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志強
72例胺碘酮治療心律失常致甲狀腺功能減退臨床分析
任志強
目的 對心律失?;颊卟捎冒返馔M行治療導致患者出現(xiàn)甲狀腺功能減退的分析。方法 選取72例心律失?;颊?,均采用胺碘酮進行治療,觀察患者用藥后出現(xiàn)甲狀腺功能減退的幾率及停藥1周后各項甲狀腺功能指標情況。結(jié)果 所有患者用藥治療后,出現(xiàn)甲狀腺功能減退的幾率為31.94%,且停藥1周后甲狀腺功能減退患者的各項甲狀腺功能指標均明顯優(yōu)于用藥后,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jié)論 對心律失?;颊卟捎冒返馔M行治療,比較容易引發(fā)患者出現(xiàn)甲狀腺功能減退的情況,但停藥后患者甲狀腺功能減退的情況會逐漸自行恢復,不用進行藥物治療,因此臨床應加強對胺碘酮治療的重視。
胺碘酮;心律失常;甲狀腺功能減退
心律失常是臨床上比較常見的一種疾病,主要的發(fā)病原因包括冠心病、心肌梗死或風濕性心臟病(風心病)等;隨著我國老齡化趨勢的不斷增加,心律失常的病發(fā)率也隨之呈上升趨勢,嚴重威脅患者的生命健康[1]。而臨床對心律失常的治療,目前比較有效且常用的方法是采用胺碘酮進行治療,它可以有效的抑制并延緩心肌傳導的速率,促進動脈血管與微小血管的擴張,同時其藥物成分可在體內(nèi)留存很長時間,若長期使用則可造成藥物成分在體內(nèi)的堆積,從而影響甲狀腺功能的正常指標。為了進一步探討胺碘酮是否可造成甲狀腺功能異常,下面本文選取本院心律失常患者采用胺碘酮進行治療,對其導致患者出現(xiàn)甲狀腺功能減退的情況進行分析,現(xiàn)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3年2月~2014年12月接收的72例心律失?;颊?,其中男45例,女27例;年齡57~80歲,平均年齡(68.5±11.5)歲;病程4~13個月,平均病程(8.5±4.5)個月。所有患者均經(jīng)相關(guān)檢查后確診,且所有患者甲狀腺功能均顯示正常。
1.2 方法 對所有入院的心律失?;颊呔杓皶r的進行相關(guān)檢查,采用胺碘酮注射液(法國賽諾菲制藥公司)給予患者進行治療。治療方法為:胺碘酮劑量的選擇需與患者體重按照3 mg/kg的比例進行取量,之后給予患者進行靜脈注射治療,靜脈滴注的滴速需保持在1.0~1.5 mg/min,連續(xù)進行6 h的滴注;6 h以后需將滴速降至為0.5~1.0 mg/min;每例患者在前期治療時,采用胺碘酮進行靜脈注射的總劑量應為1200 mg/d,待患者有好轉(zhuǎn)后,可根據(jù)其具體情況進行藥量的減少,每例患者均需連續(xù)用藥治療2周。之后醫(yī)護人員需對其各項甲狀腺功能指標進行檢查。
1.3 觀察指標 觀察項目包括所有患者用藥后和停藥1周后的各項甲狀腺功能指標情況。甲狀腺功能減退指標的判斷標準[2]分別為:游離三碘甲狀腺原氨酸<2.62 pmol/L;游離甲狀腺素<9.01 pmol/L;促甲狀腺激素>5.5 μIU/ml。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8.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所有患者經(jīng)用藥治療后,出現(xiàn)甲狀腺功能減退的患者有23例,占31.94%;其中游離三碘甲狀腺原氨酸為(1.69±1.58) pmol/L,游離甲狀腺素為(8.95±3.24)pmol/L,促甲狀腺激素為(17.78±5.82)μIU/ml。而經(jīng)停藥1周后復查發(fā)現(xiàn),甲狀腺功能減退患者的各項指標均恢復正常,游離三碘甲狀腺原氨酸為(3.15±1.87)pmol/L,游離甲狀腺素為(28.91±10.05)pmol/L,促甲狀腺激素為(4.17±5.13)μIU/ml。停藥1周后甲狀腺功能減退患者的各項甲狀腺功能指標均明顯優(yōu)于用藥后,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心律失常是臨床比較常見的一種疾病,發(fā)病率較高,且具有發(fā)病急、病情重、病死率高等特點,它主要的病發(fā)因素包括冠心病、風心病或心肌梗死等,易導致患者出現(xiàn)呼吸困難、心悸氣短、頭暈或昏迷等癥狀,重癥者易發(fā)生猝死,嚴重威脅患者的生命安全。近年來,隨著我國老齡化趨勢的不斷增長,病發(fā)心律失常的患者也越來越多[3]。臨床常采用胺碘酮對患者進行治療,抗心律失常藥物共Ⅳ類,胺碘酮屬于第Ⅲ類藥物,Ⅰ類藥物易造成患者心臟損傷加重和死亡,所以胺碘酮更受到臨床重視。它可以有效的抑制并延緩心肌傳導的速率,促進主動脈血管與微小血管的擴張并起到松弛血管平滑肌的作用;同時抑制并阻滯竇房結(jié)、房室結(jié)和鉀鈉離子等的傳導,從而減少發(fā)生心室顫動的幾率;同時胺碘酮的藥物成分可在體內(nèi)留存很長時間不易被排出,也可增加藥效。胺碘酮的成分內(nèi)還有較多的碘,同時由于其藥物成分不易排出體外,長期注射藥物在體內(nèi)逐漸堆積,會影響患者甲狀腺功能的失衡,導致出現(xiàn)甲狀腺功能減退的情況。通過本文的探討和分析可知,用藥治療后患者的游離三碘甲狀腺原氨酸、游離甲狀腺素和促甲狀腺激素的各項指標值均偏離正常范圍值,而且符合甲狀腺功能減退的指標,說明胺碘酮在治療心律失常過程中,會對患者的甲狀腺功能造成影響。但本文結(jié)果還顯示,停藥1周后,患者的各項甲狀腺功能指標均趨于正常,并優(yōu)于用藥后的各項甲狀腺功能指標,說明停止胺碘酮的用藥,患者的各項甲狀腺功能指標會逐漸自行恢復正常,同時不用藥物來進行治療。
綜上所述,對心律失常患者采用胺碘酮進行治療,比較容易引發(fā)患者出現(xiàn)甲狀腺功能減退的情況,但停藥后患者甲狀腺功能減退的情況會慢慢自行恢復,不用進行藥物治療,為了提高心律失?;颊叩挠盟幇踩?,臨床應加強對胺碘酮治療時的重視。
[1] 紀煒,戴繼鑫.胺碘酮治療心律失常致甲狀腺功能減退臨床分析.吉林醫(yī)學,2014,35(32):7117-7118.
[2] 吳廣明,劉偉霞,徐月月,等.胺碘酮治療心律失常致甲狀腺功能減退病例分析.齊齊哈爾醫(yī)學院學報,2009,30(1):41-42.
[3] 張麗,薛冠華,陳勇馳,等.胺碘酮致老年患者甲狀腺功能異常臨床病例分析.中華心律失常學雜志,2005,9(5):375-377.
10.14163/j.cnki.11-5547/r.2015.29.112
2015-04-27]
132021 吉林省電力建設總公司職工醫(yī)院內(nèi)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