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春美
(鎮(zhèn)雄縣潑機中學 云南昭通 657201)
多媒體教學在高中化學的探討
陳春美
(鎮(zhèn)雄縣潑機中學 云南昭通 657201)
隨著科技的發(fā)展,一些先進的科學技術逐漸應用于教學活動中。高中化學課程多以實驗為主,多媒體教學設備的使用能夠多方面地提升課堂教學的效果,幫助教師更好地開展教學活動。多媒體教學設備能夠將高中化學課程知識更好地呈現,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主動地參與到教學活動中。本文分析了多媒體教學在高中化學中的應用方向,為高中化學教學提供參考。
多媒體教學 高中化學 探討
高中化學重視實驗的教學,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僅能夠進行實驗演示,對于其中微觀之處很難展現,而多媒體的應用則打破了這種局限性。通過多媒體設備的演示,教師能夠將一項實驗的準備工作、過程和結果清楚地展現在學生面前,對于其中細節(jié)的內容,教師通過重復播放加深學生的印象,比如質子、分子的運動等。對于一些難度比較大、無法在課堂上實際操作的實驗,可以通過制作課件視頻的形式進行課堂播放,并且借助多媒體工具放大微觀操作,給學生帶來更好的實驗演示操作效果。因此,教師需要積極地應用多媒體設備,提升高中化學的教學質量。
備課是開展一堂高質量課程的關鍵,因此,教師要學會利用多媒體設備來備課,從而取得更好的課堂教學效果。多媒體設備的優(yōu)勢在于其能夠隨時修改教案,方便教師從多方面資源中獲取最佳的教學資料。教師在課程開始之前,可以在網絡上下載動畫課件,加入教學內容,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來修改課件,進而提升教師備課的質量。
例如:在學習“氨氣”這一知識點時,教師可以從網上下載一些動畫,比如氨氣溶于水的噴泉動畫,氨氣和酸的反應動畫等,將這些網絡模擬動畫加入到自己的備課課件中,在正式開始教學內容之前進行播放,這樣既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同時也能將需要教授的內容更好地向學生展示,幫助學生充分掌握“氨氣”這一知識點。教師要充分地利用多媒體來整合課堂上需要的教學資源,從而提升課堂教學的質量。
興趣是學生最好的教師,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充分地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從而讓學生主動參與到教學活動中,讓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多媒體教學的應用解決了傳統(tǒng)教學實驗材料解決難、文字解說過于抽象的難題,其能夠將實驗過程更加詳細地演示出來。教師在備案中,將課堂中的知識點制作成幻燈片或者多媒體課件,讓學生在課堂開始時就了解這堂課的主要內容和重點,有助于學生集中精神去學習重點內容,提升課堂學習的效率。
比如:在電解原理這一知識點的課堂開展中,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由教師進行文字講解,但是由于概念過于抽象,學生理解起來比較困難,導致學生認為化學學習很枯燥。然而,在多媒體教學的課堂中,教師則可以將粒子的運動制作成幻燈片,利用多媒體工具將小實驗放大播放,讓學生對于粒子運動了解的更加清楚,將抽象的概念轉變?yōu)榫唧w的實物,從而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電解原理。這種幻燈片播放式的多媒體教學能夠提升課堂的活躍性,將教學中的難點轉變?yōu)閷W生易于理解的知識點,從而讓學生更好地掌握化學知識。
高中化學知識內容大多為解釋物質的化學本質,由于高中生對于化學知識的了解不夠,還沒有形成化學思維和問題的推理能力,比如在有機化學的學習中,學生很難在腦海中構建立體式有機分子結構,這樣就導致學生較難掌握有機分子的性質結構,使得課堂質量較低。多媒體教學具有視頻、聲音模擬功能,能夠將微觀知識轉變?yōu)榱Ⅲw化的圖像實物,將平面模型立體化,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化學思維能力。學生通過這種多媒體教學能夠把握學習的方向,進而進行更深入的化學學習。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多為教師在講臺上進行操作,學生在座位上觀察,這樣的教學方式使得學生處于被動接受的狀態(tài),并且座位比較靠后的學生無法清楚地看到實驗的進行情況,這樣就容易導致學生的學習差異較大。多媒體教學則很好地避免了這種問題,多媒體屏幕懸掛在教室前方,所處教室任何位置的學生都能清楚地看到大屏幕所顯示的內容?;瘜W實驗中有很多難度、危險性都比較大的實驗,難以在課堂上進行演示,可以利用多媒體設備來進行教學,這樣既能夠保證課堂教學的質量,還可以避免實際操作帶來的危險。
例如:在鎂條燃燒這項實驗教學中,教師可以將實驗視頻通過多媒體設備在課堂上進行播放,對于視頻中的操作進行逐項講解,重點內容反復播放。學生通過這種視頻播放的方法,能夠清楚地了解到實驗的過程,還能夠對實驗中的相關問題進行積極的思考,進而鍛煉自己的化學思維能力。
高中化學中有很多理論性的教學,在傳統(tǒng)的教學中,教師課堂上需要寫板書,而書寫板書就會占用大部分的課堂時間,使得有限的課堂時間被浪費。教師寫板書的時間過于分散,不利于學生集中注意力來聽課,學生僅僅是按照教師的板書來學習課堂內容,課堂效率較低。然而,利用多媒體課件進行教學則可以節(jié)約教師寫板書的時間,讓學生集中注意力聽講;教師的課堂教學時間變得充足,有助于教師和學生之間的相互溝通。教師將板書內容制作成幻燈片進行展示,學生有時間對教師進行提問,這種教學方式能夠最大程度地提升課堂效率。
比如:在水和鈉的反應實驗中,可以在屏幕上構建化學實驗,在試管中加入滴有酚酞的水,在加入金屬鈉之后,學生就能夠在屏幕上清楚地看到反應中的具體現象,比如“紅、游、浮、響聲”等,可以明顯地提升實驗效果。在學生觀看的過程中,教師對于重點的內容進行重申,讓學生對實驗的印象更加深刻。
多媒體技術的應用拓展了教學活動開展的途徑,將多媒體技術應用在高中化學課程的教學中,能夠增強課堂教學效果,更好地實現教學目標,大大提升教師的教學效率。因此,在化學課堂活動的開展中,教師要充分地利用多媒體技術的優(yōu)勢提升課堂質量,讓學生從傳統(tǒng)被動地學習轉為主動地參與,讓學生的化學水平得到質的提升。
[1]梁曉玲.多媒體在高中化學教學中的應用分析[J].神州,2012(33).
[2]魯杏云.分析多媒體技術在高中化學教學中的應用[J].新課程(中旬),2013(02).
[3]侯俊嶺.多媒體技術在高中化學教學中的應用探討[J].中學課程輔導(江蘇教師),2013(16).
[4]李亮.論多媒體在高中化學教學中的有效運用[J].中國信息技術教育,2014(16).
[5]張世林.多媒體輔助教學手段在中學化學實驗中的應用研究[J].西北師范大學學報,201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