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新
(安徽省懷遠縣唐集中學 安徽懷遠 233400)
提高初中作文講評課的有效性
錢新
(安徽省懷遠縣唐集中學 安徽懷遠 233400)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課程應致力于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形成與發(fā)展。語文素養(yǎng)是學生學好其他課程的基礎,也是學生全面發(fā)展和終身發(fā)展的基礎。"
初中 作文 有效
“寫作教學應貼近學生的實際,讓學生易于動筆,樂于表達,應引導學生關注現(xiàn)實,熱愛生活,表達真情實感?!币盀閷W生的自主寫作提供有利條件和廣闊空間,減少對學生寫作的束縛,鼓勵自由表達和有創(chuàng)意的表達,提倡學生自主擬題。少寫命題作文?!薄爸卦谂囵B(yǎng)學生的習作興趣和信心。”所以,作文講評課需要做到以下幾點:
教師在批改學生作文時,要隨時記下學生作文的有關情況,這樣就能了解到學生作文的真實情況,使作文講評能夠有的放矢地進行。
上作文講評課,教師要抓住學生爭當優(yōu)勝的心理,在講評過程中通過設置靈活多樣的欣賞環(huán)節(jié),如“佳句集萃”、“佳作亮相”、“精美片段”等,讓學生朗讀自己的作品,暢談自己的寫作思路。同時還要注意肯定學生的相對進步,從而使每個層次的學生都有展示自己的進步和成績的機會,使他們通過他人的贊賞受到激勵。我們還可讓學生的表現(xiàn)延展至課外,如鼓勵他們投稿等,讓他們充分“炫耀”自己的成果,享受成功的快樂。如果條件允許,應經(jīng)常把學生的優(yōu)美句子、片段、文章打印出來,統(tǒng)一印發(fā),這樣也有利于提高他們的寫作水平,使作文教學更有成效。
此外,每次作文講評的對象要盡可能輪換,不要集中在某幾個“尖子”學生身上,要讓多數(shù)學生都得到賞識,受到激勵和鼓舞。同時,還應適當關注“學困生”,即使他們的作文中只有幾句話寫得漂亮,也要進行表揚。教師應以欣賞的眼光科學地評價學生的作文。作文講評不是單純的教師評、學生聽,而是師生之間、學生之間進行討論、評議、修改的互動過程,是師生共同參與的教學活動。要想使評講課上得生動活潑,教師必須根據(jù)作文訓練的要求和學生作文的實際情況,靈活選擇教學方法并不斷創(chuàng)新。唯有這樣,才能使作文講評真正起到拋磚引玉、穿針引線的作用。
作文講評的范圍比較廣泛,每次講評不可能面面俱到,而必須突出重點,讓學生就此次作文中一至兩個問題獲得共識、受到啟發(fā),以取得更大的收獲。當然,在突出重點問題講評的同時,還要適當?shù)丶骖櫰渌?,做到重點與非重點、詳評與略評相結(jié)合?!凹寄艿墨@得要通過學生的活動,教師是無法包辦代替的。”作文講評課前,將比較有代表性的習作精選出來,讓學生動手、動腦去評價這些文章,如這些作文有什么特色?你最欣賞哪一篇?為什么?通過這些作文說明寫作文要注意什么問題?講評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分組討論,暢所欲言。學生自主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教師相機進行引導和點撥,爭取做到讓學生自己歸納出寫作文的有關知識。這能讓學生體驗發(fā)現(xiàn)的樂趣,學習熱情高漲。因為學生都有一種強烈的參與意識和競爭意識,也都希望自己是發(fā)現(xiàn)者和成功者,一旦自己的觀點得到老師和同學的肯定,更是受到了極大的鼓勵,增強了自信心。這些措施能充分利用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有利于改變傳統(tǒng)作文講評中學生被動接受,教師不斷灌輸?shù)默F(xiàn)象,能做到真正讓學生有所頓悟,有所收獲,學到寫作的知識。
好文章是改出來的。修改作文是學生的認識不斷深化的過程,也是把知識轉(zhuǎn)化為能力的過程。在評價他人的作文過程中,學生獲得的寫作知識,已經(jīng)讓他們覺得寫作并不是多么大的難事,而是有“路”可走,有章可循的,自己完全有能力做好。教師此時因勢利導,讓學生及時地對自己的文章進行修改,檢驗效果。提示學生從題目、結(jié)構(gòu)、材料、語言等多方面進行修改,不要求面面俱到,但要著手于某一點去修改,哪怕只是很小的修改,也要立刻行動,立竿見影。這樣做的目的是要讓學生馬上看到成效,發(fā)現(xiàn)自己的閃光點,從而增強自信,擁有超越別人的動力,希望在下一次寫作中獲得成功。這樣,作文講評的作用才能真正落到實處。
例如在八年級的一次作文講評中,本人針對學生作文中語言表達普遍存在的幾個問題,以“美化自己的文章”為主題組織了作文講評,而后引導學生修改文章。以下是一些修改成功的例子:
問題1:邏輯混亂,表述不清,不知所云。
例文:既然有了聲音,就自然不能少了耳朵,所有聲音,都是由他來收集的,它是我們的重要器官,而對某些人來說,就尤其的重要,比如貝多芬,這位著名的音樂家,用音樂來表達自己的感受,但是他在中年時,耳聾了,一個音樂家沒有健康的耳朵就等于士兵上戰(zhàn)場沒帶槍一樣,但他堅持創(chuàng)作,用他的心去體會。
修改后:世上的聲音無奇不有,大部分聲音靠耳朵聽,但內(nèi)心的聲音要用心靈來感受。我敬仰的人——貝多芬,他是一位偉人,他的耳朵雖然休息了,但他所創(chuàng)造出來的聲音是發(fā)自內(nèi)心的,所以他的音樂能深人人心,激起聽眾的共鳴。(教師點評:改后中心突出,語言流暢。)
問題2:語言噦唆,不斷地重復相同的字眼或顛來倒去重復說一件事情、一種現(xiàn)象。
例文:當你被鬧鐘吵醒時,如果你愿意,你將會喜歡鬧鐘的聲音,如果你不愿意,你會討厭鬧鐘的聲音。當你心情好時,所有進入你耳朵的聲音都是那么美妙,當你悲傷時,所有傳人你耳朵的聲音都是一曲曲傷歌。正因這樣,有些聲音會被人永遠記住。
修改后:當你被鬧鐘吵醒時,鬧鐘的聲音隨著心情而變化:開心時鬧鐘聲聽起來像黃鸝的叫聲般清脆,悲傷時鬧鐘聲好似一曲悲歌。正因這樣,有些聲音才被深深銘記。(教師點評:修改后不僅語言簡潔,且文辭較為優(yōu)美。)
通過幾次作文講評課,86%的學生認為受益較大,作為水平有明顯提高,所有學生都能獨立完成一篇完整的文章。
總之,在作文教學的全過程中,作文講評具有承前啟后的作用,既是對前一次作文的總結(jié),又是對后一次作文的指導,可以切實提高作文教學水平,縮小城鄉(xiāng)學生的差距。認真抓好作文講評,在學生成果的驗收、評價、總結(jié)、修正、提升過程中,調(diào)動學生的注意力、積極性和參與意識,把“讓學生動起來,把文章改起來”作為切實提升學生作文水平的一個突破口,應是一個有益而有效的嘗試。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語文課程標準》,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年。
[2].方明生:《日本教育中的“生活作文”思想》,上海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
[3].張良田:《美國小學作文教學一瞥》,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