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東敏
(黑龍江省大興安嶺地區(qū)人民醫(yī)院,黑龍江大興安嶺 165000)
循證護理在腦梗塞護理中的實施效果觀察
尤東敏
(黑龍江省大興安嶺地區(qū)人民醫(yī)院,黑龍江大興安嶺 165000)
目的探討循證護理在腦梗塞患者護理中的實施效果。方法本次醫(yī)學研究選擇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之間收治的30例腦梗塞患者為觀察對象,所有患者均接受系統的臨床治療和循證護理,回顧分析患者的臨床治療和護理效果。結果全部30例腦梗塞觀察對象中,10例患者治療和護理2d后能夠獨立行走,2例患者7d后能獨立行走,20例患者14d后能獨立行走,16例患者30d后能獨立行走,2例患者60d后,僅能夠獨立坐起,無法獨立行走。結論本次醫(yī)學研究結果證實,在腦梗塞患者臨床護理中應用循證護理,有助于患者臨床治療效果的鞏固,因而推廣應用價值較高。
循證護理;腦梗塞護理;實施效果
循證護理臨床上也稱為實證護理(EBN),指的是在護理人員開展臨床護理計劃過程中,將臨床經驗與科研結論相互結合,從患者的實際需求出發(fā),獲得實證分析結果,并依此為臨床護理方案制定和實施的依據。循證護理的核心在于,以往的臨床護理工作缺乏完善的理論支持,或是僅僅憑借過時的臨床經驗,而循證護理則能夠以科學系統的臨床護理理論為依據,提高臨床護理工作的有效性和科學性,為護理決策的制定和實施提供可靠的科學依據。本次醫(yī)學研究就對循證護理在腦梗塞護理中的實施效果進行了分析,現將本次醫(yī)學研究結果進行如下報道。
1.1臨床資料
本次醫(yī)學研究選擇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之間收治的30例腦梗塞患者為觀察對象,男性患者18例,女性患者12例,患者最小年齡為48歲,最大年齡為87歲,平均年齡(67.6±6.5)歲,患者發(fā)病與入院治療時間間隔在1h至24h之間,平均間隔(13.4±6.4)h,患者住院時間在7d至60d之間,平均住院時間(32.4±11.3)d。
1.2方法
以精確分析現代護理實踐和護理知識為基礎,確定患者最亟待解決的臨床護理問題,從而縮短患者溶栓治療,實際提高溶栓治療成功率,降低致殘率和死亡率,為搶救治療贏得實踐,而這也是決定患者臨床護理效果的條件和基礎,同時,通過系統的早期康復訓練,能夠顯著改善患者的神經系統功能。從這些特征出發(fā),對腦梗塞患者臨床護理中應用循證護理所需解決的問題加以確定和護理,主要包括:指導全科護理人言實施循證護理,結構化、特定化的早期康復訓練,控制顱內壓,遵醫(yī)囑及時、準確應用溶栓藥物,以及CT病例篩選等等。
按照分析所得問題,系統查詢相關文件,確定研究領域內的實證。利用數據文獻的查詢,對國內外臨床上腦梗塞相關的護理醫(yī)學文件進行分析,研究結果表明,現階段,國內外尚無一種切實有效的腦梗塞根治措施。在溶栓治療、光量子療法以及血液稀釋治療等技術中,溶栓治療是現階段最為有效,安全性最高的腦梗塞治療措施。
從上述實證研究結果出發(fā),對各種治療方法的優(yōu)勢、實用性和有效性進行評價分析,獲得相關的臨床經驗和知識,并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制定和實施系統的臨床護理計劃,對腦梗塞臨床治療相關文件進行評價,主要評定項目包括:科研所受的限制,研究的有效性,研究設計的嚴謹性等等,評選出最嚴密、最科學的科研結論,包括早期功能鍛煉、甘露醇先慢滴后俠滴注、靜脈給溶栓藥和超早期溶等。將護理人員以往的實踐經驗和臨床知識,與上述評定過程所得的腦梗塞臨床護理相關實證研究結果相結合,設計出最為合理的護理方法:第一,甘露醇治療過程中,對于血壓偏高的患者,需要有效控制滴速,先慢滴后快滴。第二,及時建立靜脈通道,在半小時內完成溶栓藥物輸注,實施溶栓治療,并加強心電監(jiān)護。第三,患者入院后,護理人員應輔助患者立即接受相關臨床檢查,選擇接受CT檢查的病理,為溶栓治療爭取時間。第四,加強早期功能鍛煉和針灸治療。對于高血壓癥患者,待其神志恢復清醒,且意識狀態(tài)穩(wěn)定后,可進行外關、足三里、合谷、曲池等部位針灸治療。本院配制專門的針灸醫(yī)師。被動運動訓練是腦梗塞患者早期康復訓練的主要形式,訓練內容包括肢體的擺放等等,其主要目的在于即使恢復關節(jié)功能,擴大關節(jié)活動范圍,訓練順序為先大關節(jié)后小關節(jié)。在患者病情恢復穩(wěn)定后,可將訓練的主要內容變?yōu)榛颊咦⒄?、走和語言訓練等。在患者臨床護理過程中,應注意出血控制和溶栓治療的相互結合。溶栓治療前應實施肝腎功能、生化、血糖、血小板、纖維蛋白原、凝血酶原時間、出凝血的時間及血常規(guī)等。溶栓治療2h后,對患者有無肢體活動障礙、語言障礙、血壓升高、呼吸慢而深、是否有脈搏緩慢洪大、視神經乳頭水腫、嘔吐、頭痛等現象進行密切監(jiān)測,及時發(fā)現和控制患者的腦出血征象。在推薦治療和護理措施的指導霞,實施系統的臨床護理。責任護士根據病人的實際情況,制定具體的護理計劃。
全部30例腦梗塞觀察對象中,10例患者溶栓治療配合循證護理2d后能夠獨立行走,2例患者溶栓治療配合循證護理7d后能夠獨立行走,20例患者溶栓治療配合循證護理14d后能夠獨立行走,16例例患者溶栓治療配合循證護理30d后能夠獨立行走,2例患者栓治療配合循證護理60d后,也僅僅能夠獨立坐起,無法獨立行走。
隨著我國臨床護理理念的更新和發(fā)展,腦梗塞患者的臨床護理工作也實現了長足的進展,這就要求護理人員要掌握循證護理的基本理念和方法[1],在為患者制定和實施臨床護理計劃時,以科學的護理理論和證據為基礎,從自身現有經驗出發(fā),通過閱讀大量的文獻資料和深造學習[2],打破常規(guī)專業(yè)雜志和教科書等單一學習途徑的限制,做到重理論、講證據,保證臨床護理方案更加容易被患者所接收[3],且實施效果更加理想,而這也有助于患者治療需求的滿足,以及護理人員臨床經驗的積累和專業(yè)技能的提高[4]。
綜上所述,在腦梗塞患者臨床護理中應用循證護理技術,有助于患者醫(yī)療成本的降低,提高臨床護理質量,保證患者獲得最為有效的臨床護理,同時有助于護理人員自身技術水平的提高,以及實踐經驗的積累,因而具有較高的臨床推廣和應用價值[5]。
[1]裴曉玲,張世邊,劉曉麗.循證護理在腦梗塞患者二級預防中的應用[J].中國民康醫(yī)學,2013,21(2):7-9.
[2]齊清華,段有平.詢證護理在腦梗死患者中的應用研究[J].中國社區(qū)醫(yī)生,2012,14(308):366-367.
[3]張秀英,胡海霞,劉冬梅.腦梗塞病人的護理體會[J].中外婦兒健康,2011,19(8):363-364.
[4]熊歸華,劉興山,孫慧麗.循證護理在重癥胰腺炎護理中的應用效果觀察[J].中國當代醫(yī)藥,2011,1(2):86-88.
[5]黃海敏.循證護理在急性重癥胰腺炎護理中的應用效果觀察[J].全科護理,2010,8(6):1602-1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