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平市教師進修學院 吳艷青
“同課異構”的指導策略
——以繪本《我的連衣裙》的閱讀指導為例
南平市教師進修學院 吳艷青
眾所周知,幼兒閱讀繪本就是幼兒通過閱讀圖畫、符號及文字,獲取書面語言所要傳遞的信息,然后達到對書面材料的理解,并使用口語及其他各種方式表達出來。在繪本教學中,我們常常會根據(jù)幼兒的年齡和學習特點,從幼兒的認識水平出發(fā),為不同年齡段的幼兒選擇我們所認為的適宜的繪本。但這些繪本真的適宜嗎?這些繪本真的只適合在某一年齡閱讀嗎?在實踐中我們發(fā)現(xiàn),其實同一個繪本,不同年齡的幼兒也能讀出不同的感受,獲得不同的收獲。那么,當同一繪本呈現(xiàn)給不同年齡段的幼兒時,教師如何指導呢?
繪本《我的連衣裙》是一本真正畫給幼兒看的圖畫書——簡單的畫面、稚拙的線條、重復的語言、有趣的變化,是一本不僅能給幼兒也能給充滿童心的大人帶來快樂、帶來幻想的繪本,不同年齡階段的幼兒都能從中獲得極大的愉悅感受。這是一本三拍子節(jié)奏的圖畫書,書中有兩個有意思的地方:一是在三拍子的“1”這個畫面角落里,隱匿著對下一個畫面即“2”的暗示,“3”則是變化后的結果,這可以讓讀者體驗發(fā)現(xiàn)秘密并正確驗證的喜悅。二是小兔在穿上小鳥花樣的連衣裙后竟然飛上天了,然后裙子就有了和天上有關的變化。
我們嘗試利用繪本《我的連衣裙》,分別從不同的關注點在小、中、大班分別開展教學。
小班幼兒在閱讀中的認知水平尤其是聯(lián)想、推理水平較低,閱讀的盲目性大,表現(xiàn)為:幼兒常常會把一本圖書打開,無序地翻閱圖書,而且注意穩(wěn)定性較差,有意注意水平低下,觀察的目的性也較差,不能長時間地保持靜態(tài)的閱讀。要把小班幼兒引向繪本,重點要讓幼兒感受繪本的好玩、閱讀的有趣。為此,我們把小班閱讀的重點放在“趣”字上,即激發(fā)幼兒對繪本的興趣,讓幼兒感受閱讀的快樂,愿意并主動走近繪本,因此,設計活動時突出繪本內容的有趣、角色形象的有趣、活動形式的有趣。我們把繪本《我的連衣裙》在小班的閱讀目標定為:通過觀察畫面,發(fā)現(xiàn)繪本畫面構成的特點,知道連衣裙變化的原因;感受連衣裙奇妙有趣的變化,萌發(fā)閱讀繪本的愿望和興趣。
活動形式上以游戲方式展開,先從幼兒自己身上衣服的花樣開始,再引申到小兔身上的連衣裙,通過觀看課件感受連衣裙奇妙有趣的變化,逐步把幼兒的注意力引到繪本中:“小兔飛起來了,飛到哪去?連衣裙會有什么變化?”讓幼兒帶著這樣的好奇與興趣閱讀繪本,讀出后半部分的內容。有了前面的興趣為導向,帶著對問題的探索,幼兒主動走近繪本。最后,游戲“去郊游”既增加了活動的趣味性,又拓展了閱讀的內容。這種帶著游戲體驗式的閱讀方式,讓幼兒感受到閱讀的無限快樂,自然而然地走近繪本。
繪本是一張到處都隱藏著秘密的“神秘地圖”,因為無論是扉頁、封面還是環(huán)襯,都是繪本的有機組成部分,在這些地方作者都為讀者獻上了很多精美的圖畫。只有指導幼兒從頭到尾閱讀圖畫,才能發(fā)現(xiàn)很多常常被讀者忽視的小細節(jié)。讀懂了這些細節(jié),才會對繪本有進一步的理解。
中班幼兒的有意注意在逐步發(fā)展,呈現(xiàn)出無意注意向有意注意轉化的趨勢。觀察能力有了很大提高,抽象邏輯思維能力開始萌芽。他們在閱讀過程中能夠關注畫面的細節(jié),積極思考,在詞匯的豐富性和情節(jié)的連貫性方面都有很大提高。
為此,我們把繪本《我的連衣裙》在中班的閱讀目標定為:仔細觀察畫面,欣賞并理解故事,感受故事的童趣和好玩,享受閱讀的快樂;能夠在集體面前大膽講述自己的觀察和猜想,學會說句子“我喜歡去××地方,連衣裙變成××花樣”?;顒釉O計時突出關注內容的細節(jié)描述,關注圖畫的細節(jié)表現(xiàn),關注活動形式上的細節(jié)處理?;顒又?教師通過引導幼兒欣賞畫面、觀察圖畫、聯(lián)想與創(chuàng)作等系列活動展開,借助繪本中一個關鍵細節(jié),即每一頁右下角的“花樣”暗示,引導幼兒對畫面作有序觀察并能將前后畫面聯(lián)系起來理解故事內容,同時對圖書畫面中的空白點進行合理想象和表達。
我們發(fā)現(xiàn):每一個幼兒都是讀圖畫的天才,只要故事在圖畫上表現(xiàn)出來,那么幼兒的眼睛就會發(fā)現(xiàn)它們。他們能發(fā)現(xiàn)畫家沒有發(fā)現(xiàn)的破綻,能讀出成人料想不到的意思。
大班幼兒的觀察力和理解力更強了,他們在語言的連貫性和豐富性方面都有很大進步,能具體生動地描述事物,讀圖能力和語言能力明顯提高。同時,大班幼兒已具備較豐富的閱讀經(jīng)驗與閱讀技能,如何引領幼兒成為自主快樂的閱讀者,應是大班閱讀的重點。
為此,繪本《我的連衣裙》在大班的目標定為:感受連衣裙變化的有趣,體驗自主閱讀的快樂;學會用“啦啦啦,小兔穿上連衣裙,××真××呀,哎呀!裙子變成××花樣的了”的句式表達自己的想象;理解圖畫書內容,大膽想象并用合適的繪畫方式表現(xiàn)自己的想象?;顒釉O計時突出引導幼兒自主閱讀、提出問題(能自己提出看懂了什么和有什么看不懂的),并自主解答。
活動中,教師完整地介紹了書的結構、作者及外界對本書的評價,以吸引幼兒對繪本的關注。然后集體閱讀前幾頁,讓幼兒感受連衣裙的神奇與變化,后面的部分留給幼兒自主閱讀。最關鍵的是教師在閱讀方式的變化上,采用了多種不同的閱讀方式,如自主閱讀、跳躍式閱讀、定格閱讀。這些方式帶給幼兒一種閱讀方式變化的快感,不斷地給幼兒思維以沖擊。教師引導幼兒透過畫面本身,讀出“畫外音”:“有魔力的連衣裙還可以穿到哪里?裙子上的花樣會變成什么?”同時,還讓幼兒把自己的想象通過繪畫的方式表現(xiàn)出來,把想象的東西變?yōu)榫呦蟮臇|西,給予幼兒極大的成就感。
朱永新曾說過:兒童看這個世界就是一本圖畫,無論是人的面孔,還是一個個漢字,他把所有的東西都作為一本圖畫來整體認知。繪本在很大程度上幫助兒童建立了他自己的圖畫世界和繪本的圖畫世界的聯(lián)系,也幫助他建立了與文字的聯(lián)系,從而幫助他建立起與浩瀚知識海洋的聯(lián)系。
繪本《我的連衣裙》在不同年齡班中的教學帶給我們很大的啟示:每一個繪本都是一扇門,打開繪本就為幼兒開啟了一扇大門,幼兒能透過大門來觀察認識外面的世界。他們的眼中能看到什么,在于成人的啟發(fā)誘導。即使是同一繪本,教師在指導不同年齡段幼兒閱讀時,也可以根據(jù)幼兒的認知水平、閱讀經(jīng)驗和習慣,制訂適宜的活動目標,并根據(jù)目標開展活動,幼兒都能從中獲得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