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章盛,鄒冬梅 (信豐縣人民醫(yī)院矯形外科,江西 贛州341600)
筆者對我院骨外科2012年04月至2014年04月收治的多節(jié)段胸腰椎骨折患者33例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探討后路椎弓根內固定系統(tǒng)治療的臨床效果,以期為該疾病患者的臨床治療提供借鑒。
本研究中33例均為我院骨外科2012年04月至2014年4月收治的多節(jié)段胸腰椎骨折患者,其中男性患者18例,占總數的54.55%,女性患者15例,占總數的45.45%?;颊吣挲g24~68歲,平均年齡(37.6±2.7)歲。ASIA神經功能分級結果表明,A級7例,B級4例,C級5例,D級8例,E級9例。
所有患者術前常規(guī)準備,入室后取俯臥位,全麻后取傷處正中切口入路,借助C型臂X機對患者的受傷脊椎進行透視,對于不同損傷程度的患者采用不同的處理方法,對于脊椎相對完整的患者采用螺釘進行復位。對于ⅡA損傷患者采用短節(jié)段損傷關鍵部位的固定或者長節(jié)段椎弓根螺釘,而對于ⅡB和ⅡC的患者針對傷椎可分別行僅固定關鍵損傷部位或短節(jié)段固定。根據患者MRI或者CT結果,對椎管占位較重者除后路復位內固定外。根據患者實際病情決定是否實施患者椎管內減壓處理[1]。對于伴有減壓范圍較廣、脫位、爆裂性骨裂的患者實施后外側融合治療,對于骨量不足的患者可以采用人工骨和自體骨進行骨移植治療。術后常規(guī)安置引流管,閉合創(chuàng)口,常規(guī)給予皮質激素和抗生素等藥物進行治療1~2d后拔除引流管。對于截癱患者術后加強護理,對于非截癱患者則在術后4~6周進行恢復性功能訓練。
所有患者手術前均測定傷椎椎體前緣高度比以及矢狀面后凸角,并在其手術治療1年后進行隨訪,同樣測定以上數據,進行比較。
本研究中所有數據均通過SPSS20.0軟件進行處理,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經過為期1年的術后隨訪,患者治療后傷椎椎體前緣高度比為 (91.27±10.48)%,而治療前傷椎椎體前緣高度比為 (66.31±7.55)%,改善極顯著 (P<0.01);患者治療后矢狀面后凸角為 (4.86±1.08)°,而治療前矢狀面后凸角為 (17.14±4.57)°,兩者相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P<0.05)。
脊椎骨折是骨外科臨床上的常見病和多發(fā)病,其中以單節(jié)段的脊椎骨折患者較為多見,而多節(jié)段胸腰椎骨折患者臨床發(fā)病率較低,臨床文獻報道表明,該疾病的臨床發(fā)病率約為3%~5%[2]。然而近些年齡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fā)展,隨之而來的快速發(fā)展的交通業(yè)和建筑業(yè)造成這類疾病的臨床發(fā)病率呈現出逐年升高的趨勢,加之臨床診斷技術和方法的不斷發(fā)展,臨床上對于這類疾病的診斷率也不斷升高。該疾病由于臨床診斷困難,導致臨床治療方案不確實,患者病殘和病死率較高[3]。
多節(jié)段胸腰椎骨折患者臨床手術治療是目前臨床的共識,然而在手術入路方面還存在較多的爭議。國外學者報道表明,這類患者采用前、后路手術治療在患者的神經功能改善、后凸畸形矯正以及患者術中疼痛情況等方面不存在統(tǒng)計學差異,然而后路椎弓手術在患者術中失血量、手術持續(xù)時間等方面存在明顯的優(yōu)勢[4]。關于這類患者臨床手術治療時機選擇方面,臨床普遍認為其取決于2個因素[5,6],即患者神經功能損傷程度以及其它伴隨性損傷嚴重程度,一般臨床上對于這兩類損傷較為嚴重的患者采用即時手術治療,對于致命損傷采取相應措施進行處理,盡量挽救患者生命,促進患者神經功能最大程度的恢復。臨床上對于損傷對患者神經功能以及其它功能損傷不嚴重的患者則在8h內進行手術。通過手術能改善患者損傷部位的血液循環(huán)、縮短脊髓受壓時間以及及時清除受傷后氧自由基在體內的蓄積[7]。
本研究結果表明,骨外科臨床上對于多節(jié)段胸腰椎骨折患者采用后路椎弓根內固定系統(tǒng)治療的臨床效果顯著,該方法能顯著改善患者傷椎椎體前緣高度比以及矢狀面后凸角,術后患者恢復良好,因此值得臨床推廣使用。
[1] 謝文瑾,李小飛,盛路新 .短節(jié)段椎弓根內固定治療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臨床療效觀察 [J].中國煤炭工業(yè)醫(yī)學雜志,2014,14 (11):1729~1731.
[2] 沈文東,王快,陸軍,等 .胸腰段爆裂性骨折后路椎弓根釘復位固定矯正丟失原因的臨床觀察 [J].創(chuàng)傷與急危重病醫(yī)學,2014,24 (6):329~332,336.
[3] 甘鋒平,江建中,謝兆林,等 .微創(chuàng)椎弓根釘內固定術治療不穩(wěn)定胸腰椎骨折的療效觀察 [J].微創(chuàng)醫(yī)學,2014,13(5):557~560.
[4] 申練兵,譚俊銘,王金鑫,等 .術前可視化技術引導下椎弓根螺釘內固定對多節(jié)段腰椎骨折脫位的治療分析 [J].實用醫(yī)學雜志,2014,25 (21):3465~3467.
[5] 滕勇,季明華,李強,等 .固定角度側塊與椎弓根釘棒系統(tǒng)治療無神經損傷胸腰椎骨折 [J].中國骨與關節(jié)雜志,2013,18(11):645~649.
[6] 蔣國強,岳兵,盧斌,等 .短節(jié)段通用脊柱系統(tǒng)內固定加傷椎內植骨治療胸腰椎不穩(wěn)定骨折 [J].創(chuàng)傷外科雜志,2012,22(1):12~15.
[7] 王洪偉,李長青,周躍,等 .胸腰椎骨折傷椎單側置釘與術后脊柱側方成角的關系分析 [J].中國矯形外科雜志,2012,19(2):184~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