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yy80"></tr>
  • <sup id="yyy80"></sup>
  • <tfoot id="yyy80"><noscript id="yyy80"></noscript></tfoot>
  •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閱讀的旅程

    2015-03-17 17:44:20周瑄璞
    延河 2014年4期
    關鍵詞:茨威格

    周瑄璞,中國作協(xié)會員,陜西省作協(xié)理事。供職于太白文藝出版社。

    著有長篇小說《人丁》《夏日殘夢》《我的黑夜比白天多》《疑似愛情》,中篇小說集《曼琴的四月》等。獲第三屆“中國女性文學獎”,第三屆“柳青文學獎”新人獎。

    一個寫作者,另有一項重要的功課是閱讀。在某種程度上,閱讀比寫作更加重要,因為優(yōu)秀作品是人類的精神財富,是文學的標尺,她攜帶著全人類共通的密碼排列組合。

    單是閱讀過程中的情感起伏——那些流淚、歡笑、欣慰,那些黯然神傷、悵然若失、扼腕嘆息,已經讓我們覺得活著是如此幸福充實。假如我們再有幸能夠寫作,能夠受影響于某一位作家的語言風格,捕捉到他的一縷縷氣息神韻,參悟到些許內在氣質,當是一個寫作者的萬幸。雖然,我們大多數人,終其一生的努力無法企及,但我們至少可以遠遠地眺望它,讓其溫暖的光輝照拂我們的心靈。

    當然,我們活著是為了追求幸福,脫離苦難,可是好作品讓我們有感知痛苦、承受痛苦的能力,給我們一個長期穩(wěn)定的人生立場。起碼,在我們成長的路上,在我們不安的內心里,有過他們的陪伴和撫慰。

    他們因何而焦躁

    閱讀茨威格的小說《心靈的焦躁》,始終被那種不安和焦躁緊緊控制著、逼迫著。在靜夜里,被一種超越極限的緊張、疲憊和焦慮鉗制,急于想知道結果,那注定在不遠處出現(xiàn)的悲劇——殘疾少女與年輕軍官的愛情糾葛,接近與逃離的掙扎。還有,急于想知道封·克克斯法爾伐先生是如何發(fā)家的。

    《無名的裘德》中,那個不甚討人喜歡的配角費洛特孫,被描寫成一個囿于傳統(tǒng)的代表,是裘德和蘇姍娜甜蜜愛情的阻礙之一??僧斔l(fā)現(xiàn)自己的新婚妻子蘇與裘德相愛后,決定放蘇走,因為他認為,將蘇困在自己的身邊,“如此折磨一個同胞是錯誤的”。

    《海上勞工》,“名聲不好”的青年吉里亞特,正當向少女黛呂舍特求愛無方時,黛許諾,誰將她叔叔遇難的船的機器從海底打撈上來就嫁給誰。吉里亞特當夜便駕船出海,經過難以想象的困難,在大海上拼搏3個月,他帶著沉船的機器,帶著對黛呂舍特的滿腔思念回到鎮(zhèn)上,卻發(fā)現(xiàn)黛呂舍特正在花園里與新歡商量私奔的事。吉里亞特設計幫助二人躲過她叔叔的責難平安離去,而他坐在岸邊看著二人所乘輪船走遠,讓大海的漲潮淹沒自己的頭頂。

    《紅字》中的海絲特·白蘭是個有罪的女人,她在丈夫不在的日子里懷孕生育,這是被當時的教會所堅決不容的,她受到示眾的懲罰,并且必須要在出現(xiàn)于公眾場所的時候佩帶紅色刺繡的A字(通奸一詞的第一個英文字母)。然而,令我大驚小怪的是,這個名聲掃地的女人,她竟然可以在那個小鎮(zhèn)上的茅屋里平安地生存下去,可以憑自己的手藝換取報酬,養(yǎng)育她那罪惡的化身珠兒。沒有男人對她說什么和尚摸得阿Q摸不得之類的話,沒有人對她進行辱罵之類的人身攻擊,至多是見了她遠遠地躲開了事。更令我意外的是沒有人對珠兒,這個最該受到歧視的孩子扔石子罵難聽話,連那最惡毒不過的神婆在責備白蘭時還要將珠兒支開:“一邊玩去吧,寶貝兒,這兒沒你的事。”珠兒不但健康地長大了,而且還調皮精靈,口無遮攔,個性飛揚,時不時得罪個人,闖個小禍什么的。

    他們夜不能寐苦苦思索的什么?他們備受煎熬終生不能釋然的又是什么?我們最終發(fā)現(xiàn),那閃耀于作品中的不朽光輝,那深深地打動我們心靈,讓我們在靜夜里流淚和微笑的,不是陰謀,不是仇恨,不是攻擊詆毀,不是你死我活,不是將對手打倒再踏上一只腳,使他永世不得翻身,而是同情、尊嚴、愛與善良,是因為他們有一顆高貴、平等,并且心平氣和地允許別人有尊嚴地活著的心靈。有這樣一顆心靈的人,想必是很難能夠不痛苦的,他將會永遠焦躁著,為他的過失和力不能及。

    我們也焦躁,也痛苦,我們也在苦苦地求索、奮斗,為自己的理想、未來,為自己能夠更快地出人頭地,為自己活得更加有尊嚴??墒牵覀兛稍鵀閯e人,為親人之外的與己無關的人,為對手,為敵人的尊嚴而焦躁過,痛苦過嗎?

    我們總是能夠從經典作品中感受到心靈的激蕩,無盡的力量。約翰·克利斯朵夫出生時江聲浩蕩、日夜更迭、鐘聲復起;冉阿讓死去時房間里那個扇動翅膀的天使;頓河邊上阿克西妮亞失戀后迅速消瘦;安德烈公爵臨死前握著娜塔沙的手說,我愛您……在這些人物身上,無不包含著人類的高尚和真誠、卑微和痛徹,唯此,他們才會為一個命題久久痛苦著、焦躁著。越過這恒久遠的痛苦和焦躁,越過無法超越的人類困境,我們似乎明白,所有經典都是為了照耀我們,讓我們的心靈更加柔軟,目光更為清澈,胸懷更趨博大,承受痛苦的能力更強。

    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懸崖

    我們能從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中領略到最多的就是“懸崖狀態(tài)”。他的故事、人物和情感,幾乎都處于一種懸崖狀態(tài)。那些主人公,就像被作家施了魔法一般,隨時面臨崩潰。他們兇殺、賭博、絕望、苦悶、貧病……他們可能峰回路轉,也有可能身敗名裂;隨時可以一夜暴富,隨時又會全盤皆輸。耐心而焦慮的作家用推土機般浩大而執(zhí)著的力度,把他的主人公,一個一個都布局到懸崖邊上。

    卡拉馬佐夫父子和兄弟、梅什金公爵、拉斯柯爾尼科夫、馬美拉多夫、苦役犯們……這些具有雙重人格、充滿罪惡與情欲本能、被傷害與被侮辱的人們,似乎都受到了他的蠱惑,或者受那長長白夜的干擾,心甘情愿地接受作家的遣使,來到懸崖邊,上演著一個又一個人間悲劇、喜劇和鬧劇……一切都打碎,一切都破裂,一切瀕臨極限,在癲狂中講述著貧窮和絕望,上演著流血和陰謀,走向崩潰與紛亂。可是,我們分明在這絕望與陰謀中之后看到了溫情和潔白,感到了溫暖和寬恕。我們不禁思索,這是為什么呢?

    在小說《白夜》中,寂寞而窮困的彼得堡青年在白夜里陪伴娜斯簡卡一起等待約定好了的戀人。四個晚上過去了,眼看著自己的愛情無望,娜斯簡卡投入了彼得堡青年的懷抱。就在兩個人海誓山盟準備離開河邊,奔向新生活時,那失約的人來了。娜斯簡卡像小鳥一樣在兩個人的懷抱中來回撲了兩次,最終——不,她的心一直都屬于那個人的——拉起那遲到者的手,兩個人跑掉了。

    小說結束于第二天清晨,男主人公從噩夢般的白夜里醒來,懷著破碎的心收到娜斯簡卡的來信:她就要結婚了。這個一無所有的青年躲在小屋里囈語:“我要把你跟他一起走向圣壇時插在黑色發(fā)鬈中的那些嬌艷的鮮花掐碎,哪怕只是其中的一朵……哦,決不,決不!愿你的天空萬里無云;愿你那動人的笑容歡快明朗,無憂無慮;為了你曾經讓另一顆孤獨而感激的心得到片刻的欣悅的幸福,我愿為你祝福!”

    終于,我們流著淚微笑了,因為總是有人來救贖我們人類的道德底線,總是有人替我們守候著愛的承諾和延伸。

    茨威格的汪洋大海

    茨威格的文學世界是汪洋大海,他寫詩歌、散文,寫人物傳記、小說,他營造的是一片浩瀚無邊的心理世界。雨果說,“世界上最大的是大海,比大海更大的是天空,比天空還要大的是人的心靈。”茨威格作品所表達的,就是這個比大海深,比天空大的“人的心靈”。

    假如說巴爾扎克揭示了廣闊的現(xiàn)實世界,是橫切面,“拿破侖用劍未竟的事業(yè),我將用筆來完成”,那么茨威格營造的是幽深的心靈世界,是縱深處。我們可否說,上帝那些沒有挑明的話,茨威格告訴了我們。

    茨威格除了故事的精巧,語言的優(yōu)美哲理,我認為最能牽動人心的是他那大段大段,甚至長達幾十頁的心理描寫,是那激烈磅礴的情感表達,以及他那神經質的無處不在的優(yōu)雅——當然,他之所以贏得全世界讀者的心,成為德語作家中在世界范圍被譯介程度緊次于歌德和卡夫卡,居于第三位的,是因為他是一位偉大的人道主義者——我們得承認,這世上所有的寫作,最終指向的是人的心靈。也就是說,文學是寫人心的,超越國界和種族,達到全人類心靈的溝通和共鳴。人與人之間,不同的只是外表、膚色、種族,所處社會制度、習俗等,全人類總有相同的地方,總有不變的地方,那就是人的內心世界。

    茨威格的一生是行走的一生、傾聽的一生、燃燒的一生。他的自殺也是他一生的完美結局,他做完了他該做的一切,他掏空了自己,燃成了灰燼,他有尊嚴地告別這個世界。

    我曾在網上搜尋關于茨威格的信息,看到有人逐篇簡介他的小說,出現(xiàn)很多的字眼是艷遇、偷情、墮胎、賣淫、政治妓女……我感到憤怒,文學豈能這樣簡單解讀,獵奇逐艷。或許那些解讀者,只看到了他作品表面的風情,忽略了他大海般的內心。

    《心靈的焦躁》是他唯一一部長篇小說,這個長篇讓我在夜里兩點激動難抑,我被那個同情的故事折磨得無法成眠,心臟難以負荷。捧書在屋子里來回走動,我想知道每條線索的指向,想知道當封·克克斯法爾伐先生還是個卑賤的名字,從事辛苦而卑微的職業(yè)時,他如何一步步竊取那個當慣了奴隸不知所措的姑娘的巨額財產。猶太人的非凡聰明使他搖身變?yōu)榍f園的主人??磥磉@是個成功的竊取,他勝利了,可是卻沒有勝利的喜悅。自始至終,一種恐懼和自責控制著他,那羔羊般的姑娘只會用感激信賴的目光望著他,一遍遍說,我該怎么感謝你呢。他認輸了,他向那老姑娘求婚,請她留下來,一起做這莊園的主人。多年以后,又一輪同情的故事在他們的女兒身上上演……那個十多年前的午夜,我流淚,我激奮,我明白這世上最高貴的不是金錢和地位,而是同情和諒解,這世上最強大的不是硬度,而是柔軟。

    《命運攸關的時刻》(十二篇),茨威格用精微體察,如在現(xiàn)場的筆觸,描述了人類歷史上重要或者著名的時刻?!冬旣悳厝陌Ц琛纺蔷筒挥谜f了,曠世傳奇,一曲愛的絕唱和注定的心痛,年近八旬的歌德老先生愛上十九歲的少女,“宇宙萬物揮霍,我怎能不在其中迷失?!倍腋胝f的是《拜占庭的陷落》。一場緊張萬分,浴血奮戰(zhàn)的衛(wèi)城之役,官兵英勇無畏,誓死護城??墒牵瑪橙溯p易進入,城池陷落了。為什么呢?因為,他們只守衛(wèi)主要城門,而那個不起眼的小城門——忘記上鎖,無人看守,壓根就被忽略了,敵人從那里進來了。這多像我們的人生,那么多驚天地泣鬼神的奮斗經歷,不斷加固精編細織的人生護欄,換來豐功偉績,卻敗在一件小事上,致使整個人生全盤皆輸。我們人生的拜占庭啊,何時才是休。

    像我這樣的女人,平凡而微小,人生的每一次痛苦和精神深淵,肯定不是為國家為民族為社會而擔憂,我的激情也不是出于為全人類的解放事業(yè)而奮斗,充其量只是為自我愿望或卑微的情愫,那是不可告人,無法傾訴的痛楚與焦躁。而我醫(yī)治心靈創(chuàng)傷的方法便是,投入茨威格的汪洋大海,就像怕冷的人投入溫暖的池水,就像害怕陽光者融入黑夜的懷抱。茨威格為每一個受傷的心靈、挫敗的野心準備了最好的溫度,那是黑暗中的低訴,那是無聲的哭泣,那是陪伴你的心靈世界,你的每一個心愿他都了解,你的每一次傷痛他都知道,你的每一次卑微破敗他都看見都理解。他是月光,他是黑夜,他是曲折的回廊外加青藤密密實實地覆蓋,他是水溫適宜的大海,收容破碎的心靈和不甘的愿望,他是最耐心的傾聽,為失敗者排解憂傷。我曾經在人生的最低谷重復閱讀《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熱帶癲狂癥患者》《雷潑萊拉》《情感的迷惘》……知道這個世上不論哪個角落的人都有可能為同樣的問題而苦惱過心碎過,那些冗長而投入的閱讀在沉沉黑夜里,在一個又一個陰霾天,我感到生命中破碎的東西慚慚修復。

    雷潑萊拉

    茨威格開掘了人類的內心世界,他的每部小說都可稱經典,他筆下的人物:陌生女人、貴婦人、風流男人、殘疾少女、收藏家、中介人、忠實的傭人、癲狂癥患者……是一個人生大觀,各具特色,令人難忘,最是那個叫作雷潑萊拉的,多年來我不能釋懷。

    她原本不叫雷潑萊拉,她不配有這樣的名字,她是個平民,只能有平民的名字:克萊岑莎……,后面的一串沒有必要寫了,是微不足道的姓氏。私生女,貌丑,文盲,無言,牲口一樣勞作,這就是克萊岑莎。她被人有利潤地從鄉(xiāng)下帶到維也納——她的財產是一個籃子和一個小木盒,籃子里是她的衣物,小木盒是她放錢財的——在一個男爵家做傭人。白天沉默地工作,晚上倒頭就睡,睡下的時候張著嘴呼吸。

    如果不是那次人口普查,她會平靜地度過她堅固而貞潔的一生。可是全國要統(tǒng)計人口,包括像她這樣的暫住人口。她不會寫字,她的主人替她填表格,才問起她是哪里人氏,兩人少有地聊了幾句。男爵說那是個好地方,他去那里打過獵,還曾在她當年做廚娘的餐館就餐,也許吃的烤鹿肉就是她做的呢。兩個人一起回憶了那個風景優(yōu)美的山區(qū),最后,男爵高興地在她屁股上拍了一下,僅僅是拍了一下。一個上流社會的男人,也許是回憶起那次跟哪個女人彼處風流過,也許他今天心情很好,也許他只是一個平易近人的上等人,這實在是一個再微小不過的舉動。

    你永遠想象不到,一個如此愚蠢可憐的女人,一個三十九歲還從來沒有男人騷擾過的老處女,愛上自己的男主人將是怎樣一場災難。在她的家鄉(xiāng),男人那樣拍一下女人是求愛的表示。那個男主人,完全忘記了這親昵的一下,他自顧自過著他的風流生活,就像《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中那個男作家一樣。他的夫人是個變態(tài)而脆弱的女人,有著那個社會上等女人的所有缺點??巳R岑莎自從愛上男主人后,公然對抗女主人,用下等女人最粗暴最直接的方式,終于,夫人被氣病了(我常常驚異西方作品中,仆人可以把主人氣得受不了,可以完全控制主人,《約翰·克里斯朵夫》《卡拉馬佐夫兄弟》《查泰萊夫人的情人》里都有這樣的情節(jié)),要外出療養(yǎng)兩個月,她帶走一個貼身女仆,把男爵交給克萊岑莎伺候。這對她來說是天大的欣喜。不幾天,男爵開始帶女人回家,克萊岑莎歡天喜地地侍奉他們,她也愛著那些美麗而風流的女人。她激動得臉都紅了,跑著去準備主人需要的一切,興奮得像個孩子。她窺視、偷聽,享受著在她眼里是三個人共同進行的偷情。她被允許進入臥室,給男主人的小情人穿衣服,她聞到那尚有余溫的氣息感到萬分幸福和知足,她認為這是對女主人的報復,她被主人的小情人調皮地喚為雷潑萊拉,她愛這個名字,她每天懷著期待的心情等待主人回來,盼望他帶回各種美麗的女人,她還無恥地為主人拉皮條,把十幾歲的下層社會少女介紹給他。主人會隨手賞賜她小禮物,她視若珍寶。

    夫人回來了,病不但沒好,還更加脆弱。夫妻繼續(xù)相互折磨,他賭氣外出打獵,憤怒地表示這一切“徹底完結”才好。三天后,他被一封加急電報招回,他那精神變態(tài)到不能自理的妻子用煤氣自殺,這個結論得到警方認定??伤麖睦诐娙R拉那驚喜而激動的眼神中,知道這是她干的,因為她在三天前主人離家時應和到,“會的,會完結的”,這是兩個人在世上共同的秘密。

    她的興奮幸福,她內心的驚濤駭浪濺出的浪花引起了主人的反感和懼怕,他冷淡她、回避她,不再直接給她發(fā)布命令,連著多日不與她照面。她從夫人回來后就又回到廚房,無權見到主人。她無怨無悔,像狗一樣愛著他。

    由于共有的秘密,主人的煩惱和厭惡越來越深厚,覺得和她共處一個屋檐下是一件痛苦的事。可是愚蠢的雷潑萊拉的愛還像叫人避之不及的火焰一樣燃燒著。

    終于,男主人又找來一個老管家,代替她的工作。她迅速憔悴,鬼一樣終日躲在廚房摔摔打打。老管家給男爵建議,廚房那個女人太可怕,恐怕會威脅到大家的安全。男爵說,你有權解雇或留用她。

    雷潑萊拉把自己那個裝著全部財產的小木箱留給男爵(里面有他送給她的全部小禮物),她失蹤了。第二天,警察報告:有一個大約四十歲的女人從多瑙河的橋上跳河自殺。“這時,主仆二人也就不必繼續(xù)查問雷潑萊拉逃到哪里去了?!?/p>

    一個卑微的生命結束了,主人得到解脫,世界毫發(fā)無損。雷潑萊拉內心曾掀起的風暴,燃過的烈火,比一絲風還輕,幾乎沒有人知曉。只有一位作家,為卑賤者、失意者寫下傳記。

    梵·高,永遠都辦不到

    梵·高的一生只追求過兩個女人,一個是他房東的女兒,再一個是他寡居并帶著一個孩子的表姐。他對這兩個女人的追求得到了同一個答案:“不,永遠辦不到!永遠辦不到!”

    梵·高的生活落魄而混亂,他靠他的弟弟供養(yǎng),每個月給他寄錢來,后來他跟妓女克里斯汀混在了一起??死锼雇∮形鍌€孩子,都不知父親是誰,她靠出賣肉體養(yǎng)活年邁的母親和孩子,她肚子里有了第六個孩子,還是不知道父親是誰。梵·高從弟弟每月寄來的錢里買豆角、面包給大家吃,買顏料畫畫,克里斯汀在街頭尋找生機。這就是生活,聽起來有點荒誕。

    克里斯汀生病了,梵·高帶她到醫(yī)院去,醫(yī)生檢查后對梵·高說,你再不能讓這位可愛的夫人到街上去干那事了,會要了她的命的。梵·高說,不行啊,她要養(yǎng)活這么多孩子,還有她的母親。醫(yī)生無奈地說了幾個字:“事情往往是這樣?!边@多像咱中國人說的屋漏偏逢連陰雨。繼續(xù)到街上去會要了她的命,不去街上她和母親孩子都會餓死。

    我們讀人物傳記無非是想尋找成功人士之所以成功的規(guī)律,領略他們的風采和獨具的魅力??墒窃跉W文·斯通的《梵·高傳》中,我們看到這么多堅硬如石的冷峻現(xiàn)實。

    梵·高還很年輕就死了。我從另外的資料上看到梵·高是死于梅毒。他死前想去跟很多人告別,他認為,“無論如何,他生活過的這個世界還是美好的。”他想到了他的一個又一個朋友和敵人,包括給他說永遠辦不到的女人,因為,“他們促使他愛上了人世間那些橫遭蔑視的人”,比如妓女克里斯汀。

    我總是陷入一種猜想,如果梵·高在有生之年,被畫商成功包裝,他火遍全世界,他當然不可能再餓肚子,也不用再去找低級妓女,他是世界馳名的大藝術家,錢多得花不完,那兩個女人,還會說,“永遠辦不到”嗎?我知道我這樣想是不對的,可是多年來,我的腦子里常常就有這樣的疑問。我還在想,我們常說的成功,標準是什么呢?梵·高他,算不算成功呢?

    馬丁·伊登:作家的命運

    在浩如煙海、聲名顯赫的世界名著中,美國作家杰克·倫敦的《馬丁·伊登》排不到最前面,似乎進不了“五十強”“一百強”,可是我相信每一位作家都會小心而疼愛地拿起這本書,真誠地投入閱讀,跟隨著主人公馬丁·伊登,體驗一番命運的變遷和人生的奮斗,盡管他最終走向毀滅,但是我們和馬丁·伊登一起證明,我們愛過、寫過、奮斗過、絕望過。

    這是杰克·倫敦自傳性質的一部長篇小說。值得一提的是,杰克·倫敦只間接接受過一些正規(guī)的教育,作為一位世界知名的作家,他是通過自學而獲得成功的。貧苦漂泊的生活使杰克·倫敦的作品風格壯闊而大氣,他無興趣纏綿于那些高雅而輕淺的上流生活,他的筆觸多指向廣闊無情的現(xiàn)實社會,甚至是野外風光,傾情于那瑰麗多姿而凌厲多變的大自然。

    馬丁·伊登是個年輕健美的水手,貧窮正直,尖銳激烈,偶然的機會結識了文學學士魯絲,大他兩歲的上流社會女子,魯絲也被他的健美、青春和強悍生命力所吸引。兩人巨大的地位差距使馬丁放棄水手生活,留在這個城市里尋找別的工作,并且他立志要當作家。

    當作家好像是所有赤手空拳卻想成功的文學青年的唯一選擇,因為這是一個不需資金投入,不需要人合作,無需組織關懷,不費多少工具的事情,投入的只是自己的精力與體力,或者說寫作是一種手工勞動,只要有一支筆,幾張紙(當然,現(xiàn)代社會你得有臺電腦有個網絡),只要你內心有烈火般的熱情和強烈的成功欲,只要你有信念,有運氣,有不屈不撓、愈挫愈勇的精神。

    上帝要想成就一個人,不是讓他一下子成功,而是給他非凡的熱愛,這或許才是我們走向成功的巨大動力。馬丁·伊登熱愛文學,有強烈的求知欲,善于思索,當然他更加狂熱地愛著名利,愛著魯絲干繁重的體力活,掙的錢還要接濟他那被丈夫拋棄、帶著幾個孩子的姐姐,住在最廉價低劣的房子里,每天的體力勞動累得昏頭轉向,深夜回到房子里寫作,讀書。狂熱的愛情讓他有一種無窮的力量,是他對命運發(fā)出的挑戰(zhàn)。一次次投稿,一次次被無情地拒絕嘲諷,置之不理,因為他言辭激烈,偏執(zhí)輕狂,直指社會的弊端,他不理會也學不會上流社會那一套交往形式,這個社會不歡迎他。“他在黑暗中掙扎著,既得不到忠告,也沒有人給予鼓勵”。于連式的人物永遠都有,滿地皆是,而社會對于連們充滿戒備和敵意,因為于連們不按常規(guī)出牌,他們總是打破這個世界慣常的游戲規(guī)則,他們要做一顆尖銳的釘子,在本沒有他們位置的地方硬揳進去,他們讓周圍人感到疼痛。

    我們常用美好的理想、高尚的追求來解釋自己的文學夢,沒有人愿意直接承認其實你別無選擇?!盁o論人類世界或動物界,如此偉大又多彩多姿的不息運動,竟只是饑餓和性欲兩種單純的沖動所引起所維持的”。叔本華的這段話可能會讓很多當下作家惱火,感到被玷污被戳穿。可是很不幸,假如你愿意認真對待你的內心,不得不承認,事實正是如此。還有很多人,在他們對自己的能力絕望的時候,“淡泊名利”成為最大的自慰和保護色。

    社會像個轟轟作響巨大運行的機器,絕不會為一個無名青年而停下來,讓他這個小零件躋身上去。這個社會沒有一個地方虛位以待,到處都是人滿為患。你必須學會在機器的運轉中掌握一種合適的速度,跟上步伐,伺機將自己這個小零件擰到一個位置上。馬丁一次次失敗,貧病交加。靠給人洗衣服生活的姐姐幫不了他,魯絲也對他失去了耐心。養(yǎng)尊處優(yōu)的文學女學士其實對創(chuàng)作一點不感興趣,對文學也并不懂,“沒有自己的獨立見解,也沒有創(chuàng)造性,她顯得有教養(yǎng)的種種表現(xiàn),無非是重彈他人的舊調而已”,她對馬丁的希望是讓他盡快成名,否則她沒有勇氣公開他們的戀情,她其實“膽小怕事,把別人嘮嘮叨叨給她們的那套一錢不值的道德觀念,照本嘮嘮叨叨地念出來,而卻害怕過真正的生活”,她愛馬丁,“可是她更愛自己那套一錢不值的道德觀念”。

    魯絲離開了馬丁,馬丁陷入命運的絕望之中,每天藏身于洗衣房,被蒸汽和勞作折磨,沒完沒了洗滌和熨燙上等人的衣服,他的同伴因勞作而吐血,“高檔衣服成了他們的噩夢”,薄如輕紗的女士披肩如果被燙壞,他一周的勞動將付之東流,他悟出了“管理他們有一套乖巧的哲學,像螞蟻般的愛好互助合作,然而造物主還是為了杰出的人物而淘汰了他們,造物主創(chuàng)造了蕓蕓眾生,可是只挑選那最優(yōu)秀的”。

    正常運轉的機器突然出了點小毛病,也許編輯大人打了個盹兒或一時糊涂,馬丁的稿子被一個知名大報采用了,他一夜成名。所有曾拒絕他的人來到他面前,請求他賜稿,拿到他們拒絕過的稿件,在首要位置刊登。馬丁成了名作家,有人來給他出書,來包裝他,他一躍而為這個社會的新寵。魯絲又來到他身邊,試圖再次投入他的懷抱,所有人來到他面前,層層圍繞。

    絕望而疲倦的馬丁拒絕了魯絲,他一個人乘船旅行。這次出海和從前的每一次都不同,從前他是海員,為了生計,這次他是新貴,富有的游客,他穿著一身白色外套(他曾經伺候過的那種“高檔衣服”),他面對大海回憶走過的路,毅然打破自己房間的窗戶玻璃,躍身而出,投入大海的懷抱。

    尋訪偶像之旅

    一個讀者,最幸福之事,莫過于你能來到心儀的作家生活之地,追尋他們的足跡,見證你在紙上領略過的場景。

    在維也納乘地鐵非常方便。從我們居住的地方,十多分鐘時間,倒一次地鐵,來到市中心,維也納老城區(qū)。如同走進電影中的昨日世界,幾百年前的建筑:皇家宮殿,歌劇院,市政廳,總統(tǒng)府,總理府,大教堂,哥德雕像,女皇塑像,施特勞斯公園,圣誕市場……如同夢境,仿佛畫中。這里還是茨威格的“昨日的世界”嗎?

    文明從來沒有斷過,數百年來一直延續(xù),腳下踩著的石板路,路邊掠過的櫥窗,咖啡店里的溫暖光芒,響著鈴鐺的馬車,迎面走來陌生人禮貌的微笑……只有富足穩(wěn)定的社會,只有幸福安適活得有尊嚴有幸福感的人民才有這樣的從容、閑適。

    我們找到維也納最老的一家咖啡店,其家族經營近二百年,當年茨威格、卡夫卡和一些藝術家曾出沒于此。那時窮困的藝術家在這里寫作,也將這里做為他們會客的地方。這在我們來說有些不解,你都那么窮了,還不在家待著,除了不得已的吃飯問題,應該是避免一切支出的啊,為什么還要到咖啡館來消費?維也納市民沃爾夫岡先生解釋,在漫長寒冷的冬季,窮作家窮藝術家燒不起暖氣,家里沒法待,便來到咖啡店,只需付一杯咖啡的錢,可在溫暖的店里呆一天。咖啡店對作家藝術家非常尊重,允許并歡迎他們在這里滯留,給他們留有固定的位置甚至包間,他們可以在這里寫作,會見朋友,隨之會有他們的崇拜者也來到這里,形成所謂的社交圈子和咖啡館文化。

    茨威格小說《舊書商門德爾》中,門德爾先生三十多年來,每天來到一家咖啡店,坐在固定包間里,讀書看報,接待前來查詢書目、尋找一本舊書、或求證一個知識的人。戰(zhàn)爭(二戰(zhàn))毀了他的一切,他在集中營關了兩年,沒有書讀,和文盲呆在一起。雖然被保釋出來,回到咖啡館,可他卻失去往日的風采與魅力,常常欠咖啡錢,還偷吃面包,他被咖啡店新主人趕走,淪落街頭,凄慘地死去??Х鹊昀锎驋咝l(wèi)生的女傭對作者“我”說,“太恥辱了,簡直是恥辱,把一個人從他三十六年來一直待著的地方趕走了”。當時看到這里,我曾經一聲凄慘的冷笑,這就叫恥辱嗎?在有的國家,把一個又一個人從他祖輩居住幾十年幾百年的地方趕走都不算什么呢。

    當然,茨威格不屬于窮作家,他一生非常富足,那么他來咖啡館不為避難蹭暖,只是喝咖啡,也或者為了體驗生活?

    在歐洲幾天,沒有見到一絲陽光,寒冷的冬季,漫長的黑夜,怪不得他們那么多人有心理障礙,德國誕生過那么多哲學家,維也納產生弗洛伊德、阿爾弗雷德這樣的醫(yī)學、心理學專家也不足為怪了。

    火車從維也納一路向西,去往薩爾茨堡的路上,我給同行的麗娜講述茨威格的《青云無路》。想必克里斯蒂娜就是在這樣山區(qū)里一個小郵政所工作吧。她那虛榮風流、在美國嫁了有錢人的姨媽突然有一天良心發(fā)現(xiàn),邀請她渡假,帶給她一個星期的上流生活,讓她神魂顛倒,意亂情迷。又因為姨媽害怕別人知道自己的發(fā)跡史,突然又送走了她。在一個凌晨,克里斯蒂娜脫下姨媽借給她的華服,穿上自己的舊衣,提著來時的一個破木箱,由療養(yǎng)勝地傭人通過的走道離開,回到她自己的生活中。從那后,她每周日乘火車來到維也納,在街頭躑躅,不知道尋找什么。她遇到貧困而憤世嫉俗(看來憤世嫉俗是窮人的通?。┑馁M迪南德,就像是遇到了命運。兩人相愛的方式就是每個周日在維城大街上相見,并肩走啊走啊,寒冷的季節(jié)隔著窗玻璃看溫暖的咖啡館里別人在喝咖啡。也不是沒有幽會過,他們開過房間的,正在親熱時遇到警察檢查(全世界警察都一樣,理直氣壯地檢查低等旅館而對星級賓館的老爺們彬彬有禮)受了驚嚇,今后相會便再不敢尋找哪怕短暫的溫存了。經過一番痛苦的掙扎和激烈的辯駁,費迪南德說服克里斯蒂娜兩人合伙盜取郵局營業(yè)款,逃往法國。小說的最后,費寫了詳細周密的計劃書,再一次問克里斯蒂娜,請你起誓,你愿意嗎?克里斯蒂娜將手伸給所愛的人,我愿意。

    仿佛眨眼之間,陽光跳了出來,窗外的奧地利山河一片明媚,多瑙河寬闊流淌,閃著白色的光芒,不遠處青青的山坡讓人覺得那就是電影《音樂之聲》的畫面。

    三小時的行程,我們一直在談文學。談這本書和下本書的間歇,講這個故事和下個故事的空隙,說這個作家和那個作家的停頓,我們會感嘆,文學是如此神奇而偉大,帶給我們太多人生滋養(yǎng),打通各類人的內心世界。萬里之外語言不通的我,來到這里,并不覺得陌生。好像這一切都曾經見過,經歷過。封·克克斯伐爾法先生乘坐的夜火車也走在這條線上嗎?他以禮帽遮臉,偷聽別人的閑談,得到信息,中途下車去騙取人家的財產,又是在哪一站?

    薩爾茨堡用這樣明麗的陽光歡迎我,簡直讓人受寵若驚?;疖囃?亢?,先在站臺留個影??纯凑掌?,身后金光萬丈,仿佛千言萬語。

    沿著街巷朝薩爾茨河對岸而去,橋上有各種連心鎖,在陽光下閃著光芒。世界各地的戀人,有感于薩爾茨堡的文明和浪漫,將他們的愛情鎖在這里,鑰匙扔進河水中。

    奧地利小說家施尼茨勒的小說《死》,那對戀人曾在薩爾茨河邊度假,夜晚打開窗戶,聽河水的聲音和河對岸傳來的歌聲。薩爾茨河日夜流淌,一百多年前和一百多年后沒有區(qū)別,這里的人們安定的生活也從未改變。當年薩爾茨堡申辦奧運失敗,市民走上街頭歡呼,狂飲啤酒慶賀。因為他不愿意更多的外來者打破他們平靜美好的生活。

    茨威格紀念館每周一三五下午兩點至四點開放。時間還早,我們足可以閑逛、購物,午飯也要好好吃一頓。在一個小商店里,麗娜向一位老人打聽茨威格故居,老年紳士滔滔不絕,熱情介紹,一直指著河的對岸,也就是我們來的地方。這讓我們疑惑,在網上查的明明是河的這邊啊。女店主是位金發(fā)女郎,年輕時一定很美,并且她知道自己的美,小店的門上,貼了她的照片,頗有藝術感,也頗具風情,甚至有點賣弄風情,陶醉于自己美貌并且相信她會打動你的那種笑容,這種笑容常常在西方女人的臉上呈現(xiàn),不論她們年齡多大。

    我看上一個手掌大小、邊沿鏤空的小瓷盤子,她要價15歐元。麗娜問她能便宜嗎?她說她店里每一樣東西都是唯一的,從不同地方搜羅來的,都是不同的年代,所以不能便宜。她晃動一頭金發(fā),抹得鮮紅的嘴唇美妙地閃動。我對那個小盤子愛不釋手,又挑一個小銅盤,她要7元,我又揀一個小瓷杯,一共給她20元,她想了想,同意了。

    眼看一點多了,還沒有找到紀念館,有點著急了。因為路人給我們說了兩個版本,一個在山上,一個在河對岸。咦,怎么會有如此的差距呢?那我們上山吧。要上一個電梯到半山腰,走過一片樹林,穿過一片城墻,我們分明向著來時的方面往回走啊。冤枉路就冤枉路吧,到處都是美景,拜望偶像之路,曲折一些也是應該的。又從山上往下走了。嘿,下到山腳下,終于看到網上照片里那個粉紅色樓房了。麗娜說,快,整整容妝,平定下情緒。

    心情應該是激動的,可為什么又很寧靜呢?原來人生最幸福的時候,可不就是寧靜嗎?大樓里很安靜。是啊,作家的紀念館,當然不會太喧鬧。房門開著,我們不由得放輕腳步,悄悄走進去。沒有別人,只有我們兩個,在屋子里轉來轉去。里間傳出腳步聲,有人出來了。當然不是茨威格先生,而是一位高大熱情的大胡子男人,向我們問好,請我們購票,每張票四歐元。屋子里最顯眼的地方,是個大書柜,里面放滿茨威格的作品,是世界各地各種語言的版本,我忙問,有中文版嗎?那位男士說,很遺憾,還沒有。我問,那您知道在中國有很多茨威格的讀者和追隨者嗎?他說,知道。我問,假如我寄來茨威格文集的封皮,你們愿意在這個書柜里陳列嗎?他說,非常愿意。給我們兩人每人一張名片,原來這里是薩爾茨堡大學的茨威格研究中心,這位大胡子是中心的主任Renolder博士。我們問他,這里是茨威格故居嗎?他說,這里不是。在河的對岸,茨威格在一幢房子里生活過十五年,可后來房子賣給了別人,屬于私有財產,不允許參觀,只能在遠外觀望。噢,怪不得關于地址會有兩個版本。

    里外兩個大房間,很有限的空間,我們已經轉來轉去看了好幾遍。整個下午,只有我們兩個參觀者。舍不得離去,里間Renolder博士和接待的女士都在工作,我們不便打擾,兩人坐在外間的沙發(fā)上,想在這里多停留一會兒,耽延到閉館的時間。

    四點,我們只好戀戀不舍地離開。

    走出這幢粉紅色樓房,站在院子里的草坪上,看到山下的薩爾茨堡,被群山環(huán)抱。太陽就要落山,整個城市的白色建筑籠罩在玫瑰色夕陽中,大教堂飽滿高聳,超越于城市的一片建筑。小小的城市壯美得令人震撼,一時無法用語言形容。這里是音樂家莫扎特的出生地,眾多作家、藝術家在此生活過。

    歐洲的冬天來得早,四點多天就黑了。我們六點的火車返回維也納。夜色中的薩爾茨堡,燈光迷離,潔凈妖嬈,薩爾茨河靜靜流淌,像是故人在喃喃低語,橋身上的連心鎖在燈光照耀下閃閃爍爍,如情話綿綿。城市更迷人了。舍不得離去??墒菍τ谟^光客來說,要嚴格遵守火車和航班的時間。心中繾綣著留戀,腳下步伐不敢有一絲放松。

    創(chuàng)作談:

    越過二十多年光陰,面對寫作,我只想跳過那些模糊的時光,弱弱說一聲,感謝曾經努力的自己。寫作伴我走過卑微而凌亂的青春,完成一個又一個小小的理想。這只是一場奔赴的旅程,霞光和城堡總在前方,時遠時近,蠱惑你,引誘你,又注定消磨你。而我們,只是一個找尋風景的旅人,只是時光之河挾裹的一粒砂子,或者你認為自己是一顆珍珠,那么好吧,交付命運河流去沖刷你的真誠和運氣吧。

    寫作的過程,就是向生活交付的過程,交付你的青春、膽怯和真誠,袒露你的卑微、傷痛和無奈,你能行走多遠路程,領略多少風景,決定你交付的勇氣和赤誠,決定你向內心探尋。要知道,只有從你內心流淌出來的文字,才能走進別人的心中,只有用你的心靈磨難、心血點燃的火光,才能照進另外的心靈。人世間自有一些通行的密碼,寫作的人,黑暗中慢慢摸索,排列組合,試圖發(fā)現(xiàn)與營造和別處不同的風景。

    無論外部世界如何喧囂和變異,一個寫作者,總是要回歸自己的內心,守候內在的那個世界。我們的一生不斷裝卸,能帶在身邊的行李總是有限,而只有內心是無限的。很多故事的出發(fā)及歸宿,其落腳點,只是我們的心靈,我不知道,這世上的寫作,如果不是按照自己對文學對生命對美的獨特理解和感悟,如果不是指向心靈,應該指向哪里呢?真正的寫作,無不是與外部世界、與現(xiàn)實規(guī)約,甚至與法律、制度、表象道德、世俗標準的一種商榷、抗衡、懷疑、審慎的態(tài)度和較量,無不是堅守,探索,追問,無不是一個人的血淚之書、疼痛之書,無不是最真誠的袒露和赤子之心的律動,她常常要具有飛蛾撲火的忘我和以卵擊石的無畏,她只應遵循一個法則:人性、而人性最可信的標準是內心。

    寫作,是一個人的漫長戰(zhàn)爭,作家,將要進行的是獨自一人的漫漫孤旅,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沒有人能陪伴你,沒有人能幫到你。

    責任編輯:王彥驍

    猜你喜歡
    茨威格
    為謝意畫句號
    作家的辦法
    小讀者(2022年19期)2022-11-17 05:25:42
    作家的辦法
    故事會(2022年13期)2022-07-05 06:24:05
    作家的辦法
    作家的辦法
    作家的辦法
    作家的辦法
    茨威格是小一號的陀思妥耶夫斯基
    茨威格是小一號的陀思妥耶夫斯基
    讀者(2019年1期)2019-01-13 09:26:04
    偶然與命運
    讀者(2018年24期)2018-12-04 03:01:34
    灵山县| 永新县| 淮安市| 马鞍山市| 乌拉特前旗| 登封市| 永州市| 株洲县| 荆门市| 伊川县| 焉耆| 增城市| 夏邑县| 高邮市| 凤冈县| 永胜县| 宜丰县| 青海省| 汨罗市| 连城县| 湟源县| 桂林市| 神木县| 大田县| 永宁县| 循化| 隆安县| 大姚县| 甘南县| 武穴市| 海淀区| 阳原县| 安乡县| 铜梁县| 武冈市| 五寨县| 仁化县| 崇文区| 嘉兴市| 息烽县| 明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