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貌
【摘要】語文教學專家孫立權將課分為四種,其實也是四等,從高到低排列:一曰既好看又有用,二曰不好看但有用,三曰雖好看但無用,四曰既不好看又不好用。何為“好看”?我個人認為,“有用”強調(diào)的是知識與能力,“好看”更多強調(diào)的是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也就是教學目標三個維度中的過程與方法。隨著信息技術在教育領域的不斷滲透和發(fā)展,在語文教學中,深入研究和恰當?shù)脑O計、開發(fā)運用多媒體技術,大大地優(yōu)化了課堂教學,讓學生在感官上、心靈上都有觸動,愿意積極參與,真正使我們的語文課做到既好看又有用,進而也體現(xiàn)了信息技術輔助教學的真正價值。
【關鍵詞】多媒體教學;中學語文;課堂教學模式;反思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一、初步構建信息技術環(huán)境下語文課堂教學的新模式
(一)創(chuàng)設情境模式
圣人有言:“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闭Z文課中恰到好處地使用信息技術,能使課堂教學氛圍生動活潑,輕松愉快,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了他們學習的主動性。同時,在文章的教學難點處,還原文字所反映的情境,將學生帶入特定的學習情境中,更有助于學生對課文的理解 。
如:在教《童趣》時,播放幾幅圖片,讓學生感受到要認真觀察生活,要有豐富的想象力,才會有充滿情趣的童年;教《詠雪》時,利用幻燈片構成“白雪紛紛揚揚、漫天飛舞”的意境;等等。這不僅幫助學生陶醉在優(yōu)美細膩的文字中,也讓學生身臨其境,陶醉在情境交融的語文教學中。
(二)小組自主合作探究模式
課程改革要求我們轉變觀念,以學生為中心,這樣小組自主合作探究就成為打造高效課堂的有效模式之一。近年來,信息技術這個新鮮事物吸引了很多學生的目光,在語文課堂上,讓學生與多媒體產(chǎn)生互動,調(diào)動學生積極參與,而參與本身就是學生學習的過程。
如:課前的復習、測試由學生主持。我們班級有六個學習小組,每個小組輪流出題,小組成員在一起商量復習、測試的內(nèi)容,并將商量的結果用多媒體課件展示出來,選好主持人。主持的學生用大屏幕展示出復習內(nèi)容:有填空題、選擇題、問答題,其內(nèi)容豐富,并有小組評分。這就改變了以往的教師一張嘴,一塊黑板,單純提問式的一問一答,當每道題以動畫形式展示出來的時候,學生那期待而又緊張的狀態(tài),足可以說明,多媒體帶給學生主動學習的熱情有多么高漲。
(三)“大語文觀”模式
人教版初中語文書的特點是:語文的含義豐富了,語文的外延擴大了,生活有多廣闊,語文就有多廣闊;語文與其他學科的聯(lián)系更加密切了,在新的語文課本中,語文與歷史、地理、生物等學科,有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而《課標》也要求:“努力建設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課程?!倍@一目標的實現(xiàn)也要借助于信息技術。
如:我在教七上《天上的街市》時,介紹文章的背景時,提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和五四運動的歷史知識時,學生很不理解,而歷史課的進度還沒有跟進,于是我們師生一起合作,利用互聯(lián)網(wǎng),查閱了相關資料,共同補上了這一課,也為更深入地學習本課奠定了基礎。
可見,信息技術的使用,不僅穿越了課本,超越了老師,也突破了學科之間的障壁,拓寬了學生的知識層面,豐富了語文課堂資源,真正地實現(xiàn)了各學科之間的融會貫通。
二、信息技術輔助教學下的語文課堂教學反思
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研究與實踐,我們合理地使用信息技術,著眼于學生的成長和素質的提高,促進了高效課堂的實現(xiàn)。但在語文課堂模式的轉變中,也出現(xiàn)了各種問題,需要我們進行深刻地反思。
(一)處理好信息技術的使用與傳統(tǒng)教學的關系
語文課堂模式的轉變,并不意味著拋棄了所有的傳統(tǒng)語文教學手段,而是在傳統(tǒng)的語文教學基礎上增加了信息技術的使用,它只是輔助教學的工具。因此要恰當?shù)卦O計,把握好使用的時機,正確處理多媒體和課堂講解、板書、交流、反思之間的關系。
例如:把重要的知識點書寫在黑板上,不一定就比放幻燈片效率低,因為它不僅節(jié)約了操作時間,也能引起學生的注意,讓學生印象更加深刻。在講解試卷的時候,把需要學生做筆記的知識打在課件上,課堂上使用更便捷,但必須注意中間的停頓,保證學生把要點記下來,這樣才能提高習題課的效率。
(二)要在新的教育理論指導下合理使用信息技術
信息技術的使用為我們的語文課堂教學帶來了生機活力,這是我們不可否認的。但它的使用要在新的正確的教育理論指導下進行。
語文教學的重要內(nèi)容是培養(yǎng)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積極的人生觀,因此要注意語文課上的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導向,要在潛移默化當中培養(yǎng)學生高尚的道德情操。
(三)應注意多媒體使用的實用性
我們現(xiàn)在在進行課程改革,各個學科都在朝著培養(yǎng)學生的素質和能力方面發(fā)展,但檢驗我們成果的依舊是學生的成績,雖然在短時間內(nèi)我們無法改變這個現(xiàn)狀,但是我們可以盡力讓兩者達到一個有效的平衡,尋找到一條富有中國特色的教育之路。
因此,信息技術是幫助老師解決語文教學中出現(xiàn)的問題,創(chuàng)設情境,并不能改變語文課堂教學的目標、內(nèi)容,它不能完全取代現(xiàn)行的教學模式,信息技術起到的只是輔助的作用。
多媒體課件的制作要注重藝術性,更要注重實用性。圖片、影片、音樂使用過于頻繁反而會分散學生的注意力,影響聽課效果,使課堂教學的形式大于內(nèi)容,也就達不到提高語文教學質量的效果。
三、結語
總之,信息技術的使用讓語文課堂具有新穎性、趣味性、知識性的特點,這些特點能創(chuàng)造出和諧高效的課堂氣氛,學生在環(huán)環(huán)緊扣的學習活動中參與意識不斷地增強,在課堂上積極地思考、勇敢地表現(xiàn)自己,學習語文的熱情被喚起,綜合素質也得到了提高。我相信,著力于學生的學習出發(fā),認真地思考教學內(nèi)容,恰當?shù)厥褂眯畔⒓夹g,
我們的語文課堂一定會煥發(fā)生機,我們的學生一定會愛上語言文字,愛上語文學習的。
(編輯:陳 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