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茂奎+王義
2002年7月由教育部、國家體育總局聯(lián)合下發(fā)了《學生體質健康標準(試行方案)》,作為《國家體育鍛煉標準》在學校的具體實施。經(jīng)過10多年的測試結果顯示,青少年的體質健康水平在不斷下降。2013年通過對遼寧省的部分高校調研發(fā)現(xiàn):高校高年級學生在耐力素質、肺活量兩項下降明顯。高校中的高年級學生的體質健康水平下降幅度比較大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那么,如何增強高校高年級學生體質健康水平呢?
一高校高年級學生體質健康水平下降的原因
(一)學生沒有養(yǎng)成科學、合理的生活習慣,對健康教育認識不足
大學生在一、二年級時還能嚴格要求自己,但一到高年級往往對自己的日常生活和行為規(guī)范放松要求,加之對健康教育缺乏足夠、深刻的認識,吸煙、酗酒擴大化,上網(wǎng)時間過長、睡眠時間紊亂,飲食沒有規(guī)律等等,這就引起許多疾病的產(chǎn)生,導致體質健康水平下降。
(二)沒有建立行之有效的學生體質健康監(jiān)測管理制度
很多高校都沒有建立行之有效的體質健康監(jiān)測管理制度,沒有建立學生體質健康檔案,更沒有建立學生體質健康水平動態(tài)監(jiān)測體系。雖然大多數(shù)學校建立體檢制度,但往往流于形式,檔案管理混亂,甚至沒有起到根本的監(jiān)督作用。同樣,大部分高校都執(zhí)行了國家要求的學生體質健康標準測試,也形成了一些電子檔案,但這些檔案在實際利用上卻很少,也僅僅是起到了上報學生測試統(tǒng)計數(shù)據(jù)的作用而已。很多學校并未把健康教育納入教學計劃,這就使學生對健康教育的認識不足。
(三)體育課及其考核被取消,使學生的體育活動受到影響
大學生入學后,在學校有目的、有計劃的教育管理下,學生體質健康水平維持在很高的水平。但是,進入高年級后,不上體育課,也取消體育選修課與考核,有的學校甚至連《學生體質健康標準》測試都免掉了。因此,學生體育動機受到影響,學生體質健康水平總體上呈下降態(tài)勢。目前,雖然有許多高校為高年級學生開設了體育選修課,但仍然是注重形式,學生體質健康水平的實際改善效果不明顯。
(四)臨近畢業(yè),社交活動增多、就業(yè)壓力大等原因,使學生無暇顧及體質健康狀況
目前學生面臨激烈的就業(yè)競爭,用人單位的錄用條件也較為苛刻,為此高年級學生都在想盡一切辦法盡快落實工作單位。另外,學校的就業(yè)率要求學生也要盡快找到就業(yè)單位。這樣,社交活動就大量增加,使得高年級學生參加體育活動的要求不再那么強烈。體育活動時間明顯減少,體育行為也必然會表現(xiàn)出不主動、不積極,參加體育鍛煉的出勤率低,導致身體素質全面下降。
(五)學校對高年級學生的日常生活管理要求不嚴
針對高年級學生特有的現(xiàn)象,學校在管理上寬嚴尺度把握不當,對違反學生行為規(guī)范的行為處罰上也從輕于低年級學生。表現(xiàn)在兩操上就是出勤率低、出工不出力,達不到鍛煉效果。有的學校根本就不組織兩操,完全靠學生自覺鍛煉。在學生自我管理能力很差的情形下,學生體質健康就很難有一個較高水平的保證。
(六)學校體育設施器材匱乏,降低了學生體育鍛煉的積極性
由于高校多年擴招,當前許多高校場地器材嚴重不足,很多高校的體育場館、器材等設施僅僅達到辦學基本要求。體育設施器材的匱乏,導致高年級學生參加課外體育活動的人數(shù)較少。另外,學校場地器材配備的不足,使得體育公共產(chǎn)品的供給體系難以適應學生需求多樣性的要求。長此以往,降低了學生體育鍛煉的積極性。
(七)學校缺少體育鍛煉的氛圍,校園體育文化不濃厚
高年級學生課外體育活動少且單調,各種競賽也時常把他們排除在外,如果沒有濃厚的校園體育文化的熏陶,勢必會影響他們體育鍛煉的興趣,不利于終身體育意識的形成。另外,有的學生缺乏體育鍛煉的興趣,怕苦、怕累、意志品質差、懶惰心理作怪也是主要的原因。受網(wǎng)絡的影響,學生上網(wǎng)時間多,導致體育活動時間少了。
二改善高年級學生體質健康狀況的有效途徑
(一)樹立正確的健康觀,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培養(yǎng)學生終身體育的意識
高校應培養(yǎng)學生樹立正確的健康觀、健身觀和體育觀,通過體育課、體育健康專題講座、板報宣傳等有計劃地使學生系統(tǒng)地學習體育知識、健身教育和健身方法,充分了解健康是生命之本、事業(yè)的基石、競爭力的源泉。讓學生學會一兩種能夠常年堅持而且行之有效的體育技能和鍛煉方法,使之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與終身堅持鍛煉的意識。
(二)建立健全學生體質健康監(jiān)測機制和學生體質健康檔案,制定適宜的運動處方
根據(jù)教體藝[2014]3號文件教育部關于《學生體質健康監(jiān)測評價辦法》的通知精神,“全面實施《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建立學生體質健康測試中心,安排專門人員負責,完善工作條件,每年對所有學生進行體質健康測試,測試成績向學生反饋,并將測試結果經(jīng)教育部門審核后上報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數(shù)據(jù)管理系統(tǒng),形成本校學生體質健康年度報告。及時在校內公布學生體質健康測試總體結果”。對高年級學生的體質健康監(jiān)測要定期嚴格執(zhí)行,建立學生體質健康卡片,把入學體檢、畢業(yè)體檢及定期體檢資料納入學生檔案。建立學生體質健康狀況分析和研判機制,并對體檢資料和體質健康測試信息進行統(tǒng)計分析,根據(jù)學生體質健康狀況制定干預措施??梢砸暻闆r采取分類教學、個別輔導、提供適宜的運動處方等必要措施,指導學生有針對性地進行體育鍛煉,改善學生的體質健康狀況。
(三)建立科學、嚴密的規(guī)章制度,對學生的日常行為要嚴格認真地監(jiān)督管理
高校對高年級學生的日常生活管理,要嚴格認真。要求學生認真遵守學校規(guī)定的作息時間,積極參與兩操的體育鍛煉活動。學校各有關部門要密切合作,有效管理,對學生進行量化考核,以到達增強學生體質、養(yǎng)成良好生活習慣的目的。要建立健全《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管理制度,學生測試成績列入學生檔案,作為對學生評優(yōu)、評先的重要依據(jù)。畢業(yè)時,學生測試成績達不到50分者按結業(yè)處理(因病或殘疾學生,憑醫(yī)院證明向學校提出申請并經(jīng)審核通過后可準予畢業(yè))。將體質健康狀況、體育課上參與體育活動等情況作為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的重要內容。
(四)認真執(zhí)行《高等學校體育工作基本標準》,開設體育選修課
高校高年級學生同樣要嚴格、認真地執(zhí)行《大學生體育合格標準》,并且要恢復體育考核制度??己藘热莶粌H要把身體形態(tài)、機能和《國家體育鍛煉標準》作為考核的量化指標,而且要把兩操、課外體育活動(參加俱樂部、體育競賽等情況)以及適合于以后的終身體育鍛煉的選修項目(如武術、耐久跑、健身操等等)作為主要量化指標來考核,以此來增強高年級學生體育鍛煉的動機,提高學生的體質健康水平。當然,也可以增加一些體育與健康方面的基本知識考試。湖南大學劉花云教授對大學高年級學生的體質健康素質進行了相關研究,研究結果表明大學高年級參加體育選修班的同學的體質健康水平要好于不參加選修班的同學,并且有顯著性差異。并且參加選修班的同學自覺進行課外體育活動的次數(shù)明顯多于未參加體育選修班的同學。因此,建議高校應該在高年級開設體育課(必修課或必修的學分制的選修課)。
(五)增設體育場館,創(chuàng)建良好的體育鍛煉環(huán)境
蘇霍姆林斯基說:“一所好的學校連墻壁也能說話?!币凰w育環(huán)境建設得好的學校,其校容校貌充滿著濃烈的體育文化氛圍和蓬勃的青春活力,吸引著學生參加體育鍛煉的欲望。根據(jù)教育部《普通高等學校體育場館設施、器材配備目錄》的要求,學生室外使用面積4.7平方米,室內使用面積0.3平方米。因此,設施齊全、配備完整的體育場館同樣滿足了不同愛好的學生的需求?!叭说谋拘允菒蹌拥摹?。一般說來,人自幼就愛“玩”。如果學校的體育場地設施齊全,就會吸引學生,每個學生也都能找到適合自己運動的項目、方式、方法,從而增強體質。
(六)增進體育交往,營造校園體育文化氛圍
高校要建立“陽光體育運動”的長效機制,把高年級學生納入“陽光體育運動”中來。有計劃地開展校園體育文化節(jié)活動,使學生自主地參與體育沙龍、體育興趣活動、體育俱樂部、體育知識競賽等多種活動。使學生與教師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及校與校之間提升對體育觀念、體育道德、體育行為規(guī)范、終身體育等方面的理解,并逐漸形成較穩(wěn)定的體育習慣、興趣和愛好。正如加拿大學者斯蒂芬·利考特所說:“對大學生真正有價值的東西,是它周圍的生活環(huán)境?!币虼耍瑵夂竦男@文化氛圍能夠帶動學生積極投身于體育健身活動中去,并通過這些活動陶冶情操、磨練意志、增強體質,從而減少疾病,提高學習效率,使高等學校培養(yǎng)出一大批德、智、體全面發(fā)展的人才。
參考文獻
[1]王穎,王新建.大學生身體素質健康狀況的調查[J].中國學校體育,2002(1).
[2]張自力,等.試論隱性體育課程的本質、結構和特征[J].中國學校體育,2002(1).
[3]劉花云.大學高年級學生體質健康素質可持續(xù)發(fā)展的研究[J].體育科技文獻通報,2013(12).
[4]教育部辦公廳.普通高等學校體育場館設施、器材配備目錄[Z].教體藝廳[2004]6號文件.2004.8.22
[5]教育部關于印發(fā)《高等學校體育工作基本標準》的通知.教體藝[2014]4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