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蓓
(咸寧市中心醫(yī)院甲乳外科,湖北 咸寧 437100)
?
階段性持續(xù)健康教育在乳腺癌手術患者護理中的應用價值
陳蓓
(咸寧市中心醫(yī)院甲乳外科,湖北 咸寧 437100)
摘要:目的 研究階段性持續(xù)健康教育在乳腺癌手術患者護理中的臨床應用價值。方法選取2011年1月至2014年1月于我院診治的乳腺癌手術患者126例,按其就診順序進行編號,并隨機分為對照組(63例)和觀察組(63例),對照組行常規(guī)健康教育,觀察組行階段性持續(xù)健康教育,涵蓋入院時、術前、術后、化療期間及出院前健康教育,觀察兩組患者各臨床指標,并進行統計學分析。結果觀察組住院時間明顯短于對照組(P<0.05),并發(fā)癥發(fā)生率亦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上肢功能恢復優(yōu)良率、健康知識評分、復診率及滿意度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或P<0.01);觀察組HAMD評分、PSQI評分及疾病不確定感量表評分、GSES評分及生活質量評分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或P<0.01)。結論在乳腺癌手術患者護理中,階段性持續(xù)健康教育可促進患者身體及肢體功能恢復,縮短住院時間,減少并發(fā)癥發(fā)生,改善心理狀態(tài),提高知識掌握程度,加深疾病了解程度,提高患者睡眠質量及生活質量,值得推廣。
關鍵詞:乳腺癌;健康教育;護理
乳腺癌是一種最常見的女性惡性腫瘤,近年來其發(fā)病率呈增高趨勢,嚴重威脅患者的身體健康及生命質量。目前,臨床治療乳腺癌多采用手術治療為主、放化療輔助的綜合治療方案,并取得了一定成效。然而,合理的健康教育方式在乳腺癌治療中亦具有重要意義。本文旨在研究階段性持續(xù)健康教育在乳腺癌手術患者護理中的應用價值。
1資料與方法
1.1臨床資料選取2011年1月至2014年1月間于我院診治的乳腺癌手術患者126例,年齡為35~68(54.38±4.08)歲,體重48~68(55.37±4.08)kg,婚姻狀況為已婚92例、未婚14例、離異或喪偶20例,文化程度為初中及初中以下21例、高中及高中以下72例、大學及以上33例,所有患者均經病理檢查或細胞學檢查確診為乳腺癌,并行乳腺癌改良根治術,術后進行化學治療,無嚴重心、肝、腎、肺等器質性病變,無精神病史或家族精神病史,無認知障礙,近期內周邊未發(fā)生重大變故,同意參與此研究者。在得到醫(yī)院倫理道德委員會批準后,征得所有患者及家屬同意情況下,將所有患者按其就診順序進行編號并隨機分為對照組(63例)和觀察組(63例),兩組患者臨床資料(如年齡、體重、婚姻狀況、文化程度、病理結果、手術方法、既往史等)間差異不明顯(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對照組:由護理人員在患者入院時進行常規(guī)健康宣教。
觀察組:行階段性持續(xù)健康教育,具體如下。
(1)入院時。發(fā)放乳腺癌知識手冊,向患者及家屬介紹其就診環(huán)境及主治醫(yī)師,講解乳腺癌發(fā)病病因、機制、治療方法、預后及轉歸等知識,掌握患者心理動態(tài),及時發(fā)現并對癥處理心理問題,并講述既往成功病例,增強其戰(zhàn)勝病魔信心。
(2)術前。告知并協助患者完成術前檢查、化驗及準備,介紹擬定手術方案、麻醉方式、體位、手術室環(huán)境、手術簡要過程、術后不良反應、術后注意事項、術后處理措施等,使之對整個手術過程產生一個感性認識。
(3)術后。告知患者術后處理措施及意義、引流管作用及意義、注意事項等,并指導患者進行術后肢體功能鍛煉,介紹術后治療方法、過程、配合方法及可能出現的并發(fā)癥等。
(4)化療期間。指導并協助患者正確面對疾病,講解乳腺癌化療相關知識,介紹患者病理類型及臨床分期、化療方案、化療藥物及不良反應,指導患者正確飲食、用藥、功能鍛煉等,并告知患者化療期間可能出現的不良反應及應對措施、自我保護措施、注意事項及配合方法等。
(5)出院時。告知患者出院后堅持功能鍛煉的重要性,指導患者如何正確飲食、運動、休息、自我檢查,告知患者定期復診的重要性,并對患者及家屬進行心理干預。
1.3研究方法與工具所有患者出院時均進行漢密頓抑郁量表(HAMD)、匹茲堡睡眠質量指數(PSQI)、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疾病不確定感量表、生活質量量表調查,并從患者住院時間、患者滿意度、復診率、依從性、并發(fā)癥、功能恢復、HAMD評分、PSQI評分、GSES評分、疾病不確定感評分、生活質量評分等方面進行數據記錄、整理。
1.4評價標準[1,2]GSES:10個項目,每項目計1~4分,各項目總和即為GSES評分,分值越高自我效能感越強;PSQI量表:涵蓋7個因子,每因子計0~3分,共21分,各因子總和即為量表總分,分值越高睡眠質量越差。生活質量量表:5個領域涵蓋36維度,每維度計0~4分,各維度總和即為量表總分,分值越高生活質量越高。疾病不確定感量表:涵蓋4維度33條目,總分計32~160分,分值越高不確定感程度越高。上肢功能恢復:優(yōu):雙側上舉高度差值≤5cm,外展功能可達180°;良:雙側上舉高度差值>10cm,外展功能可達150°;差:雙側上舉高度差值≥20cm,外展功能可達90°。
2結果
2.1兩組患者治療相關指標比較觀察組住院時間明顯短于對照組(P<0.05),其并發(fā)癥發(fā)生率亦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上肢功能恢復優(yōu)良率、健康知識評分、復診率及滿意度均明顯高于對照組相應指標(P<0.05或P<0.01),具有統計學意義,詳見表1。
2.2兩組患者各量表評分比較觀察組HAMD評分、PSQI評分及疾病不確定感量表評分、GSES評分及生活質量評分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或P<0.01),詳見表2。
表1 兩組患者治療相關指標統計分析表
與對照組比較,*P<0.05、**P<0.01
表2 兩組患者各量表評分統計分析表
與對照組比較,*P<0.05、**P<0.01
3討論
階段性持續(xù)健康教育是一種新型健康教育模式,在臨床各學科護理中應用較為廣泛,如人工髖關節(jié)置換、闌尾炎、剖宮產、耳鼻喉手術、骨折等,然而在乳腺癌護理中研究較少。王云彬等研究證明分階段健康教育可提高乳腺癌患者健康教育效果,降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提高患者滿意度。
在本研究中,經階段性持續(xù)健康教育干預的觀察組住院時間、并發(fā)癥發(fā)生率、上肢功能恢復優(yōu)良率、健康知識評分、復診率及滿意度等指標均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或P<0.01),說明階段性健康教育可促進患者身體及肢體功能恢復,減少并發(fā)癥的發(fā)生,提高患者健康知識掌握程度、復診率及滿意度;此外,觀察組HAMD評分、PSQI評分及疾病不確定感量表評分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或P<0.01),在統計學上有意義,結果與國內相關研究報道結論相符。
常規(guī)健康教育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手術治療效果,緩解了部分患者心理壓力,但是限于其教育方式及內容,實際應用效果欠佳。階段性持續(xù)健康教育作為一種新式健康教育模式,可在不同階段根據患者實際情況及不同需求給予相應的健康教育,便于改善患者心理狀態(tài),提高依從性及干預效果。
綜上所述,在乳腺癌手術患者護理中,階段性持續(xù)健康教育可促進患者身體及肢體功能恢復,縮短住院時間,減少并發(fā)癥發(fā)生,改善心理狀態(tài),提高知識掌握程度,加深疾病了解程度,提高患者睡眠質量及生活質量,值得在臨床實踐中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龐娟.健康教育在乳腺癌放療中的臨床應用.中國實用醫(yī)藥,2015,10(2):213
[2]鐘靈,李丹,廖俊輝,等.乳腺癌患者術后的規(guī)范化康復護理及其效果評價.腫瘤預防與治療,2013,26(3):159
[3]王云彬,謝巧衛(wèi).分階段健康教育在乳腺癌手術患者中的應用.中國基層醫(yī)藥,2014,21(24):38
[4]朱燕麗,葉美珍,付麗萍.“321”健康教育模式對化療期乳腺癌住院患者焦慮及睡眠質量的影響.齊魯護理雜志,2014,20(10):12
(收稿日期:2015-03-20)
DOI:10.16751/j.cnki.2095-4646.2015.06.0534
中圖分類號:R473.73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4646(2015)06-053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