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 玉
生成性教學理念下寫作課程教學模式的改革
◎白玉
生成性教學早在20世紀80年代,在意大利的幼兒教育中便進行了實踐,這是一個先有實踐再形成理論的教育理念,這一理念的創(chuàng)始人和推行者馬拉古茲也因此于1992年獲LEGO獎(教育工作貢獻獎),并成為和杜威、皮亞杰齊名的偉大的教育家,這一教學理念后來被借鑒到普通教育教學中,并取得顯著成效。這一教學理念要求提高老師在教學中的角色,變單一傳授者為組織者、激發(fā)者,以教師角色的改變,帶動學生角色的改變,最終達到改革的目的,即營造良好的教學環(huán)境,教學效果在師生互動中自然生成。
在傳統(tǒng)教學課堂中,老師和學生之間的距離比較遙遠,缺少對話的空間,大多數(shù)的課堂都是老師在講臺上被動地教,學生在講臺下面被動地學,教學效果很不理想,于是雙方相互埋怨,老師埋怨學生的懶惰、精神萎靡,學生埋怨老師照本宣科、冷漠無情,師生之間相互懷疑抵觸,這很不利于提升寫作課程教學的效果。而對于傳統(tǒng)的寫作課堂中普遍存在的諸多問題進行教學實踐和研究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大多數(shù)教師是從寫作技巧著手講授的,比如提高寫作者想象能力、遣詞造句的能力,訓練學生的思維等,它們都是從細處著手,從基本技能做起開展寫作訓練。老師們把寫作看做是一門技藝,普遍認為,把其中的一些技巧掌握好并多加練習,寫作水平便會提升。但是,在技巧模式思維限制下,寫作技能雖然會得以提升,但寫出的文章仍然缺乏一種生命的靈動,學生的寫作熱情依然不高,寫作危機現(xiàn)狀并沒有改善,在這樣的研究現(xiàn)狀和寫作背景之下,提倡在生成性教學理念下重新思考寫作課程教學改革的研究與實踐,便具有一種切實的意義。
在開放式教學的呼聲中,在對傳統(tǒng)封閉式教學進行反思的過程中,各種教學理念頻出,比如互動式教學理念、情境認知教學理念、研究性教學理念、創(chuàng)造性教學理念等等。在眾多理念更新的基礎上,教學模式也發(fā)生了變化,比如出現(xiàn)學案導學教學模式、情感教學模式、對話教學模式、游戲化教學模式、開放實驗教學模式等等,這些教學模式也在課堂上反復實踐,并以一種活躍的姿態(tài)沖擊著傳統(tǒng)教學課堂模式。生成性教學是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以真誠的態(tài)度和為學生發(fā)展服務的心態(tài)與學生就相關課題進行平等對話,并根據(jù)學生的課堂行為表現(xiàn)與感受對自己的教學行為與思路作出適應性調整,以使教學對話深入持久地進行下去的教學過程。它既不是按照教育者預先設計好的、固定的、僵硬的計劃執(zhí)行,也不是按照學生無目的、隨意的教學活動而教學,它是以老師為課堂的主要激發(fā)者,及時地根據(jù)課堂需要、根據(jù)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調節(jié)課堂情緒,以此喚起學生主動學習的狀態(tài),改變學生學習的精神面貌,所以這是一個動態(tài)的師生共同學習、共同建構的過程。探究如何在教學過程中充分發(fā)揮教師授課的主動性,如何與學生之間建立相互信任的師生關系、如何建立和諧自由的教學氛圍、如何建立溝通交流的教學途徑,以提高教師的傳授能力和技巧,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寫作是自我情感的表達,作文教學改革,自然以寫作主體的自主性為出發(fā)點,要求教師在生成性教學理念實踐下鼓勵學生作為寫作主體,在寫作的過程中要有主動的參與意識讓寫作成為自由、自覺的表達習慣,才能使寫作富有樂趣,從而提高寫作的質量,“可以把激發(fā)學生寫作動機(使學生想寫)、建立學生的讀者意識(知道寫給誰)、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發(fā)揮學生寫作主體地位、寫作策略指導的有效性等作為最起碼的一級評價指標,再根據(jù)教學實際進行目標逐級分解,制定出二級評價指標以使評價內容具體、明確、不空泛,避免產生評價誤區(qū)”。尤其要關注寫作主體情感因素的主動滲入,因為文學創(chuàng)作需要情感,沒有情感就沒有作品的生命力,難以打動讀者,劉勰曾提倡為情作文,托爾斯泰也認為要用情感來傳達藝術形象,因此寫作要投入真情實感,要有把生活形象地通過情感塑造成藝術的形象的能力。在現(xiàn)實的寫作中獨抒性靈的文章越來越少,思想的獨特性在作文中更難尋覓,好作文寥寥無幾,寫身邊生活的文章幾乎看不到,大多數(shù)文章思想空洞缺乏具體內容,處處看似是一些感情豐富的文字,但這些文字卻沒有具體的實例和實物附著,滿是渲染夸張的痕跡,因此要培養(yǎng)寫作主體情感的自我發(fā)現(xiàn)能力。另外寫作主體的主動參與意識還表現(xiàn)在學生對寫作本身的認知上,通過寫作可以認識自我的情感,自我的思想,同樣也可以認識自我的能力,尤其是對寫作呈現(xiàn)在技巧層面上的識別和判斷能力。可以指引學生把目光放在學生們創(chuàng)作出來的不成熟的文本上面,分析其立意、結構、語言等方面存在的問題,對文本背后“人”的狀況進行剖析,“在作文教學中呼喚、張揚個性,要求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獨特的“我”的形象,同時也不排斥與你相異的另一個獨特的形象。這樣的生存態(tài)度,是張揚個性但又不傷及他人的生存態(tài)度”。總之要培養(yǎng)寫作主體的自我發(fā)現(xiàn)意識,在文中樹立自我形象、形成自己的語言特色,教師要進行有效的指導,喚醒學生寫作的自覺意識,從而認識自身的內在思想與生命,使寫作成為學生認識自我的有效途徑。
語文教學中很多互動環(huán)節(jié)是從對話開始的,“人與人之間在彼此平等、彼此傾聽、彼此接納、彼此敞開的基礎上達成的雙方視野的交融,是一種致力于相互理解、相互激發(fā)、共同創(chuàng)造的精神或意識”。在課堂上老師與學生之間進行交流主要是依靠語言來完成,教師尤其要注意語言的規(guī)范使用,并充分利用語言的優(yōu)勢給予學生最大限度的尊重,這些在教學實踐中總結的教學箴言可以幫助學生樹立足夠的自信,可以給予學生最大限度的認同和尊重,將學生視為平等的獨立個體,平等對待每一位學生。1.你們是我生命中的客人。生成性教學理念能夠成功實施的一個重要前提就是建立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而大學生和老師之間的關系與中學的師生相比相處時間甚短,像是過客,缺少交流,要建立理想化的師生關系,更要求教師要懷著一顆真誠的心主動同學生交流。面對已經(jīng)具有較強獨立意識的大學生,老師作為長者應當有廣闊的心胸接納引導這些看似成熟又不成熟的學生們,給予他們最大限度的尊重。2.你要站起來!我們國家的學生比較內斂害羞,不善于表現(xiàn)自己,在應試教育的模式下,不會和老師進行互動溝通,而生成性教學理念恰恰關注學生的課堂表現(xiàn),因此在平時的教學中要反復地給學生灌輸一個理念,鼓勵學生要勇敢地站起來,敢于在大家的視線中表達自己的觀點。3.你是如何認為的?寫作課程的一個重要任務,便是培養(yǎng)一個有自我、有獨特見解的表述者,所以在課堂上要關注學生的表情,如發(fā)現(xiàn)質疑的眼神,一定要問清學生個人的想法,并以此為話題,鼓勵大家共同討論,當然老師要給予理性的控制和科學的總結,這和生成性教學理念中互動式交流也暗自契合。4.你們每一個人都是一顆原子彈。樹立學生的自信心,堅持正確的學習方法,養(yǎng)成終身學習的習慣,是生成性教學理念的核心目標,在這一目標感召下,要讓每一個學生堅信自身都具有一種潛能,這樣的潛能能讓他們克服內心的怯懦,走出現(xiàn)實的困境,這樣的一些話語能夠體現(xiàn)老師對學生的信任,也可以向學生輸入正能量,這一過程所起到的積極作用是很多具體的知識點無法做到的。
在新理念的指引下,貫穿教學目標中知識點的講授,教學效果會更好,在一種輕松的、和諧的、持續(xù)對話的氛圍中,完成本課程的教學,改變傳統(tǒng)壓抑、固定的模式,讓課堂充滿靈動的思維的碰撞,看似沒有固定的教學目標,時時刻刻又圍繞著某些教學目標,以此達到預計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羅祖兵.生成性教學的基本理念及其實踐訴求[J].高等教育研究,2006,(06).
[2]欒貽愛,顧東臣.對新課程背景下中學作文教學現(xiàn)狀的調查與思考[J].青島大學師范學院學報,2006,(06).
[3]葉培祥.個性化作文教學初探[J].深圳大學學報,2002,(01).
[4]王尚文.語文教學對話論[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4.
(白玉 陜西省延安大學文學院 716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