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祖鋒
(日照市嵐山區(qū)黃墩中學 山東日照 276814)
農村作文教學探討
孫祖鋒
(日照市嵐山區(qū)黃墩中學 山東日照 276814)
教育家赫爾巴特說:"教學應貫穿在學生的興趣之中"??墒悄壳稗r村作文教學,令人擔憂。本人是一個長期從事農村初中語文教學的教師,認識到作文教學是語文教學的半壁江山,隨著農村經濟的發(fā)展,許多家長開始重視子女的學習,特別是子女的寫作能力提高,但不可否認與城市初中學生寫作能力相比,農村初中學生的寫作能力很差,廣大語文教師對此都有共識,也作了一些探討與研究,但收效甚微?,F結合農村作文實際和新課標的要求,談談個人的一些看法。
文 教學探討
積累豐富的語言文字,就如有了造房的基石,作文就有了硬件設施。寫作時,便可以信手拈來,為我所用。葉圣陶先生說:“寫東西要靠平日的積累?!毙抡n標指出:“培養(yǎng)學生廣泛的閱讀興趣,擴大閱讀面,增加閱讀量,提倡少做題,多讀書,讀好書,讀整本書。鼓勵學生自主選擇閱讀材料?!痹谶@樣的前提下,閱讀教學是學生積累的有效途徑,是提高寫作水平的重要前提,這對于詞匯相對貧乏的農村學生來說,顯得更為重要。高爾基說:“凡是我所有的好東西,都要歸功于書。”閱讀是獲取知識的重要手段。杜甫言“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陸游語“汝果欲學詩,工夫在詩外”,其實就是朱熹在《觀書有感二首》中所說的“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的真義。學校要把圖書閱覽室充分利用起來,不要把閱讀課當成擺設,要有針對性的根據作文的需要,向學生推薦一些適合他們閱讀又與他們的生活息息相關的文章。可以大力倡導學生閱讀健康有益的課外書,以讀促思,以讀促寫,充分發(fā)揮學生主體性作用,讓他們自主地挑選自己喜歡的兒歌、童謠、淺近的童話、小說、詩歌、謎語、腦筋急轉彎等有益的書籍。要探討這些文章選材和組織結構的特點,還要把精彩的片段、優(yōu)美的句子、生動的詞摘錄下來分類存放?!扒蓩D難為無米之炊”,寫作上的“有米之炊”單靠在生活中觀察、搜尋是遠遠不夠的,還要勤于積累。對積累的材料要經常翻閱,能熟讀如誦,通過想象和聯想,歸納和概括,分析和綜合等思維活動,達到理解。逐步達到“胸藏萬匯憑吞吐,筆有千鈞任欲張”的境界。
情由境而發(fā),寫作亦是如此。在作文教學中,要十分重視發(fā)揮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首先是尊重學生,保護他們的創(chuàng)造性。放膽表達,拓展創(chuàng)新思維空間。所謂放膽表達,就是教師提供一種或幾種習作的范圍,然后放手讓學生自己命脈題材,自己選材立意,不限體體裁,不規(guī)定字數、時間,學生愛寫什么就寫什么,愛怎么寫就怎么寫,任學生思路盡情馳騁,自由地傾訴表達,以調動他們的內在潛質,讓學生的習作個性得到充分的展示。讓學生上想象翅膀,少一點條條框框,多一點稚氣。生作文和成人寫作一樣,也是一種艱苦的創(chuàng)造性的腦力勞動。其勞動成果也是以語言文字為表現形式的,但因人而異,具有強烈鮮明的個性特色。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往往蘊含在個性特色之中。在教學中教師要善于從審題立意,材料選擇及加工處理,文章的謀篇布局,語言文字的運用等各個方面,發(fā)現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加以肯定和鼓勵。其次是加強指導。如果是學生沒有經歷過的事情,學生就很難寫出親身的感受,教師要盡可能地提供和創(chuàng)造寫作的情境,不僅僅是豐富他們寫作的素材,更重要的是要激發(fā)寫作的欲望。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對題意理解的角度和深度,材料選擇的新穎性、獨特性,對材料的加工處理,情節(jié)的設置,語言文字表達的準確、精煉、生動,文章的巧妙構思……。教師應在以上幾個主要方面加強指導,這有利于提高學生認識水平,有利于積累寫作經驗,增強創(chuàng)造意識。如:指導描寫動物的外貌,可根據農村學生接觸動物多這一特點,引導學生適時觀察,并組織學生討論,使學生從讀寫例話中獲得的寫作方法去得到實踐,從而使他們寫作水平產生質的飛躍。
學生有了寫作的興趣,更渴望能得到別人的尊重、贊許、羨慕,使自己從中體會成功的喜悅。所以在作文教學中教師要十分注意學生這一心理需要,盡量使每個學生都體驗到成功的喜悅,每周可安排一次佳作欣賞課
首先,組織各種活動,營造創(chuàng)造的氛圍。如:舉辦優(yōu)秀習作展評,優(yōu)秀習作集錦,組織“小作家”研究會,組織學生向報刊投稿……。通過以上活動,把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不斷引入更深的層次。
其次,請本周日記寫得好的同學上臺朗讀自己的佳作,讀后請小作者談體會,同學展開討論。讓學生把自己在閱讀課中學到的寫作方法、詞、句運用到文章里的成功之處找出來,并在班里朗讀,也可同組交流,討論運用的體會,讓學生深深認識到閱讀教學所帶來寫作上的巨大收獲,提高寫作的興趣,增強寫作的信心。
開展這一活動時,老師要對每一位學生成功的部分進行充分肯定,哪怕只是一個用的很確切的詞語。如果只有耕耘,沒有收獲,學生認為是徒勞的創(chuàng)作,那份被激起的創(chuàng)作欲望會很快被泯滅。教師要注意選擇面,給每個學生以機會,讓優(yōu)生發(fā)揮自己的特長,讓學困生發(fā)現自己的優(yōu)點。同樣,也要讓學生把自己寫作上的不足找出來,一同進行交流。根據交流的情況,課后進一步修改,使之趨于完美,達到理想的效果,使作文水平真正得到提高。這樣一來,班上便會形成比學趕超的風氣,個個信心百倍,學生的寫作興趣就更加濃厚。
作為一名農村語文教師,一定要以作文教學為中心安排一切語文教學活動,教師不但要肯鉆肯教,還要把作文教得有滋有味,用自己的情感去感染學生,才能使農村孩子真正地寫好作文。
作文是表達,是創(chuàng)造,是學生用自己的語言表達所認識的客觀世界。作文教學給我最深的感觸是:農村初中學生作文水平的高低關鍵在于教師,在于教師對作文教學重要意義的認識和理解。廣大農村中學的教師在作文教學上細心鉆研,不斷探索,開拓創(chuàng)新,讓農村中學的學生都能我手寫我心,寫出最美、最有真情實感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