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小玲
“細節(jié)決定成敗”,在高中政治教學中,有些教師只重視對宏觀體系的把握,卻忽視對教學細節(jié)的捕捉;只重視教學形式的設計,卻忽視對教學細節(jié)的分析。這樣的課堂雖然氣氛良好,但實際效果卻不佳。那么在高中政治教學中,我們要怎樣關注和把握教學細節(jié)呢?
一、課前預設,精心設計細節(jié)
教師要深入地鉆研教材,準確地把握教學目標和教學任務,精心設計各個教學細節(jié)。
例如,一位教師在分析“人大代表聯系群眾制度”這一知識點時,設計了這樣一個問題:假如今天是人大代表接待日,你會向人大代表反映什么問題?學生對這一問題很感興趣:有的希望改善學校周邊環(huán)境,有的希望解決放假坐車難的問題……
在這一教學環(huán)節(jié)上,教師忽視了對學生的正確引導,學生的回答有些是關于民主監(jiān)督的,有些是關于民主決策的。之所以出現這樣的失誤,主要是因為教師在備課時沒有吃透教材,沒有準確地理解知識點和材料。而他在細節(jié)上的這些失誤,必然會影響課堂教學效果,隨后的課堂練習證實了這一點,有關區(qū)分民主決策和民主監(jiān)督的習題,學生的錯誤率很高。由此可見,高效的課堂,離不開教師對教學細節(jié)的精心設計。因此,教師要認真鉆研教材、了解學生,用心推敲每一個環(huán)節(jié)、每一個步驟,以提高課堂的教學效果。
二、課中應變,用心捕捉細節(jié)
課堂教學是一個動態(tài)生成的過程,對那些倏然而至的細節(jié),教師要學會運用自己的智慧,及時捕捉、準確判斷、有效控制,并根據課堂教學情況,靈活調整自己的教學行為,巧妙地挖掘其中所蘊含的教學資源,這樣就會取得意想不到的教學效果。
例如,在執(zhí)教“公司經營”這一部分內容時,我預設了這樣一個問題:“同學們,你們喜歡吃肯德基嗎?”我的目的是以此引出肯德基公司在中國的經營現狀,然后讓學生根據相關材料分析肯德基公司在中國經營成功的因素。課前,我預想學生的回答應該是肯定的,因為現在大多數孩子都喜歡吃肯德基。然而,在課堂上,我一拋出這個問題,一個平時比較調皮的男生就說:“我們才不喜歡呢!”對他的回答本想置之不理,但為了不打擊他的積極性,我還是問了一句:“為什么呢?”“肯德基都是垃圾食品。”他的回答引起了學生的哄堂大笑,也引發(fā)了學生的討論。學生的討論越來越偏離我原本的教學設計,看著有點失控的局面,我本想打斷他們的討論,但覺得這樣做也并不好。于是我選擇了繼續(xù)他們的話題,并說道:“同學們的健康意識都很強。那么,假如你是肯德基的經營者,面對這些問題你會采取哪些措施來進一步改善肯德基的經營管理呢?”
上述事例中男生的發(fā)言是本節(jié)課生成的一個細節(jié)。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具有一雙“發(fā)現”的慧眼,充分發(fā)掘學生的課堂“閃光點”,通過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碰撞出思維、情感、認識的火花,只有如此才會取得意想不到的收獲。
三、課后反思,細致分析細節(jié)
在反思課堂教學活動時,我們要積極剖析課堂教學的成功之處和失敗之處,對課堂上的細節(jié)進行反思。
例如,在分析“選舉方式”這一知識點時,由于我認為這一知識點比較簡單,因而我是這樣設計的:首先讓學生自學書本中的相關知識,然后給出兩段材料,讓學生分析這兩段材料分別體現了哪些選舉方式。然而讓我吃驚的是,即使經過8分鐘的自學,學生仍然沒有掌握相關知識,根本無法作出正確判斷。
在課后反思中,我認識到:我課前預設的細節(jié),之所以在課堂上失效,關鍵原因在于我沒有準確地判斷學生已有的知識儲備,沒有“備好”學生。對于選舉,學生平時接觸得不多,相關術語他們也不理解,因而讓他們自學根本達不到預設的教學目標。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我在自學和分析材料之間又增加了一個細節(jié)——由我來講授相關知識。雖然沒有進行太多的調整,但之后幾個班的教學效果卻明顯比第一個班要好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