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前鵬
(重慶市巫山縣篤坪小學 重慶 404719)
淺談如何提高農村小學生寫作能力
易前鵬
(重慶市巫山縣篤坪小學 重慶 404719)
作文是學生文化素質和語文素養(yǎng)的體現(xiàn),怎樣提高小學生的寫作能力至關重要,而大部分小學生都對作文感到畏懼,農村小學生由于受到生活環(huán)境、學校以及家庭條件等因素的影響,其寫作能力尤為缺乏,本文針對農村小學生寫作文的現(xiàn)狀以及寫作能力的提高措施進行了簡單闡述。
農村小學生 寫作能力 語言表達 提高
隨著網(wǎng)絡的不斷發(fā)展,人們越來越多的喜歡運用各種簡單快速的網(wǎng)絡語言進行表達和交流,但是因此生活中也出現(xiàn)了大量的人在為他們無法用恰當?shù)恼Z言來表達自己內心真正想要流露的東西而感到苦惱,在語言表達上逐漸消失了中國語言的美感,所以我們要對此格外重視,尤其是對小學生這方面的培養(yǎng)應該更加關注。小學階段是打好基礎的時候,有了扎實的寫作基礎,對學生以后的學習和工作都有很大的幫助。就目前來說不管是為了小升初考試還是為了適應未來社會的發(fā)展,現(xiàn)在學生的作文學習都是令人擔憂的。大部分的學生認為作文很難,無從下手,最后敷衍了事,寫作能力無法得到提高。
農村小學生寫作能力的缺乏更加突出,由于農村生活條件比較落后,大部分學生除了通過電視獲取部分外界信息之外,很少有其他途徑可以獲得更多的信息,因此都呈現(xiàn)出知識面狹窄的特點,其次由于農村家長的思想陳舊,不愿意花錢給學生買課外書籍閱讀,覺得學生讀課外書籍是荒廢學業(yè),而把關注點只是放在教科書上,這樣導致小學生閱讀量減少,詞匯和語句的積累不夠,只局限于老師給出的一些指導,大大阻礙了學生寫作能力的提高,再者農村的人口數(shù)量較少,學生們平時接觸的人就只有父母、同學、老師等,很少接觸到來自不同地方或者從事不同職業(yè)的人們,這種情況也局限了學生們的認知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由于受到上述諸多因素的影響,農村小學生在寫作方面存在很大的問題,既約束了學生們的想象力,又阻礙了學生們的思維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基于這種現(xiàn)狀,如何提高農村小學生的寫作能力具有重要的研究意義。
寫作是源于生活的,來自作者心靈深處的聲音,飽含著作者獨特的思想和情感,它是作者個性思維、個性情感的自然流露。是學生對自己情感抒發(fā)的重要方式。寫作可以激發(fā)學生對周圍事物的觀察、對生活的熱愛,讓學生樂于表達,善于溝通。農村小學生寫作能力培養(yǎng)的意義可以歸納為以下四點:
(1)能在考試過程中獲得高分,輕松應對寫作題目,使學生不再畏懼寫作文;
(2)鍛煉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學生能以文字直抒情感,了無隔閡;
(3)為學生以后工作過程中表達和交流奠定扎實的基礎;
(4)豐富學生內心的情感,善于觀察和感知生活并熱愛生活。
小學生寫作能力的提高是一個緩慢的過程,不像其他科目能很快看到效果。寫作源于生活,所以學生對身邊事物的觀察必不可少,學生需要從生活中尋找素材,這是寫作的基礎。找到素材只是一個開始,選擇自己的表達方式是關鍵,各種各樣的表達方式就需要學生通過大量的閱讀進行積累。下面將具體介紹幾種提高農村小學生寫作能力的幾種措施。
1.豐富寫作素材
作文離不開寫作素材的積累。離開了寫作素材,就好比無源之水。為什么有些同學一上作文課就深感頭痛,缺乏對寫作素材的積累和存儲就是其根本原因。
怎樣讓農村小學生深入生活、關注身邊的事物呢?比如老師可以多組織一些活動讓學生參加,如學校內可以組織多種比賽,或者班級組織野炊等這一類的集體活動,增加老師和學生、學生和學生、學生和大自然之間的情感交流,在活動過程中老師適當?shù)囊龑W生如何去發(fā)現(xiàn)生活中豐富多彩的情感世界,怎樣去找寫作素材,讓學生在玩的過程中學習,并親身體驗生活的樂趣,感受大自然的美妙?;顒又罄蠋熆梢粤粝乱恍┳魑淖鳂I(yè),這樣學生們不僅能夠在面臨作文的時候沒有那么大的壓力,而且還會對作文產(chǎn)生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讓學生對作文不再排斥或者有了興趣,那寫作能力肯定能得到提高。傳統(tǒng)的課上教學對寫作能力的提高沒有這種方式教學的效果好。只有這樣學生才能融景于情,才能把真實生活中的東西寫進作文,帶有真實情感的文章才有血有肉。
2.課外書籍的大量閱讀
閱讀是詞匯積累的重要途徑,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只有大量的閱讀文章,才能接觸到更多的新詞和美句,使學生的思維發(fā)散,學生具備了一定量的詞匯儲備之后,才能用適當?shù)恼Z句和準確的詞匯進行表達,寫出好的文章。
農村許多學校沒有圖書館、閱覽室,而且學生家庭條件差,幾乎不會花錢去買書刊雜志,學校主要追求升學率,家長只注重孩子的主科成績,諸多因素導致農村學生的閱讀量極小,知識面狹窄,對此,老師應當倡導學生們博覽群書,適當開展一些讀書活動,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老師不能讓學生盲目的去讀文章,應該先由老師在課堂上對閱讀方法進行講解,讓學生知道如何去欣賞一篇文章之后再去選擇性閱讀,老師應當加強對學生閱讀書目選擇的指導以及閱讀方法和鑒賞技巧方面的指導。這樣才會有更好的提升效果,使學生做到在閱讀的同時進行思考和在思考的同時進行閱讀。
3.勤于寫作
學生在閱讀大量書籍的同時,也要學會應用,只有把別人的東西變成自己的東西這才是一種能力。清代文人唐彪的《文章多做始能精熟》里面有一句:讀十篇不如做一篇。其大意就是縱使讀十篇文章,還不如認真做一篇文章。這句話其實暗含著知與行的關系,說明并強調實踐在學習中的重要性。可見閱讀固然重要,但是閱讀的始終是別人的文章,要把別人的語言變成自己表達情感的工具就必須要不斷的實踐才能有效。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提倡寫日記和周記是督促學生勤于寫作的重要途徑,每天寫日記不僅能減少學生對寫作文的恐懼心理,還能讓學生不知不覺的尋找日常生活中的作文素材,寫出真實有情感的文章,這也是我們所期望的結果。
提高農村小學生的寫作能力,歸根結底就是讓學生多觀察、多閱讀、多寫作,多觀察是為了搜集寫作素材,豐富內心情感,多閱讀是為了儲備語句詞匯,學習表達方式,多寫作當然就是在觀察和閱讀的基礎上勤加練習,將積累的東西賦予實踐,真正提高小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寫作能力。在這個過程中,教師的教學方式和教學態(tài)度是最重要的,只有在教師正確引導學生寫作的前提下并不斷通過實踐探索教學方法,農村小學生的寫作能力一定會有所提高。
[1]李少元《農村教育論》的《農村基礎教育現(xiàn)狀》一章
[2]陳愛娟《如何引導學生開展創(chuàng)造性閱讀》,2004年第4期
[3]張孔義,方龍云.語文教育科研討論.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