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麗華
英語聽力教學的元認知策略訓練研究
簡麗華
【摘要】元認知策略作為學習策略的分支之一,引起了教育界和心理學界研究者們的廣泛關注。作為一種高層次的實施性技巧,元認知策略是指有意識地運用元認知知識去計劃、監(jiān)控及評估學習過程的能力。元認知策略與教學相結合的訓練模式對提高學生的元認知水平、優(yōu)化學習方式、增強自我監(jiān)控能力和提高學習成績都有十分積極的作用,本文主要分析元認知策略在英語聽力教學中的應用。
【關鍵詞】英語聽力教學;元認知策略;應用
聽力是英語語言應用中最重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增強學生的英語聽說交際能力是當前英語教學的目標。但是,我國當前的聽力教學還沒有受到重視,學生在聽力學習方面仍處于傳統(tǒng)的模式之中;教師也大多沒有考慮學生的接受程度,而是重在引導學生對聽力進行任務式的練習,枯燥乏味的聽力訓練使學生產生了厭學的情緒,挫傷了學生的自信心,導致很多學生的聽力水平較低。而元認知策略主要是指學習者能夠對相應的學習任務進行合理的計劃和評價,進行自主學習。這一策略目前已普遍應用于英語聽力教學中。
元認知策略主要包括計劃策略、監(jiān)控策略以及評估策略。計劃策略主要是學習者對于將要進行學習的內容做出一定的計劃,根據(jù)自身的情況來規(guī)劃,為學習任務做好一切準備,在聽力之前對于一些單詞、句型等進行預習,預測在聽力的過程可能會出現(xiàn)的問題,以及如何去應對這些問題,如何安排好聽力時間等;監(jiān)控策略是指在學習的過程中,能夠對自己的學習情況進行某種方式上的理解和監(jiān)督,比如說監(jiān)督自己在聽力的過程中有沒有聽懂聽力材料,注意力的集中程度如何,在聽力的過程中方法是否正確以及自己是不是完全根據(jù)自己所制定的聽力計劃來進行訓練等;評價策略是指在完成自己所設定和規(guī)劃的學習任務之后,對于自己的學習情況進行一個總體的評價,對于自己的一些學習上的問題要及時解答,對自己所學習到的內容要做好總結,最后要學會自我調節(jié),勞逸結合??傮w來說,元認知策略就是學習者在對于新事物的學習過程中,對自己的學習情況要有一個認知,積極、主動地對自己的學習進行一定的調節(jié),比如說根據(jù)聽力材料的難度,看自己的聽力策略是不是適應這個聽力材料,如果不適合就及時進行調整。在英語聽力的學習過程中,因為每個人的英語綜合素質不同,選擇的學習方式以及學習目標和計劃也就不盡相同,所以,在學習過程中,學生應善于通過自身的具體情況對學習有一個準確的認知,這樣,才能收到比較好的學習成效。
在聽力教學中,由于聽力材料在播放過程中語速很快,依據(jù)學生英語水平的差異,學生對聽力材料的理解會有很大程度上的不同,有的學生能理解一半,有的可能連一半也不能理解。英語聽力內容有著非常明顯的層次性,聽力內容是由詞語、句子組成,聽力的內容之間也是有聯(lián)系的,不是憑空銜接的(潘海鷗2015)。所以,學生如果想要對聽力的內容有一個完整的把控,就需要具備很強的英語綜合能力,同時,對于聽力內容要有計劃、有監(jiān)控,有評價地學習和理解,在遇到問題之后要及時解決,最后對自己所學習到的或者是自己所理解的內容進行總結和評價,也就是說,要把元認知策略有效地應用到英語聽力中。元認知策略可以幫助學生提高對于聽力的理解水平,它不但能夠使學生在學習聽力的過程中有效地進行自我調整、自我調節(jié),還可以對學生的聽力學習起到引導和整合的作用,是提高學生聽力水平的一種非常有效的方法。
在聽力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設定合適的聽力目標任務,在播放音頻的過程中,要注意學生的接受度,根據(jù)學生的學習能力以及一些實際的情況對聽力的策略進行調整。比如,教師可以由對整篇文章的播放過渡到對每一句的播放,然后讓學生記下來,逐次完成整篇文章的聽力訓練。如果學生在聽力的過程中效果比較好,那么可以稍微增加一點難度。在聽力之后,對學生的聽力情況進行及時的評價,對于學生在聽力過程中所遇到的問題進行及時的解答,并根據(jù)學生的理解情況制定新的學習計劃。如果學生在聽力的過程中接受程度比較低,那么教師可以播放語速比較慢的音頻,以適應學生的學習能力;如果學生的接受能力、理解能力比較好,那么教師可以播放語速稍微快一點的音頻,即根據(jù)不同學生的情況來進行策略的調整。
需要指出的是,在實際的聽力情景中,學生的理解能力會更強,思維活動能力會更好,因此,教師可以對一些材料進行適時的模擬,讓學生進行體驗,以至于在真實的語言環(huán)境下,使學生的聽力水平在無意中得到提高。
開學初,為學生發(fā)放問卷,開展問卷調查,分析學生的英語聽力水平,在總結出學生的實際情況后,在聽力教學前引導學生加強聽前預測,對語句成分與內容情節(jié)進行期盼和估計,推測出其中的時間、地點、人物關系和人物身份,以如下對話為例:
Woman:May I have this prescription filled here?I have a terrible headache.
Man:Yes,but you will have a 15 minutes wait.
從以上句子中,我們可以大致推測出談話的時間和地點。
又如:Where was Mrs. Edward going to take her son Saturday morning? What dis her son dream about last night? Why did her son laugh when Mrs. Edward asked what he did in his dream?
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引導學生從三個角度開展預測工作,利用問題中Saturday moring,Mrs. Edward,her son等詞估計故事的發(fā)生時間和涉及人物。利用第二個問題可以猜到男孩昨晚做夢了;從第三個問題中可以分析出問話內容。采用該種聯(lián)想方式,可以讓學生了解對話中的相關詞匯,避免在實際聽的過程中出現(xiàn)緊張心理。
再如:
In 1869,the state of Wyoning gave women the right to vote,Some other states also allowed women to vote,but Susan Anthong and te National American Women’s Association wanted all women to have the right to vote,they worked to add this to the Constiution of the United States,in 1920,fourteen years after Susan Anthony’s death,an article was added to the Constitution,it gave American women the right to vote.
這篇短文介紹了美國婦女為了獲得選舉權努力奮斗的事跡,但是很多學生對于這一歷史事件并不了解。其實,只要知道基本的事實,就可以準確回答出答案。而元認知策略的研究學者也提出,元認知策略的重點是計劃、評估、總結,在活動前要進行評估和計劃,活動過程也是如此,在活動后要進行評估和總結,由學生通過計劃和評估來安排自己的學習過程,因此,在講解完成后,應進行系統(tǒng)的評估,鼓勵學生在日常學習中多涉獵相關的知識,這對于提升聽力效果大有裨益。
英語聽力的教學不是單純的教學,而主要是為了能夠提高學生的聽力水平,使學生對于聽的理解能力得到增強。因此,教師在英語聽力的教學中加入元認知策略,不僅能夠適應學生的學習能力,還能夠發(fā)現(xiàn)學生的不足,引導學生進行學習,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引用文獻
潘海鷗.2015.大學英語聽力教學的現(xiàn)狀及應對策略[J].遼寧中國醫(yī)藥大學學報,(3).
作者信息:418000,湖南懷化,湖南醫(yī)藥學院
wednesdayy@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