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百色市六中 黃忠元
中學地理新課程標準已實施多年,教學手段也逐漸多樣化。多媒體教學技術因其不可替代的現代技術優(yōu)勢,正逐漸普及,成為一些教師所喜愛并依賴的主要教學手段。和傳統(tǒng)的地理教學手段相比,多媒體技術的應用,無疑為地理教學注入了新的活力,有利于創(chuàng)設生動的教學氛圍,使教師角色的轉變加快,大大降低了教師的課堂教學強度,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能夠獲得更好的教學效果。
但是,有些教師錯誤地認為只要教育手段先進了,教學思想也就先進了,那么教學效果也就先進了,從而過度地相信甚至迷戀多媒體技術;有些老師甚至不顧客觀實際情況,主觀片面地追求多媒體技術的輔助教學效果,似乎不會應用多媒體技術就不能成為符合新課程改革要求的好教師,而眼下這種錯誤的觀念在許多人看來是合情合理的。 但不可否認的是,任何一種教學手段,都有其兩面性的特點——正面作用與負面作用,我們不能過分夸大它的優(yōu)點而忽略了它的弊端。
應用一種教學手段,教師應該考慮多種因素,包括學校的條件、師生的實際、實用性、教學的效果,選擇并設計出最直觀、最大限度地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教學手段。我們應該看到多媒體技術有著傳統(tǒng)教學不可比擬的明顯優(yōu)勢。
1、解決地理教學的難點,突破時空障礙,創(chuàng)設立體化的教學情境
計算機可以有效地整合文字、圖形、聲音、動畫等影、音、文字信息,為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三維立體的、跨越時空型的學習環(huán)境,提高學習效率。地理學科內容極為多樣與復雜,“空間”常是其著力的重點所在,多媒體技術的應用可以解決地理教學的這些難點。
2、生動形象的教學,可以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利用多媒體技術教學,畫面生動活潑、色彩鮮艷、信息豐富。打破了以往課堂的沉悶,為課堂注入一種鮮活氣息。這跟以前課堂上“學生跟著老師轉、眼睛盯著粉筆看”的單調學習模式有太大的不同,優(yōu)化了的教學環(huán)境,生動形象的教學,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與學習積極性,容易提高學習效率。
3、信息量大,課堂容量也變大,有利于提高教學效率
教師通過多媒體技術能夠充分利用網絡教學資源,搜集大量的信息材料,并利用計算機系統(tǒng)的存儲與編輯功能,轉化為教材資源,將其系統(tǒng)展現出來,把不易理解的文字、圖表轉化成為容易接受的語言與圖像信息,增大了信息量,課堂容量也變大且更加容易把握理解,從而提高了教學的效率。
4、多樣化的立體的學習環(huán)境,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技巧,培養(yǎng)了能力
教師在地理教學中既要傳授必要的知識內容,幫助學生建立完善的學科知識體系,又要培養(yǎng)學生分析地理素材、提出并解決地理問題的能力。而多媒體技術為學生提供了多樣化的立體學習環(huán)境,通過多媒體獲取地理知識、掌握地理技能、學會地理學習與研究的方法,既提高了學習技巧,又培養(yǎng)學習的能力。這無疑符合新課程改革的要求——重視學生技能的培養(yǎng)。
1、容易忽略教師的主導作用,以“機灌”代替“人灌”
有些教師錯誤地認為做出好課件就是上好一堂課,認為學生只要上課認真聽、仔細聽、喜歡聽就是上好了一堂課,就是教學效果良好。因此把大量精力用來修飾課件,挖空心思在音樂選擇和畫面上下功夫。完全忽略教師的主導作用,教師完全被機器取代,成為計算機的操作手,而不是課堂教學的組織者與實施者。教師雖不再滔滔不絕地用語言進行灌輸,但卻用機器不斷灌輸。
2、容易忽略學生的主體地位,忽略師生交流
如果過在地理教學中過分依賴多媒體技術的力量,只注重地理信息的單向流動,只關注教了多少東西,教的內容完整不完整,教的方法科學不科學,教的過程流暢不流暢,而忽略課堂中學生的主體地位,忽略學生接受與否,必然會忽略對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失敗的多媒體教學課與失敗的傳統(tǒng)教學課并沒有本質的區(qū)別,他們都忽略學生的主體地位,忽略師生交流的必要性。
3、忽略教材的作用,吃不透教材,教學無綱可循
某些地理教師過度依賴高科技,形成惰性,“到網上百度一下”成為他們降低備課質量,減少備課時間的極好借口,從而忽視教材的指示性作用,把網絡資源看成最重要的教學資源。往往不清楚課程標準,吃不透教材,不清楚教學目標,教學無綱可循。
4、忽略教師的引導,忽略學生思維的培養(yǎng)
如果把一節(jié)課的教學過程通過多媒體技術限定死,教學過程安排得十分流暢完美,而忽略教師對課堂活動的引導,就等于忽視了對學生積極思考習慣的培養(yǎng),更難于完成對學生抽象思維品質培養(yǎng)。
采用合理的教學手段和模式必須考慮學校的具體情況與學生的實際學習能力,從實際出發(fā),做出客觀的選擇,不管科技與網絡發(fā)展到何種地步,教學手段仍應是豐富多彩的。傳統(tǒng)教學模式固然有許多不足之處,但許多課程并不適合多媒體課件的教學模式。多媒體與傳統(tǒng)教學模式并不存在矛盾對立,兩者是互補統(tǒng)一的,在教學中交叉使用,正可互相取長補短,互補不足。
多媒體教學應當從教學實際出發(fā),充分發(fā)揮其優(yōu)勢,為教師達到教學目的服務。無論多么精美的課件,無論多么精彩的演示,如果沒有正確的教學目的,就不能恰到好處地選擇教學方法,科學把握教育規(guī)律,就不能充分發(fā)揮其優(yōu)勢,那么應用多媒體教學將成為一種膚淺的表演而已。
教師在現代教學活動中應始終處于主導地位,科學準確地調控課堂教學,并始終保護學生的主體地位,調控學生的課堂行為,引導其思路的拓展,培養(yǎng)其思維意識與空間想像。
可見多媒體技術作為一種現代的教學手段,如果在教學中使用得當,會使師生們的教與學事半功倍,而使用不當則會使教學過程表面熱鬧好看,但實際效果大打折扣。說到底,多媒體技術畢竟只是教師手中的一種工具,怎么用好它是信息時代中學地理教師必須研究的一個重要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