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琴,孫 衡(通化師范學院 教育科學學院,吉林 通化 134002)
中國對中小學學校特色建設研究的回顧與反思
李春琴,孫衡
(通化師范學院教育科學學院,吉林通化134002)
學校特色建設是學校發(fā)展的必由之路。作為學校發(fā)展新戰(zhàn)略,學校特色建設對我國中小學的可持續(xù)發(fā)展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采用歸納分析為主的方法對我國中小學學校特色建設的起步、中小學學校特色建設的進展進行了總結、分析,在此基礎上對我國中小學學校特色建設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梳理,并提出了建設性意見。
中小學;學校特色;問題;策略
我國理論界關于中小學學校特色問題的研究始于20世紀80年代,“1993年 《中國教育改革和發(fā)展綱要》中提出“中小學要由‘應試教育’轉向全面提高國民素質的軌道,面向全體學生,全面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科學文化、勞動技能和身體心理素質,促進學生生動活潑地發(fā)展,辦出各自的特色”。《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 (2010—2020年)》指出:“樹立以提高質量為核心的教育發(fā)展觀,注重教育內涵發(fā)展,鼓勵學校辦出特色、辦出水平,出名師,育英才?!保?]從中可以看出我國對學校特色建設高度重視。
(一)中小學學校特色的概念及特征
1.中小學學校特色的概念
諸多理論研究者對我國學校特色的研究已有20年之久,對學校特色進行大規(guī)模研究是由于《中國教育改革和發(fā)展綱要》的頒布?!毒V要》中提出中小學要“辦出各自的特色”。國內研究者對于學校特色的概念有著不同的理解,正所謂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因而對學校特色的界定有很多,較具代表性的有:“學校特色是指:學校在長期的教育實踐活動過程中所形成的獨特的辦學風貌或教育風格。這里所講的“獨特”,不能僅理解為是學校這個整體中的某個教育要素的個性體現(xiàn),也不能狹義地理解為是“你無我有,你有我精”,而是指學校整體的個性,它是學校整體中最具典型意義的個性風格或個性風貌。”[2]“學校特色是辦學主體刻意追求逐步實現(xiàn)的學校工作某一方面特別優(yōu)于其他方面、也特別優(yōu)于其他學校的獨特而穩(wěn)定的品質,也稱為辦學特色”[3]。從實際使用情況看學校特色與辦學特色的含義相近,多數(shù)研究人員沒有對它們進行嚴格的區(qū)分,因而可視為同義詞?!皩W校特色一般是指一所學校在全面育人工作中所選擇的重點,或是把已出現(xiàn)的某種經(jīng)驗特色通過深化積累,逐步形成某種富有個性的強項或優(yōu)勢”[4]?!拔覀兊膶W校特色應該是學校創(chuàng)造性地貫徹教育方針所形成的某一方面(或幾個方面)穩(wěn)定的個性風貌?!保?]
通過上述對學校特色概念的整理,可以看出各個學者對學校特色概念都有自己獨到的見解,可以說每個學者所描述的概念都符合他們所在的時代背景,但同時存在不同程度的局限性。通過對學者們諸多概念分析,我們給中小學學校特色下這樣的定義:中小學學校特色可以理解為中小學校在長期辦學實踐活動中,貫徹教育方針結合本校優(yōu)勢和傳統(tǒng)所形成的一方面或是幾方面優(yōu)于其他學校的獨特、優(yōu)質、整體、且相對穩(wěn)定的辦學風貌或教育風格。
2.中小學學校特色的特征
“學者們對學校特色的特征也有不同觀點:有的學者認為學校特色具有獨特性、廣泛性、領先性、相對穩(wěn)定性四個特征;有學者認為學校特色表現(xiàn)出獨特、優(yōu)質、穩(wěn)定的教育特征;一些學者認為學校特色有獨特性、穩(wěn)定性、優(yōu)質性、發(fā)展性等特征;還有學者認為學校特色的內涵決定了學校特色具有本體性、獨特性、文化性三大特征等等”[6]。作為學校特色的下屬概念—中小學學校特色也應具有學校特色的基本特征。首先,獨特性是學校特色最基本的特征、是中小學校共有的學校特色的特征之一,是學校獨有的區(qū)別于其他學校的個性。其次,優(yōu)質性是指在進行學校特色建設中不能單純的考慮學校特色的新、奇、特,還要重視品質和質量,要擁有優(yōu)秀的高質量的校園特色,優(yōu)質性是學校特色其他特征成立的前提條件。第三,中小學學校特色具有穩(wěn)定性,由于學校特色是學校長期在實踐活動中形成的相對穩(wěn)定的辦學風格,因此具有穩(wěn)定性。文化性,校園文化是學校特色建設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學校特色需要以學校文化為支撐,所以文化性也是值得關注的特征。發(fā)展性,學校特色一旦形成,并不是一成不變的,就像世間事物都在不斷的變化中一樣,是會不斷發(fā)展的。本體性,本體論在西方哲學史中,是指關于存在及其本質和規(guī)律的學說。中國古代哲學中,本體論又叫本根論,是指探究天地萬物產(chǎn)生、存在、發(fā)展的根本原因和根本依據(jù)的學說。因此學校特色的產(chǎn)生和發(fā)展也有其本質的屬性。
(二)中小學學校特色研究的背景
我國中小學學校特色的研究基于基礎教育發(fā)展和改革、中小學自身生存和發(fā)展和優(yōu)質教育的需要。
1.基礎教育發(fā)展和教育改革的需要?;A教育是素質教育的奠基工程,是提高民族素質的重要途徑?;A教育的目的就是要促進個人在德、智、體、美、勞等各方面的全面發(fā)展,并在教育過程中提升自己的個性化和創(chuàng)造力。學校特色是個性化和創(chuàng)造力的重要表現(xiàn)。
2.中小學自身生存和發(fā)展的需要。當前我國中小學正面臨著來自同行、民辦教育、國外教育機構等多方面的挑戰(zhàn)和競爭,中小學需要通過學校特色建設來提升自身競爭力。
3.優(yōu)質教育的需要。優(yōu)質教育一定是能夠使學生形成陽光般的心態(tài)和健康人格的,是能夠提高學生的自尊和自信的,能夠使學生內心變得越來越充實和富有力量的教育。優(yōu)質教育一定是學校資源的配置富有效率和效益的教育;是充滿關注生命的氣息,能夠讓生命的活力充分涌流的,是能夠讓智慧之花盡情綻放的教育。這樣的教育必須是關注學校特色的教育。
經(jīng)過多年的研究和積累,學者和中小學校對特色建設價值認識上得到不斷的提升,對中小學學校特色的內涵的理解也不斷加深,并且對學校特色的認識也漸趨統(tǒng)一,在中小學進行學校特色建設過程中形成了一些被普遍認同的模式,對還沒有進行特色建設的學校提供了可借鑒的模板。
(一)中小學學校特色建設價值認識的提升
中小學校對學校特色建設的價值認識比較清晰,主要集中于育人目標、育人過程與模式、辦學要素與條件、學校社會影響力等方面。進行學校特色建設對于實現(xiàn)育人目標、形成多樣化、有特色的教育環(huán)境和育人過程、促進學生個性的充分發(fā)展、充分利用學校的辦學要素與條件提高學校的社會影響力都有著較大的價值。
(二)對中小學學校特色內涵的認識漸趨統(tǒng)一
如前文所述,“中小學學校特色可以理解為中小學校在長期辦學實踐活動中,貫徹教育方針結合本校優(yōu)勢和傳統(tǒng)所形成的一方面或幾方面優(yōu)于其他學校的獨特、優(yōu)質、整體、且相對穩(wěn)定的辦學風貌或教育風格?!睂W界對此內涵的認識達成統(tǒng)一。中小學學校特色是中小學學校特色辦學獨具的、特殊的品格和風貌,是辦學實現(xiàn)個性化的結果。
(三)形成了一些被普遍認同的模式
中小學學校特色發(fā)展形成了幾種被普遍認同的模式:傳統(tǒng)繼承發(fā)揚式、借助機遇發(fā)揮式、針對弊端解決式、擺脫困境奮起式、空白不足填補式、理想信念實施式等。
(四)對特色內容進行深入挖掘
中小學在學校特色建設過程中對中小學學校特色內容的挖掘越發(fā)深入。從最初各個學校重點以校園文化建設、辦學思想、辦學理念作為學校特色內容進行挖掘,現(xiàn)學校特色內容已經(jīng)發(fā)展到學校生活的各個方面,包括課程體系特色、教學模特色、教學方法特色、物質環(huán)境、校容校貌特色、價值規(guī)范特色;制度管理特色、師資特色和民族特色、語言特色等。
中小學在學校特色建設中由于種種原因也走進了一些誤區(qū),使得學校“特色不特”、“特色失色”,不僅沒給學校帶來效益,還給學校造成了額外負擔。
(一)中小學學校特色建設中存在的問題
1.特色泛化。即學校在創(chuàng)建學校特色時,不進行創(chuàng)新,將辦學的共性當做自己的辦學個性,這樣就產(chǎn)生了“千校一面”的局面。
2.特色局限化。是指有些學校為了發(fā)展學校特色,把類似“培養(yǎng)部分學生的特長或興趣”等局部特色作為學校特色來宣傳而導致降低學校特色內涵的認識。
3.特色短暫化。是指中小學校為了各種原因,只在短時間內進行特色建設,達到目的后就停止的現(xiàn)象。
4.特色表淺化。即只對學校的硬件設施和招生宣傳進行特色建設,僅僅通過物質和宣傳等形式標榜自己,認為“你無我有”、“你有我優(yōu)”、“你優(yōu)我精”就是特色的現(xiàn)象。
5.特色項目化。就是把學校的某些項目作為特色來抓,將辦學特色等同于特色項目。
(二)解決中小學學校特色建設問題的策略
在對中小學特色建設上存在的問題方面,學者提出了相應的對策。一是從政府方面主張解決中小學特色建設問題應該從加快教育體制改革,下放權力,給學校以適當?shù)淖灾鳈嗪透母锟荚囍贫龋淖兩龑W競爭現(xiàn)狀入手;二是從學校層面解決中小學特色建設問題的主要做法是實現(xiàn)校長的專家化和教師的專業(yè)化、加強校本管理,開發(fā)校本課程;三是恪守義務教育的基礎性,致力于學生的終身發(fā)展;四是積淀優(yōu)勢的特色項目,形成為長期特色;五是學校管理者要端正辦學思想,提高自身素質;合理規(guī)劃學校特色建設,并建立相關制度予以保障;全面發(fā)動師生積極參與特色建設。
[1]劉文靜,任順元.我國學校特色研究的反思性回顧與前瞻[J]基礎教育研究,2010(22):12-14.
[2]邢真.學校特色建設理論的探討 [J].中國教育學刊,1995(5):31-34.
[3]孫孔懿.學校特色的內涵與本源 [J].教育導刊,1997(21):46-49.
[4]吳秀娟.關于學?!案髯赞k出特色”的哲學思考[J].教育導刊,1997(22):21-23.
[5]梁志大.是“創(chuàng)建學校特色”還是創(chuàng)建特色學校[J].中國教育學刊,1995(5):36-37.
[6]劉文靜,任順元.我國學校特色研究的反思性回顧與前瞻[J].基礎教育研究,2010(22):12-14.
(責任編輯:梁景時)
School Characteristics Construction Research of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Review and Reflection
LI Chun-qin,SUN Heng
(College of Educational Science,Tonghua Normal University,Tonghua,Jilin 134002,China)
School characteristics construction is the only way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chool.As a new strategy of school development,school characteristics construction has extremely important significance for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our country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Adopting the method of inductive analysis to analyze the development of school characteristic construction of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on this basis combing the existing problems in the school characteristics construction,then the paper puts forward the constructive suggestions.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chool characteristic;problem;strategy
G642
A
1008—7974(2015)01—00135—03
2014-11-12
吉林省教育科學“十二五”規(guī)劃課題2013年度課題的階段性成果(GH3515)
李春琴,女,遼寧凌源人,教授,碩士生導師;孫衡,長白山教師進修學校中學高級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