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瀟萌(湖南工業(yè)大學 湖南 株洲 412007)
?
論韓劇中的儒家倫理底蘊——基于韓劇《家門的榮光》
石瀟萌
(湖南工業(yè)大學湖南株洲412007)
摘要:韓劇自引入中國以來,一直被廣大觀眾所喜愛,之所以如此,最重要的是韓劇中涵蓋著深厚的儒家文化思想。通過分析經典韓劇作品《家門的榮光》所體現(xiàn)的仁愛精神、俠義思想、禮樂意識和孝悌觀念的儒家文化底蘊,喚起了人們對傳統(tǒng)美德的共鳴,滋養(yǎng)了我們的心靈。
關鍵詞:韓劇;儒家文化;《家門的榮光》
自從1993年中國大陸引進第一部韓國電視劇《嫉妒》開始,韓劇最能打動觀眾心靈的,應該是其中傳播的富有濃厚東方韻味的儒家文化底蘊。
2013年,中國大陸引進了韓國SBS電視臺2008年出品的54集電視連續(xù)劇《家門的榮光》。《家門的榮光》是一部集仁、義、禮、謙、孝等儒家文化于一體的故事,在家族的傳承與子孫們的情感間,演繹著何為大孝大愛。劇情描述了在現(xiàn)代背景下,擁有悠久傳統(tǒng)的河式宗家,因堅守傳統(tǒng)的價值觀與現(xiàn)代社會價值觀碰撞,使家族的發(fā)展受阻,這雖然束縛著他宗家,但傳統(tǒng)價值觀所體現(xiàn)出來的仁、義、禮、孝等儒家美德讓宗家走出困境重獲新生。劇情中靠撿破爛發(fā)家的新興暴發(fā)戶李氏家族,一直秉承錢是萬能的拜金主義思想。當河式宗家公司因經營不善接受李氏家族的投資時,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的碰撞,仁、義、禮、孝等儒家美德與拜金主義思想的碰撞,在掙扎和煎熬中河式宗家的傳統(tǒng)得以“現(xiàn)代化”地傳承;李氏家族也真正明白了“宗家”意義之所在,實現(xiàn)了各自家門的榮光?!都议T》劇情時而溫馨感人,時而幽默詼諧,在平凡的家庭生活中浸潤著濃濃的儒家文化底蘊,倫理而不教條,深刻不失親切,時時閃耀出人性的光輝,滋潤心田,更加感染人。
儒家創(chuàng)始人孔子以“仁”為核心初步建立起了儒家的道德規(guī)范體系,將“仁”作為其最高的道德標準?!叭省弊畛醯暮x是指人與人的一種親善關系,在《論語顏淵》中:樊遲問仁。子曰:“愛人”。[1]人是儒家仁學思想中的核心,而“愛人”一方面體現(xiàn)在,“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2]的“忠”,以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3]的“恕”[4],即人與人之間要相互關愛,自己想要成功的同時也需要幫助他人成功,自己不想做的事也不要強加于別人,做到推己及人;另一方面體現(xiàn)在“克己復禮為仁”[1],強調視聽言動都要合符禮,才能達到“仁”的境界,即我們要能克制自己不斷以“禮”來要求自己,做到“仁”。在韓劇《家門的榮光》中,這種“仁”的思想無處不在。劇中,河式宗家的公司為幫助供貨商度過生存難關,在供貨商的材料還沒有入庫的情況下先墊付頭期款,以解決供貨商資金緊急問題;為感謝幫助過宗家的人,每月招待送牛奶者和送報人吃頓便飯,并贈予禮物,以改善他們的生活。由此可見,這種推己及人的思想滲透到了宗家生活與工作的方方面面。片中丹雅不同意私奔,并解釋說不能因為自己想逃離痛苦選擇私奔,而導致父母們由此帶來的痛苦。河式宗家的爺爺河萬基,在面對反對自己孫女與其心上人李康石婚姻的婆婆羞辱自己及家人時,仍然克制住自己的憤怒與傷心,制止家人與她的爭論,耐心地聽她說完話,有禮地送她出門。劇中無時無刻都在體現(xiàn)出的這種“推己及人、克己復禮”的儒家人文主義道德精神,像一杯茗茶,洗滌著我們污濁的心靈。
孟子將義視為與仁同等重要的儒家道德原則和規(guī)范。孟子云:“惻隱之心,仁之端也;羞惡之心,義之端也;辭讓之心,禮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盵5]義起始于羞恥之心,因對做某些事情感到羞愧而不去做,由此羞愧之心擴充至于當做之事,這便是義?!叭私杂兴蝗?,達之于其所忍,仁也;人皆有所不為,達之于其所為,義也?!盵6]義是人們所應遵守的行為規(guī)范,是人們依據(jù)自身的道德要求水準而決定做與不做的行為準則,它不同于仁,但卻依存于仁,二者互為表里,如果說孟子以“仁”為人之所本然,則“義”為其所當然。孔子將義歸為君子必備的品格之一,認為“義”和“勇”有著一定的內在聯(lián)系,“君子有勇而無義為亂,小人有勇而無義為盜”。[7]在韓劇《家門的榮光》中,也有很多地方體現(xiàn)出了儒家文化中的“義”。片中河式宗家的曾孫小學生河東東被班上的女同學欺負,爺爺河萬基教導他不能還手打女生,并告訴他,女生是很珍貴的人,她們?yōu)槿祟惙毖芎蟠浅5牧瞬黄?,但是東東總是被女生一而再再而三的欺負,東東的爸爸讓他學習空手道,并在院子里和家里的女幫傭給東東做示范,當東東看到爸爸用手臂勒住女幫傭的脖子時,生氣地指責爸爸欺負女生,并說如果學習空手道必須要欺負女生就永遠不學空手道了。東東認為欺負女生是件羞恥的事情,所以寧愿自己受傷,也不愿意做出欺負女生這種不義的事。劇中河式宗家的長孫河書永,因為心上人吳珍亞不能生育,擔心家人反對他們的婚姻并傷害珍亞,于是謊稱自己不能生育以保護愛人不受傷害,當吳珍亞得知河書永通過欺騙家人而取得這場婚姻時,她毅然決然地跟河式宗家的長輩說明了自己不能生育的事實,并表示不能接受這場婚姻。同樣,珍亞也以欺騙為不義,雖然嫁到河式宗家可以麻雀變鳳凰,但她內心的道德準則不允許她做出這種不道義之事。當然,最終河式宗家的長輩被珍亞的“義”所打動,同意了長孫與她的婚事。
“禮”作為儒家文化中重要的組成部分,是孔子究其一生都想要“恢復”的一種典章、制度。“子曰:禮云禮云,玉帛云乎哉?樂云樂云,鐘鼓云乎哉?”[7]這說明禮樂不僅僅是玉帛、鐘鼓等這些形式化的東西,它具有更深層次的內涵,而“仁”作為根植于我們內心的情感,正是“禮”、“樂”的來源,是它們的更深層次的內涵,正所謂“人而不仁,如何禮?人而不仁,如何樂?”[8]我們行之于“禮”最重要的是人的內在情感,如果我們在“禮”的行為中,時刻保持一顆恭敬之心,保持一種真實的情感,那就做到了“仁”。同時,儒家講“禮”最終是為了達到和諧,“禮之用,和為貴”[9],禮的規(guī)范與服從,乃是以“和”為最佳,做到不偏不倚,無過無不及。在韓劇《家門的榮光》中處處體現(xiàn)著這種滿懷恭敬之心,追求和諧之“禮”。河式宗家人擁有自己的公司與產業(yè),但是他們并不自大,富而好禮,對于每一位來到他們家的客人,無論是宗家的長輩,還是想要奪取他們公司經營權的“仇人”,抑或是普通的郵遞員,他們都恪守著“來者是客”的禮節(jié),恭敬、客氣地對待每一位客人;當河家曾孫河東東一個人祭拜祖宗時,因姑奶奶在旁邊一直說話……而抗議她在祖宗面前不恭敬;河式宗家的新媳婦進門后,對河家男女分開吃飯的禮節(jié)表示不贊同,擔心會疏遠家人間的關系,提議男女同桌吃飯,盡管宗家的男人們覺得有些不妥,但最終長輩還是接納了新媳婦的意見。這樣的“禮”與時俱進,融合了現(xiàn)代男女平等的觀念,是以“和為貴”的“禮”。
“孝”“悌”在儒家思想中被認為是為人之本,“有子曰:其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弟者也,其為仁之本與!”[9]孝,其意為敬愛父母,悌則指敬重、關愛兄弟姐妹。儒家中的“孝”,不僅僅體現(xiàn)在贍養(yǎng)、照顧、聽從父母等孝行上,更體現(xiàn)在對父母的“孝心”,對父母心存尊敬、敬愛之意,體現(xiàn)出自己真實、發(fā)自肺腑的情感?!白佑螁栃?,子曰:今之孝者,是謂能養(yǎng)。至于犬馬,皆能有養(yǎng),不敬,何以別乎?”[10]而孝中最難的就是做到一直對父母和顏悅色,“子夏問孝,子曰:色難。有事,弟子服其勞;有酒食,先生饌,曾是以為孝乎?”[10]《家門的榮光》就演繹了家人對孝順父母、友愛兄妹這一和諧感情的珍愛和維護。此劇第一集講述河式宗家的曾爺爺病倒了,按照家規(guī),宗家的所有子孫都必須到醫(yī)院看望曾爺爺,而孫女河丹雅正在外地出差,她趕到機場,發(fā)現(xiàn)因為暴雨航班都停運了,接著她又冒著雨來到碼頭,想坐船回家,但雨太大,沒有船愿意出海,她跪下來乞求船長帶她回家見就快不行的曾爺爺,船長被她真誠的孝心打動,決定出海送她回家;曾爺爺死了,全家都需守孝3年,每天早晚家族成員都要祭拜祖先和去世的曾爺爺,這樣的孝心令人動容;丹雅的二哥不喜歡丹雅選擇的結婚對象,但又不忍看到丹雅因為家人反對而痛苦,所以努力試著接受妹妹的意中人。家人們相互的關心與體諒,讓“孝悌”在這個大家族里散發(fā)著溫暖的光輝,成為了凝聚家庭最重要的力量。當今受世界各國文化的交叉影響,人與人的關系,人與家庭的關系,家庭與社會的關系,雖文化背景不同,但“仁愛”是共同的追求。韓劇之所以能在中國掀起一波又一波的浪潮,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劇中所體現(xiàn)的儒家傳統(tǒng)思想,激起了我們心底最樸實、最真摯的情感:孝順父母、敬重長輩、重視家庭、恭謙有禮、追求和諧等等是中華文化的精髓,我們可以通過韓劇拾撿起正在失落的“家珍”,從而得到心靈的慰藉與滋養(yǎng)。
參考文獻:
[1]張燕嬰譯注.論語·顏淵[M].中華書局182.
[2]張燕嬰譯注.論語·雍也[M].中華書局83-84.
[3]張燕嬰譯注.論語·衛(wèi)靈公[M].中華書局241.
[4]邵漢明等著.儒家哲學智慧[M].吉林人民出版社102-103.
[5]楊伯峻譯注.孟子·公孫丑上[M].中華書局80.
[6]楊伯峻譯注.孟子·盡心下[M].中華書局337.
[7]張燕嬰譯注.論語·陽貨[M].中華書局269.
[8]張燕嬰譯注.論語·八佾[M].中華書局26.
[9]張燕嬰譯注.論語·為學[M].中華書局2.
[10]張燕嬰譯注.論語·為政[M].中華書局16.
[11]李玉琪.反思韓劇中的中華文化——以《澡堂老板家的男人們》為例[J].長春教育學院學報,2013(10) 56. 88.
[12]張潔.從《家門的榮光》看中國文化對韓劇的影響[J].科技文匯,2011 (7)78.123.
作者簡介:石瀟萌,湖南工業(yè)大學倫理學與道德教育研究所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國傳統(tǒng)倫理思想史。
收稿日期:2015- 8- 22
中圖分類號:G12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3-949X(2015)-09-006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