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梅香,鄭小蘭,翁 靜
(南京軍區(qū)福州總醫(yī)院九五臨床部,福建 莆田 351100)
參麥注射液對支氣管哮喘患兒免疫狀態(tài)及Th1/Th2型細胞因子的影響
蔡梅香,鄭小蘭,翁 靜
(南京軍區(qū)福州總醫(yī)院九五臨床部,福建 莆田 351100)
目的觀察參麥注射液治療小兒支氣管哮喘的臨床療效及對患兒免疫狀態(tài)、輔助T淋巴細胞1/輔助T淋巴細胞2(Th1/Th2)細胞因子的影響。方法將80例支氣管哮喘患兒隨機分為治療組與對照組各40例,對照組給予常規(guī)糖皮質激素、β2受體激動劑、茶堿類及抗感染等治療,治療組在對照組治療基礎上加用參麥注射液靜脈滴注,連續(xù)治療7 d后比較2組臨床療效及免疫狀態(tài)、Th1/Th2型細胞因子水平變化。結果治療組臨床愈顯率明顯高于對照組(2=11.324,P<0.05);治療7 d后,對照組免疫功能狀態(tài)及 Th1/Th2細胞因子水平與治療前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但治療組較治療前明顯改善(P<0.05),且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P<0.05)。結論參麥注射液聯(lián)合常規(guī)治療可提高小兒支氣管哮喘的臨床療效,其可能通過改善患兒免疫功能狀態(tài)、調整Th1/Th2免疫失衡而發(fā)揮作用。
參麥注射液;支氣管哮喘;免疫狀態(tài);Th1/Th2型細胞因子
支氣管哮喘是小兒臨床常見的一種變態(tài)反應性疾病,可因氣管及支氣管對各種刺激物的易感性增高,引起支氣管平滑肌痙攣,黏膜腫脹、分泌物增加,從而導致支氣管腔狹窄而發(fā)病?,F代研究認為,小兒機體免疫功能尚未完善,往往存在一定程度的免疫功能紊亂情況,而這種免疫功能紊亂可能與支氣管哮喘反復發(fā)作及相關病理進程有關[1]。改善支氣管哮喘患兒免疫紊亂狀態(tài)對促進疾病轉歸、提高臨床療效有積極作用。我院近年來采用中藥參麥注射液輔助治療小兒支氣管哮喘取得了一定療效,本研究旨在探討其對支氣管哮喘患兒免疫狀態(tài)及Th1/Th2型細胞因子的影響,以進一步尋求其作用機制,現將結果報道如下。
1.1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3年1月—2014年6月收治的80例支氣管哮喘患兒,均符合2008年我國中華醫(yī)學會呼吸病學會哮喘學組制定的支氣管哮喘急性發(fā)作臨床診斷標準[2];病情符合支氣管哮喘分級標準[2]中輕、中度分級標準;年齡3~15歲;當次發(fā)病時間為3 d以內,且未經有效治療;患兒可配合本研究治療方案,并征得家屬同意,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支氣管哮喘緩解期者,病情分級屬于重度或合并其他嚴重疾病者,存在嚴重心肝腎等臟器功能不全者,先心病、血液系統(tǒng)疾病、神經系統(tǒng)疾病等患兒,過敏體質者。按照隨機平行分組法隨機分為2組:治療組40例,男23例,女17例;年齡3~13(6.8±2.1)歲;本次發(fā)作病程1~3(1.6±0.4)d;病情輕度25例,中度15例。對照組40例,男21例,女19例;年齡4~15(7.1±1.8)歲;本次發(fā)作病程1~3(1.4±0.5)d;病情輕度22例,中度18例。2組年齡、性別、病程及病情分級等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均>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療方法 對照組按照《支氣管哮喘防治指南》[3]中常規(guī)西醫(yī)治療方法給予治療,包括糖皮質激素吸入(二丙酸倍氯米松、布地奈德和氟替卡松等),給予β2受體激動劑(沙丁胺醇、特布他林等)、氨茶堿、抗膽堿藥(溴化異丙托品)及抗感染治療等,呼吸困難較重者給予吸氧。同時維持體液及酸堿平衡,根據患兒情況具體應用鎮(zhèn)靜劑、祛痰劑等。治療組在對照組治療基礎上給予參麥注射液(河北神威藥業(yè)有限公司,國藥準字Z13020887)10~20 mL加入生理鹽水中靜脈滴注,1次/d。2組均連續(xù)治療7 d為1個療程。
1.3觀察指標 ①觀察2組臨床療效。②檢測治療前后免疫功能狀態(tài)及 Th1/Th2細胞因子水平。 治療前后清晨采集空腹靜脈血5 mL送檢,采用流式細胞儀測定外周血T淋巴細胞亞群(CD3+、CD4+、CD8+及CD4+/CD8+)水平,采用酶聯(lián)免疫吸附法測定免疫球蛋白(IgA、IgE、IgG及IgM)及血清γ干擾素(IFN-γ)、IL-4及IL-10水平,采用放射免疫法測定血清IL-2水平。
1.4療效評定標準[4]臨床治愈:治療5 d內喘息、呼吸困難等主要癥狀消失,肺部哮鳴音消失或基本消失,血白細胞恢復正常;顯效:治療7 d內達到臨床治愈標準;有效:喘息、呼吸困難等主要癥狀明顯改善,肺部哮鳴音明顯減輕,血白細胞基本恢復正常;無效:治療結束后主要癥狀、肺部哮鳴音仍未明顯好轉甚至加重,血白細胞未恢復正常。
1.5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5.0軟件包進行數據處理。計數資料比較采用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2組臨床療效比較 治療1個療程后,治療組臨床愈顯率明顯高于對照組(2=11.324,P<0.05)。見表1。
2.22組治療前后外周血T淋巴細胞亞群水平比較 治療前2組CD3+、CD4+、CD8+及CD4+/CD8+水平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均>0.05)。治療7d后對照組上述指標未見明顯變化(P>0.05),但治療組較治療前明顯改善(P均<0.05),且均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P均<0.05)。見表2。
表1 2組治療1個療程后臨床療效比較 例(%)
注:①與對照組比較,P<0.05。
2.32組治療前后免疫球蛋白水平比較 治療前2組IgA、IgE、IgG及IgM水平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均>0.05)。治療7d后,對照組上述指標無明顯變化(P均>0.05),但治療組較治療前顯著改善(P均<0.05),且較對照組明顯改善(P均<0.05)。見表3。
表2 2組治療前后外周血T淋巴細胞亞群水平比較
注:①與治療前比較,P<0.05;②與對照組比較,P<0.05。
表3 2組治療前后免疫球蛋白水平比較
注:①與治療前比較,P<0.05;②與對照組比較,P<0.05。
2.42組治療前后Th1/Th2細胞因子水平比較 治療前2組IL-2、IFN-γ、IL-4及IL-10水平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均>0.05)。治療7d后,對照組上述指標未見明顯變化(P均>0.05),而治療組較治療前明顯改善(P均<0.05),且較對照組明顯改善(P均<0.05)。見表4。
表4 2組治療前后 Th1/Th2細胞因子水平比較
注:①與治療前比較,P<0.05;②與對照組比較,P<0.05。
現代研究證實,小兒支氣管哮喘發(fā)病與免疫反應異常有關,包括Ⅰ型過敏反應與Th1/Th2平衡紊亂[5]。當過敏源進入致敏機體后可誘發(fā)以嗜酸粒細胞浸潤為主的局部炎癥反應,其由IgE介導,T輔助細胞分泌多種細胞因子發(fā)揮促炎效應。T淋巴細胞是參與合成IgE的主要效應細胞,其功能下降,數目減少或功能缺陷可造成體內IgE合成增加,這可能是變態(tài)反應發(fā)病的主要因素之一。Varga等[6]已證實,體內IgE水平與抑制T細胞的功能呈負相關,血清總IgE水平增高的同時可伴隨抑制T細胞數目減少和輔助T細胞數目增多。近年來文獻報告,IL-4、IL-13等均可促進IgE的合成,而IFN-γ、IgE抑制因子等可抑制IgE水的合成,其中以IL-4和IFN-γ在IgE的合成調節(jié)中作用最為重要[7-8]。已知Th1能分泌IL-2及IFN-γ,發(fā)揮細胞免疫功能;而Th2能分泌IL-4及IL-10,發(fā)揮體液免疫功能。Th1/Th2在正常情況下維持動態(tài)平衡,以便完成正常的免疫反應,但當Th2功能亢進時則可誘發(fā)變態(tài)反應,這也成為支氣管哮喘的主要免疫學發(fā)病機制之一。有研究證實,支氣管哮喘的發(fā)生與過敏原特異性Th2優(yōu)勢應答相關,而Th2在誘導和維持過敏性炎癥過程中起著重要作用,表現為Th2分泌的IL-4及IL-10誘導嗜酸性粒細胞分化、活化和原位存活,同時抑制巨噬細胞功能,并抑制Th1的產生[9]。Th2在啟動和維持免疫炎癥中起著重要作用,表現為Th2優(yōu)勢應答,參與了支氣管哮喘的發(fā)病機制。
本研究結果表明,治療組治療后外周血T淋巴細胞亞群水平明顯增高,提示應用參麥注射液有利于增強T淋巴細胞功能,間接抑制體內IgE合成,從而減輕其誘導的多種細胞因子的促炎效應。支氣管哮喘患兒Th1/Th2細胞因子失衡,存在Th2優(yōu)勢應答情況,給予常規(guī)西藥(未包括免疫調節(jié)劑)治療后,患兒Th1/Th2細胞因子水平并無明顯改變,而加用參麥注射液后,治療組血清IL-2、IFN-γ水平明顯增高,IL-4、IL-10水平明顯降低,表明Th2優(yōu)勢應答減弱,Th1免疫應答增強,二者逐漸趨于生理性平衡,提示參麥注射液對支氣管哮喘患兒Th1/Th2平衡紊亂有糾正作用,可增強Th1免疫應答,弱化Th2免疫應答,從而減輕Th2誘導的免疫炎癥過程。由于IFN-γ水平明顯增高,其可明顯促進IgG升高、IgE降低,這在本研究結果中也得到證實。本研究治療組治療后IgA、IgE水平明顯降低,IgG、IgM水平明顯升高。已知IgG是抗原中和劑,其有利于炎性抗原的消除和促進肺泡巨噬細胞生長,同時其還可促進IFN-γ分泌,有助于恢復Th1/Th2平衡[10]。IgE水平降低對減輕其誘導的以嗜酸粒細胞浸潤為主的局部炎癥反應有明顯作用,可間接減輕支氣管哮喘患兒局部炎癥過敏反應,提高急性發(fā)作期的控制率。
綜上所述,參麥注射液對支氣管哮喘急性發(fā)作的治療作用十分顯著,其作用機制可能與改善患者T淋巴細胞免疫功能、糾正Th1/Th2免疫失衡等有關,具體機制仍需進一步研究證實。
[1] 韓玉杰,張慶,王少飛,等. 不同年齡支氣管哮喘患者臨床特征和特異性IgE抗體的變化[J]. 廣東醫(yī)學,2014,35(10):1555-1556
[2] 中華醫(yī)學會呼吸病學分會哮喘學組. 支氣管哮喘防治指南 (支氣管哮喘的定義診斷治療和管理方案)[J]. 中華結核和呼吸雜志,2008,31(3):177-185
[3] 羅軍,季建華. 支氣管哮喘防治指南[M]. 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1999:348-362
[4] 陳永紅. 兒科疾病診斷與療效標準[M]. 上海:上海中醫(yī)藥大學出版社,2006:118-119
[5] 彭嵐,李春仙,陳潔,等. 不同類型過敏原刺激對支氣管哮喘兒童免疫水平的影響[J]. 中國衛(wèi)生檢驗雜志,2014,12(10):1441-1443
[6]VargaEM,WachholzP,NouriAK,etal.Tcellsfromhumanallergen-inducedlateasthmaticresponsesexpressIL-12receptorbeta2subunitmRNAandrespondtoIL-12invitro[J].JImmunol,2010,165(5):2877-2885
[7] 仕麗,李曉紅,王檀,等. 定喘止哮顆粒對支氣管哮喘動物模型血清IFN-γ、IL-4、IL-5的影響[J]. 中國老年學雜志,2014,15(12):3-7
[8] 祖瑩,李成榮,李德發(fā),等. 細胞因子信號抑制因子在支氣管哮喘Th1/Th2細胞失衡中的作用[J]. 中華微生物學和免疫學雜志,2006,26(6):494-497
[9] 李營營,馮學斌,吳福玲,等. 支氣管哮喘大鼠淋巴液Th1/Th2類細胞因子分布特點及其與BALF、血漿水平比較[J]. 中國免疫學雜志,2009,25(10):952-953
[10]MariaselvamCM,AokiM,SalahS,etal.Cytokineexpressionandcytokine-basedTcellprofilinginSouthIndianrheumatoidarthritis[J].Immunobiology, 2014,219(10):772-777
10.3969/j.issn.1008-8849.2015.32.015
R0562.25
B
1008-8849(2015)32-3578-03
2014-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