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院患者跌倒風險因素與傷害分析及其護理對策
[引著格式]胡永瓊.住院患者跌倒風險因素與傷害分析及其傷害護理對策[J].長江大學學報(自科版),2015,12(30):61~64.
胡永瓊(湖北江漢油田總醫(yī)院護理部,湖北 潛江 433124)
[摘要]目的:分析住院患者跌倒造成傷害的風險因素,提出護理對策,減少傷害。方法:回顧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5年5月跌倒事件26例住院患者臨床資料。結(jié)果:26例跌倒患者,11例造成傷害(42.3%);傷害程度比率:輕度15.4 %(4/26),中度11.5%(3/26),重度15.4%(4/26);跌倒高危因子評分:中度危險性53.8%(14/26),高度危險性46.2%(12/26);70歲以上病人占61.5%(16/26);發(fā)生于入院1周內(nèi)占42.3%(11/26)。結(jié)論:提高護士跌倒風險評估和防范能力,合理配置夜班護士,加強病人和陪護的健康教育,能有效降低跌倒率,減少傷害。
[關鍵詞]住院患者;跌倒風險;傷害;護理
跌倒是患者突然或非故意的停頓,倒于地面或倒于比初始位置更低的地方[1]。據(jù)文獻報道,42%住院跌倒患者造成了傷害,8%住院跌倒患者造成了嚴重傷害[2]。目前,國內(nèi)研究多注重患者及家屬對于預防跌倒知識的知曉率調(diào)查,以及預防跌倒的工作模式和實踐指南的研究[3,4],但對跌倒造成傷害的分析,相關報道較少。筆者對我院2013年1月至2015年5月已經(jīng)發(fā)生跌倒的患者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并提出具有針對性的護理對策。
1對象與方法
我院2013年1月至2015年5月共上報住院患者跌倒26例,其中男14例(占53.8%),女12例(占46.2%)。
采用回顧性研究的方法,對2013年1月至2015年6月共上報的26例住院患者跌倒事件進行回顧性分析。采用湖北省護理質(zhì)控中心推薦“住院病人跌倒/墜床高危因子評估表”:危險因子包括年齡、跌倒史、平衡能力、精神狀態(tài)、營養(yǎng)及睡眠、視力、表達能力、服用特殊藥物、慢性病、尿失禁10項,根據(jù)危險性高低每項按0到3分進行評分,再計算總分,按總分劃分危險性等級:低度危險性(0~9分),中度危險性(10~19分),高度危險性(20~30分)。結(jié)合其他危險因素:過度肥胖、酒精中毒、重度貧血、高血壓、顱腦疾病、癲癇史、頸椎病、糖尿病等,對病人進行動態(tài)評估。跌倒對患者造成的影響參考患者安全性事件的分級(national patient safety agency,NPSA)按文獻[5]處理。
2結(jié)果
本組跌倒患者26例中造成傷害11例,發(fā)生率為42.3%、其中輕度傷害4例(15.4%):頭皮、左額、下頜、右眉弓擦傷各1例;中度傷害3例(11.5%):頭皮裂傷2例,前額裂傷1例;重度傷害4例(15.4%):蛛網(wǎng)膜下腔出血2例,骨折2例。跌倒高危因子評分:中度危險性14例(占53.8%),高度危險性12例(占46.2%);70歲以上病人16例(占61.5%);發(fā)生在床邊13例(占50.0%),如廁7例(占26.9%);有陪護16例(占61.5%);發(fā)生于夜間和1名護士值班14例(占53.8%),發(fā)生于住院1周內(nèi)11例(占42.3%)。具體結(jié)果見表1。
表1 跌倒患者及傷害一般情況
3討論
1)跌倒風險評估跌倒危險因子評分對預防跌倒有較強的指導作用。26例跌倒患者,護士均按照“住院病人跌倒/墜床高危因子評估表”進行評估,告知患者和家屬并采取防范措施,從表1可見,11例跌倒造成傷害的患者中,評分為高度危險性患者,造成傷害2例(18.2%),中度危險性患者,造成傷害9例(81.8%),說明跌倒危險因子評分越高,護士、病人、家屬重視程度越高,造成傷害的幾率越小。也可能存在護士評分不準確的因素。11例跌倒傷害患者中除1例引起糾紛外,其他均因事先告知患者家屬并簽字,跌倒后積極處理,得到患者家屬諒解。跌倒評估作為一種護理干預措施,護士能否規(guī)范、客觀、動態(tài)評估病人,對跌倒后傷害傾向具有預防作用。
2)年齡因素有文獻報道,醫(yī)院內(nèi)65歲的老年患者跌倒發(fā)生率達到30%[6],可見與年齡相關的健康因素是導致跌倒的重要原因。本文資料中,70歲以上高齡病人發(fā)生跌倒16例(61.5%),造成傷害7例,占傷害患者的63.6%,且造成嚴重傷害2例。這與國外的研究結(jié)果基本一致[7]。因老年人的感覺系統(tǒng)、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及骨骼肌肉系統(tǒng)功能均發(fā)生退行性減退,導致老年人步態(tài)的穩(wěn)定性下降和平衡功能受損,使跌倒的危險性和跌倒造成傷害大大增加。
3)外部環(huán)境因素11例跌倒傷害中,發(fā)生在床邊5例(45.5%),病房廁所3例(27.3%),源于如廁需要5例(45.5%);有1例病人因廁所臺階高跌倒造成骶4、5椎體骨折,引起糾紛。廁所是患者改變體位最快的地方,床旁是患者改變體位最多的地方,患者因體位改變而引發(fā)低血壓、腦缺血或眩暈等而引起跌倒。因此,要加強廁所、病房內(nèi)物理環(huán)境的安全,因其跌倒造成傷害的風險更大。跌倒造成傷害患者中,入院一周內(nèi)發(fā)生跌倒傷害4例(36.3%),百分比相對較高,可能與患者和家屬對環(huán)境不熟悉有關。
4)家屬和陪護因素跌倒造成傷害的患者有陪護7例占63.4%,有4例在陪護攙扶狀態(tài)下仍因體力不支發(fā)生跌倒并造成傷害,有2例跌倒時未在病人身旁。國外的調(diào)查顯示,與無陪護的病人相比,有陪護的病人發(fā)生跌倒相關性損傷程度更高[8]。可能因為有陪護,病人、護士都放松了警惕,另外與陪護預防跌倒知識技能不夠,責任心不強有關。因此對患者、家屬、陪護進行高危時段、高危場所、安全攙扶方法等的教育尤為重要。
5)護理人力資源配置國外研究[9,10]顯示,合理的護理人力配置與護理質(zhì)量密切相關。本組資料顯示,跌倒造成傷害發(fā)生在夜班6例,中午2例,占傷害的72.7%。如果夜班值班護士較少1名,護士疲于完成治療及護理操作,無暇顧及患者其他需求,患者和家屬也不好意思呼叫護士,患者的安全存在極大的隱患。
1)重視跌倒風險評估跌倒重在預防。對護士進行跌倒高危因子評估、預防措施及應急預案等培訓,使護士能夠熟練應用“住院病人跌倒/墜床高危因子評估表”,在患者整個住院期間,根據(jù)病情變化進行跌倒風險的動態(tài)評估,以保證跌倒高危人群的篩出率,避免預防跌倒護理中的盲目性和被動性。護士根據(jù)評估確定的跌倒高危因子,制定個性化防跌倒方案并追蹤效果,持續(xù)改進,重點時段護士必須加強巡視,如輸液結(jié)束后、起床時、如廁時、下床活動時、服用降壓藥、利尿藥、鎮(zhèn)靜安眠藥后等,同時提醒陪護及家屬加強看護。
2)提高患者及陪護對防跌倒的認知正確評價老年患者的活動能力,及時提供幫助。應用影像、小組討論、口頭、書面相結(jié)合的方式進行健康教育,老年患者記憶力減退,僅口頭教育很難掌握教育內(nèi)容,針對患者具體情況制定書面?zhèn)€性化防跌倒方案,便于患者和陪護查閱。加強老年病人更換體位知識的健康宣教。平時生活起居做到3個30s,即醒后30s起床,起床后30s再站立,站立30s再行走。清晨如廁前在床上先坐一會,等完全清醒后再去廁所。教會陪護使用護欄、床腳剎。并且提醒老年患者,不要長久地保持同一種體位,更換體位時動作必須平緩,勸告老年患者盡量使用拐杖。
3)保證患者安全的就醫(yī)環(huán)境墊氣墊床的患者,要加高護欄高度。保持開水房、洗漱間、走廊、廁所等地面干燥無水。有臺階的地方掛“防止跌倒”的警示碑,臺階不能太高,提醒老年病人行走時小心。廁所安裝垂直扶手,內(nèi)設呼叫器,使用座式馬桶、放置防滑墊。保持人行道暢通,醫(yī)療儀器如床旁監(jiān)護儀、氧氣筒、吸引器擺放在指定位置,醫(yī)療儀器的電線卷放有序,固定床腳剎。病區(qū)光線要充足,保持足夠的照明,廁所、走廊燈光不能太暗。轉(zhuǎn)角位置必須有照明,并要定期檢查,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維修。
4)合理配置夜班護士護理人力資源的合理配備的目的在于提供恰當?shù)淖o理人力,來滿足患者所需要的護理照顧。Staggs等[11]研究顯示,跌倒發(fā)生率與低護理人力配置密切相關。顧慧琴等[12]研究表明,護理依賴度為A級的患者日班直接護理時間所占的比例為60.5%~70.9%,前夜班所占比例為16.6%~21.3%,后夜班所占比例為12.5%~18.7%。因此,應改變原有的排班模式,加大夜班人力資源配置。目前雖然護理人力資源短缺,尚不能到達以上研究所需要的比例,但從本組結(jié)果來看,至少2名護士值夜班可以降低跌倒的發(fā)生及減輕跌倒后造成的傷害,因此跌倒發(fā)生高??剖胰缟窠?jīng)內(nèi)科、老年病科等科室,夜間排2名護士值班很有必要。
總之,住院患者跌倒是多種因素交互作用的結(jié)果,如生理因素、環(huán)境因素、疾病因素、人力資源因素等,通過跌倒風險評估,提高醫(yī)務人員、患者、家屬預防跌倒的安全意識,制定多元化干預與個性化方案相結(jié)合的措施,追蹤效果并持續(xù)改進,才能有效降低住院患者跌倒及造成傷害。
[參考文獻]
[1]Krueger P D,Brazil K,Lohfeld L H.Risk factors for falls and injuries in a long-term care facility in 0ntario[J].Call J Public Health,2001,92(2):117~120.
[2] Hitcho E B,Krauss M J,Birge S,et al.Characteristics and circumstances of falls in a hospital setting[J].J Gen Intem Med,2004,19:732~739.
[3] 陳曉君,黃麗華.國外跌倒管理模型的相關研究及啟示[J].中華護理雜志,2015,50(2):254~256.
[4] 趙麗麗,李海霞,姚輝.追蹤方法學在老年患者跌倒防范中的應用[J] .中華護理雜志,2014,49(11):1298~1302.
[5] National Patient Safety Agency.Levels of severity of patient safety incidents[EB/OL]. http://report.npsa,nhs.uk/rcatoolkit/resources/resource_glossary htm[2004-01-01].
[6] 陳麗麗,楊曉紅,李紅,等.臨床護理動態(tài)崗位管理實踐及成效.中國護理管理,2014,14(2):145~147.
[7] Mayo N E,Komer-Bitensky N,Levy A R.Risk factors for fractures due to falls[J].Arch Phys Med Rehabil,1993,74:917~921.
[8] 王娟娟,田梅梅,施雁.院內(nèi)病人跌倒因素及其損傷分析[J].護理研究,2012,26(31):2930~2932.
[9] Aiken L H,Clarke S P,Sloane D M,et al.Hospital nurse staffing and patient morlality,nurse bumout,and job dissatisfaction[J].JAMA,2002,288(16):1987~1993.
[10] Aiken L H,Clarke S P,Cheung R B,et al.Educational 1evels of hospital nurses and surgical patient mortality[J].JAMA,2003,290(12):1617~1623.
[11] Staggs V S,Knight J E,Dunton N. Understanding unassisted falls:effects of nurse staffing level and nursing staff characteristics[J]. J Nurs care Qual,2012,27(3):194~199.
[12] 顧慧琴.根據(jù)病人護理依賴程度進行護理工作量數(shù)學模型的構(gòu)建[D].杭州:浙江大學,2012.
[編輯]方多
[中圖分類號]R47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1409(2015)30-0061-04
[作者簡介]胡永瓊(1968-),女,副主任護師,主要從事臨床護理及護理管理工作,1285399366@qq.com。
[收稿日期]2015-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