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淑杰(北京市通州區(qū)甘棠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中心 北京 101107)
?
慢性喘息性支氣管炎采用肅肺平肝健脾益腎法治療的效果分析
陳淑杰
(北京市通州區(qū)甘棠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中心北京101107)
摘要目的:對肅肺平肝健脾益腎法治療慢性喘息性支氣管炎的效果進行分析。方法:根據(jù)治療方法的差異將2013年1月-2015年1月在我院呼吸內(nèi)科治療的96例慢性喘息型支氣管炎患者分成2組,觀察組( 48例)和對照組( 48例),給予對照組常規(guī)西藥治療,給予觀察組肅肺平肝、健脾益腎法治療,對比兩組的臨床效果。結果:觀察組與對照組的治療有效率分別95. 8%、79. 2%,差異顯著,P<0. 05;觀察組的治療時間及癥狀/體征消失時間明顯短于對照組,差異顯著,P<0. 05。結論:對慢性喘息性支氣管炎患者進行肅肺平肝健脾益腎法治療效果顯著,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關鍵詞慢性喘息性支氣管炎;肅肺平肝健脾益腎法;應用效果
慢性喘息性支氣管炎是呼吸內(nèi)科的常見疾病,其好發(fā)于5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患者主要表現(xiàn)為長期、反復發(fā)作的咳嗽、咳痰,并伴有喘息等癥狀。本病的致病原因較多,包括細菌、病毒感染、環(huán)境污染、吸煙、體質(zhì)因素等,由于疾病遷延不愈,不能進行徹底根治,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受到影響[1]。本文對我院收治的48例慢性喘息性支氣管炎患者采用肅肺平肝、健脾益腎法治療,發(fā)現(xiàn)效果較滿意,現(xiàn)匯報如下。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在我院呼吸內(nèi)科治療的96例慢性喘息型支氣管炎患者,全部符合慢性支氣管炎的診斷標準,排除合并肺心病及心源性哮喘患者。96例患者中男54例,女42例,患者年齡為45-78歲,平均( 58. 9±4. 3)歲;病程為3-12年,平均( 6. 7±4. 1)年。將96例患者隨機分為2組,觀察組和對照組各48例,2組的臨床資料無統(tǒng)計學意義( P>0. 05),能以進行比較。
1.2治療方法
給予對照組常規(guī)西藥治療:左氧氟沙星,用量0. 4g,靜脈滴注,1次/ d;氨茶堿,用量0. 1g,3次/d。無痰患者可加服用右美沙芬片,用量15mg,口服,3-4次/d;有痰患者可加服氨溴索,用量30mg,口服,3次/d。治療療程為15d。
給予觀察組肅肺平肝、健脾益腎法治療:中藥處方為-甘草5g,地龍、山萸肉、杏仁、旋覆花及橘紅各10g,菟絲子、蘇子、佛手、太子參、白芍、炒萊菔子、枇杷葉及懷山藥各15g,磁石20g。重度喘息者可加用炙麻黃10g;肺熱、痰濁黏稠者可加用桑白皮、黃芩各10g。用水煎服,1劑/d,治療療程為15d[2]。
1.3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的治療有效率,并統(tǒng)計分析治療時間及癥狀/體征消失時間的差異。
1.4療效標準
顯效:患者的臨床癥狀或體征基本消失或明顯好轉;好轉:患者的臨床癥狀或體征有所好轉:無效:患者的臨床癥狀或體征未見改變,或繼續(xù)加重。
1.5統(tǒng)計學分析
采用SPSS15. 0統(tǒng)計學軟件實施數(shù)據(jù)的分析與處理,采用t檢驗比較計量資料,采用X2檢驗比較計數(shù)資料,P<0. 05顯示差異顯著,結果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臨床療效比較
經(jīng)過治療后,觀察組患者中有28例顯效,18例好轉,2例無效,有效率為95. 8%( 46/48)對照組患者中有例21顯效,17例好轉,10例無效,有效率為79. 2%( 38/48),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 05。
2.2治療時間及癥狀、體征消失時間比較
與對照組患者比較,觀察組患者的治療時間及癥狀、體征消失時間顯著縮短,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 05。見表1。
表1 治療時間及癥狀、體征消失時間比較( n =48,d)
慢性喘息性支氣管炎在中醫(yī)臨床上應歸為"喘證"、"哮證"等范疇,其發(fā)生和肺、肝、腎虧虛密切相關。肺主呼吸,腎主藏精納氣,肝主疏泄,三者協(xié)調(diào)合作,進而保證機體呼吸正常,氣血充裕。但肺、肝、腎虧虛時,腎氣不固,納氣無力,則致使喘息發(fā)作,故在治療時應以肅肺平肝、健脾益腎為主[3]。
本研究中采用肅肺平肝、健脾益腎中藥進行治療,其中處方中的白芍、甘草、地龍具有緩急解痙的功效;旋覆花、磁石具有降逆平肝的功效;杏仁、桑白皮、枇杷葉具有肅肺宣降的功效;萊菔子、蘇子具有下氣祛痰的功效;懷山藥、太子參具有益氣健脾的功效;菟絲子、山萸肉具有益腎固元的功效;橘紅具有化痰理氣的功效;佛手具有疏肝理氣的功效,將上述中藥聯(lián)合使用,能疏解肝氣,宣暢肺氣,健脾固腎,因而對咳嗽、喘息效果良好。
本文結果顯示,觀察組與對照組的治療有效率分別為95. 8%、79. 2%,差異顯著,P<0. 05;觀察組的治療時間及癥狀/體征消失時間明顯短于對照組,差異顯著,P<0. 05。這說明肅肺平肝、健脾益腎法對于慢性喘息性支氣管炎效果顯著,能縮短患者恢復時間。
綜上所述,對慢性喘息性支氣管炎患者進行肅肺平肝、健脾益腎法治療效果顯著,能促進患者的恢復,可在臨床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葉景林,謝錦文,林清志,等.中西醫(yī)結合治療慢性喘息性支氣管炎療效觀察[J].新中醫(yī),2013,45( 06) :70-71.
[2]張東坡.肅肺平肝健脾益腎法治療慢性喘息性支氣管炎80例臨床觀察[J].河北中醫(yī)藥學報,2006,21( 02) :23-24.
[3]喬佳.補腎平喘益氣湯治療慢性喘息型支氣管炎60例療效觀察[J].中外醫(yī)療,2011,( 26) :29.
作者簡介:陳淑杰( 1980. 2—)女,河北省承德市人,漢族,工作單位:北京市通州區(qū)甘棠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中心,所在科室:中醫(yī)內(nèi)科;學歷:大學本科;研究方向:慢性喘息性支氣管炎的中醫(yī)治療。職稱:中醫(yī)內(nèi)科主治醫(yī)師;專業(yè):中醫(yī)學。
【中圖分類號】R562. 2 +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9-6019( 2015) 07-008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