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量物證及其在公安實踐中的應用
李濤1全華玲1韓祥云1張鋒2
1.重慶警察學院,重慶401331;
2.重慶理工大學,重慶400054
摘要:得益于科學技術的進步,微量物證技術在公安工作以及司法實踐當中發(fā)揮了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本文介紹了微量物證技術的特點、偵查破案當中可能存在微量物證的重點部位以及微量物證在公安司法實踐當中的運用。
關鍵詞:微量物證;特點;存在的重點部位;應用
中圖分類號:D918.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4379-(2015)14-0267-01
作者簡介:李濤(1979-),男,漢族,四川宜賓人,博士,重慶警察學院,研究方向:刑事科學技術。
科學技術的進步是一把雙刃劍,一方面,日新月異的新技術帶來了革命性的突破,造福了社會,便利人們的生活,另一方面,促進了犯罪技術水平的提高,一些法制類影視作品在宣傳普及法律知識的同時,也暴露了公安機關工作中應用的多種偵查手段,增強了犯罪嫌疑人的反偵查意識。在重特大的疑難案件偵破當中,微量物證檢驗技術為科學、準確的辦案提供了有利條件,起到了非常關鍵的作用。
一、微量物證的概念
上世紀70年代末,掃描電子顯微鏡、射線顯微分析儀、質譜、氣相色譜、液相色譜等儀器設備相繼問世并且得到廣泛應用。美國和日本等國家的司法鑒定部門率先嘗試,他們采集和檢驗極少量的物證樣品,分析出其種屬特征并應用到司法實踐中,取得了令人滿意的效果。微量物證工作的進行,需要警務工作人員注重搜查犯罪嫌疑人遺留在犯罪現場的金屬屑、纖維、灰塵等微量殘留物,并用高精密儀器設備檢測,由此誕生了微量物證這一新技術。
二、微量物證的特點
微量物證不但包含有一般物證的特征,而且有著自己獨有的一些特點。
微量物證多種多樣,理論上講,一切與犯罪行為有關的物質都可能成為微量物證。
那些肉眼可見或者不可見的,散布在犯罪現場或者附著在嫌疑人、被害人身體上的微小物質都有可能成為破案線索和定案證據。
一般而言,微量物證依附在其它客體上面,不易被發(fā)現,具有較強的隱蔽性。例如,交通肇事案件當中,被撞車輛或者受害人的衣服上可能沾有肇事車輛的油漆碎屑;通信電纜光纜盜竊案件當中,電線電纜上的金屬或者外皮上的橡膠顆??赡軙掣皆谧靼腹ぞ呱厦妗?/p>
我們在案件的作案現場提取到的微量物證,比如衣服上面的線頭、金屬碎屑、粘附在受害人身體上的碎屑等,它們都是脫落下來支離破碎的信息,我們必須找到來源,并做比對檢驗,這樣才足以定罪定案。
三、可能遺留微量物證的重點部位或地點
在一些入室案件當中,出入口就是窗子和門。犯罪嫌疑人可能采用破拆工具撬鎖或者破窗、破門等比較暴力的方式進入。這必然會在出入口留下因為物質交換產生的微量物證。例如現場殘留的鎖芯上的金屬屑、門窗上的油漆碎片、玻璃碎片等粘附到作案工具上,同時作案人人體、衣物、作案工具上的物質也會轉移而留在現場。
槍擊案件當中,彈丸發(fā)射并擊中目標后會留下一些殘留物,例如玻璃碎片、火藥、油漆碎片、纖維片段等會粘附在犯罪嫌疑人上火衣物上。提取到這些微量物證并且與現場的證據對比,可以判斷嫌疑人是否在現場作案。
犯罪嫌疑人實施犯罪時,與受害人接觸后,會在受害人上留下一些搏斗的痕跡。受害人身體上可能會有犯罪嫌疑人相關聯(lián)的纖維片段、毛發(fā)、血跡、金屬屑、紐扣等。
犯罪嫌疑人帶入作案現場的工具,例如麻繩、鐵絲、電線、刀具、木棒、手提袋等,有可能會遺留在現場。這些可以作為物證,同時,這些物品上面可能有一些微量物證的存在。因此,這些遺留在犯罪現場的物品或者是作案工具是發(fā)現微量物證的重點所在。
四、微量物證的應用
當一起案件發(fā)生之后,公安部門首先要認定案件的性質。例如,在爆炸案件發(fā)生之后,必須鑒定屬于自爆還是認為引起的爆炸;在火災發(fā)生之后,必須確認屬于自發(fā)性火災還是人為的縱火;命案當中,必去判斷屬于自殺還是他殺。微量物證在上述案件當中,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
一些惡性案件當中,尤其是碎尸案件,發(fā)現尸塊的地方一般都不是原始現場。但是,只有原始現場才有較多的犯罪痕跡。我們必須確認哪里是原始現場。事實上,尸塊上面的微量物證,例如沾有的纖維、金屬屑、甚至是嫌疑人的體液等都會提供線索,從而確定案發(fā)的原始現場。
微量物證技術可以提供一些關鍵的證據,證明一些案件的當事人是意外還是故意,從而確定此類案件屬于民事而排除了刑事犯罪,為法庭訴訟提供了依據。
目前,隨著我國公安改革的深入,刑偵體制的改革也在悄然進行。國外推行偵查人員和技術人員“技偵合一”的做法,得到廣泛的好評。這樣可以提高刑偵人員的整體業(yè)務素質,是發(fā)揮微量物證重要作用的必然途徑。結合我國公安信息化建設,應當加快物證樣品信息庫的建設,實現全國范圍內的微量物證樣品信息共享。加強微量物證的規(guī)范化和標準化建設,實現微量物證檢驗全程的規(guī)范、科學、合法。從而提高刑事技術偵查破案的能力和水平。
[參考文獻]
[1]李文.物證技術學導論[M].北京: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2009.
[2]夏桂珍.以案說理-淺談微量物證在司法實踐中的作用[J].赤峰學院學報,2014(8).
[3]曾德梅.微量物證及其在偵查中的作用[J].改革與開放,201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