仇芳娟
作者信息:266400,山東青島,山東省青島市黃島區(qū)第二中學
筆者從事高中英語教學已有十多年,見到很多學生在進入高中后,英語學習出現(xiàn)諸多的不適應(yīng),導致英語成績下滑。如何搞好初高中英語教學銜接一直是困擾高中英語教師的一個難題。許多剛剛步入高中的學生在學習時會發(fā)現(xiàn)高中英語和初中英語在教材、教法和學法上有很多差別,造成了英語學習上的極度不適應(yīng),隨著時間的推移,很多學生就失去了英語學習的積極性,因此就出現(xiàn)了二次“兩極分化”,最終放棄英語學習(魏向東2012)。究其原因有多個方面,但歸根結(jié)底是教師未做好初高中英語教學銜接工作。古人云:“授人以魚,只供一飯之需;教人以漁,則終身受用無窮?!弊龊贸醺咧杏⒄Z銜接教學需要耐心和恒心,要循序漸進,方能有成效,主要應(yīng)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首先,在學生入學的第一堂課上,就應(yīng)該向他們說明高中英語學習的特點,特別是相對于初中學習來說,高中學習與以前會有哪些不同。例如,詞匯量大,學習進度快等方面。讓學生有充分的心理準備,不至于被以后的學習強度嚇倒。其次,在教學方法上,教師應(yīng)當向?qū)W生說明自己在以后教學中的教學思路,讓學生去適應(yīng)教師,而不是教師為了個別學生去改變教學方法,要求他們提高課堂效率,注意在理解基礎(chǔ)上記憶,并且要注意循環(huán)復習。
初中英語是英語學習的初級階段。因此,英語課堂的大部分時間都在讓學生對知識進行背誦,而很少讓學生自己去對知識進行分析或?qū)涫竭M行研究。但是高中英語注重學生的句子分析能力及語篇整體把握的能力,所以課堂上教師和學生一起探究的時間比較多,學生要做好研究學問的準備。
另外,在學生進入高中時,教師應(yīng)該給學生樹立信心,告訴他們,雖然初高中英語學習有差異,但他們只要考入了高中,就有能力把高中英語學好,“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痹诮⑿判牡幕A(chǔ)上,一切就不會那么困難了。
首先,學生初中的英語教材為人教版教材,而高中階段所使用的則為外研版教材。這就使得學生在詞匯方面銜接不起來,有些在人教版未學的單詞,在外研版里為已學的單詞,這樣就造成了學生知識方面的缺漏。
在剛進入高一的一個月里,教師要帶領(lǐng)學生對在初中普遍較差的語音和五種簡單句結(jié)構(gòu)進行分析,分清主謂賓,尤其要注意區(qū)分賓語和表語,這對于今后的英語學習至關(guān)重要。
英語學習的一個重要決定性因素就是學生的詞匯量問題。因此,教師還要敦促學生記憶詞匯,因為能否解決這一問題關(guān)系到了學生的整個英語學習過程,不管是知識點問題、語法問題,還是篇章問題,都需要以詞匯為載體。高中課本的詞匯量相對于初中來說是相當大的,并且詞匯的難度遠不是初中的基礎(chǔ)詞匯可以相比的。因此,教師在給學生澄清這個事實之后,接下來的任務(wù)就是教會學生如何去背誦詞匯的問題。學生在背誦單詞時遇到的最大困難往往是單詞遺忘速度快,教會學生對單詞的音、形、意進行聯(lián)系,完成聯(lián)想記憶,同時要求學生建立生詞本,去積累平時做題過程中遇到的生單詞,并且堅持每周一檢查。
由于高中知識量的增多,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只起引導作用,不會把所有知識一一講解,而是只講解同類題目,讓學生學會舉一反三。在開始階段,教師就應(yīng)該對學生加強學習方法的指導,培養(yǎng)學生使用工具書的習慣,指導學生利用《牛津高階詞典》遇到困難時學會查字典尋求答案。同時,教師要鼓勵學生進行小組間合作學習,通過討論得出所需答案。值得注意的是,在此過程中,教師要指導學生高效學習,而不是僅僅流于形式。同時,教師要鼓勵學生進行個性化學習,鼓勵他們積極閱讀英文報刊,在拓展知識面的同時鞏固已學知識。
筆者所在學校學生多來自農(nóng)村,在初中階段對英語學習不夠重視,沒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影響了教學效果,所以教師要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變“要我學”為“我要學”。那么怎樣去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習慣呢?
第一,指導學生做好三本的整理,即筆記本、改錯本和詞匯積累本的整理。由于初高中教材的不銜接以及學生所掌握知識的不全面,必定有一大部分學生會對高中教材中出現(xiàn)的有些單詞不認識,并且這部分單詞也不會出現(xiàn)在生詞表中,這就要求學生有詞匯積累本,去積累著一部分單詞,加強記憶。筆記本記錄課堂講的知識點和語法知識,這些是學生需要重點掌握的內(nèi)容,將其整理出來,一方面有利于學生對其進行了復習,另一方面也使教學重點更突出,便于學生在學期末有效地復習。改錯本整理的是學生容易出錯或經(jīng)常犯的錯誤,學生經(jīng)常翻看,可以在考試時盡量避免類似的問題,能有效地減少學生犯同類錯誤的幾率。
第二,教師應(yīng)該從小處著手,糾正學生的不良學習習慣。例如,有些學生在做題時,手不離字典,一邊做題,一邊查做題過程中遇到的生詞,這樣就容易養(yǎng)成依賴工具書的習慣,在考試時也自然會影響發(fā)揮。遇到這種情況,就需要教師適時地給他們指正,督促他們擺脫依賴性。
在高中,隨著英語課文篇幅的加長,內(nèi)容有所增多,語法難度有所加大(覃秋斌 2011)。所以,教師應(yīng)該把學生的預習和復習當作英語教學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對學生進行精心指導,對學習習慣進行規(guī)范,使學習達到預期的效果,鼓勵學生提前預習課文,以提問的形式督促和指導他們的學習,允許學生課下交流,將不會的問題再帶回課堂共同研究,從而提高課堂效率。同時,面對知識量突然增多的情況,學生要注意對筆記本和改錯本的整理,對于難點和重點標記,并反復翻看,加深記憶。同時,學生要主動分析問題,在理解的基礎(chǔ)上進行記憶。
綜上所述,教師不僅應(yīng)該意識到學生所遇到的問題,也應(yīng)該用對方法去對學生進行指導。同時,筆者認為對學生自信心的保護也是非常重要的,適時對學生進行鼓勵和督促,與學生進行溝通,及時了解學生所存在的問題,并進行指導。做好初高中英語教學銜接,在今后的高中三年學習中,對教師和學生來說,都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