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馬鈴薯是重要的糧食作物之一,是人們餐桌上的???,深受人們喜愛??茖W合理的馬鈴薯栽培技術是保證馬鈴薯高產豐收的基礎,本文主要介紹了馬鈴薯栽培技術,分別從馬鈴薯的品種選擇、地塊選擇、施足基肥、催芽、合理密植和田間管理幾個方面進行闡述。
關鍵詞:馬鈴薯;栽培技術;要點
中圖分類號: S435.32 文獻標識碼: A DOI編號: 10.14025/j.cnki.jlny.2015.02.056
1品種選擇
選用良種是馬鈴薯高產的關鍵環(huán)節(jié),也是保證馬鈴薯高產豐收的最基本保障。馬鈴薯品種選擇主要把握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一是因地制宜選種十分關鍵,必須選擇適合當地環(huán)境的馬鈴薯品種;二是要選擇抗病蟲害能力強、生命力旺盛、抗逆性強的品種,降低馬鈴薯發(fā)生病蟲害的幾率,保證馬鈴薯質量及產量;三是種薯選用要盡量選擇形狀規(guī)則,表面光滑的健康種薯,發(fā)現劣質種薯和霉變腐爛的種薯一定要丟棄。
2地塊選擇
馬鈴薯不適合連作,地塊選擇:一是建議要實行輪作。馬鈴薯的生物特性是不耐連作,一般情況下建議選擇2~3年內沒有種植過茄科作物和馬鈴薯的地塊。馬鈴薯對于連作十分敏感,如果連作會增加馬鈴薯發(fā)生病蟲害的幾率,也會因土壤養(yǎng)分缺失而導致馬鈴薯植株發(fā)育不良,影響馬鈴薯的產量和質量;二是要選擇地勢平坦,土壤疏松,排灌條件好,富含有機質的土壤。因為馬鈴薯是塊莖繁殖,必須要選擇有利于馬鈴薯塊莖膨大的土壤環(huán)境,保證馬鈴薯質量。
3施足基肥
馬鈴薯的塊莖在土壤中發(fā)育和繁殖需要大量的養(yǎng)分,馬鈴薯植株的生長也需要大量的養(yǎng)分供應,施足基肥是保證馬鈴薯塊莖發(fā)育正常、植株健康生長的關鍵環(huán)節(jié)。在合理施肥的基礎上,要施足基肥,保證馬鈴薯塊莖正常發(fā)育,在肥料三要素當中,要偏施鉀肥,磷肥最少,氮肥多于磷肥。施足基肥對馬鈴薯增產起著重要的作用,基肥建議以腐熟的堆廄肥和人畜糞等有機肥為主,配合磷、鉀肥施用即可。
4催芽
馬鈴薯催芽可以保證馬鈴薯高產豐收,同時降低病蟲害發(fā)生幾率,對于提高馬鈴薯產量具有現實意義。在播種前開展催芽工作還可以淘汰爛薯,減少了馬鈴薯出土后病株的數量和缺苗斷苗的情況,并且有利于保全苗和壯苗,保證出苗質量。
5合理密植
馬鈴薯的產量與種植密度密切相關,合理密植講究的是通過合理安排馬鈴薯株距和行距,讓馬鈴薯植株吸收最合理的光照和養(yǎng)分。確定密度必須考慮群體產量與個體產量兩個因素的協(xié)調統(tǒng)一,合理密植就是要使單位面積內有合理的群體結構,既能使個體發(fā)育良好,又能發(fā)揮群體的增產作用,以充分利用光能、地力,從而獲得高產。
6田間管理
馬鈴薯的田間管理主要從查苗補苗、中耕培土、中耕除草及病蟲害防治幾個方面入手。
6.1查苗補苗
馬鈴薯出苗后,首先要及時查苗、補苗,如果發(fā)現病株,建議及時拔除補植,以保全苗、壯苗。為了做好補苗工作,農戶應該在播種時就將多余的健康薯塊種植在地頭,為補苗做準備。對于缺苗的地方要將病株或腐爛在土壤中的塊莖挖出帶離田間,并將周圍的土壤挖掉之后再進行補苗,以免新苗感染病害。
6.2中耕培土,中耕除草
中耕培土是馬鈴薯田間管理的一項重要措施,有利于馬鈴薯的高產豐收。結薯層主要分布在10~15厘米深的土層里,疏松的土層有利于根系的生長發(fā)育和塊莖的形成膨大。中耕培土的時間、次數和方法,要根據各地的栽培制度、氣候和土壤條件決定。春馬鈴薯播種后,容易形成地面板結和雜草叢生,所以出齊苗后就應及時中耕除草。第二次中耕在苗高10厘米左右進行,這時幼苗矮小,淺鋤既可以松土滅草,又不至于壓苗傷根。在春季干旱多風的地區(qū),土壤水分蒸發(fā)快,淺鋤可以起到防旱保墑作用?,F蕾期進行第三次中耕淺培土,以利匍匐莖的生長和形成。在植株封壟前進行第四次中耕兼高培土,以增加結薯層次,多結薯、結大薯,防止塊莖暴露曬綠,降低食用品質。
及時的中耕除草可以減少雜草對土壤養(yǎng)分的吸收,減少土壤中養(yǎng)分以及水分的消耗,增強土壤的通透性,促進馬鈴薯根系發(fā)育,促進薯苗的健康生長。
6.3病蟲害防治
馬鈴薯病蟲害種類繁多,這里介紹幾種比較常見的病蟲害防治方法。晚疫病是馬鈴薯生長期的主要病害之一,多雨年份發(fā)生嚴重,防治該病可選用72%杜邦克露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58%瑞毒霉錳鋅可濕性粉劑500~600倍液噴灑;病毒病在馬鈴薯成株期容易感染,防治方法:選用脫毒馬鈴薯種薯是生產上最有效的辦法;環(huán)腐病于馬鈴薯開花以后癥狀明顯,防治方法:嚴格檢疫,嚴防調運病薯。防止切刀傳染,可用2%升汞液、5%石灰水、高錳酸鉀或福爾馬林溶液擦刀。
瓢蟲主要為害馬鈴薯的葉片,可用2.5%功夫乳油4000倍液或2.5%溴氫菊酯3000倍液等噴霧防治;防治蚜蟲可用20%的樂果乳劑800倍液噴霧;地下害蟲如蠐螬、地老虎、金針蟲等,其防治方法大致相同,也可采用如下防治方法:發(fā)生期用90%敵百蟲800~1000倍液或75%辛硫磷乳油700倍液澆灌。
7結語
以上是筆者總結的馬鈴薯栽培技術要點,但要想保證馬鈴薯高產豐收單靠以上幾點還遠遠不夠,本文僅供大家參考,也希望讀者提出寶貴意見。
參考文獻
[1] 孫麗娟. 馬鈴薯高產栽培與病蟲害防治[J]. 農民致富之友. 2011,(09).
[2] 黃開杰,唐愛麗. 馬鈴薯高產栽培與病蟲害防治[J]. 農民致富之友,2012,(21).
作者簡介:郭志學,中專學歷,公主嶺市懷德鎮(zhèn)農業(yè)站,中級農藝師,研究方向:農業(yè)技術推廣。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