裘笑艷
(浙江省嵊州市剡溪小學 浙江嵊州 312400)
基于課外閱讀的群文閱讀教學的組合選文例談
裘笑艷
(浙江省嵊州市剡溪小學 浙江嵊州 312400)
群文閱讀就是教師指導學生圍繞著一個主題或者多個主題選擇一組內(nèi)容相關或者題材相關或者同一作者的文章進行閱讀,以此達成拓展閱讀視野的目標。在群文閱讀教學過程中,首先要堅持選文原則,其次要確定選文主題,第三,要注意選文的主題分布。
課外閱讀 群文閱讀 教學 選文組合
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的群文閱讀教學簡稱為群文閱讀,是近年來在我國語文教學領域悄然興起的一種具有創(chuàng)新性與突破性的閱讀教學實踐。簡言之,群文閱讀,就是采用某種方式把一組內(nèi)容相同或者作者相同或者題材相同或者體裁相同的文章組合在一起,指導學生對之加以品讀,并在品讀的過程中形成自己深刻獨到的見解,以此培養(yǎng)與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與思考能力,培養(yǎng)學生高品位的閱讀素養(yǎng),滿足學生日漸豐富的閱讀需求。
教師在組織學生開展群文閱讀活動的過程中,既可以以語文教材中的文本為基礎,又可以擺脫語文教材的囹圄自行選擇閱讀文本。語文教師因此肩負著一線教師與教材“編者”的雙重重任。語文教師雖然擁有了自主“選擇”閱讀文本的自由,但是,卻增加了莫大的困惑:茫茫書海,從哪兒下手?筆者認為,要消除其困惑,就必須在選擇群文閱讀文本的過程中遵循下列原則:
1.群文閱讀必須緊扣語文《課程標準》
2011年,我國頒布的《小學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明了小學中段的語文閱讀教學目標:“能復述敘事性作品的大意”,能夠“誦讀優(yōu)秀詩文”,“積累課文中的優(yōu)美詞語、精彩句段,以及在課外閱讀和生活中獲得的語言材料”等。
我們只要深入研讀《小學語文課程標準》,準確緊扣中段語文教學的知識目標、能力目標、情感目標等選擇群文就行。
2.群文閱讀必須多元化
選擇群文,必須努力避免文本內(nèi)容或者文本主題或者文本體例等過于單純或者過于單一的現(xiàn)象,力求主題多元化或者題材多元化等。比如,既要有詩詞歌賦類的閱讀作品,又要有散文類的閱讀作品;既要有說明文類的閱讀作品,又要有記敘文類的閱讀作品;既要有童話類的閱讀作品,又要有寓言類的閱讀作品等。如此,既可以拓寬學生的文學藝術作品閱讀視野,又可以引發(fā)學生思維碰撞的火花。
3.群文閱讀必須富有整體性
此外,在選擇不同群文的過程中,還必須堅持整體性原則。也即同一組文章既要保持主題或者題材的整體性,又要能夠提煉出同一個主題。群文閱讀教學時,教師可以指導學生異中求同,也可以指導學生同中求異。
選擇群文閱讀,必須要有明確的主題。因為選文的主題最能體現(xiàn)群文閱讀教學的意圖。在選擇群文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從下列幾個方面綜合確定群文的主題,而后精心選擇文章:群文的題材、群文的作者、群文的內(nèi)容、群文的體裁、群文的人文意蘊、群文的表達方式等。
1.以文本的作者為線索確定群文閱讀的主題
人教版小學語文教材四年級下期入選了老舍的《貓》與《母雞》2篇文章。教學時,我們可以把老舍的《草原》、《大明湖之春》、《濟南的冬天》、《鳥的天堂》、《趵突泉》、《養(yǎng)花》等文章列為一組。這一組都是老舍的杰作,寫作的題材不同,描寫事物的角度不同,作品的語言風格也不同。如此,學生既可以廣泛涉獵老舍的文章,又可以體味老舍文章風格的多樣性。
2.以文本的題材、體裁、內(nèi)容等為線索確定群文閱讀的主題
以文本的題材為線索確定群文閱讀的主題。比如,教學《翠鳥》一文時,可以將《鳥鳴澗(王維)、《驚弓之鳥》等與寫鳥為題材的文章放在一起教學,引導學生學會從不同的角度描寫同一個事物。以文章的體裁為線索確定群文閱讀的主題。比如教學《女媧補天》時,可以將《女媧造人》(袁珂)、冰島神話《巨人伊密爾》、蒙古神話《諸神創(chuàng)世》等神話故事放在一起教學,引導學生從神秘、新奇、疑惑、驚奇、輕松、挑戰(zhàn)的神話文本中,探索神話作品中的“秘密”。以文本的內(nèi)容為線索確定群文閱讀的主題。比如,教學《富饒的西沙群島》時,可以將《濟南的冬天》(老舍)、《春》(朱自清)等放在一起教學,引導學生在描寫自然景觀的文本中,領略祖國各地的美麗風光。
3.以文本的人文內(nèi)涵為線索確定群文閱讀的主題
文本的“人文內(nèi)涵”意蘊深廣,可以細化為諸多主題。以保護生態(tài)環(huán)境教育為主題的有“人與動物”等;以誠實守信教育為主題的有“以誠待人”等;以培養(yǎng)觀察能力為主題的有“觀察日記單元”等;以愛的教育為主題的有“母愛”等;以合作互助為主題的有“比賽文章一組”等。
指導學生群文閱讀,必須充分考慮到學生的閱讀儲備、認知能力、理解能力等,遵循由簡到繁、由單一到多元、由易到難的教學原則,在不同的學期與學年選擇不同的群文閱讀主題。比如,在三年級時,以文章的內(nèi)容、文章的題材、文章的人文內(nèi)涵等為主題,指導學生開展群文閱讀。四年級時,逐漸以文章的體例、文章的表達方式、文章的主要觀點等為主題,指導學生開展群文閱讀。不僅如此,無論是在三年級還是在四年級,提供給學生的群文,其難度都要適度,既不能太易,也不能太難,更不能過早地將難以理解的文章呈現(xiàn)給學生閱讀,否則,拔苗助長,不僅無益于學生,反而有害于學生。只有有梯度地逐層推進,讓學生在沒有知識壓力、沒有閱讀壓力、沒有心理壓力等的狀況下,在教師的指導下,開展群文閱讀,學生才會享受到跳一跳便可以摘到桃子的快樂。
綜上所述,群文閱讀就是教師指導學生圍繞一個主題或者多個主題選擇一組內(nèi)容相關或者題材相關或者同一作者的文章進行閱讀,以此達成拓展閱讀視野之目標。在群文閱讀教學過程中,相對于單篇文章的精讀教學,教師要更加關注學生閱讀文本的速度與數(shù)量,關注學生在閱讀多元化文本的過程中,學生思維能力的提高以及對文本意義的自主建構,關注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全面提高。
[1]葉和明,小學語文群文閱讀教學策略研究,J,新校園(中旬),2015年1月。
[2]李暉,鏈接生活,點擊教學——小學語文群文閱讀教學的實踐探索,J,學周刊,2015年2月。
[3]曹姍,淺談小學語文群文閱讀的教學方法,J,學周刊,2015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