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春紅
(大慶市三永學校 黑龍江大慶 163711)
寫好作文的一點思考
張春紅
(大慶市三永學校 黑龍江大慶 163711)
語文教學中,必須十分重視作文教學,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那么,學生的寫作能力如何提高呢?
寫好作文 思考
沒有語言材料就不能進入寫作,就如建筑一座樓房沒有磚、瓦、灰、沙石而不能動工一樣。語言的基礎(chǔ)是基本詞匯和語法結(jié)構(gòu)?;驹~匯和語法結(jié)構(gòu)決定了語言的基本面貌,并且是區(qū)別其它語言的標尺。“積學如積寶”在積累常用漢字的基礎(chǔ)上積累詞語,要一點一點地積累,積少成多,由字到詞、句子、段落、篇章,持之以恒,久久為功。“書到用時方恨少”,平時積累。及時用。
平時的教學中,要重視字、詞、句、段、篇的學習。在字、詞方面,應從音、形、義三個方面切實掌握。句子方面,就注意句子的結(jié)構(gòu),形式特點,能夠修改常見的句子毛病,因為常見的句子毛病是學生寫作中的常見的毛病。段的方面,應學會概括每一段的主要內(nèi)容,學習課文是如何圍繞段意來安排每一段的句子順序。篇目的方面,把握每一篇的內(nèi)容和形式,并著重體會作者是如何圍繞中心選取材料,安排材料的。這樣,在平時的點點滴滴的教學中,學生就會潛移默化受到影響,從而使得課文教學與作文教學相接軌。
我國唐代偉大詩人杜甫說:“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意思是,只有勤奮閱讀書籍,寫成文章來就能運用自如,好像有神來之筆一樣。他以杰出的詩章證明了這觀點的正確性。閱讀書籍,實際上是在間接地認識生活,生活是作文之源,而閱讀書籍吸收營養(yǎng)就是作文之流。欲求提高作文教學效率,就應該“行萬里路,讀萬卷書”,就應該把客觀生活和閱讀書籍結(jié)合起來實現(xiàn)開源引流。
指導學生閱讀時應注意,首先要選好書。選取一些優(yōu)秀的文章,尤其是對于那些久經(jīng)歲月磨煉仍綻放出奪目光彩的古典詩詞,膾炙人口的名篇佳作,則更應積累。其次,我們平時讀書的時候,要勤于動手,我們發(fā)現(xiàn)了一些優(yōu)美的詞、句子、段落、文章等,把它摘抄下來,必要的時候在旁邊加些批注,這樣,我們閱讀別人的文章就有所消化、吸收、借鑒。一些著名的作家,高爾基、契科夫等,他們之所以取得如此大的成就,這與他們閱讀時,勤動手分不開的。最后,閱讀文章的時候,我們還要善于動腦,看看別人的文章想想自己,如果是我來寫這樣的文章,我是怎樣選材、怎樣構(gòu)思、怎樣安排材料呢?通過對照,發(fā)現(xiàn)了自己存在的弱點,發(fā)現(xiàn)了別人的優(yōu)點,并努力去學習別人的優(yōu)點。這樣通過讀抄結(jié)合,日積月累,寫作水平就會大大提高。
俗話說“掌不離手,曲不離口?!币皇赘枨?,人唱的次數(shù)多,自然熟能生巧,把它很流利的唱下來,提高寫作能力也同樣。
首先,給學生提供寫作范例,讓學生模仿。
人類模仿大自然,才有了多種多樣的創(chuàng)造。瓦特不是模仿蒸氣沖開水壺蓋而發(fā)明了蒸汽機嗎?也就是“創(chuàng)造”。提供寫作例文,最好是老師與學生同題作文。老師就要求以學生作文的命題先寫成文,給學生示例。就像游泳一樣,教練親身下水游給學生看,對學生進行具體指導。因此這種寫作示例,稱為“教師下水”。葉圣陶說:“無非希望學生深知作文的甘苦,無論取材布局,遣詞造句,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而且非常熟練,具有敏感,幾乎不假思索,自然也就左右逢源。這時候,隨時給學生引導一下,指點幾句,便達到畫龍點睛的作用。
其次,指導學生寫好日記
日記可以幫助學生積累作文素材,增強語言表達能力。作文難,對學生而言就難在“無語可談”或有話說不清。指導學生寫好日記,讓他們把自己在見聞感受中最有意義的部分及時記錄下來,既為作文積累了素材,又可以積累豐富的詞匯,提高其運用語言文字能力和表達能力;同時,日記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習慣,激發(fā)學生寫作興趣。學生當中,普遍存在怕寫作文的難題。布置作文讓學生寫的時候,他們大多數(shù)只是東拼西湊的空空洞洞的無言之物,有的甚至詞不達意,讓人看了也不知其所以。如果指導他們每天寫日記,讓他們用最通順流暢的語言,表達自己最真實的想法。久而久之,就會讓他們有一種一吐為快的愉悅感,享受到時寫作的樂趣,才能激發(fā)他們的寫作熱情。
但寫日記作為一種訓練手段,只是讓學生化整為零的增加訓練,積累了素材,增強了寫作的興趣,教師還要加強針對性的指導。一是要加強練習,有目的,有針對性地限定學生日記的內(nèi)容范圍。比如學習到以寫事為主的課文時,可以讓學生在當天的日記中側(cè)重寫事;而學習到以議論為主的課文時,則可以讓學生在日記中進行適當?shù)淖h論訓練。二是加強培養(yǎng)學生對事物的分析,理解能力,讓他們能辨明現(xiàn)象和本質(zhì),使他們懂得頌揚真善美,敢于鞭撻假惡丑,養(yǎng)成說真話,吐真情的嚴肅的作文態(tài)度。
最后,做好各種形式的命題,半命題作文。作文考試的方式,多數(shù)是要求學生在特定的范圍內(nèi)完成命題,半命題作文。我們在指導學生完成以上作文時,一要指導學生抓關(guān)鍵詞語審題立意。抓關(guān)鍵詞立意可以培養(yǎng)學生駕馭題目的能力,可使學生學會概括問題、分析問題,表述問題的基本方法;有助于開拓思路,發(fā)展智力,提高作文的意境。比如寫《我的心愿》這個題目,關(guān)鍵詞語是:“心愿”二字。什么是心愿?心愿就是盼望實現(xiàn)的愿望,明確了作文題目的詞語,學生就不會選取已實現(xiàn)的事情當作自己的心愿來寫了。二是選取材料,組織材料。一般我們構(gòu)思之前,能選取的材料一定很多,我們要指導學生選取一些真實、典型、新穎的材料作為題材;選取好題材之后,運用恰當?shù)姆绞浇M織材料使之成為首尾圓合的整體。
學生作文,編題綱,打草稿,要克服“十步九回頭”的作法,提倡一氣呵成,迅速將“意”變?yōu)椤拔摹笔蛊湮锘?,然后再假設。如果屢次開頭,屢次重寫,不僅擾亂了作文的心緒,而且也為作文耽誤了時間,所以,作文應該迅速入題盡快打好草稿,再集中力量修改。談到作文修改,葉圣陶明確指出:“改與作關(guān)系密切,改的優(yōu)先權(quán)應該屬于作文的本人,所以我想,作文教學要著重在培養(yǎng)學生自己改的能力?!睂W生親身改作文,體現(xiàn)了作文教學的改革精神,是以學生為主體的教育思想的表現(xiàn)。學生自改作文,是作文教學對學生進行全程訓練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學生“養(yǎng)成了自己改的能力,這是終身受用的”。
綜上所述,我們在指導學生寫作時,要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積極參與,充分發(fā)揮學生的創(chuàng)新潛能。讓學生多讀文章,善于積累;多寫文章,熟能生巧;多改文章,不斷完善。這樣,才能不斷提高寫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