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俊輝 李 軍 江西省九江市第一人民醫(yī)院呼吸內科 332000
無創(chuàng)機械通氣治療慢性肺源性心臟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臨床療效觀察
鄒俊輝李軍江西省九江市第一人民醫(yī)院呼吸內科332000
摘要目的:探討對慢性肺源性心臟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利用無創(chuàng)機械通氣治療的臨床療效觀察。方法:選擇我院2011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慢性肺源性心臟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102例,所有患者均以無創(chuàng)機械通氣治療,對其臨床表現(xiàn)、動脈血氣變化進行觀察。結果:所有慢性肺源性心臟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治療24h后,其呼吸困難癥狀明顯改善,動脈血氧分壓(PaO2)和二氧化碳分壓(PaCO2)與治療前比較明顯改善(P<0.05),而且無創(chuàng)機械通氣能夠使呼吸頻率和心率減慢。結論:無創(chuàng)機械通氣治療慢性肺源性心臟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能緩解呼吸肌疲勞,使心臟負荷減輕,心肺功能得到改善。
關鍵詞慢性肺源性心臟?、蛐秃粑ソ邿o創(chuàng)機械通氣
慢性肺原性心臟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是臨床上較常見的嚴重疾病,對于該疾病若不能進行及時有效控制,將很容易造成肺性腦病、心衰,甚至是造成患者死亡[1]。臨床研究表明,以無創(chuàng)機械通氣方法對該疾病進行治療,效果比較理想。本文選擇我院2011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慢性肺源性心臟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102例,對其以無創(chuàng)機械通氣方法進行治療,觀察其臨床效果,現(xiàn)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臨床資料資料來源于我院2011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102例慢性肺源性心臟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通過相關臨床檢查,顯示所有患者均符合慢性肺源性心臟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臨床診斷標準。在這些患者中男60例,女42例,患者年齡最小為50歲,最大為80歲,平均年齡(68.8±2.8)歲。
1.2方法患者入院后,均以常規(guī)藥物進行治療,在此基礎上以無創(chuàng)機械通氣進行治療,治療過程中選擇S/T模式,根據(jù)患者臨床表現(xiàn)以及動脈血氣,對呼吸機參數(shù)進行調整,為使患者能夠耐受,將其初始值設定為EPAP 2~4cmH2O,IPAP 6~8cmH2O,將通氣頻率控制為14~16次/min,每經過0.5~1h則將IPAP增加,其每次增加值為2~3cmH2O,直到患者呼吸困難得到改善,其RR減緩,然后將EPAP逐漸增加,增加到6~8cmH2O,直到患者感覺比較舒適,SaO2升高,其肺部哮鳴音以及濕啰音均減少。在對患者開始進行治療的24h之內,不但要對其進行必要護理以及進食,還要持續(xù)對其進行無創(chuàng)機械通氣治療,然后每天進行3~4次, 2~4h/次,其累計時間在8h/d以上。在對患者進行治療過程中要根據(jù)血氣分析或者SpO2對吸入氧流量及時進行調整。當患者病情穩(wěn)定之后將壓力逐漸降低,并將通氣時間逐漸縮短,一直到將呼吸機脫離。在對患者進行通氣過程中,若有低血氧癥出現(xiàn)要對其進行及時糾正,對其利用氣管插管行有創(chuàng)通氣。觀察患者的臨床癥狀以及動脈血氣變化情況[2,3]。
1.3統(tǒng)計學分析利用統(tǒng)計學軟件SPSS18.0對患者的臨床癥狀以及動脈血氣變化情況進行統(tǒng)計分析,對于結果中計量數(shù)據(jù)利用均數(shù)±標準差進行表示,并且以t進行檢驗,對于患者治療前、后的變化比較情況以χ2進行檢驗,在本文中將P<0.05表示存在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所有慢性肺源性心臟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治療24h后,其呼吸困難癥狀明顯改善,動脈血氧分壓(PaO2)、二氧化碳分壓(PaCO2)與治療前比較明顯改善,而且無創(chuàng)機械通氣能夠使呼吸頻率和心率減慢,其具體比較數(shù)據(jù)見表1。
表1 治療前、后各項指標變化比較±s)
3討論
慢性肺原性心臟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是對患者影響較嚴重的一種疾病,若不能及時處理,可能會造成死亡,嚴重威脅患者生命。以無創(chuàng)機械通氣方法對患者進行治療,在吸氣時對患者予以一定壓力進行支持,從而將氣道阻力克服,將患者呼吸功減少,使肺泡通氣量增加,從而增加二氧化碳排出量;在呼氣時,適當給予患者一定外源性呼吸末正壓,使吸氣觸發(fā)閥值降低,并且使PEEPi所導致的吸氣功耗的增加減少,呼吸肌疲勞減輕,患者呼吸困難減輕,舒適感增加[4]。因此,以該方法治療效果較好。
綜上所述,無創(chuàng)機械通氣治療慢性肺源性心臟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能緩解呼吸肌疲勞,心臟負荷減輕,使心肺功能得到改善。
參考文獻
[1]盧庭裕.無創(chuàng)通氣輔助治療肺源性心臟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臨床效果分析〔J〕.中國當代醫(yī)藥,2013,12(18):60-61.
[2]彭紅星,楊榮時,曾玉蘭.無創(chuàng)雙水平正壓通氣治療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臟病合并呼吸衰竭的療效觀察〔J〕.實用老年醫(yī)學,2013,8(22):676-678.
[3]劉錦衛(wèi).BIPAP呼吸機治療慢性肺源性心臟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臨床觀察〔J〕.中國實用醫(yī)藥,2011,3(16):81-82.
[4]余武強.機械通氣在救治危重肺源性心臟病呼吸衰竭患者中的療效觀察〔J〕.中國醫(yī)藥導報,2011,21(44):37-39.
(編輯落落)
收稿日期2014-07-10
中圖分類號:R563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1-7585(2015)03-033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