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平英
個性化護理在肝病患者圍手術期護理中的作用分析
張平英
目的 探究與分析個性化護理模式在肝患者者圍手術期護理中的作用與效果, 最終驗證個性化護理模式的優(yōu)越性。方法 80例肝患者者, 隨機分為實驗組與對照組, 各40例。實驗組采用個性化護理模式, 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的護理方法。對兩組治療時間、患者身體反應以及并發(fā)癥的出現(xiàn)率、患者的滿意度等幾項指標進行比較。結果 實驗組的護理滿意率為98%, 高于對照組的82%,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在治療時間 、患者身體反應以及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方面優(yōu)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對肝患者者實施個性化的護理措施有利于縮短患者住院時間、降低并發(fā)癥的發(fā)生、提高患者滿意度, 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個性化護理;肝病圍手術期;作用分析
在臨床上, 肝患者者的數(shù)量有逐年升高的趨勢。肝病是指肝臟的病變, 通常有乙肝、甲肝、丙肝、肝硬化、肝癌等類型,對身體的危害極大。而且這種疾病發(fā)病原因復雜, 治療也相對困難[1]。而且, 肝病會伴有傳染性, 對于患者的精神以及身體都是一種折磨。在慢性病毒性肝炎、肝硬化、肝癌、肝移植等患者中, 由于臨床上現(xiàn)有藥物的局限性, 同時醫(yī)生及護理人員在治療上有一定的誤區(qū), 導致患者的治療滿意度不高, 生活質量也受到影響, 因此, 在臨床的治療中采用科學合理的護理方法可以很大程度改善此種情況?,F(xiàn)對個性化護理在肝病圍手術期的應用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80例肝患者者, 住院時間為2014年 6月1日~12月31日, 隨機將其分為實驗組與對照組, 每組40例。80例患者男43例, 女37例, 平均年齡45歲, 病程3~38個月, 平均病程16個月。在實驗開始時對患者入院的各項身體指標進行評價, 診斷均由相同的醫(yī)師進行。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病程等各項指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的護理方法, 包含血壓、血糖、體溫檢測等常規(guī)護理。實驗組采用個性化護理模式, 具體措施包括:①針對性的心理護理。護理人員要了解患者的詳細信息, 從患者的職業(yè)、受教育程度、年齡等方面采取個性化的心理干預。多與患者進行信息(包括疾病、飲食、治療、護理)交流, 讓患者從心理上對護理人員產生信任感, 積極主動的配合圍手術期的所有護理工作, 包括術前各項檢查信息的準備及注意事項講解、術前治療準備及心里疏導、術中手術室護士的溝通及心理疏導、術后的信息溝通及痛疼處理、管道護理信息溝通、臥位舒適度及與管道相關性指導, 從而有利于患者積極配合, 確保各項治療方案的配合推進, 獲得最佳的治療效果。②進行個性化的健康教育。護理人員應掌握更多的肝病知識, 對患者加強肝病的相關知識的宣傳教育、飲食指導, 讓患者多了解該病的發(fā)病原因, 飲食及日常相關護理要點, 并自動的參與進來, 合理飲食控制, 積極配合完成各項治療及診查措施的落實, 培養(yǎng)良好的生活習慣。護理人員及時對疾病不同治療階段的相關信息傳遞, 積極耐心的回答患者的問題, 消除患者心理上的顧慮, 幫助患者進行康復期各種訓練等。③術中護理。術前與術者溝通患者的個性化情況, 以便手術室人員關注個性化動態(tài)信息。手術時護理人員全程陪同, 及時正向進行有效的心理疏導。例如:仔細介紹手術中的一些環(huán)節(jié), 讓患者清楚的了解手術的情況, 從心理上消除畏懼感, 平和對待手術。術中積極觀察患者的各項體征變化, 如遇緊急情況及時處理。對患者加強詢問, 及時關注, 如有不適, 及時干預。④術后護理。手術結束后及時告知患者, 手術已經結束, 而且很成功, 恢復期間會隨時進行恢復方面的指導, 幫助盡早恢復健康, 減輕患者心理負擔。做好細節(jié)服務例如做好保暖措施, 配送患者返回病房。向家屬主動介紹手術情況, 并告知護理及飲食方面的注意事項, 減少并發(fā)癥的發(fā)生。對患者進行心理鼓勵, 增強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
1.3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患者住院時間、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以及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20.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治療時間上, 實驗組的平均時間為15 d, 對照組的平均時間為20 d。并發(fā)癥發(fā)生率中, 實驗組平均為13%, 對照組為20%。患者滿意度的調查方面, 實驗組的滿意度為98%,而對照組的患者滿意度僅為82%;兩組比較, 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肝病的病情復雜、有傳染性, 一旦得了肝病, 給患者和家屬在心理上帶來極大的心理負擔, 所以說加強對肝患者者圍手術期的護理有非常重要的意義。本文主要探討對肝患者者圍手術實施個性化的護理干預, 這種護理優(yōu)勢在于對患者是一對一的、針對性的護理, 可以根據(jù)患者的年齡、病程、受教育程度、職業(yè)等因素采取針對性的護理, 讓患者更容易接受, 從心理上切實的感受到醫(yī)護人員的關愛, 從而積極主動的配合治療, 讓病情盡早康復[2]。在對患者進行個性化護理的同時, 也有利于提高護理人員的自身素質, 有利于營造和諧的醫(yī)患關系, 提高患者的滿意度[3]。
本次實驗通過對兩組患者實施不同護理方案的分析, 可以看出, 在縮短患者住院時間、降低并發(fā)癥的發(fā)生和提高患者滿意度等方面, 實驗組的各項數(shù)據(jù)都要優(yōu)于對照組(P<0.05)。
綜上所述, 個性化的護理模式不僅有利于肝患者者的康復, 對于其他患者護理也具有積極指導意義。同時個性化護理模式的推廣應用有利于很好的提升患者的滿意度, 從而提升醫(yī)院的社會滿意度, 使得醫(yī)院提升護理水平的同時, 獲得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的雙豐收。甚至對整個醫(yī)療護理行業(yè)都具有指導意義, 適合廣泛應用。
[1] 朱明芹.人性化護理在肝患者者護理中的作用分析.中國保健營養(yǎng), 2013, 23(4):1956-1957.
[2] 解滿霞, 王以梅.肝患者者醫(yī)院感染的臨床分析與護理干預.護理學報, 2011, 18(22):67-69.
[3] 豐小峰.人性化護理模式在護理肝患者者中的應用研究.中國衛(wèi)生產業(yè), 2012(32):28.
10.14163/j.cnki.11-5547/r.2015.26.174
2015-04-14]
266033 山東省青島市海慈醫(yī)療集團