史時代的角度客觀地看待這種藏用觀。正是錢謙益的這種愛書、惜書,對藏書事業(yè)的敬業(yè)精神激勵著虞山派的藏書家們,為他們樹立了一個很好的典范和榜樣。錢曾視圖書比官職、金錢更貴重,為了他的藏書事業(yè),可以說是傾竭家資,瀝盡心血,他自少年至終老,辛苦一生,節(jié)衣縮食,苦讀勤藏,共收書四千多種,數(shù)萬卷之多,他在《述古堂書目序》中說:“竭予二十余年之心力,食不重味,衣不完彩,摒當家資,悉藏典籍中?!盵14]1一個官場無名,一介布衣之身,竟能藏到這么多的珍籍,實在難能可貴。毛晉為收藏宋本《姚少監(jiān)詩集》,廣搜博訪十有余年,真可謂“求之不得,寤寐思服”,后從餳籠中獲此本,“大喜過望”,“擊節(jié)欣賞三日夜”[15]53。瞿氏藏書得以五世連綿,百年不散,一因藏書有方,二因護書有功。為了保護圖書,他們可謂殫精竭慮,歷盡了千辛萬苦,真可謂“寧舍腴田百十畝,不棄秘笈一兩櫥”。所以每個藏書家的背后都有一段鮮為人知的辛酸藏書經歷,都凝聚了他們一生的心血和汗水,他們對待自己的藏書就像對待自己的孩子一樣,倍加珍惜和愛護,有時甚至不惜犧牲自己的身家性命來加以保護,正是他們的這種可貴的藏書精神,一代又一代相互感染影響著,為我國的藏書事業(yè)做出了莫大的貢獻,使我國許多極其珍貴、優(yōu)秀的中華文化典籍得以很好地傳承和保存下來。
錢謙益,這位三百多年前曾名赫一時的歷史人物,他的身影隨著時光的流逝已漸漸離我們遠去,那曾經的榮木樓、佛水山莊、半野堂、絳云樓、紅豆山莊等等,這些象征其生活、讀書、休閑的建筑、場所,有的早已化為灰燼,有的也已被歷史的塵埃所淹沒,難覓當年蹤跡。作為虞山藏書派的代表人物,錢謙益正是以他對虞山派藏書家的獨特影響和貢獻,才奠定了他在虞山派藏書家中獨一無二的、無可替代的歷史地位。我們應該銘記和緬懷他對我國古籍文獻寶藏的傳承和保護所做的努力和貢獻,尤其他那種為讀書而藏書的理念對我們當下開展全民閱讀、建設書香社會、提高全民族科學文化素養(yǎng)仍具有較強的時代意義和很好的啟迪作用。
[1]黃裳.春夜隨筆[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
[2]錢謙益.錢牧齋全集:第3冊[M].錢仲聯(lián),標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
[3]錢謙益.錢牧齋全集:第6冊[M].錢仲聯(lián),標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
[4]王紅蕾.錢謙益藏書研究[M].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2003.
[5]葉德輝.書林清話[M].李慶西,標挍.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8.
[6]錢謙益.絳云樓書目[M].陳景云,注.北京:中華書局,1985.
[7]袁丹.錢謙益藏書特點評介[J].圖書館雜志,2001(12):45-47.
[8]簡秀娟.錢謙益藏書研究[M].臺北:漢美圖書公司,1991.
[9]張金吾.愛日精廬藏書志[M].北京:中華書局,2012.
[10]仲偉行,吳雍安,曾康.鐵琴銅劍樓研究文獻集[M].上海:上海古籍文獻出版社,2010.
[11]曹培根.書鄉(xiāng)漫錄[M].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4.
[12]嚴佐之.近三百年古籍目錄舉要[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8.
[13]曹培根.常熟藏書家藏書樓研究[M].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2.
[14]錢曾.述古堂藏書目[M].北京:中華書局,1985.
[15]毛晉.汲古閣書跋[M].北京:中國古籍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