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蘇州市吳江汾湖高新技術產(chǎn)業(yè)開發(fā)區(qū)實驗小學 吳曉亮
數(shù)學課中評價模型促進學生自主學習
□江蘇省蘇州市吳江汾湖高新技術產(chǎn)業(yè)開發(fā)區(qū)實驗小學吳曉亮
【摘要】評價運用于課堂教學,用評價促進學生學習,可以形成一種固定的課堂模式,使學生一直處于一種自主學習的狀態(tài)之中。評價任務的展開、評價信息的收集和評價信息的利用這個三個環(huán)節(jié)構成了一個完整的評價教學的模型,可以有效地促進學生的自主學習及教學目標的達成。
【關鍵詞】評價模型自主學習達成目標
學生自主學習是學生主體地位的體現(xiàn),也是我們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的一貫追求。我們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煞費苦心,用有趣的導入、各式的學生活動等,希望以此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但是,這種不常態(tài)的方法只能改變某節(jié)課或者某些課中學生學習的狀態(tài),并不能系統(tǒng)地提升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評價運用于課堂教學,用評價促進學生學習,可以形成一種固定的課堂模式;不管是什么課,什么內容,只要按照這樣的模式進行課堂教學,學生就能一直處于一種自主學習的狀態(tài)之中,并不斷地提升自主學習的能力。
在這里所說的評價模型是指在課堂教學中基于學習目標的“評價任務的展開”、“評價信息的收集”和“評價信息的利用”三個環(huán)節(jié)的不斷循環(huán)過程。在這三個環(huán)節(jié)中,學生區(qū)別
于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極大地激發(fā)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學習的參與度和對學習的明確度。課堂教學就在這三個環(huán)節(jié)的循環(huán)中不斷地推進。
學生自主學習,首先要清楚做什么。評價任務作為旨在達成目標而設計的學習活動,那么評價任務展開同樣也是為了讓學生了解要做什么。學生只有在知道自己接下來要做什么之后才能去思考如何做的問題,如果學生連要做什么都不知道,那么一切都是空談了。
1.在任務中激發(fā)興趣性。評價任務即學習活動的安排。它的設計首先是以促進學生自主學習而服務的。它改變了傳統(tǒng)的教師講、學生聽的教學方式,是注重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學習活動的安排。因此,評價任務的設計本身就具有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功能。其次在評價教學中,課堂就是在一個個任務中不斷推進的,因此幾乎每一節(jié)課都會有幾個不同的學習活動,這就要求教師除了常見的小組討論、動手操作等活動外,設計更多更加新穎的學習活動。
2.在展開中提升參與度。評價任務既然是活動,那么老師們都知道,在學生活動之前,教師要有一個活動的布置,也就是讓學生清楚地知道自己要做什么。這樣才能確?;顒拥捻樌_展。我們經(jīng)常能看到在一些課堂上,學生在進行學習活動的時候,總有一些人不知道要做什么。造成這一現(xiàn)象的原因不一定是這些學生調皮,不愿進行活動,而是教師在布置任務的時候,學生沒有聽清楚,不知道要做什么。在這里,我們所說的評價任務的展開,就是強調任務的布置,它是活動開展前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為了讓學生清楚了解活動,我們除了讓學生讀一讀,還可以用PPT展示活動要求,這樣學生隨時可以對照著屏幕進行活動。如果學生需要參與評價,那么還要清楚地寫明評價的標準。
評價任務的展開,一個常常被教師忽視卻又是促進學生自主學習非常重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它既是教師改變傳統(tǒng)教學觀念,以學習活動為主要學習方式的一種體現(xiàn),更是為了確保學習活動順利開展,學生真正參與學習過程的保障。
評價信息的收集是教師在課中對學生產(chǎn)生的學習信息進行收集、分析的過程。教師可以根據(jù)這些信息進行課堂教學的調整。對于學生來說,同樣是其學習的重要“航標”,教師的指導可以幫助學生自主調整學習活動,師生的交流可以幫助學生提升自主學習的能力。
1.在信息選擇中調整學習?!安煅杂^色”在課堂中的作用是非常明顯的,教師可以通過察言觀色了解學生的狀態(tài),學生同樣可以通過察言觀色掌握教師的意圖。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可以通過一言一行,讓學生及時了解自己的做法、活動是否符合要求。
在一節(jié)課上產(chǎn)生的學習信息是非常豐富的,信息的收集是教師指向目標的選擇信息并加以利用的過程。這本是教師的活動,是教師教學素養(yǎng)的體現(xiàn)。但是,這個教師的活動同時也是引導學生學習的,學生能從教師選擇的信息中及時調整自己的學習活動。例如,在學生回答問題時,教師會對重要的問題進行追問,或者對不滿意的答案進行轉問,這其實也是對學生思維的一種引導:老師為什么關注這個信息呢?自己有沒有思考這方面的內容呢?為學生調整學習活動提供察言觀色的途徑。
2.在信息交流中提升能力。學習活動之后的交流是一節(jié)課中最為重要的環(huán)節(jié),既是教師能力的體現(xiàn),同時又是目標達成的重要途徑。但是,從學生學習的角度來看,活動之后的交流,也是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一種培養(yǎng)。用完整的語言清晰地表達出自己想要表達的內容,是學生自主學習的一種重要能力。然而,在很多時候,我們看到的是個別學生的交流代替全班同學,很多教師為了節(jié)約時間,常常在個別學生交流完之后,就說全班同學達成了共識,這樣的做法是非常不可取的。對于評價信息的收集,教師關注的是對教師的作用,它能讓教師及時調整教學,但是同時也有對學生的作用,同樣可以讓學生調整學習活動,并且是基于察言觀色的自主地調整學習活動。知道“怎樣做”,能讓學生做得更好,這也是評價模型在教學中促進學生自主學習的重要體現(xiàn)。
評價信息的利用就是教師在收集信息之后對這些信息做出選擇與反饋。最為常見的如教師的反饋、學生活動之后的交流展示等。這是課堂教學中解決重難點、推進教學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對于學生來說,這個環(huán)節(jié)同樣是對自己學習進行自主評價與反思的重要環(huán)節(jié)。首先學生可以根據(jù)教師的反饋,對自己的學習進行評價;其次,學生可以根據(jù)評價任務中的評價標準對自己的學習進行評價。
1.根據(jù)教師反饋進行自主評價。學生自主評價,這是新課標所倡導的。但問題是,學生不是不愿意評,而是不會評。學生不能知道自己或者同伴到底學得好不好。這和我們教師的教學有直接關系。比如,我們在對學生進行反饋時,很多教師都會簡單的用“好”、“對”、“還有誰來說”等簡單的評價語言。這樣的反饋,學生是不能從中發(fā)現(xiàn)自己的問題的,也無法了解怎樣才算是做好了。在評價教學中,要求教師在對學生做出反饋時要言之有物,也就是說好,好在哪里;不好,不好在哪里。這些都要說清楚。這樣的反饋可以讓學生清楚地知道自己的學習表現(xiàn),學生可以通過教師的反饋對自己的學習行為做出相對合理的評價。
2.根據(jù)評價標準進行自主評價。學生不能進行自主評價的原因還有就是我們的課堂上沒有一個評價標準,特別是在學生進行活動的時候,他們只知道要做什么,卻不知道怎樣做才算是做得好。因此,在評價教學中,在評價任務呈現(xiàn)時,教師一般會把評價標準也一起展示出來,讓學生除了知道要做什么外,還能知道要做到什么程度。如在數(shù)學課中有這樣的標準:能正確進行計算;能用自己的語言敘述計算的過程。這樣,學生就知道自己做的是否符合教師的要求,就能對自己的學習活動進行評價了。
評價任務的展開、評價信息的收集和評價信息的利用這個三個環(huán)節(jié)構成了一個完整的評價教學的模型,這三個環(huán)節(jié)都是根據(jù)目標,圍繞目標展開和推進的,目的是為了目標的達成。它對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都有重要的作用,在這里促進學生自主學習只是其作用之一。一節(jié)課在這個評價模型的不斷循環(huán)中,在學生的自主學習中,目標被逐一達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