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春紅
一、在教學中滲透閱讀策略
能有適合自己閱讀英文的策略是有效提高英語閱讀理解能力的重要途徑。在日常的英語教學中,教師若能常常有意或無意間滲透給學生閱讀的方法與技巧,那么對他們靈活運用閱讀策略幫助自己閱讀英語文章是大有益處的。小學高年級學生在自己積累了一定詞匯的基礎上,短文閱讀是展示自己英語水平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之一。筆者認為,教師們可以嘗試在“閱讀與交談”相結合的教學中,引導學生掌握閱讀的策略與技巧。在培養(yǎng)學生閱讀理解能力的同時,注重培養(yǎng)學生掌握談論某個話題功用的能力,這樣能更有效地發(fā)展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根據所教課文的內容特點,在設計教學環(huán)節(jié)的時候,重點備出可以引導學生使用的學習策略與技巧。例如:對于篇幅較長的課文,可以采用分段、分環(huán)節(jié)或在文中畫出“主干句或中心句”的方法來學習談論此話題的思路。對于邏輯性較強的課文,可以采用時間或空間、繪制表格等學習方法來幫助學生理解文章。
例如:譯林版《牛津小學英語》六年級下冊Unit3 Asking the way (Part A)
T: Mr Smith comes from Australia. Hs living in Nanjing now. Hes asking Yang Ling how to go to the History Museum and the post office. Please underline the key words or main sentences of the questions in the dialogue.
在找出關鍵詞或中心句的過程中,學生不僅了解了課文大意,同時也學會了如何向他人問路和怎樣給他人指路。
二、在教學中挖掘閱讀材料
新課標提出:小學英語課程教學目的首先是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英語學習的積極態(tài)度,使他們建立初步的英語學習自信心,培養(yǎng)一定的語感,為進一步學習打下基礎。
1.預習為先,有備而學,激發(fā)學生閱讀的興趣
英語作為一門語言,很多內容都依托很深厚的文化背景。高年級A部分內容又相對較長,涉及的詞組、句型、西方文化知識較豐富,如果直接閱讀,會導致部分學生難以理解,感覺難度較大,從而降低學習興趣。因此教師要加強預習指導,有準備地進行閱讀文章的指導學習:安排學生在課前自主閱讀,遇到困難做記號,課上進行理解和探討等。如:6A unit6 Holidays 中都是圍繞中西方的一些節(jié)日及習俗,里面涉及了一些動詞詞組:watch the moon,dress up in costume,eat rice dumplings……其實這些都是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很多學生學習興趣較濃,于是筆者就以學生的興趣為主線首先安排學生課前進行查閱,了解中西方節(jié)日有哪些風俗習慣,課上讓學生互相交流、討論,這樣課上他們想說的也就多了,與教師互動的激情也高了,課堂氣氛更活躍了,同學們學習熱情高漲。
2.借助多媒體幫助理解,激發(fā)閱讀興趣
小學生課堂上注意力持續(xù)時間偏短,要想喚起他們的無意注意,使他們積極投入到學習中來,多媒體課件的使用是很有效的方法之一。用多媒體呈現的圖片豐富多彩、色彩鮮艷、直觀形象,讓學生根據圖片猜測其相關內容,從而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營造良好的課堂學習氛圍,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望,促進他們對文章的理解并發(fā)展想象力。特別是對于一些較難理解的內容,可以采取以多媒體課件輔助的方式來幫助學生理解文章。借助直觀、形象、生動的圖片,調動學生的激情,激發(fā)學生閱讀的興趣。
“一日不讀口生,一日不寫手生。”閱讀是一項長期性的活動。教授英語閱讀策略有利于學生自主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這些還需要通過教師們今后不斷探索、不斷改進,進一步挖掘更有效的閱讀教學新方法,讓閱讀成為學生生活中快樂的事情。
(作者單位:江蘇泰州市口岸中?。〆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