諶愛群
(羅定職業(yè)技術學院,廣東 羅定 527200)
小城市社會治安防控問題研究
——以云浮市為例
諶愛群
(羅定職業(yè)技術學院,廣東 羅定 527200)
黨的十八大報告指出,要完善立體化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強化司法基本保障,依法防范和懲治違法犯罪活動,保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本文在依法治國的背景下,對完善社會治安防控體系的法價值——自由、秩序進行深入思考,嘗試以地理位置偏僻、經濟落后的小城市——云浮市為例,對小城市社會治安防控問題進行一些探索,以期對落實十八大精神,逐步推動小城市社會治安防控的完善。
小城市;社會治安防控;治理
眾所周知,我國正處在改革的深水區(qū)、攻堅區(qū),社會逐步凸顯出許多矛盾,各種矛盾交織中的社會治安形勢越來越嚴峻,違法犯罪活動日益猖狂,經濟不發(fā)達的小城市更為嚴重。在依法治國的背景下,加強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有著其獨特的法價值,如何在建設法治國家的進程中完善社會治安防控體系,是社會各界所急需解決的問題。
我國著名的法理學家卓澤淵指出:法的價值是指法基于自身的客觀實際而對于人所具有的精神意義以及人關于法所設定的絕對超越指向。法是由人創(chuàng)造制定的,法的價值體現了人的主觀需求。根據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人的最基本需求是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法對自由、秩序的追求,則是為了滿足人對安全的需求。完善社會治安防控體系所體現的法的價值在于以下兩個方面:
自由是法的基礎性價值。人類從誕生之日起,就開始追求自由,自由是指不受束縛地思考、行動以及獲得解放,但是,自由并非是人類隨心所欲、想怎樣就怎樣的自由。正如孟德斯鳩所言,自由是“一個人能夠做他應該做的事情,而不被迫去做他不應該做的事情?!笔澜缟蠜]有絕對的自由,只有相對的自由。為了保障人類實現真正的自由,古今中外無不例外運用法律的手段來設定自由的邊界,通過法治來促進人類自由本性的充分發(fā)展和現實化。現代社會中,一個人民真正自由的國家,必定是法治的國家。丹寧勛爵明確指出,所謂自由就是每個公民在合法的時候不受任何其他人的干涉,想其所愿想,說其所愿說,去其所愿去的自由。換句話說,自由就是人在法律許可的范圍內,按照自己的意愿去選擇行為的權利,通過對法律權利和法律義務的規(guī)定而設定的,法律既保障人的自由又防止自由的濫用,對濫用自由的個體進行一系列的法律懲罰。中國正深入建設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完善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就是為了給每個個體和群體以最大限度的自由。
秩序是法的重要價值。亞里士多德曾說:法律就是秩序,有好的法律才有好的秩序。沒有秩序,法律毫無意義;沒有法律,秩序毫無保證。所有的法律,都是為了建立和維持社會穩(wěn)定、安全的社會秩序,都是為了保障人的自由和全面發(fā)展。法律要保障個體的自由,必然以秩序為基礎。法律的秩序價值,則是通過法的強制性來保障實現的。根據社會契約論的觀點,人民讓渡出一些自然權利給政府,形成國家權力,國家通過行使權力再保護人民的其他權利。法律通過強制性迫使國家及人民遵從法律規(guī)范,限制權力的行使和保障正當的權利,從而形成良好的社會秩序。社會治安防控中所體現的秩序,包含兩個方面的內容:其一是保障公民的生命權和財產權?,F有的社會治安問題雖然多種多樣,但云浮市突出表現為“兩搶一盜”的刑事案件。通過對社會治安防控體系的完善,能有效減少此類案件的發(fā)生,使公民的生命不遭受不當的威脅和傷害,使公民的財產不遭受非法的侵犯和剝奪,使得公民能有相應的安全感。其二是促進社會形成和諧的關系。社會秩序并非局限于每個公民都獲得了安全,還涉及到個人與個人之間的關系。每個個體都是人格獨立、能自主地進行活動的主體。雖然霍布斯認為由于資源的有限性導致個人之間是對立的關系,但是事實并非如此。個人都是一個具有其自身利益并追求其利益最大化的主體,生命權是人最基本的權利,財產權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個人為了追求其自身利益的最大化,面對危及其生命權等的社會治安問題時必然要加強彼此的合作,形成和諧的社會關系。
(一)云浮市社會治安防控現行整體狀況
云浮市地處粵西山區(qū),與廣西接壤,屬于經濟欠發(fā)達山區(qū),社會治安形勢較為復雜。近年來,云浮市不斷落實中央和廣東省各項安全保衛(wèi)措施,全市政法、公安機關與有關部門密切協(xié)調配合,深入排查各類信訪問題、矛盾糾紛、不穩(wěn)定苗頭、社會治安防控、事故隱患排查預防等專項工作,積極主動做好排查、穩(wěn)控和調處化解工作,社會治安體系建設己經取得了初步成效,社會治安總體趨于好轉,治安混亂地區(qū)的面貌得到有效改善,人民群眾的安全感不斷增強,影響人民群眾安全感的案件也呈逐漸降低態(tài)勢,在收到較大社會效益的同時,在警務理念、工作成果等方面也收到了一定的成效。然而當前社會治安狀況依然不容樂觀,其中“兩搶一盜”案件居高不下,黃、賭、毒等丑惡現象屢禁不止。尤其是近年來吸毒人員日益增多,涉毒案件迅速增長,對社會治安防控形成了嚴重的挑戰(zhàn)。
(二)云浮市社會治安防控存在的具體問題
1.人治理念濃厚
受幾千年歷史文化的影響,我國的社會治安防控呈現出較為典型的“人治”特點,缺乏對法律的敬畏和信仰,社會治安防控中缺少法治的文化價值理念,具體表現為:治安防控運動性執(zhí)法現象嚴重,防控沒有形成固定的規(guī)則與程序,不是常態(tài)化的治理;治安防控的主體,如警察等執(zhí)法角色定位不清晰,法律素質低下,缺乏法治意識,重打擊、輕保護;很多執(zhí)法機關都有拘留的指標,為完成指標執(zhí)法中濫用強制性手段,對社會危害性小可以不拘留的人也進行拘留;執(zhí)法過程缺乏公平與公正等。
2.信息化手段低
要加強社會治安防控體系的建設,必須要加大對先進設備的投入,才能有效借助科技的手段,預防并控制社會治安問題。云浮市雖目前積極發(fā)展經濟,近幾年獲得了可喜的成績,但整體的經濟總量偏低,財政情況比較緊張,云浮市在社會治安防控中存在信息化、科技化手段的落后,云浮市原公安局局長楊東來曾經指出:截止到2013年底,全市只有390個攝像頭,視頻監(jiān)控手段、信息化程度與先進地區(qū)相比還很落后,社會中發(fā)生的各種案件,主要依靠傳統(tǒng)的民警走訪群眾掌握情況去破案,效率非常低。
3.侵犯財產性案件多,涉毒案件突出
近年來,隨著改革的深入,就業(yè)形勢越來越難,社會失業(yè)人口日益增多,“兩搶一盜”等多發(fā)性的侵犯財產權犯罪活動猖獗,這種情況在小城市更為明顯。打擊多發(fā)性侵財案件問題是小城市公安等有關部門的工作重點,是維護城市治安穩(wěn)定的一大難題,在就業(yè)機會相對少的云浮市也不例外。并且,由于云浮市地處粵西,與廣西交界,人員魚龍混雜,歷來是毒販進行毒品交易的必經之路,而且市內吸毒成癮人員較多,吸毒成癮人員難以承受高額毒資時,部分就會鋌而走險以販養(yǎng)吸,部分就會“兩搶一盜”,爛仔、粉仔、賊仔成為本市治安防控的最大隱患。
4.警力低于平均水平,整體素質偏低
隨著社會經濟的高速發(fā)展,城市建設的不斷提速,使得人、財產、物質的流動更加頻繁。利益驅使、價值觀念混亂、管理規(guī)范陳舊等原因使得社會治安問題越來越多,治安管理任務不斷加重,警力人手不足問題凸顯。相對而言,云浮市警力缺乏的問題更為突出。廣東省的平均水平是每萬人15名警察,但到目前為止,云浮市共有人口300多萬人,警察僅2300多人,警察數量嚴重不夠,且由于經濟落后,工資收入水平低,很難招錄到年輕高素質的警察,現有的警察隊伍年齡結構也不太合理。再加上街面防控要求加大,侵犯財產性案件多,涉毒案件時有發(fā)生,有限的警力使得云浮市的社會治安防控工作面臨巨大壓力。
5.公眾參與不夠
我國城市治理已經從管理走向了治理,這對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必須加強公眾參與的力度,走向群防群治。但是,小城市的公眾素質相對大城市的公眾較低,公眾對治安防控體系存在認識上的誤區(qū),很多人認為治安防控是公安機關及相關政府機關的事情,遇到治安事件存在“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心理,再加上沒有相應的獎勵政策,公眾參與社會治安防控的積極性不高,導致云浮市社會治安防控體系的建設相對緩慢。
在法治國家建設中,為了實現法的價值——自由與秩序,有必要對此問題盡快進行改善。筆者根據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fā)《關于加強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的意見》,結合云浮市當前社會治安問題的現狀,特提出以下建議:
(一)加強法治宣傳,引導執(zhí)法者轉變觀念
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城市治理應該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為理念指導,體現自由、民主、平等、公正的法治精神。要加強法治宣傳,特別是要組織執(zhí)法者定期或不定期開展法律知識的學習,提高其法律素質,引導其轉變人治觀念,形成法治思維,學會運用法律手段解決社會治安問題。針對社會治安防控中的重大問題,要適時出臺相關地方性法規(guī)規(guī)章,做到有法可依,形成常態(tài)化的治理,做到依法化解社會問題、維護社會穩(wěn)定。執(zhí)法者要主動學習法律規(guī)范,敬畏法律,在社會治安防控中嚴格執(zhí)法,不得濫用權力恣意使用強制性手段,執(zhí)法要公平公正,對濫用權力者要依法處理。
(二)加大投入,提高信息化手段
21世紀是信息化時代,傳統(tǒng)以街面治安防控為主導的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已無法適應錯綜復雜的社會治安形勢的要求,目前急需構建一種以信息化為主導的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全面提升公安機關對社會治安的整體駕馭能力。云浮市社會治安防控必須要加大對先進設備的投入,在各個街面都要安裝攝像頭,全力加強治安防控體系的信息化建設,構建多位一體的信息獲取、交流平臺,積極推進以公安專網和“警務綜合應用平臺”為基礎的警務信息化建設,積極探索,將信息化觸角延伸到社會治安防控體系的方方面面,以便有效預防并控制社會治安問題。
(三)嚴厲打擊涉毒案件,提高法律的威懾力
據悉,云浮市的偷盜摩托車等多發(fā)性侵財案件中,有40%至50%是由吸食毒品的“粉仔”所為,爛仔、粉仔、賊仔成為本市治安防控的最大隱患。當前,云浮市面臨的涉毒案件依然嚴峻,打擊涉毒違法犯罪的工作依然任重道遠。我國現在已經形成了比較完善的社會主義法律體系,且有關涉毒違法犯罪的法律如刑法、治安管理條例等相對完備,在社會治安防控中,公安機關要提高法律的威懾力,發(fā)現一起查處一起,做到有法必依、執(zhí)法必嚴、違法必究。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實施,只有用已有的法律去規(guī)范公民的行為,才能使得公民對法律心存敬畏,才能引導公民自覺守法,才能將法律的威懾力真正發(fā)揮出來,正如《資治通鑒》云:“法貴必行,慎在深刻,裕其制以便俗,嚴其令以懲違?!?/p>
(四)出臺相應政策,激勵公眾參與
加強社會治安防控,必需以預防犯罪為主,以治理的導向替代管理導向,要積極發(fā)動社會公眾參與。美國學者科菲指出,公眾參與犯罪預防不僅是需要的,而且是必須的,刑事司法系統(tǒng)能否成功地對付大量違法犯罪問題,在很大程度上依賴于公眾的參與。警力有限,民力無窮。公眾參與治理才是維護社會和諧穩(wěn)定、確保長治久安的根本。在經濟不發(fā)達的云浮市,針對公眾的參與意識不強,可以利用西方非常有名的經濟人理論,結合云浮實際,出臺相應的政策,對參與治安治理、提供真實隱患治安問題的公眾給予一定的物質獎勵,逐步形成“人防、物防、技防相結合,專門機關和群眾路線相結合”的立體化社會治安防控體系,有效地把危害社會穩(wěn)定的治安犯罪問題制止在萌芽狀態(tài)。
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明確指出:完善立體化社會治安防控體系,有效防范化解管控影響社會安定的問題,保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在法治社會中,社會治安防控體系的完善關乎法的價值的實現,我國小城市的社會治安防控體系的建設任重而道遠,必須結合當地實際,逐步完善法律法規(guī)建設,充分調動社會公眾的參與積極性,逐步實現社會治安防控由管理到治理的轉變。
[1]卓澤淵.法的價值論[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49.
[2](法)孟德斯鳩.論法的精神[M].孫立堅,樊瑞慶,譯.西安:陜西人民出版社,1999.
[3](英)丹寧勛爵.法律的未來[M].劉庸安,張文鎮(zhèn),譯.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9.
[4](古希臘)亞里士多德.政治學[M].柯彪,譯.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6]黃冠鴻.中小城市多發(fā)性侵財案件預防——以人防技防有機結合為視角[J].法制與社會,2010(15).
[7]科菲.英美警察科學[M].王大偉,譯.北京: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1999:12.
F29
A
1673-0046(2015)11-0015-03
本文系云浮市2015年哲學社會科學研究課題《依法治國背景下多元化化解社會矛盾糾紛機制研究》(項目編號:2015云社研[9號])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