蓋成安(山東省高唐縣中醫(yī)院,山東 聊城 252800)
健脾降濁化瘀湯治療功能性消化不良療效分析
蓋成安
(山東省高唐縣中醫(yī)院,山東聊城252800)
[摘要]目的:觀察健脾降濁化瘀湯治療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療效。方法: 96例隨機分為兩組各48例,對照組予常規(guī)西藥,研究組予健脾降濁化瘀湯。結(jié)果:主要癥狀積分改善研究組較對照組更顯著(P<0.05),總有效率研究組91.67%、對照組62.50%,兩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Gas、MTL、SS濃度改善幅度更顯著(P<0.05)。結(jié)論:健脾降濁化瘀湯治療FD有顯著效果。
[關鍵詞]功能性消化不良;健脾降濁化瘀湯;對照治療觀察
功能性消化不良(FD)是臨床常見消化系統(tǒng)疾病,其發(fā)病率較高,且癥狀呈多樣化[1]。其病理機制目前仍不十分明確,可能與不規(guī)律飲食、精神紊亂或多食刺激性食物造成近端胃對食物適應性受損相關[2]。我們用健脾降濁化瘀湯治療FD效果較好,現(xiàn)報道如下。
共96例,均為我院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收治患者,隨機分為兩組各48例。對照組男28例,女20例;年齡20~45歲,平均(34.24±4.05)歲;病程5個月~12年,平均(6.12±3.25)年。研究組男27例,女21例;年齡20~46歲,平均(35.52±4.35)歲;病程3個月~11年,平均(5.28±2.91)年。兩組各項基線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診斷標準:參照《消化系統(tǒng)疾病分冊》確診。餐后早飽感,惡心嘔吐,噯氣泛酸,上腹部飽脹及食欲不佳,癥狀持續(xù)大于等于4周。無風濕病史、糖尿病史及精神性疾?。粌?nèi)鏡檢查未發(fā)現(xiàn)胃、十二指腸器質(zhì)性病變。
納入標準:年齡18~65歲,符合中醫(yī)痞滿證和脾胃虛弱證標準,符合西醫(yī)功能消化不良診斷標準。簽署知情同意書。
排除標準:哺乳期或妊娠婦女,合并心、腎、肝造血系統(tǒng)疾病,對嗎丁啉過敏。
對照組予以常規(guī)西藥治療,于飯前0.5h口服嗎丁啉(西安楊森制藥有限公司,H10910003),1日3次。
研究組用健脾降濁化瘀湯治療。紅花、桃仁、厚樸各10g,石菖蒲12g,黨參、丹參、炒白術、白芍、茯苓、藿香、茵陳各15g,滑石20g。胃脘疼痛加延胡索12g、三七3g(沖服),飲食積滯加焦三仙各30g,便秘加大黃6g,舌苔黃膩加黃柏15g、黃連12g。1日1劑,水煎取汁400mL,于早晚2次分服。
兩組均以4周為一療程,3個療程后統(tǒng)計療效。
參照中華中醫(yī)藥學會內(nèi)科脾胃病專業(yè)委員會制訂《FD中醫(yī)診療規(guī)范》及《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2002年,5月版)》中醫(yī)癥候的量化分級類標準。主癥(上腹疼痛、上腹燒灼感、早飽、餐后飽脹不適)、次癥(食欲不振、噯氣、嘔吐、惡心)劃分為4個等級,根據(jù)嚴重程度分為無、輕、中、重,主癥計分0、2、4、6分,次癥計分0、1、2分,各癥狀得分和為FD總積分[3]。痊愈為癥狀積分0分,顯效為總積分下降超過70%,有效為總積分下降30%~70%,無效為總積分下降低于30%或癥狀加重。
用SPSS20.0統(tǒng)計軟件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s)表示、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百分比(%)表示,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兩組治療前后主要癥狀積分見表1。
表1 兩組治療前后主要癥狀積分 (分,±s)
表1 兩組治療前后主要癥狀積分 (分,±s)
注:與對照組比較,△P<0.05。
癥狀 時間 研究組 對照組上腹疼痛 治療前 4.72±1.28 4.69±1.31治療后 2.14±1.05a 3.03±1.17上腹燒灼感 治療前 4.78±1.26 4.81±1.24治療后 2.03±0.93△ 2.87±1.16早飽 治療前 4.54±1.09 4.51±1.13治療后 2.06±0.84△ 2.75±1.04餐后飽脹不適 治療前 5.13±0.96 5.09±1.04治療后 2.24±0.80△ 3.05±0.78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見表2。
表2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例(%)
兩組檢測指標見表3。
表3 兩組檢測指標比較 (±s,pg/mL)
表3 兩組檢測指標比較 (±s,pg/mL)
注:與本組治療前比較,*P<0.05;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P<0.05。
組別 時間 Gas MTL SS對照組治療前79.75±31.80 140.89±34.82 203.70±19.10治療后100.20±32.60*170.85±46.58*183.50±19.25*研究組治療前80.06±30.85 140.90±34.80 205.72±19.09治療后115.58±32.80*△178.30±47.58*△170.30±15.68*△
FD屬中醫(yī)“嘈雜”、 “吐酸”、“反胃”、“痞證”等范疇,多因情緒失調(diào)、勞倦傷脾、飲食不節(jié)致脾胃健運失職、升降失調(diào)所致。治療當以消痞化積、和胃降逆、補氣健脾為要[4]。
方中茯苓、黨參健脾滲濕,以求治本且消生濁之源[5]。石菖蒲、滑石、茵陳化濁祛濕,行氣化痰。丹參清心除煩、活血化瘀,祛心腹邪氣。炒白術燥濕利水、益脾補氣,可祛脾胃濕氣、治腹脹泄瀉等[6]。藿香芳香醒脾,使脾胃運化功能恢復如常。厚樸行氣燥濕,氣行則除痰濁,有助于胃絡瘀滯消除。白芍藥柔肝益脾,緩中止痛。紅花、桃仁活血通絡。白芍緩中止痛,柔肝益脾。諸藥合用,降濁與健脾并重,活血通絡與化濁并施[7]。健脾降濁化瘀湯可提高空腹時血漿胃泌素與胃動素溶度,并使血漿生長抑素溶度降低,利于改善胃腸動力。健脾降濁化瘀湯能恢復脾主運化的功能,從而提高胃泌素溶度,并增強胃張力與胃腸蠕動,促進患者胃腸動力改善。此外,健脾降濁化瘀湯可增加胃腸的血流量,使胃腸神經(jīng)功能得以調(diào)節(jié),并使氧自由基消除,從而對腦-腸軸內(nèi)分泌類系統(tǒng)產(chǎn)生負反饋,對生長抑制素起到抑制作用。
健脾降濁化瘀湯治療FD療效顯著,可有效改善其臨床癥狀,促進胃腸動力改善。
[參考文獻]
[1]徐寅,王小娟,郭璇,等.舒胃湯對功能性消化不良(肝胃不和證)患者5-HT、SS的影響[J].中國中醫(yī)急診,2014,23(12):2258-2260.
[2]李萍.疏肝健脾和胃湯治療功能性消化不良68例[J].陜西中醫(yī),2013,34(11):1491-1492.
[3]來要良,楊晉翔.益氣消痞顆粒治療功能性消化不良脾虛氣滯型臨床觀察[J].北京中醫(yī)藥,2012,31(11):851-853.
[4]呂作培,蔡振寨,鄭波,等.疏肝動胃湯對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腸道氣體的治療作用及其機制[J].中國中西醫(yī)結(jié)合消化雜志,2014,22(06):294-296.
[5]劉廣棵.功能性消化不良中醫(yī)治療進展[J].亞太傳統(tǒng)醫(yī)藥,2012,8(02):162-164.
[6]劉運至,魏立仁.柴枳平肝湯治療功能性消化不肝胃不和證的臨床觀察[J].中醫(yī)藥導報,2012,18 (02):53-54.
[7]許衛(wèi)華,王微,呂冉,等.加味三香湯治療肝郁脾虛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臨床觀察[J].環(huán)球中醫(yī)藥,2014,7(06):437-440.
[收稿日期]2015-08-06
[中圖分類號]R256.34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4-2814(2015)12-11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