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外漢語 1201班 范新城
陳志澤 主持
巴山夜雨
對外漢語1201班范新城
蜀之地,素來多是陰雨,卻又并不似江南水鄉(xiāng)般溫潤細致,靈秀動人。蜀地的雨,雖亦是悱惻纏綿,卻究竟難掩其中幾許孤勁蒼涼。而那綿綿陰雨中最為獨特的韻味,大概來自那滿城孤寂輝煌的夜色之中。
猶記少年時,心中對于天府最為固執(zhí)的念想,便是源自于杜子美的春夜喜雨,卻并非其中膾炙人口的前兩聯(lián)。
曠野蕭瑟,杳無人跡;黑云傾覆,天低欲雨。江上風過,波濤涌起;孤舟點火,隱約依稀。莫名的,在空曠孤寂之中透出幾分壓抑,似是模糊中那演的深刻與沉重。就如同被鎮(zhèn)壓的上古兇獸,孤傲凜冽如斯,卻不得不在時光的洪流之中漸漸黯淡湮滅。
待得雨霽云開,曉破天明;錦官城中,紅濕花重。只覺一分疏離,一分清冷,一分孤高,余下七分,便盡是涼薄的清醒。
而如今在此游歷已兩載有余,卻仍是抹不去最初的想象。見識了青城山頂?shù)拿杀€煙雨,領(lǐng)略過蜀南竹海的山間疏雨,而心中漲秋池的巴山夜雨卻是愈發(fā)濃重清晰。
間或于雨夜之中久久難眠,而每逢此時便不由放任自己思緒紛飛:君問歸期未有期。這般話語,放諸自己身上亦是意外地適合呢。也對,往來之間,又竟是有何分別呢?這人生在世,本不過是一場身不由己的行程,過得好也罷壞也罷,又有哪一個不是在匆匆趕路呢?其生也若浮,其死也如休;生謂游,死曰歸。卻問歸期,未可知。
予惡乎知說生之非惑邪?予惡乎知惡死之非弱喪而不知歸者邪?
杜鵑啼血鳴:不如歸去。
卻又是,君問歸期未有期。
徒教那,巴山夜雨漲秋池。
佳作賞析
陳志澤主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