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桂艷
(廣西桂林市資源縣中峰鄉(xiāng)楓木完小 廣西資源 541400)
優(yōu)化小學語文識字教學的策略選擇
唐桂艷
(廣西桂林市資源縣中峰鄉(xiāng)楓木完小 廣西資源 541400)
識字是閱讀和寫作的基礎,也是低年級語文教學的重點??偨Y最適合小學生的識字方法,并把這些方法進行提煉,運用到學習中,幫助學生記準音、認清形,提高識字能力及課堂效率的識字方法。
小學生 識字 效率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識字是1~2年級的教學重點”。同時規(guī)定,小學階段要求學生會認漢字3000個左右,會寫漢字2500個。其中低年級要求會認1800個,會寫800-1200個。艱巨的識字任務是小學低年級教學的重要內容,也是教學的難點。然而在實際教學中,識字教學卻經(jīng)常是被忽視的角落。筆者總結最適合小學生的識字方法,并把這些方法進行提煉,運用到學習中,幫助學生記準音、認清形,提高識字能力及課堂效率的識字方法。
識字的過程比較單一,重復機械的識記容易讓學生產(chǎn)生厭學情緒,教師要特別注重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有了興趣,才能構建高效識字課堂。教師可以根據(jù)教學進度,設立“展示臺”,讓學生通過制作生字卡、識字冊、識字小報等形式來展示學生的知識效果。不定期開展“識字大王”的評比活動,并頒發(fā)小獎狀。這樣,在班級中處處營造識字的環(huán)境,能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認識生字,運用生字,鞏固生字。教師要樹立“生活處處是語文”的思想,讓學生在生活中體驗到識字的快樂。
識字的最終目的是為了運用,可以讓學生在生活中去再現(xiàn)、運用所學的生字。如每天上學、放學,可以留意路邊店鋪的名稱,認一認哪些字是新學的朋友;和父母去超市,可以對著琳瑯滿目的商品識字,不會的字可以請教父母,或者猜一猜;和同學們參加社會活動或親子活動,可以自制宣傳資料,不認識的字可以查字典,這樣,從學生的興趣人手,激發(fā)識字興趣。
《語文課程標準》中提出:“識字教學要運用多種形象直觀的教學手段,創(chuàng)設豐富多彩的教學情境,激發(fā)學生主動參與學習的愿望。”我們在研究實踐中,根據(jù)低年級學生的年齡、心理和語言發(fā)展的階段性特征,結合教學實際,精心優(yōu)化識字方法。由于漢字本身的豐富多樣性,教學過程的多方參與性,學生現(xiàn)有水平的差異性,要求識字教學更加靈活和多變,單一的識字教學方法往往顧此失彼,不能很好地完成識字教學任務。不少小學語文教育教學專家、教師在小學識字教學領域開展過許多探索性研究,總結提煉出多種行之有效的識字教學方法,如“集中識字”“注提識字、“分散識字”“部件識字”“字理識字”等。
經(jīng)過多年的實踐,不可否認的是,每一種識字方法都有其優(yōu)勢,如“集中識字”能在較短的時間內大量識字,提高識字效率;“注提識字”采用注音提前讀寫,對學生的寫作大有裨益。比如在教學二年級上冊第五課《一株紫丁香》的識字時,我就創(chuàng)設了猜字謎的游戲情境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牛兒躲在屋檐下,抬頭看天少一畫(牽);四四方方一間房,一根木頭放中央(困);舌頭嘗出甘蔗味(甜);一人靠在木頭旁(休)。
教育學家卡羅琳說:“孩子們的工作就是游戲,在游戲中激發(fā)他們的思維,是他們最愿意接受的”。游戲是兒童定向發(fā)展心理功能的一種表現(xiàn)形式,讓游戲走進課堂,將訓練與游戲結合起來,提高孩子上課時的注意力,是完全符合兒童識字教學理論。
主要的游戲有:(1)開火車?!靶』疖囬_起來,快快開到我這兒來!”通過師生互動唱兒歌,學生逐個念出老師出示的字。這個游戲便于課堂操作,能使全體學生興奮起來。(2)變字游戲。選出一些簡單的字讓學生加一兩筆變成新字。如“日”,孩子們變出了:電、甲、由、申、田、白、百、目、旦等,“木”變出了:本、禾、術、未、米等。課堂上,每個孩子都積極參與到“變字”游戲中,從而鞏固了識字的樂趣。(3)歡樂對對碰。根據(jù)漢字的構字特點,同一偏旁可與不同的部件組成不同的字。在黑板上出示一個偏旁和多個部件,讓學生把偏旁和部件組成新的漢字,大家邊拍手邊說“歡樂對對碰,我來碰一碰”。這個游戲能激發(fā)學生的多向思維,達到舉一反三的效果。(4)猜字謎。這個游戲可以出現(xiàn)在初識生字時,根據(jù)生字特點編謎語?!按笥隄蔡锷?,閃后隆隆響”就是“雷”字,“一只手遮著眼”就是“看”字。猜字謎的游戲可以讓學生從中發(fā)現(xiàn)漢字的構成規(guī)律,培養(yǎng)創(chuàng)新意識,促進科學記憶的發(fā)展,并能鍛煉思維能力和表達能力,有利于寫字。
識字教學,關鍵在于教給學生識字的方法,使他們能舉一反三、觸類旁通,增強識記效果。如求同存異法:教師引導學生在“尋同”中“求異”,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觀察能力?;静襟E為:觀察幾個形近字——尋找相同處——區(qū)分不同處——再找其他相關形近字。
比如教學《雨點兒》一課中,學生認識了課文里“數(shù)不清的雨點,從云彩里飄落下來?!边@句話中的“清”字,可是這個“清”跟很多字讀音相同,“長相”類似。學生很容易出現(xiàn)混淆現(xiàn)象。老師可以,將“青”作為母體字,并當作一個結構單位和其他部件組合成新的,與母體字音、形相近的合體字,如“蜻、清、請、晴、睛”等,字義組合法:有些形近字不僅在字形上可以找到區(qū)分點,其實還可以根據(jù)字的意思,從字義上進行區(qū)分,基本步驟為:出示形近字——編兒歌(或其他形式)區(qū)分——讀兒歌區(qū)分與記憶。例如,我們可以利用字義的組合關系,讓孩子編寫區(qū)分兒歌:“小河清,天氣晴,小蜻蜒,大眼睛。”等等。學生在中結識了“青”字族,區(qū)分字形,認識字音,明白字義,提高了識字的效率。偏旁區(qū)分法:在區(qū)分形近字時,還可以利用偏旁。因為不少字在造字時,他的偏旁都是根據(jù)其本身的意思而確定的。
[1]余憲,龔明斌:《直擊新課程學科教學疑難(小學語文)》,教育科學出版社,2013年版。
[2]寧波市鄞州區(qū)鐘公廟街道金家漕小學編:《小學低年級“優(yōu)化識字五步法”的研究》,寧波出版社,2012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