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家信
(南澗縣擁翠鄉(xiāng)龍鳳小學 云南南澗 675704)
淺議有效開展農(nóng)村小學語文識字教學的方法和途徑
高家信
(南澗縣擁翠鄉(xiāng)龍鳳小學 云南南澗 675704)
識字問題解決的好與壞,與以后的教學工作有著直接的聯(lián)系,搞好了不僅可以推動語文各項基本功進行扎實的訓練,還能提高教學效率。文章結(jié)合教學實踐,對農(nóng)村小學語文識字教學進行了總結(jié)反思,探究分析了有效開展農(nóng)村小學語文識字教學的方法和拓寬小學生識字的途徑。
農(nóng)村小學 語文教學 識字教學 途徑 方法
新《語文課程標準》明確規(guī)定:“識字、寫字是閱讀和寫作的基礎(chǔ),是語文教學的一項重要任務(wù)?!边@就決定了學習字詞是學習語文的起點,是語文教學實現(xiàn)工具性的體現(xiàn),也決定了識字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點。筆者根據(jù)多年教學實踐經(jīng)驗,積極進行了小學語文識字教學途徑和方法的小課題研究,探究總結(jié)了筆者經(jīng)常采用的小學字詞教學的方法和拓寬識字量的途徑。
(一)形象描繪法。
漢字中有不少的字是象形字,從圖畫演變而來。筆者在教學中常常通過講出一個故事或者還原其形,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如:學“羊”字,筆者就用問答法和學生研究,羊的上邊兩點像是兩只角,前邊一橫是羊頭,后邊兩橫分開像兩條腿,中間一豎像是脊背和尾巴。經(jīng)過這樣的描述,學生就會牢牢地把字的音、形、義記下來。
(二)順口溜學字法。
有不少漢字屬于合成結(jié)構(gòu)體,是幾個獨體字組成的。如按筆畫去教很難學會,編成順口溜去學,就容易記憶。如學“碧”字,這個字有14筆,很難記。但是根據(jù)它是由“王、白、石”三個常用獨體字組成,那么就編成“王同志、白同志,同坐一條石凳子”。
(三)以舊換新法。
在識字教學中筆者常用的以舊換新有:1、加一加。熟字加一部分合成新字。如學生學了“田”字,教學生學“苗”字,就讓學生這樣記:“田里長草就是苗”。2、減一減。如學生學了“紙”字,再學“氏”字,就讓學生這樣記:“紙沒了絞絲旁就是氏”。3、換偏旁識字。學了“渴”教“喝”,可以這樣記:“有水就讀渴,有口就讀喝”。4、同音字比較識字法。學生經(jīng)常分不清“在”“再”兩字的用法,筆者就讓他們這樣記:“在家、在校、正在就用‘在’,再來、再次、再見就用‘再’”。5、比一比(形近字)。學生分不清“買”“賣”,就教他們記:“少了就‘買’,多了就‘賣’”。
(四)趣味識記法。
常用的趣味識字的方法主要有:1、編字謎法。它通過把一個字拆開幾個部件,用編謎面的方法再加以排列。例如:“蒼”字,學生就會編成:倉庫上長草;“居”字,學生就會編成:一戶十口,沒有戶頭;“突”字,學生就會編成:一條小狗,守在洞口。2、模仿表演法。例如:在教學一些表示動作、神態(tài)的字詞時就可以請學生演一演,做一做,通過切身的感受,學生能一下記住記準這些字詞。3、課堂競賽法。用以小組為單位比賽記憶或積累字詞,優(yōu)勝組獎勵小紅花的方法;另外還利用開火車、捉迷藏的方法朗讀字詞,比比哪列小火車開得好。
(五)找錯糾錯法。
主要有兩種:1、給自己糾錯。在指導學生書寫生字詞前,經(jīng)常讓學生先說說他在書寫某字時最容易錯在什么地方。如:“橫”字,學生就容易把“由”字寫成“田”字;“拜”字,學生就經(jīng)常會把右邊的四橫寫成三橫;“勤”字,很多學生在不注意的情況下就會把左邊偏旁少寫一橫。2、給老師糾錯。同樣在指導書寫時,筆者常常會在黑板上故意把同學們?nèi)菀壮鲥e的字,按照他們出錯的地方一一寫下來,請他們當“啄木鳥”來糾錯治病。
當然,在農(nóng)村小學語文識字教學中可以運用的方法很多,關(guān)鍵是要有效。
筆者認為識字教學不應(yīng)該僅僅局限在課堂上,還要向課外延伸,拓寬農(nóng)村小學生識字的途徑,增加學生的識字量,培養(yǎng)字詞運用的能力。
(一)在生活中識字。
漢字來源于生活,那么作為識字的教學也應(yīng)該回到生活。筆者鼓勵學生留意身邊的字,通過積累、收集來提高識字量。例如:名字、路牌、廣告牌、超市里物品名稱等等。在識字教學開始時,筆者要求學生記住、會寫班里幾十個同學的名字,并給予表揚肯定,增加了識字量。讓學生在交流學習中分享識字的快樂,體會識字的成功感,提高識字的欲望。
(二)在文本閱讀中識字。
從某種意義上說,低段的課文閱讀為識字提供了更為廣闊的語言環(huán)境,以便學生隨著語境的變化進行立體識字。所謂“語境識字”,就是在識字教學的過程中要經(jīng)常創(chuàng)設(shè)語境條件結(jié)合漢字運用來強化學生識字效果。新教材主張識讀同步,寓識于讀,并不是先要把全課生字音、形、義一次性解決好,然后再去讀課文,而是要以讀為本,隨讀書活動的展開分部解決音、形、義問題,尤其是對字詞意思的理解,要隨著對課文內(nèi)容、情感的理解體悟而逐步深化。
(三)在復(fù)習中鞏固中識字。
根據(jù)遺忘規(guī)律,識字必須要加強練習和鞏固復(fù)習。字詞的掌握在于聽說讀寫中能正確運用,同時字詞在反復(fù)地運用中才能鞏固,因為在運用中字詞的復(fù)現(xiàn)率高,學生的識記效果就好。上課前讓學生先把課文讀幾遍,不會讀的再通過查字典來學習。由于多次讀課文,生字復(fù)現(xiàn)率高。還可以開展一些識字大擂臺活動,比一比學生誰的識字多,這樣不僅鞏固了已學的生字,也可以從別的學生中獲取新字,也可以進行閱讀比賽達到復(fù)習生字的效果。
總之,在長期的教學實踐中,教師們創(chuàng)造了多種多樣的有效的識字方法。在教學過程中應(yīng)博采眾長,取長補短,相得益彰,靈活運用各種識字方法,結(jié)合思維特點,鼓勵想象實踐,培養(yǎng)識字習慣,讓學生輕松快樂地多學漢字,從而提高學生的識字能力。
[1]教育部:義務(wù)教育語文課程標準[M].北京師范大學,2012,(01).
[2]義務(wù)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版)解讀[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02).
[3]宋小薇.積極引導有效教學——淺談小學語文識字教學的策略[C].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14:223-224.
[4]孫文欣.淺談小學與語文教學中的創(chuàng)新教育[J].中國教師,2015.02(下半月版):35—36.
[5]吳效鋒主編.新課程怎樣教——教學藝術(shù)與實踐(修訂版)【M】.沈陽出版社,20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