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立案公告中,申請人主張以美國國內銷售價格作為中國產品的替代國正常價值。 具體是以美國2014年第一季度國內銷售統(tǒng)計數(shù)據,還原到出廠價,計算中國產品正常價值 (數(shù)據來源:"Tile Council of North America" (TCNA)),最后其主張的價格為16美元/m2。
在替代國選擇上,墨西哥法律規(guī)定主要考慮同類產品的生產、生產流程的相似性、原材料可獲得性、經濟發(fā)展可比性、生產水平及出口量等要點。在替代國確定后,首選替代國產品在國內市場的銷售價格,次選替代國產品對第三國的出口價格,最后可選替代國產品的結構正常價值(生產成本+三項費用+適當利潤)。
在經過調研之后,我們選取印度為替代國,并就與美國相比,印度是更適合的替代國準備了如下抗辯意見:
(1)申請人主張的美國國內價格并不是合適的替代國價格
1)美國國內市場的需求主要由進口產品滿足。在過去9年里,美國進口產品在國內所占的市場份額約占60%~70%,而國內產品在國內的市場份額約占30%~40%。美國生產商在世界排名第20位,該信息已由申請書所證實。
2)美國和中國經濟發(fā)展水平差別巨大。美國是發(fā)達國家,而中國是發(fā)展中國家。中國和印度的人均GDP分別為 6,807.5美元和1,497美元,而美國人均 GDP為53,042美元。
3)消費習慣不同。在美國市場,瓷磚僅占地板市場的13%,更多的是使用地毯。
(2)印度國內價格是更合適的替代國價格
1)生產能力相比美國,與中國更接近。印度的國內產能足以滿足其國內需求。2013年,印度成為世界第三大陶瓷生產國和消費國,其產量高達748,000,000m2,占世界總產量的6.5%。
2)印度有著穩(wěn)定的出口銷售,2013年出口量為40,000,000m2。印度目前是世界第11大出口國。
3)2013年,進口自印度的產品總金額為153,019,197美元,而印度的出口產品總金額為441,718,906美元。
4)在消費量方面,印度的總消費量排名世界第3,美國的總消費量排名世界第9。
5)印度和中國的經濟發(fā)展水平更為相近,人均GDP分別為6,807.5美元和1,497美元。
6)印度和中國的瓷磚消費習慣更為相似。在印度,瓷磚占地板市場的份額為50%。
然后,我們聘請了專業(yè)的印度產業(yè)調查機構“The Corporate Profiles”,對印度的國內產業(yè)、國內市場情況、國內市場價格表、國內市場稅負情況進行了調查。調查機構也出具了調研報告,提供了印度主要生產商介紹、印度進口價格和內銷價格中的稅負組成和還原出廠價計算方法、5家生產商/分銷商的國內市場銷售價格表。
在進行分析整理之后,我們向墨西哥調查機關提交了兩組印度國內價格作為替代國數(shù)據:
(1)考慮分三種檔次的產品(標準產品、商務產品、經濟型)之后的平均價格:5.87美元/m2;
(2)僅考慮標準產品的價格:6.70美元/m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