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薛原 華東建筑設計研究院 上海
本世紀初期,精品度假酒店的概念開始引入到中國,短短十幾年間,精品度假酒店在我國發(fā)展迅速,目前主要集中于上海、北京、杭州、南京、重慶等經濟發(fā)達的城市,以及三亞、麗江、張家界、九寨溝等知名旅游勝地。當前我國該類酒店的建設仍存在許多不足,特別是體現(xiàn)在對文化特色的深層次分析挖掘上。
作為世界頂級精品度假酒店設計大師的Kerry Hill(科瑞·希爾),以其獨到的設計手法、氣質超然的設計作品得到業(yè)界極大的認可。本文希望通過對其精品度假酒店設計作品的深入研讀,歸納出一些關于精品度假酒店設計的寶貴啟示——如何擺脫單純對傳統(tǒng)的模仿,更多地從空間的角度,挖掘地域文化深層次的內涵,吸收地域文化中的精髓,使精品度假酒店設計成果為顧客創(chuàng)造出一種全新的生活經歷,并使其在酒店中與當?shù)靥厥庾匀?、文化環(huán)境產生共鳴,最終得到身心融合在場所感與歸屬感中的美好經歷。
任何建筑都有自己的表情,從精品度假酒店的外部表情看,它定位在時代、功能以及環(huán)境脈絡的三維坐標上。尤其是對環(huán)境的回應,很大程度上決定著精品度假酒店的氣質和外部形象。Kerry Hill的諸多精品度假酒店案例呈現(xiàn)質樸、大氣、謙遜的面貌,歷久彌新。他善于從紛繁復雜的環(huán)境表象中提取場所中隱含的秩序“地脈”和神情“文脈”,并通過建筑語言將其表達出來。
Kerry Hill非常注重空間體驗設計,讓顧客體會到酒店的獨特地域性魅力,因此他擅長從顧客感知的角度出發(fā)去詮釋地域文化。如Kerry Hill自己所說,他在設計時更多地是遵循一種理性的直覺,尋找到一種能給酒店顧客帶來愉悅體驗的空間內在邏輯性,其具體的設計手法可以歸納如下:
1、再現(xiàn)場所精神意境
Kerry Hill最著名的作品臺灣涵碧樓坐落于南投縣,隱身在氤氳詩境的日月潭山水美景中,綿延的山巒翠峰與煙云濛濛的環(huán)湖基地隔絕了繁華都會的塵囂。在該酒店的設計過程中,Kerry Hill只采用了水平與垂直兩種構圖線條營造出傳統(tǒng)潑墨山水國畫的意境,以此呼應日月潭如煙如畫的湖光山色。這種運用傳統(tǒng)、樸素的建造表現(xiàn)手法來烘托空間內在“神韻”的方式可以被理解為一種尊重環(huán)境、著重再現(xiàn)場所精神意境的審美追求。具體落實到設計中,需要設計師立足場地的空間特質,融合各種地域性要素,經過認真思考和反復推敲,合理抽象、提煉、運用,以形寫神。正如中國古代文人在繪畫領域所言:不似之似似之。重在其內而勿以為外,重在其神而勿以為形。
2、大道至簡的建筑空間形態(tài)控制
Kerry Hill的酒店作品均以表達“隱居”、“自然”為特質,建筑空間組織無一例外地采用理性、簡潔的院落圍合式布局方式。例如臺灣涵碧樓、不丹安曼酒店群、泰國清邁切蒂、新德里安曼、加爾各答聲納豪華精選酒店等。圍合的院落空間既滿足了人類關于被保護、有歸屬感的普遍情感需求,使得酒店空間具有環(huán)境親和力、感染力;又切合酒店所在地域傳統(tǒng)聚落因地制宜、節(jié)約實用的地域化特征。因此這種布局方式并非單純、形式化地表現(xiàn)傳統(tǒng)建筑的手段,而是建立在對酒店所在地區(qū)傳統(tǒng)聚落的構成要素和空間組合形式的客觀解析基礎上的理性選擇。
以不丹安曼廷布酒店(Amankora Thimpu)為例,該酒店坐落于不丹莫提塘地區(qū)的一片藍松林中,經過封閉的入口庭院,便進入了度假村高大的白色石頭建筑群。依托起伏的山勢并融合場地保留的樹木,五座高低錯落的酒店體量以村落的形式圍合聚集,形成通過曲折步道聯(lián)接并面向山谷的系列半開放庭院,將喜馬拉雅山谷的秀美松林、涓涓細流美景都吸納到酒店中的各個房間,給住客帶來曠如隔世之美感。
圖1 不丹安曼廷布酒店外觀
3、利用建筑基址延續(xù)場所地域性
安曼普納卡酒店(Amankora Punakha)的核心建筑是一座由不丹高僧建造的傳統(tǒng)農舍,裝飾、陳設仍舊保持著不丹傳統(tǒng)文化韻味,佛堂、禪修房、室外溫泉、庭院的諸多細節(jié)都呈現(xiàn)出上百年的歷史氣息。酒店選址隱匿于蔥郁的山谷之中,只有經過外圍一條河流上的吊橋才可到達,那種隱身于天地祥和、人與自然和諧相擁的感覺,令人無法不覺得情感與心情都得到徹底的釋放。
酒店新建建筑都依山就勢地精心布局在保留建筑周圍,其精妙扎實的建筑模式沿襲了不丹當?shù)氐膫鹘y(tǒng)建筑風格。新建建筑外觀全部使用了夯土墻、石材作為飾面,酒店內部裝飾也以當?shù)氐脑鷳B(tài)木材為主,確保酒店與建筑基址寧靜安詳?shù)淖匀伙L貌達到高度的融合統(tǒng)一。
4、立體維度的六感空間
Kerry Hill在每個項目中都非常強調空間中感官體驗的重要性??臻g的體驗應該能喚起人們的感官回應,這些感官包括視覺、觸覺、嗅覺、聽覺等,并由此調動起所有的建筑元素為創(chuàng)造令人愉悅的感官體驗而服務。
精品度假酒店帶給人們的就是不同于平常生活的體驗,以臺灣涵碧樓為例,住在美景如畫、充滿禪意的日月潭邊,打開心靈,讓自然之風吹遍身體,眼睛所見、鼻息所聞、嘴巴所嘗、耳朵所聽、身體所觸、內心所感,無不美到極致。
Kerry Hill的精品度假酒店作品遍及東南亞地區(qū),每個地區(qū)都擁有著自己特定的地域化建筑語匯,這些語匯通過精心的設計轉化成為最直接的建造因素:建筑立面、裝飾圖案、材料與室內陳設,承載著當?shù)厝说挠洃?,傳承著歷史的故事。
通過對Kerry Hill諸多精品度假酒店作品的分析梳理,筆者發(fā)現(xiàn)其較早期作品如新加坡的圣淘沙美福度假酒店(Beaufort Sentosa in Singapore)、巴厘島阿曼努莎酒店(Amanusa in Bali)等均直白地采用了當?shù)卦鷳B(tài)的傳統(tǒng)建筑形式,而后來作品則逐步過渡到基于地域風格的抽象化現(xiàn)代形式。
Kerry Hill認為地域性形式語匯是精神的載體,它喚起使用者對場所的記憶,增強了空間的感染力與體驗性。但我們不能沒有原則地接受快餐文化的侵襲,因此需用理性批判的視角審視建筑外觀、室內設計中的傳統(tǒng)元素,并提煉出新的視角,通過它們使傳統(tǒng)元素更好的融入到現(xiàn)代設計中去。
1、提煉原型符號以控制新建建筑形式
在設計不丹安曼酒店長達十二年的時間中,Kerry Hill坦言自己遇到的最大挑戰(zhàn)之一便是“如何提煉出不丹傳統(tǒng)建筑的精髓并利用到新建建筑上,使之看起來更神似而非形似”。
圖2 不丹安曼崗提酒店主體建筑外觀
圖3 傳統(tǒng)不丹寺廟外觀
如圖所示,不丹安曼酒店將傳統(tǒng)不丹寺廟作為改造原型,從柱廊的序列性、外墻構建的明暗關系、窗墻比例等角度對其立面元素進行了提煉和抽象,使新建酒店建筑得到既與環(huán)境協(xié)調一致,又產生陌生化的效果,用極簡的現(xiàn)代派建筑語言強化了地域性特色,營建了“神似而非形似”的統(tǒng)一的場所面貌。
2、結合現(xiàn)代材料演繹傳統(tǒng)地域性
Kerry Hill是材料處理的大師,他善于通過獨立使用現(xiàn)代材料、現(xiàn)代與傳統(tǒng)材料組合、現(xiàn)代材料替換傳統(tǒng)材料等手法,用現(xiàn)代的“形”表現(xiàn)傳統(tǒng)的“質”,演繹熟悉而全新的地域性特征。
在清邁切蒂酒店(The Chedi Chiang Mai)的外觀設計中,Kerry Hill通過將客房陽臺木材質的顏色、質感、肌理與傳統(tǒng)民居進行相似化處理;陽臺單元構建方式的模擬處理,使簡潔規(guī)整的客房體量與傳統(tǒng)泰式民居“噶來”建立起聯(lián)系,手法既地域風格濃郁而又現(xiàn)代感實足。
又如印度新德里安曼酒店、加爾各答聲納精選酒店中,采用鋁合金格柵取代傳統(tǒng)的石制、木制格柵,通過現(xiàn)代的材料、質感,抽象化地來表現(xiàn)傳統(tǒng)地域特色,創(chuàng)造出獨特、迷人的空間氛圍。
3、對色彩、質感的完美追求
涵碧樓的投資方臺灣鄉(xiāng)林集團董事長賴正鎰曾說,“是一場夢想與機遇的交會”才能請到Kerry Hill設計涵碧樓,作為投資者,自己有責任尊重大師精益求精的執(zhí)著精神。涵碧樓客房內浴室的瓷磚,大師希望其顏色燒得和海的顏色一樣,還要求能隨著日照光線的變化,呈現(xiàn)出同海水一樣的顏色變化。這樣的效果,前后燒了十幾次,歷時一年多才得以實現(xiàn)。
又如在設計青島涵碧樓時,大師想要在外墻上用銹跡斑斑的鋼板做飾面材料,因為他堅信這種海風銹蝕的滄桑感會給觀者帶來不一樣的感覺。但賴董事長覺得鐵銹不容易打掃,通過反復探討的拉鋸戰(zhàn),還挑選過柚木,最終定下用銅板來實現(xiàn)大師意圖的效果。而銅是金屬中除了黃金之外最貴的金屬,且要讓銅經過風吹日曬、海風吹襲氧化后,產生原始而自然的銅綠現(xiàn)象,得花費好幾億元才能實現(xiàn)。
Kerry Hill認為地域化設計本身就是一種樸素的生態(tài)觀念,建筑是一種物質載體,自然環(huán)境、人文環(huán)境均是廣義生態(tài)文明的關注對象。在他的設計中,非常注重地區(qū)的生態(tài)發(fā)展,比如酒店選址順應地形地貌,而不是改變基地環(huán)境;酒店建筑的技術手段扎根于地區(qū)的現(xiàn)實生活,常就地取材;充分考慮不同地域的文化特征與風土人情對建造過程的影響。
例如在青島涵碧樓酒店的設計過程中,Kerry Hill選擇把巖盤、沙灘、海岸線都保留,場地上原有的農民的鮑魚養(yǎng)殖池也全數(shù)維持,目的就是讓客人看到當?shù)刈钤鷳B(tài)的地域化情境。
另一方面,說服業(yè)主投入巨資做了大量海岸保護的工作,不僅僅是為了酒店的安全考慮,更維護了當?shù)氐暮0渡鷳B(tài)環(huán)境的安全。
本文從精品度假酒店地域性特色塑造的角度切入該領域的研究,通過對Kerry Hill大師諸多精品度假酒店案例的解讀,認識到要想做好精品度假酒店設計,需要設計師充分尊重環(huán)境、尊重人性,沖破思維定勢,更多地從地域文化中尋找激發(fā)原創(chuàng)靈感的元素,本著以人為本的態(tài)度,從人們感知的角度出發(fā),去創(chuàng)造新穎的視覺效果和生動的建筑空間,為形成精品度假酒店自身的品牌價值和文化價值奠定根本性的基礎。
[1] [英] 凱瑟琳·斯萊塞. 地域風格建筑[M]. 南京:東南大學出版社,2001:10.
[2] 沈克寧. 批判的地域主義[J]. 建筑師,2004,111(5):45-55
[3] 尹航. 重拾建筑的地域性設計策略[J]. 山西建筑,2010,05:39-40
[4] 李慧莉,張碩松,張險峰. 生態(tài)型度假酒店的地域文化表達[J]. 城市建筑,2010,05:18-20
[5] Kerry Hill-crafting Modernism in Asia Pacific. A+U. 470
[6] 賴正鎰 涵碧樓的成功在于文創(chuàng). 2014,www.xzbu.com
[7] 王雪,賈智紅. 精品酒店的文化特色定位與設計表達[J]. 華中建筑,2012,06:24-27
[8] 胡愛華. 淺談精品酒店的空間形態(tài)[J]. 山西建筑,2006,0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