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永松
(黔南民族幼兒師范高等??茖W校 貴州黔南 558002)
運動處方教學模式在高校體育教學中的實踐探索
徐永松
(黔南民族幼兒師范高等??茖W校 貴州黔南 558002)
運動處方教學是新課程背景下,新興的一種體育教育教學模式。主要是為了在對學生進行德智體美勞全面素質教育時,可以幫助學生運用科學的方法進行健身,進而增加其體能的良好培養(yǎng),促進其身心得以健康發(fā)展。本文將針對運動處方教學在高校體育中的教學模式進行探索研究,期待為高校體育教學質量的提升貢獻一份力量。
運動處方 高校體育教學 探索
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教育教學中更加注重對學生的綜合素質的培養(yǎng),從而多種教學方法與模式應運而生。運動處方教學模式是一種針對體育教學進行創(chuàng)立的方法,詣在教會學生運用科學的方式進行健身,以促進學生的身心發(fā)育和健康發(fā)展,同時對學生的體育意識培養(yǎng)具有重要意義。運動處方教學模式的應用對傳統(tǒng)單調的體育課堂帶來極大的沖擊,是現(xiàn)代高校進行體育教學的方法創(chuàng)新的具體展現(xiàn),為體育教學帶來了更加廣闊的發(fā)展視野。
1.有助于對學生正常的健身觀進行培養(yǎng)
運動處方教學主要是通過對學生的個人情況與運動背景進行詳細的分析,并依據(jù)此制定出不同的滿足學生身心發(fā)展需求的教學要求與目標。運動處方教學是將學生的健康與發(fā)展作為主要的發(fā)展目標的,是完全符合當代以人為本教育理念的一種創(chuàng)新性教育模式[1]。對不同運動處方教學的設定,在具體的操作過程中會體現(xiàn)出滿滿的人文情懷和人性中的關愛精神,進而向學生傳遞出一種健康的、現(xiàn)代的健身觀念。
2.有利于學生良好健身習慣的養(yǎng)成
傳統(tǒng)的體育教學中,教育模式過于單一。教師只專注于對學生進行體育項目的訓練,進而達到強身健體的作用。運動處方教學模式在高校進行實施之后,將傳統(tǒng)教育模式中的不足進行彌補,使體育課堂更具實效性與針對性。它是一種針對具體教學對象設計的個性化教學調整方案,使傳統(tǒng)體育中的盲目性教學現(xiàn)象得以改善,極大的促進大學生的身心健康的發(fā)展。在實際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將分析之后的結果與學生進行交流,使學生清楚的掌握自身的優(yōu)劣,教師在以個人的教學經驗對其進行正確鍛煉方法的指導與確立,并督促其堅持訓練。同時,教師也可以對學生的特長進行挖掘,以此來激發(fā)學生進行體育鍛煉的熱情,進而養(yǎng)成良好的鍛煉習慣。
3.為學生提供科學的鍛煉依據(jù)
運動處方教學不似傳統(tǒng)體育教學中,學生處于被動教學地位。而是通過與學生共同進行基本運動項目的制定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到教學中來,會使學生在無形中對運動處方產生了解的興趣,進而促進其健身意識的養(yǎng)成與健身方式的掌握。當前在我國的高校中,體育教學的狀況是不容樂觀的,在師資方面的建設嚴重不足,因此無力開展除課堂之外的全面體育教學行為[2]。運動處方教學的應用為傳統(tǒng)教學中的不足之處進行了彌補,著重對體育知識進行科學分析與整理,并及時與學生進行溝通,幫助學生對自己有著清楚的認識。使其在科學的具體量化方法的指導下,樹立正確的健身意識并進行科學的方法的選擇。
4.促進高校體育教學改革
當前高校中的體育教學方法落后,教育基礎設施陳舊,學生體質不佳等問題日益凸顯。受體育器材、場地以及經費投入等因素限制,將運動處方教學科學合理的應用到高校體育教學中來,是彌補傳統(tǒng)教育缺失與增強學生體質的關鍵,同時對高校體育教學進行教學改革也起到巨大的促進作用。
首先要對學生的運動背景與身體素質進行清楚的掌握。可以進行問卷調查,將主要的問題設計為體育愛好興趣、生活狀態(tài)以及有無病史和鍛煉時間等,在得到相關指標后可以對學生的身體情況,如肺活量、心臟承受力以及肌肉發(fā)育情況進行分析與評估,并對學生的運動拉傷情況以及運動時間進行記錄跟蹤。其次,為了確保數(shù)據(jù)的準確性,體育教師可以對自己的學生進行簡單的體能測試和運動負荷試驗,并對測試數(shù)據(jù)進行詳細的記錄[3]。再次,經過對前兩項所得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之后,制定出有針對性的訓練計劃,并對運功的強度、時間以及頻率等進行指導。最后,在學生完成階段訓練后,教師還要對其進行檢測,并針對其變化程度進行方式調整。
1.針對性
在進行運動方式的選擇上,要讓學生不僅可以達到強身健體的作用,還要使學生在運動中感受到身心的愉悅。因此在運動處方的制定時,具體運動強度、運動時間以及運動頻率要依據(jù)每位學生的身體素質、興趣愛好以及個體需求進行適當?shù)恼{整,以學生的心理與生理耐力作為運動處方實施的安全與有效界限。
2.漸進性
在進行運動處方的制定時,一定要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每名學生的身體素質以及心理承受力是不同的,若為了追求運動效果而采取激進的方式進行體育鍛煉,則會使學生的肌肉機能以及器官機能受到損壞,進而造成適得其反的效果。
3.持久性
運動處方只有長時間的堅持才能夠發(fā)揮其應有效果,因此進行制定時要有組織有計劃的安排運動項目,并對其長期的堅持[4]。當前在校學習的大學生,課程時間并不緊張,因此有足夠的固定時間可以進行運動處方的安排,教師便可以依據(jù)此種情況進行相關計劃的制定,引導學生利用空閑時間通過對校園中的運動場地與器材的充分使用,達到身體鍛煉目的。并對其進行適當?shù)亩酱?,以免其半途而廢。
4.變化性
運動處方實施到不同階段,學生的身體狀況以及心理素質也會得到提升與改變。因此教師應不斷對運動處方進行調整,以確保學生在不同階段都可以獲得有效的提升。一旦學生將不同階段的運動處方目標完成,其體育鍛煉意識與興趣就會不斷增加,進而養(yǎng)成終身鍛煉的良好意識與習慣。
結語:綜上所述,運動處方教學模式在高校體育教學中的實施,使學生徹底成為教育教學的主體,極大的提升了學生的教學參與程度與學習興趣,引導學生積極進行體育鍛煉,提升其身體素質。同時通過對運動處方的實施,高校的體育教學模式也得到了極大的改善,并在不斷的探索與積累中收獲更多高效的教育方法,為現(xiàn)代化的體育教學進程起到推進作用。
[1]張新安,彭洪濤,高彩云.健身運動處方教學模式與傳統(tǒng)體育教學模式教學效果的比較研究[J].西江大學學報,2000,02:86-90.
[2]朱寒笑.運動處方提高大學生體質的實驗研究[J].哈爾濱體育學院學報,2009,01:13-17.
[3]陳祎晟,白潔.高校弱勢群體學生體育保健課健身運動處方教學模式的研究[J].衛(wèi)生職業(yè)教育,2009,24:67-68.
[4]龐建民,侍勇,馬鳴,朱亮.高職院校構建健身運動處方體育教學模式的可行性分析[J].吉林體育學院學報,2010,04:127-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