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輝 施鞏寧 梁冰 李曉輝 車建波 王一
電視胸腔鏡手術治療胸腺瘤31例臨床體會
趙輝 施鞏寧 梁冰 李曉輝 車建波 王一
目的 通過使用電視胸腔鏡對胸腺瘤患者手術治療總結(jié)應用體會。方法 對31例施行電視胸腔鏡下胸腺瘤切除術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 對該術式的療效、住院時間、并發(fā)癥、適應證進行分析。結(jié)果 29例全胸腔鏡下完成手術;2例因無名靜脈被腫塊包繞中轉(zhuǎn)開胸。2例術后氣胸,經(jīng)胸腔閉式引流后痊愈, 未出現(xiàn)圍手術期死亡。結(jié)論 電視胸腔鏡手術適合部分胸腺瘤的微創(chuàng)手術治療, 安全有效, 特別對良性腫瘤的切除較傳統(tǒng)的開胸手術具有明顯優(yōu)勢。
電視胸腔鏡;胸腺瘤;手術治療
由于傳統(tǒng)的胸腺瘤施術后創(chuàng)傷面積大, 對患者呼吸、循環(huán)功能有較大影響[1]。故電視胸腔鏡在治療胸腺瘤的手術中備受歡迎。現(xiàn)將本院2007年3月~2013年2月應用電視胸腔鏡治療的31例胸腺瘤患者相關臨床病歷總結(jié)分析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31例施行胸腔鏡下胸腺瘤切除術患者為研究對象, 男女比例為15:6, 年齡28~67歲, 平均年齡43.5歲。其中18例有臨床癥狀, 分別為胸悶9例, 胸痛5例,重癥肌無力4例, 其余13例為無臨床癥狀, 采用胸部X線檢查、CT或MR等方式檢查患者腫瘤的大小及臨近組織關系。腫瘤直徑2.5~8.0 cm, 平均直徑4.6 cm。術后病理:胸腺瘤19例, 胸腺增生10例, 胸腺癌2例。所有患者均未行針刺活檢或縱膈鏡檢查, 均無明顯手術禁忌證。
1.2 手術方法 首先, 對患者進行全身麻醉, 雙腔氣管插管,手術中左肺單側(cè)通氣, 手術中患者應保持左側(cè)30°后仰臥位,選擇右胸作為入路切口, 在第6肋間腋中線(胸腔鏡觀察孔)、第6肋間鎖骨中線(第一操作孔)和第3肋間腋前線(第二操作孔)各做長約1.5 cm切口[2,3]。檢查前上縱隔為手術作準備, 使用電凝鉤切開縱隔胸膜, 在內(nèi)鏡鉗的協(xié)助下使胸腺右葉下極展現(xiàn)在視野中, 同時繼續(xù)往內(nèi)部和上方確定胸腺左葉下極及胸腺右葉上極的位置。手術位置進入到達頭臂靜脈時, 識別胸腺靜脈并將其切斷, 再切斷由胸廓內(nèi)動脈發(fā)出的胸腺動脈。繼續(xù)向下游離, 到達胸腺左葉下極, 鈍性分離,完整暴露胸腺左葉上極, 將胸腺切除[4,5]。根據(jù)病情需要可繼續(xù)清掃脂肪, 右上縱隔及心包周圍和左前上縱隔及心包周圍的依次進行。將腫瘤切除后, 進行徹底止血, 從腋中線切口處置入引流管, 縫合肌肉、皮下組織和皮膚。
其中29例成功實施胸腔鏡下切除腫瘤, 2例因腫瘤包繞無名靜脈轉(zhuǎn)常規(guī)開胸手術。術中出血量為30~500 ml, 平均出血量220 ml;手術時間50~165 min, 平均手術時間95 min;術后胸管引流時間為1~7 d, 平均引流時間3.7 d;術后住院時間3~13 d, 平均住院時間7.5 d。隨訪3~48個月, 4例失訪,隨訪率87%。3例胸腺瘤合并重癥肌無力癥狀明顯改善, 1例于術后1年出現(xiàn)全身型重癥肌無力癥狀但無腫瘤復發(fā)現(xiàn)象,經(jīng)治療后癥狀趨于平穩(wěn)。
自1992年首例應用胸腔鏡治療縱隔囊腫以來, 電視胸腔鏡因具有創(chuàng)傷小、痛苦輕、美容效果好、手術后恢復快的特點已廣泛應用于縱隔腫瘤切除手術, 尤其是高齡肺功能差者, 術后住院時間、術后留置胸管時間較常規(guī)手術明顯縮短[6-9]。
因腫塊易包繞靜脈, 在前縱隔腫塊解剖過程中, 切除腫瘤相對困難, 以傳統(tǒng)方式治療的話造成創(chuàng)口較大, 患者恢復較慢, 且易造成呼吸系統(tǒng)和循環(huán)系統(tǒng)生理功能紊亂[10]。應用胸腔鏡手術恰好可以彌補傳統(tǒng)方式的不足, 較左右徑路方式具有明顯優(yōu)勢。
全胸腔鏡下實施腫瘤切除手術因技術要求較高, 應備用常規(guī)全套剖胸器械, 以便在手術過程中因胸腔鏡手術失敗或有并發(fā)癥的同時轉(zhuǎn)為剖胸手術。在手術中為便于鏡下操作,對患者應采用全身麻醉, 使用雙腔氣管插管等手段[11]。對于放置胸腔鏡和各種器械的切口位置選擇, 可根據(jù)腫瘤的不同部位做合適調(diào)整。為免誤傷到周圍的器官, 在切除手術中,對前上縱隔脂肪的清掃, 須格外仔細[12]。
綜上所述, 胸腔鏡治療胸腺瘤療效確切, 容易為患者所接受, 是一種比較先進、微創(chuàng)的治療方法, 特別是對年長患者,肺功能及體能不佳或不適宜大切口開胸患者, 提供了另一種手術選擇, 但掌握好手術的適應證是手術成功的關鍵。
[1] 張建海, 梁誠之, 任哲, 等.電視胸腔鏡手術112例.實用醫(yī)學雜志, 2006, 22(12):1411-1412.
[2] 葉敏華, 陳保富, 葉中瑞, 等.電視胸腔鏡手術治療前縱隔小結(jié)節(jié)32例.中國微創(chuàng)外科雜志, 2009, 9(7):638-639.
[3] Kido T.Endoscopic surgery with the sterncm-lifting method.Nippon Geka Gakkai Zasshi, 2006, 107(6):273-277.
[4] 高珂, 陳倫元, 劉丹, 等.胸腔鏡與胸骨正中切口行胸腺切除治療重癥肌無力的早期療效比較.中國胸心血管外科臨床雜志, 2008, 15(2):92-95.
[5] 劉桐林, 丁偉.胸部疾病電視胸腔鏡診斷治療學.天津:天津科技翻譯出版公司, 2001:566-572.
[6] 李劍鋒, 趙輝, 李運, 等.胸腔鏡胸腺切除治療巨大實性胸腺瘤.中國微創(chuàng)外科雜志, 2010, 10(2):107-109.
[7] 肖達, 周文君, 肖順國, 等.電視胸腔鏡手術37例分析.中國冶金工業(yè)醫(yī)學雜志, 2007, 24(6):740.
[8] 丁靜民, 王家順, 鄧小樂, 等.電視胸腔鏡經(jīng)右胸胸腺切除21例體會.臨床外科雜志, 2007, 15(8):575.
[9] 陳前順.胸腔鏡與開胸手術治療早期胸腺瘤的臨床療效對比.福建醫(yī)科大學, 2013.
[10] 李英濤.電視胸腔鏡手術與傳統(tǒng)外科開胸術治療外傷后血胸的對比研究.中國醫(yī)藥科學, 2012, 2(24): 251-252.
[11] 李運, 隋錫朝, 卜梁, 等.電視胸腔鏡手術治療后縱隔腫瘤.中國胸心血管外科臨床雜志, 2010, 17(6):475-478.
[12] 董彥軍, 張雙林, 張莊, 等.全胸腔鏡縱隔腫瘤切除31例臨床分析.中國內(nèi)鏡雜志, 2011, 17(2):175-176, 180.
10.14163/j.cnki.11-5547/r.2015.24.060
2015-04-02]
475000 河南大學淮河醫(yī)院心胸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