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曉紅
2011版語文課程標準在“教學建議”中倡導教師創(chuàng)設豐富多彩的教學情境,以提高語文教學的效率。建構主義學習觀認為學習過程是在教師創(chuàng)設的情境下,學生憑借自身已有知識與認知經驗,積極主動地參與探究,參與交流,建構新的認知結構的過程。語文學習過程是學生主動建構知識,不斷超越自我,戰(zhàn)勝自我的過程。在小學低年級的語文教學中,應根據學生具體形象的思維特征及其喜愛游戲的天性,結合教材特點創(chuàng)設豐富多彩的教學情境,并引領學生有效融入其中,這樣學生才會學有興趣,學有成效。
一、創(chuàng)設識字情境,激發(fā)學生主動性
識字是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的重點。低年級識字數量多,易混淆,難度大。在識字教學中,教師應深入鉆研教材(文本),挖掘漢字本身的特點,結合低年級兒童的心理特點,創(chuàng)設快樂的識字情境,以學生喜聞樂見的活動為載體開展教學,以此激發(fā)低年級學生識字的積極性、主動性。
漢字形體繁復,筆畫、結構復雜,加之低年級學生的觀察能力相對較弱,讓他們識記字形往往會缺“胳膊”少“腿”。如果教師利用漢字造字規(guī)律創(chuàng)設情境,不僅能讓學生巧記字形,而且還能培養(yǎng)其識字能力。在低年級形聲字教學過程中,創(chuàng)設相關的語言情境,不僅能使學生巧解字義,而且還能初步發(fā)現形聲字形旁表意的規(guī)律。如教學歸類識字“清、晴、睛、情、請、蜻”時,可先引領學生探究這些字的共同點,學生會很快發(fā)現這幾個字都有“青”,他們的讀音跟“青”有關,音節(jié)的韻母都是“ing”。然后教師可以用課件呈現事先準備好的含有這六個字在內的形象生動的兒歌,以激發(fā)學生學習這六個字的強烈興趣,在強烈的興趣驅使下積極主動地辨析這六個字的左右兩部分,學生們會驚奇地發(fā)現這類字的意思跟部首相關聯。這樣不僅讓學生學會了這幾個形聲字,而且引發(fā)了學生對形聲字的思考,初步體會到了形聲字的特征,激發(fā)了學生的識字興趣。
二、創(chuàng)設交際情境,樹立學生自信心
新課程十分強調培養(yǎng)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敖浑H”強調的是人與人之間的溝通與交流。交際是一個“聽方”與“說方”的雙向互動,而非簡單的疊加。在低年級語文教學“口語交際”中“立足點”就在于這種互動,教師應著力為學生創(chuàng)設特定的交際情境,最大限度地讓生生、師生、生本之間產生多向的互動,給力挖掘潛藏在學生心靈深處的體驗與情感,實現“三維”目標的有效整合,從而提升低年級學生的人際交往素養(yǎng)。
交際情境的創(chuàng)設來源于生活,生活給低年級語文教學提供了鮮活、生動的口語交際資源。教師應創(chuàng)設一種與現實生活相似的情境,使學生在身臨其境的情況下領悟學習口語交際的作用,不知不覺中學習到與人交際的方法,增強口語表達能力。如教學口語交際《指路》時,教師將學生帶出教室,在校園里創(chuàng)設實際指路情境,讓學生當小導游為問路的家長指路,通過實踐正確弄清方位,提高交際能力。置身于情境中,學生感到掌握口語交際的方法和技巧不再是可望而不可及的事,學生的自信心增強了,交際的欲望也更強烈了。
教師應積極開發(fā)口語交際資源。教師要鼓勵學生課后走進鮮活的生活情境,積極主動地與他人交往,引領學生在各種不同的場合與他人進行口語交際。當學生將與人交往當作一件快樂事來做時,一定會體驗到成功的喜悅。
三、創(chuàng)設閱讀情境,提高學生感悟力
低年級學生情感豐富,而音樂能使學生幼小的心靈無拘無束,讓他們的思維在美妙的情境中自由馳騁,處于最佳狀態(tài)。低年級的學生思維活躍,想象力特別豐富,在教學中要引領學生將語言想象成畫面,再從想象的畫面中去領悟語言內涵。比如,一位教師教學《水鄉(xiāng)歌》第一自然,用電子白板呈現教材第一自然段的文字讓學生朗讀,在學生反復朗讀的基礎上,教師設計了這樣一個問題情境:這么多水有什么用呢?這一設問觸發(fā)了學生思維的興奮點,他們紛紛說道:這么多水可以養(yǎng)蚌養(yǎng)蟹放鵝鴨,可以長菱長藕結蓮子,可以讓我們跳水游泳打水仗,還可以澆灌運輸賽龍舟……由此及彼,學生對第二段“千只船,萬只駁”的想象更豐富:他們仿佛看到了滿載而歸的漁船,古色古香的游船,裝滿貨物的貨船,來往穿梭的客船……好一派繁忙興旺的景象!情境的創(chuàng)設使學生的想象在自由的空間里馳騁,也使教學難點迎刃而解,還幫助學生感悟了語言的深層含義,促進了學生的可持續(xù)發(fā)展。
總之,低年級語文教學情境創(chuàng)設的策略多種多樣,教師應重視教學情境的有效創(chuàng)設,以充分調動低年級學生的多種感官,協同參與,讓低年級學生的天性得到最大化的迸發(fā),靈性得到最大化的發(fā)揮,個性得到最大化的張揚。
(作者單位:江蘇南通市城西小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