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育才學校通州分校 高 歌
曾經,韓美林這個名字在我心目中像畢加索一樣遙遠,一樣偶像般的存在。我參觀過韓美林藝術館,被藝術館里的作品震撼過、陶醉過、迷戀過。我堅信,當你置身于韓美林藝術館的時候,每一個觀者都會被那種似有魔力的藝術氛圍,博大胸懷的氣勢所吸引、所沉淪,會激起你對藝術的熱愛、追求、仰慕,會讓你對創(chuàng)造這些美輪美奐的藝術作品的大師肅然起敬,在你震撼之余,細細品味之后,會期待走近藝術大師,渴望領悟到大師藝術創(chuàng)作的真諦。非常幸福的是,通州區(qū)美術教師“走近藝術家活動”幫我實現了這個夢想。這次活動讓我們這些基層美術老師與藝術家有了近距離的交流,每一次身臨其境的學習、傾聽、感悟都顯得彌足珍貴。
通過“走近藝術家活動”,啟發(fā)我在美術館上課的靈感,不斷地挖掘美術館里的美術教學資源,在韓美林藝術館——這座美的殿堂我分別做了《享受視覺饕餮盛宴,我們與大師零距離》《聆聽線條的歡歌》和《釋放美的感受 舞動畫的精靈》三節(jié)課,這三次活動讓我們師生共同進步、共同成長。這種全開放式教學形式對于教師來說更是全新的挑戰(zhàn),組織學生走出校園,讓學生在實踐中提升自我,使知識內化為能力,拓寬了教育教學的深度與廣度。
韓美林藝術館坐落于通州區(qū)梨園鎮(zhèn)主題公園內,與我們學校僅一墻之隔,它不僅為梨園、為通州、為社會提供了一個藝術享受的空間,同時也為學校教育提供了豐富的課程資源。館藏藝術品包括韓美林先生捐贈的繪畫、書法、雕塑、民間工藝品等2000件藝術作品。這些作品繼承了我國優(yōu)秀文化的傳統,結合現代藝術的元素,形成了獨具特色的思辨風格與表現形式。
第一,對學生進行審美教育,拓寬美術視野、增長知識、陶冶情操。
韓美林先生是我國當代著名藝術家,在繪畫、書法、陶藝、雕塑、設計、工藝美術和文學等方面造詣深厚,創(chuàng)作豐碩,成就卓著,更由于福娃的誕生讓他像個公眾人物般的倍受關注。學生通過參觀藝術館可以拓寬美術視野、增長知識、陶冶情操。
第二,讓學生關注中華傳統文化,加強學生對中華民族傳統文化認識。
韓美林先生善于從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中汲取營養(yǎng)。在他的畫作中,從太極到五行,從易經到圖騰,都能傳遞出一種對傳統文化“尋根”式的熱愛和真誠。學生通過參觀、欣賞、感悟,加深對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認識。
第三,教材中有韓美林先生的多幅作品,面對真實的繪畫原作,可以更直接的拓展學生想像的空間,激發(fā)學生探索未知領域的欲望,體驗探究的愉悅與成功感,開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潛能。
第一,韓美林先生與我們學校的淵源。
育才通州分校的每一名學生都知道我們學校的校名是韓美林先生題寫的,韓美林先生在我們學校開學典禮上的精彩講話,讓育才通州分校的全體師生畢生難忘并心懷感激,這樣一位享譽世界的藝術大師就在我們身邊鼓舞、激勵著我們,那么作為育才分校的美術教師,帶領同學們參觀韓美林藝術館,認識了解韓美林,義不容辭。
第二,外出參觀學習方式更直接,更具實效。
外出參觀探究學習這種學習方式能夠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熱情,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更為主動的去學習、探究,真切的感受到學習的樂趣,自主的實現知識的積累、遷移和轉化。
第三,培養(yǎng)學生積極向上的生活態(tài)度。
通過教師的講解,讓學生知道韓美林先生成就背后的故事。他一生命運多舛,飽受屈辱和痛苦,可以說苦難鍛造了韓美林,苦難升華了韓美林,他以對藝術的虔敬之心,以全身心投入勞作的藝術態(tài)度,贏得了大家的贊譽和尊敬。
走進美術館讓學生由被動的學習到主動的探究,充分調動和激發(fā)了學生學習的興趣,給學生提供了展示的舞臺。課前學生獨立或以小組為單位,搜集韓美林先生的有關資料,了解韓美林先生的人生經歷及藝術生涯,理解其藝術作品中豐厚的思想情感內涵,為活動做好充分的準備。把學生了解到的韓美林先生成就背后的故事講給大家聽,感受大師的人格與藝術魅力。采用多種教學形式方法,“授之以欲”,激發(fā)學生主動學習的欲望,如我在《聆聽線條的歡歌》一課,設計了彩帶舞的環(huán)節(jié),讓學生在欣賞雕塑作品和舞蹈的同時,聆聽與感受音樂和美術作品共通的節(jié)奏美感、韻律美感,我的課堂也隨之靈動和飽滿,生動的解決了教學難點,學生自主的實現知識的遷移與轉化,取得了很好的教學效果。
走進韓美林藝術館,和館里的工作人員交流學習,與大師面對面交流,由表及里的去了解韓美林藝術館,由形式到內涵的去學習韓先生的作品,我非常感謝藝術館的工作人員給于我和學生們的幫助,我在提綱里設計了一道連線題,福娃的設計圖案中的中國元素,韓先生說我的答案可能不夠準確,他讓助手把奧運福娃的創(chuàng)作過程的電子文稿給我,這件事讓我感受到大師對學術嚴謹的態(tài)度和真正的大師風范。
通過與大師零距離的面對面的交流,及現場繪畫創(chuàng)作體驗,學生學習動物裝飾畫繪畫方法,能夠運用點、線、面等造型元素對動物進行美化、概括、提煉、加工,進一步理解韓美林先生作品中表現對象的形式美感,感悟韓先生以極簡約的手法、質樸而自由風格,給線條賦予生命,使每幅作品都鮮活、靚麗,靈動著生命的力量。對于學生來說,此次活動我們看到的是結果,學生體驗的是過程,那種視覺的震撼,欣賞的愉悅,動筆的奇妙,情感的渲泄,繪畫的樂趣盡包涵于其中。
韓美林先生曾在文章中寫道:“藝術家全部意義不在他成功之時,他陶醉的是那些無休止的探索不盡的未知數?!泵烙淖罱K目標就是讓學生體會藝術創(chuàng)造的樂趣和美妙,感悟到生活的美好。走進美術館進行美術教學不僅提高了美術教師的藝術視野和修養(yǎng),更是一種體現現代環(huán)境育人的教育形式。走出校園、走進美術館的教學方式與在課堂上的講解相比,教學的廣度和深度得到拓展,從而加深了學生對課本知識的理解及領悟,讓我們每一位教師收獲多多,讓我們每一名學生受益無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