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海平 梁章聰 卓海燕 廣東省深圳市龍崗區(qū)第三人民醫(yī)院兒科 518115
谷維素聯合西替利嗪治療學齡前兒童咳嗽變異性哮喘的臨床分析
藍海平梁章聰卓海燕廣東省深圳市龍崗區(qū)第三人民醫(yī)院兒科518115
摘要目的:觀察與分析谷維素聯合西替利嗪治療學齡前兒童咳嗽變異性哮喘的效果。方法:選取462例兒童咳嗽變異性哮喘者,參考隨機數字表法將其隨機分為治療A組(148例)、治療B組(156例)和治療C組(158例),另外再隨機選取150例兒童咳嗽變異性哮喘者作對比分析,即對照組;同時給予四組患兒相應治療方法且對臨床療效、癥狀改善時間和住院時間等進行觀察,對所得數據進行統(tǒng)計學處理、分析。結果:治療C組總有效率達94.94%,高于治療A組、治療B組和對照組;治療C組咳嗽緩解起效時間、咳嗽消失時間、氣喘消失時間、哮鳴音消失時間以及住院治療時間均較治療A組、治療B組和對照組明顯縮短,P<0.05。結論:谷維素聯合西替利嗪是治療學齡前兒童咳嗽變異性哮喘的理想方法,值得臨床推廣。
關鍵詞谷維素 西替利嗪兒童咳嗽變異性哮喘
所謂咳嗽變異性哮喘,即隱匿性哮喘或過敏性咳嗽,作為以慢性咳嗽為特有癥狀或主要癥狀的特殊支氣管哮喘,該病常在清晨與夜間發(fā)作、極易反復,尤其在活動后更甚[1],因此對學齡前兒童的生長發(fā)育、甚至心理健康造成極大影響;近年來,隨著對學齡前兒童咳嗽變異性哮喘的大量研究和臨床實踐發(fā)現,哮喘是呼吸系統(tǒng)中典型的心身疾病之一[2],在對該病的防治中生物-心理-社會因素在哮喘中占據重要地位,筆者將谷維素聯合西替利嗪運用于該病治療中,其效果滿意,現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于2013年6月-2014年5月在本院兒科門診及住院部,隨機選取兒童咳嗽變異性哮喘者共計462例,入選患兒符合國際疾病分類第10版(ICD-10)中兒童咳嗽變異性哮喘的診斷標準:即(1)咳嗽反復發(fā)作1個月以上,其特征為夜間或清晨發(fā)作,干咳少痰,運動后癥狀加重;(2)臨床無感染征象或長期使用抗生素無效;(3)使用支氣管擴張劑藥物可使咳嗽發(fā)作緩解;(4)有個人或家族過敏史;(5)在CVA發(fā)作期作峰峰速儀測定PEF值<80%預計值,吸入喘樂寧15min后,復測PEF值平均比原值升高>15%。462例患兒年齡3~7歲,平均年齡(3.52±1.00)歲,男248例,女214例,病程3個月~4年,平均(25.00±4.00)個月,將此462例患兒視為治療組且參考隨機數字表法將其隨機分為治療A組(148例)、治療B組(156例)和治療C組(158例),另外在該研究時間段內隨機選取150例兒童咳嗽變異性哮喘者作對比研究,即對照組,利用統(tǒng)計學軟件SPSS13.0對四組患兒一般資料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后,結果顯示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排除標準(1)精神疾病或語言障礙或智能低下;(2)入組前30d應用過糖皮質激素;(3)結核感染;(4)支氣管異物、先天性氣道畸形、先天性喉喘鳴;(5)細菌或支原體所致支氣管肺炎等感染,外科所致的與支氣管哮喘癥狀類似的疾??;(6)心、肺、肝、腎等重要器官功能異常。
1.3治療方法四組患兒均給予常規(guī)治療,包括給予普米克霧化吸入(2次/d)、氨茶堿片6mg/(kg·d)分2次口服,伴有細菌感染給予頭孢克洛30mg/(kg·d)分3次口服及化痰等對癥治療;根據病情嚴重程度給予輸液,靜脈使用琥珀酸甲潑尼龍、吸氧等。治療A組除采用常規(guī)治療外,加用口服谷維素(生產廠家:淮南佳盟藥業(yè)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34022089),5~10mg/次,3次/d,口服。治療B組在常規(guī)治療的基礎上加用鹽酸西替利嗪片(生產廠家:麗珠集團制藥,國藥準字H20000245),3~6歲者5mg,1次/d,6歲以上者10mg,1次/d,療程1~2周;癥狀無好轉患兒在使用2周后,停用1周可繼續(xù)用藥。治療C組同時服用鹽酸西替利嗪片及谷維素,劑量分別同A組及B組。
1.4臨床治療效果評估標準[3](1)臨床控制:治療3d后咳嗽緩解,1個月內恢復正?;顒诱?;(2)顯效:3~7d內咳嗽緩解,1個月內僅活動后有偶咳者;(3)好轉:3~7d內咳嗽頻率減少,1個月內時有咳嗽者;(4)無效:治療1個月后咳嗽無明顯好轉或加重,最終改其他藥者。
1.5統(tǒng)計學方法對實驗采集資料的統(tǒng)計學處理均采用SAS軟件進行統(tǒng)計。計量資料四組間的比較,采用均數差別、F檢驗、計量資料三組比較,采用方差分析,F檢驗與Q檢驗,計數資料率的比較,采用卡方檢驗,將檢驗標準設定為α=0.05,P<0.05為差異存在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2.1不同組別患兒臨床治療效果對比見表1。
表1 四組患兒臨床治療效果對比〔n(%)〕
注:治療A組與治療B組相比,①P>0.05;治療A組、治療B組分別與對照組相比,②P<0.05;治療C組分別與治療A組、治療B組和對照組相比,③P<0.05。
2.2不同組別患兒癥狀改善及住院時間對比見表2。
表2 四組患兒癥狀改善及住院時間對比(d)
注:治療A組與治療B組相比,①P>0.05;治療A組、治療B組分別與對照組相比,②P<0.05;治療C組分別與治療A組、治療B組和對照組相比,③P<0.05。
3分析
據大量臨床資料顯示學齡前兒童咳嗽變異性哮喘的發(fā)病機制與哮喘基本類似,通常以持續(xù)氣道炎癥及氣道高反應性為特點,治療上也往往類似于哮喘的治療方法,且具有良好的臨床療效[4]。但隨著對兒童咳嗽變異性哮喘研究的不斷深入,諸多學者認為在該病發(fā)病中,心理因素占據有重要地位,其中焦慮、失望、困擾、憤怒、恐懼、沮喪等不良心境均可誘發(fā)哮喘,使變異性哮喘患兒咳嗽癥狀發(fā)生或加重;同時部分研究資料表明,35%~40%的咳嗽變異性哮喘患兒經暗示可誘發(fā)支氣管收縮,40%患兒哭泣時喘息加重[5]。究其原因,不良心境可使情緒中樞所處的大腦邊緣系統(tǒng)抑制下丘腦的神經分泌細胞,使腦垂體的促腎上腺皮質激素分泌減少,造成腎上腺皮質激素分泌量降低;同時不良心境還可以通過影響情緒中樞和下丘腦前部,促使迷走神經興奮,釋放的乙酰膽堿增加,上述雙重作用都可以引起哮喘的發(fā)作,由此,哮喘與負性心理互為因果[6],所以應全面考慮生物、心理及社會因素在哮喘防治中的作用。
鑒于此種情況,筆者本次在給予西替利嗪基礎上聯合谷維素且與常規(guī)治療等方法加以對比分析,從表1結果可知谷維素聯合西替利嗪治療的總有效率達94.94%且明顯高于單純谷維素治療、西替利嗪治療以及常規(guī)治療方法,同時表2中應用谷維素聯合西替利嗪者機體功能恢復時間以及住院時間也較其他治療方法明顯縮短,所以對促進患兒康復、縮減醫(yī)療費用支出具有重要臨床價值,同時也從側面印證了谷維素聯合西替利嗪治療學齡前兒童咳嗽變異性哮喘的有效性及可行性。因為西替利嗪是一種選擇性組胺H1-受體拮抗劑,能有效阻斷組胺誘發(fā)的支氣管痙攣,拮抗白三烯、前列腺素,抑制肥大細胞與嗜堿粒細胞以及巨嗜細胞等,所以能有效降低氣道高反應性等。同時本次聯合谷維素進行治療符合上述理論(哮喘與負性心理互為因果,治療中應全面考慮生物、心理因素在哮喘防治中的作用),因為谷維素能有效調節(jié)自主神經功能,增加兒茶酚胺樣物質、影響垂體分泌激素等,所以在植物神經中樞功能得以正常發(fā)揮、調節(jié)精神狀態(tài)、穩(wěn)定情緒、緩解焦慮與緊張方面具有重要價值,因此在兒童咳嗽變異性哮喘治療方面達到了事半功倍的目的,符合了當今醫(yī)學對該病發(fā)病機制的研究,即哮喘是呼吸系統(tǒng)中典型的心身疾病。
總而言之,谷維素聯合西替利嗪是治療學齡前兒童咳嗽變異性哮喘的理想方法,該方法的應用不僅提高了臨床療效、同時還縮短了患兒治療時間等,為臨床治療方案的選取提供了一種新思路、新途徑,值得臨床推廣。
參考文獻
[1]丘統(tǒng)強.咳嗽變異性哮喘100例臨床分析〔J〕.臨床醫(yī)學,2012,32(4):37-38.
[2]段勵夫,薛慧英.哮喘患兒心理狀態(tài)測評及結果分析〔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04,12(4):271-272.
[3]中華醫(yī)學會兒科學會呼吸學組.中華兒科雜志編輯委員會.兒童慢性咳嗽診斷與治療指南(試行)〔J〕.中華兒科雜志,2008,46(2):104-107.
[4]陳永苓,丁進梅.咳嗽變異性哮喘28例臨床分析〔J〕.中國社區(qū)醫(yī)師,2010,12(27):25-26.
[5]謝竹梅,藺紅,劉樹青,等.咳嗽變異性哮喘50例誤診分析〔J〕.貴州醫(yī)藥,2007,31(5):34-35.
[6]王鑫,張亞京,等.支氣管哮喘患兒心理學特點及整合性心理治療對其療效影響〔J〕.實用兒科臨床雜志,2007,22(21):1627.
(編輯落落)
收稿日期2014-06-16
中圖分類號:R725.6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1-7585(2015)01-006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