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小琴
“互動
—合作”學習在初中英語課堂教學中的應用
張小琴
互動合作學習模式充分體現(xiàn)了新課改理念,其在初中英語課堂中的應用突顯了學生的主體地位,調(diào)動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多方面訓練了學生的英語能力,提升了英語綜合水平。
互動;合作;初中英語;課堂教學
“互動”學習是指確立一個教學問題或任務為目標,通過語言交流開展活動,產(chǎn)生教學共振,完成任務、實現(xiàn)目標的過程;“合作”學習是以小組為單位進行的一種互動教學,教師設計教學,組織教學活動,是在教學任務及目標指引下的一種教學相長的互動(楊維松2014)?;雍献鲗W習模式充分體現(xiàn)了新課改理念所強調(diào)的學生的主體地位,小組的每個成員都能發(fā)揮自己學習的主動性,學生和教師在互動合作學習中的關系是主輔關系。目前,互動合作教學作為一種富有創(chuàng)意和實效的教學理論與策略,被廣泛應用。
(一)學生的課前準備情況存在差異
由于在課堂教學中互動合作教學模式對學生的要求比較嚴格,學生要在教師的點撥、啟發(fā)下,對課堂學習中出現(xiàn)的問題進行交流探討。這要求學生養(yǎng)成課前預習的習慣,如果沒有預習或者預習得比較膚淺,那么課堂的互動交流就會不盡如人意,因為學生預習的質(zhì)量參差不齊,存在很大的差異,這必將影響到課堂教學中互動合作的有效性。
(二)互動合作不能貫穿到教學始終
從教學實踐中我們總結出,初中英語課堂中的互動合作模式往往不能有效地貫穿教學的始終。在課堂上互動合作學習開展得很好,學生能夠積極參與問題的討論,互動也進行得有聲有色,學生也能感受到英語課的趣味性,能夠發(fā)揮學習的主動性,他們學以致用,能夠在課堂上大膽地運用英語交流。但是,在課后作業(yè)這一環(huán)節(jié)上就不能很好地落實互動合作,學生完成作業(yè)的積極性不足,作業(yè)的完成大多存在粗心、草率的現(xiàn)象,使合作互動教學出現(xiàn)虎頭蛇尾的問題。
(三)將互動合作學習視為簡單的小組討論
有些教師不能正確地運用互動教學模式,將其簡單地看做是小組討論,他們對教學目標的制訂、教學任務的設計缺乏科學性,忽視了學生的思維特點、已有知識層次等,同時,也不能有效地整合教學資源,從而導致了互動合作模式的機械化、低效性,讓課堂失去了應有的活力。
(四)學生缺乏參與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在初中英語互動合作教學的開展中,有的學生在小組活動中缺乏參與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由于小組活動組織不力,那些英語學習成績好的學生往往會擁有更多的參與機會,而那些學習成績較差的學生則會顯得十分被動,久而久之,學習成績差的學生就失去了學習的激情,互動合作學習的預期目標也就難以實現(xiàn)。
(一)提升教師綜合素質(zhì),發(fā)揮學生主體作用
開展互動合作教學,教師的專業(yè)水平、綜合素質(zhì)是關鍵(劉雪玲2014)。首先,教師要具備良好的英語口語表達能力,在課堂教學中可以運用流暢的口語與學生展開互動交流。其次,教師要充分發(fā)揮引導者、組織者的作用,關注教學中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能夠在課堂上為學生營造出良好的學習氛圍,通過應用互動合作策略,提升教學效率。再次,課堂教學結束后,教師還要繼續(xù)關注學生的課后復習,對學生的課后作業(yè)進行監(jiān)督檢查,充分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為教學設計提供參考。
學生在互動合作學習中應該突出主體作用,養(yǎng)成課前預習的良好習慣。只有對教學知識進行了預習,并基本了解了課堂學習內(nèi)容,學生在課堂教學的進行中才能與教師的講解形成有效的交流,才能運用英語參與課堂討論。在課后,也才能更好地復習所學的新知識,完成教師布置的作業(yè),與其他同學進行小組式的互動討論,從而真正落實好互動合作學習。
(二)構建和諧課堂氛圍,促進學生互動合作
良好的課堂氛圍能夠對學生的學習過程產(chǎn)生積極的影響,促進其興趣的發(fā)展與積極性的提升與保持。因此,在英語課堂中,教師應設法營造出輕松、愉快的課堂氛圍。例如,在對話練習環(huán)節(jié),以往多采用以組為單位的對話形式,如同桌搭檔、小組內(nèi)對話等,為了進一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其想象能力與語言表達能力得到更好的發(fā)展,教師可以以英語課本上的對話為范本,為學生創(chuàng)設相應的情境,并鼓勵他們自由設計和開展對話,每個人扮演一個角色,對文本進行詮釋和創(chuàng)作,進而使英語課堂充滿樂趣。此外,教師也可以利用身邊的道具,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英語知識,例如,在講授與位置有關的知識時,可將隨身攜帶的筆作為道具,設計這樣的對話:Where is my pen?學生回答道“It ison the book.”此時,教師可變換鋼筆的位置,將其放在書下面、左邊、右邊、前邊等等,引導學生對相應的位置進行英語表述,使學生在游戲似的學習活動中掌握更多表達位置的詞匯。
(三)創(chuàng)設恰當?shù)慕虒W語境,提升互動合作質(zhì)量
為了激發(fā)學生在英語課堂教學中參與互動的興趣,教師在教學中可以結合教學內(nèi)容創(chuàng)設情境,其優(yōu)勢在于可以引領學生步入學習內(nèi)容之中,感受學習的趣味性,提高學習效率。如,在教學單詞的環(huán)節(jié),教師一般需通過多媒體等手段輔助教學,讓單詞更加形象、直觀,幫助學生將單詞與單詞所表達的內(nèi)容建立聯(lián)系,提高學生的記憶效率;再如,在詞句的應用方面,教師要善于創(chuàng)設合適的情景進行對話練習,在情境對話中加入學生已經(jīng)學過的單詞和句型等,同時還應讓學生結合情景的設計,自主發(fā)揮,設計對話,表達想法,實現(xiàn)學以致用的目的,在互動合作中提升英語水平。
例如,在執(zhí)教Food時,筆者先通過PPT展示了與課文內(nèi)容相關的圖片,然后提問Do you like meat?當學生分別答出Yes或者No時,筆者給予補充:Yes,Ido.或者No,Idon’t。接著,讓學生同桌之間對話,進行新句型的練習。之后,再創(chuàng)設情境,利用PPT展示圖片,引出文本中的另一個句型“I like meat.Do you like meat?”“Does like?Yes,he/she does./No,he/she doesn’t.”的練習。這樣的情境設計為學生創(chuàng)設了互動交流的空間,同時也增進了學生之間的了解,促進了合作能力的提升。
(四)發(fā)揮學習小組的作用,用好互動合作模式
在以往的教學中,英語教師多采用“填鴨式”的教學模式,即“教師講,學生聽”的方式,這種教學模式下,學生往往缺乏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對教師的配合程度不高,課堂教學成效也通常不理想,如此循環(huán)往復,學生逐漸喪失了學習英語的信心和興趣。相反的,如果教師能設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那么,教學成效就會有顯著的提高。在以往的探索中發(fā)現(xiàn),合作學習法是最能夠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方法之一,在英語教學過程中采用該種方法,通常能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
在合作學習背景下,學生在學習小組內(nèi)相互監(jiān)督、相互幫助、共同進步,由于學生之間的取長補短是雙向的,因此,不論哪個層次的學生,都能在合作學習中有所進步。合作學習的適用范圍很廣,無論是文本分析、作業(yè)檢查還是考試后的試題解析,都可運用該種方法。例如:在每次考試后的試題解析課上,
教師可將全班學生分成若干個學習小組,由每個小組負責一種題型,并由小組內(nèi)討論,對題目的考點、易錯點、類似知識點等進行歸納,再派出代表為全班同學講解這部分試題。在下次考試結束后的試題解析時,再由該小組負責講解其他類型的題目,輪流分析、講解題目后,每個小組的學生都對各種題型更加熟悉,掌握了更多答題技巧,從而在成績上得到顯著提高。與此同時,在這樣的學習氛圍中,學生往往能夠體現(xiàn)出比平時更高的積極性,使自己的潛能得到充分展現(xiàn)。
綜上所述,初中是學生打好英語基礎的關鍵時期,互動合作課堂教學模式的應用,提高了教學效率,訓練了學生的英語能力,提高了英語水平,實現(xiàn)了教學目標,如何更好地運用互動合作教學模式,還有待于我們不斷探究、實踐。
引用文獻
劉雪玲.2014.淺談初中英語教學互動合作高效課堂的構建[J].中學生英語,(11).
楊維松.2014.初中英語生態(tài)課堂“合作—互動—交流”教學實踐[J].中學教學參考,(27).
作者信息:226500,江蘇如皋,江蘇省如皋市下原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