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中心
(河南省地質礦產勘查開發(fā)局第四地質勘查院 河南鄭州 450000)
分析大口徑井二開先導孔下導管鉆進技術
■賈中心
(河南省地質礦產勘查開發(fā)局第四地質勘查院 河南鄭州 450000)
本文根據自身工作經驗,基于鉆井安全考慮須首先完成一開表土層鉆進,但其固井用大口徑鋼管會造成二開先導孔排渣不利,影響鉆進效率。為解決先導孔鉆進循環(huán)問題,通過理論分析和現場對比試驗,提出下導管鉆進技術。實踐表明,下導管鉆進技術對于大口徑井二開先導孔鉆進具有重要的借鑒意義。
大口徑井二開先導孔下導管鉆進
煤礦區(qū)為滿足安全生產需求,經常需要從地面施工瓦斯抽采井、電纜連接井及物料輸送井等,此類鉆井工程最主要的特點就是完井口徑較大(Φ500~Φ1200 mm),與常規(guī)巖心鉆探所施工的Φ30~Φ150 mm口徑相孔比可謂大口徑。煤礦區(qū)地面大口徑井施工工藝以正循環(huán)回轉鉆進為主,在完成先導孔的基礎上,經過多級擴孔完井,鉆井周期長,井內事故發(fā)生概率高。煤礦區(qū)地面鉆井需要穿過第四系表土層,該地層遇水膨脹,極易坍塌掉塊。為保障大口徑井擴孔施工安全,首先需單獨完成一開鉆井施工,用大口徑鋼管將地表第四系土層封固后,再進行二開基巖層井段施工。具體鉆井工序如下:①開挖井口,下入井口護筒;②一開先導孔鉆進至基巖以下;③一開擴孔(一級或多級)至設計要求;④下入一開鋼管,固井;⑤二開先導孔鉆進至設計深度;⑥二開擴孔(一級或多級)至設計要求;⑦下入二開鋼管,固井,完井。
由鉆井工序可知,在二開小井眼先導孔鉆進過程中,井眼口徑上下不一致,且上部一開井眼尺寸較先導孔大數倍,對于鉆井排渣極為不利,影響鉆進效率,甚至造成一開井底沉渣,引起卡鉆事故。為解決二開先導孔鉆進排渣問題,提高鉆進速度,引入下導管鉆進技術,并通過實踐規(guī)范技術操作,實現大口徑井二開先導孔快速安全鉆進。
我國煤礦區(qū)第四系表土層厚度不一,最厚超過200 m,對于大口徑井鉆進安全影響較大。煤礦區(qū)大口徑井典型的井身結構為二開設計,一開封固表土層,二開完井達到設計要求。
2.1 正循環(huán)鉆進工藝
根據鉆井工序,煤礦區(qū)大口徑井需首先完成一開施工,并下鋼管固井。二開小井眼先導孔正循環(huán)鉆進時,即出現井眼口徑上下不一致的情況。
設鉆桿外徑為R,先導孔鉆進口徑R下,先導孔內鉆井液循環(huán)上返流速V下;一開固井鋼管內徑R上,一開井段鉆井液循環(huán)流速V
而鉆井過程中的鉆井液循環(huán)流速決定于鉆井方法、鉆進速度、地層特性、井身結構等,主要以能夠有效攜帶鉆屑為基本確定依據,其重要的出發(fā)點是鉆屑的上返速度。
同時,在一開鋼管內,為保證鉆屑正常上返,要求V上>V1,即:1.3(R下2-R2)>(R上2-R2)。
以常見的Φ127 mm鉆桿鉆進二開先導孔Φ311 mm孔徑為例,則要求一開井段固井鋼管內徑小于Φ347 mm,否則將造成鉆屑堆積在一開底部,影響鉆進速度,造成沉渣卡鉆。此計算結果大大限制了大口徑井的完井規(guī)格,應用范圍小。
2.2 反循環(huán)鉆進工藝
反循環(huán)鉆進工藝是提高大口徑井巖屑上返流速的重要工藝方法之一,按照形成上升液流的方式分為泵吸反循環(huán)、射流反循環(huán)和氣舉反循環(huán)。
由泵吸反循環(huán)和射流反循環(huán)鉆進工藝原理可知,井深超過70 m即難以實現反循環(huán)效果,遠低于煤礦區(qū)大口徑井完井深度要求,不能解決二開先導孔鉆進排渣問題。
氣舉反循環(huán)鉆進工藝能夠有效解決大口徑深井鉆進的排渣問題,配套裝置主要包括氣水龍頭、空壓機、雙壁鉆桿、氣水混合器及反循環(huán)鉆頭等。其工藝原理是將空壓機的壓縮空氣經氣水龍頭、雙壁鉆桿的環(huán)狀空間送到氣水混合器進入內管,利用壓縮空氣在液體中等溫膨脹作用,造成鉆桿內外的流體比重差;在此壓差作用下,使鉆桿內的泥漿、巖屑和氣體的三相混合體連續(xù)不斷地攜出地表,再將處理過的泥漿送入(流入)孔內,經孔底進入鉆具內,補充排出循環(huán)液的空間,如此不斷形成反循環(huán)鉆進過程。但該技術用于先導孔鉆進有如下不足:
①先導孔的基本要求是進行精確定向鉆進,通過螺桿馬達及隨鉆測量系統(tǒng)實現。氣舉反循環(huán)鉆進不能使用螺桿馬達及隨鉆測量系統(tǒng),只能使用單、多點測斜儀器掌握鉆孔軌跡,不能定向糾斜。②氣舉反循環(huán)鉆進工藝配套設備較多,工藝較復雜,成本高,用于小井眼先導孔施工不經濟。
綜合分析上述大口徑井二開先導孔鉆進工藝特點,從適用性出發(fā),解決大口徑井二開先導孔排渣問題,引進下導管鉆進技術。該技術主要內容包括:
①首先完成一開施工,封固表土層;②在一開鋼管內居中下套管,套管規(guī)格在能夠滿足二開先導孔鉆具通過的基礎上,內徑越小越好。套管下入基巖以下2 m左右,并穩(wěn)固;③在套管內下入二開先導孔施工鉆具,從基巖層開始鉆進。
鉆進循環(huán)液由于套管阻隔不能進入一開大口徑鋼管內,直接從套管與鉆具環(huán)空上返,循環(huán)流速上下一致。套管實際起到導流的作用。該技術簡易實用,可配合使用螺桿鉆具及隨鉆測量系統(tǒng)進行定向鉆進。
4.1 技術關鍵點
(1)下導管鉆進只用于先導孔施工,先導孔完成后,需將導管拔出。因此,導管進入基巖不宜過深,保證易于起拔脫出。(2)為阻隔二開先導孔鉆進循環(huán)液進入一開大口徑鋼管內,導管底部要滿足密封要求。(3)中心對正。鉆孔定向的基本要求是井眼中心線連續(xù)一致,大口徑井經過先導孔及后續(xù)多級擴孔鉆進完井,鉆孔中心對正的要求嚴格,導管必須下放至一開鉆孔中心位置。
4.2 應用
某礦區(qū)大口徑瓦斯抽采井工程施工資料顯示,該井一開表土層固井鋼管規(guī)格為Φ920 mm×12 mm,固井深度73 m,二開完井口徑為Φ850 mm。由于二開完井口徑較大,先導孔鉆進采用Φ222 mm鉆頭成孔后,分別采用Φ550 mm、Φ850 mm鉆頭分兩次擴孔完井。
二開先導孔下導管鉆進技術流程為:(1)完成導管底座鉆進。導管底座采用Φ311mm鉆頭在一開底部居中鉆深2 m;(2)下入Φ244.5 mm×7.92 mm導管。導管下端纏裹海帶,滿足密封要求,又能易于起拔;底部焊接扶正板及支撐板,保證對中;(3)井口穩(wěn)固,連接排渣管路;(4)使用Φ222 mm鉆頭+Φ172 mm螺桿馬達及隨鉆測量系統(tǒng)進行正循環(huán)定向鉆進。
4.3 效果對比分析
在分析實踐大口徑井二開先導孔下導管鉆進的同時,對比臨近井的施工情況。臨近井一開固井鋼管規(guī)格為Φ630 mm×10 mm,二開先導孔鉆進未下導管。兩井直線距離3.6 km,二開鉆遇地層相近,鉆速對比情況如表1所示。
P633.8[文獻碼]B
1000-405X(2015)-10-35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